中醫(yī)歷史悠久,自成體系,看病講究四診合參(望、聞、問、切),辨證論治。即在收集了基本的證據(jù)(癥狀、體征)后,審癥求因,依證選方,加減用藥。正如《論衡》所言:“醫(yī)之治病也,方施而藥行”。好的中醫(yī)就像一個私家偵探,而疾病就像一樁樁案件,需要在收集有效證據(jù)(病情)的基礎上,合情演繹,抽絲剝繭,找到罪魁禍首(病根),然后才能更快地將元兇緝拿歸案(治好疾?。?。
中醫(yī)的學習并不難,難在堅持,難在入門,為了幫助大家打好中醫(yī)基本功,練就一身治病本領,本公眾號特推出“跟我學中醫(yī)”板塊,前方的道路雖然漫長,但功在當下,每天堅持十分鐘的學習,打牢基本功。
文/何寬其大夫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樹。
■
小柴胡湯
[方劑組成]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洗)半斤,甘草(炙)、生姜(切)各三兩,大棗(擘)十二枚。
[方根分析]
① 柴胡—黃芩:清膽熱,疏肝利膽。
② 半夏—生姜:溫胃和胃。
③ 人參—甘草—大棗:健脾益氣。
小柴胡湯的維度分析
[用量用法]
① 外感?。?/strong>柴胡15~30g(發(fā)熱者用30g或以上),黃芩10~30g,姜半夏15g,生姜5~10片,黨參15g,炙甘草5g,大棗15g,水煎服,每日一劑,分2~3次服用。高熱者宜每2小時服藥一次,熱退后減量。
② 內(nèi)傷雜?。?/strong>柴胡10~15g,黃芩5~10g,姜半夏10~15g,生姜3~5片,黨參15~30g,炙甘草5~10g,大棗10~20g,水煎服,每日一劑,分2~3次服用。
[功效]疏肝利膽,清解少陽,益氣健脾,溫胃止嘔。
[方證]肝膽郁熱、脾胃虛寒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
小柴胡湯是極為神奇之方,應用極為廣泛。一張小柴胡湯,成就了無數(shù)名醫(yī),當代四川名醫(yī)馬有度就以擅用該方見長,他在《一張小柴胡湯打天下》一文中寫道:“筆者(指馬有度先生——何寬其注)從醫(yī)四十余年,運用得最多的一張古方就是小柴胡湯。
我的體會,在醫(yī)門八法之中,和法的應用最廣,而小柴胡湯又是和法中最精煉的代表方。藥物雖僅7味,卻是寒熱并用、補瀉合劑的組方典范,不僅對外感病可收表里雙解之功,而且對內(nèi)傷雜病也有協(xié)調(diào)和解之效。如能適當加減變通,則適應證候更廣,治療效果更佳?!彼麑π〔窈鷾?4種常用的變通用法,如荊防小柴胡、銀翹小柴胡、二活小柴胡、四君小柴胡、四物小柴胡等。小柴胡湯的合方在臨床也極為常用,如柴歸湯、柴胡桂枝湯、柴樸湯、柴陷湯、柴苓湯、柴平湯等。
筆者單用小柴胡湯的治療經(jīng)驗有限,曾成功治療的病證有:①太陽穴處疼痛明顯的感冒;②感冒后耳脹悶、聽力下降;③伴有胸脅脹滿的咳嗽;④交節(jié)病,即季節(jié)更迭時發(fā)作的疾病。相對來說,筆者應用小柴胡湯合方治病的經(jīng)驗更多。
柴歸湯(黃煌教授方),即小柴胡湯合當歸芍藥散。黃煌教授用此方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橋本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干燥綜合征、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推測“這張方是一種極具研究開發(fā)價值的純天然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劑?!惫P者受此啟發(fā),認為很多皮膚科疾病如濕疹、蕁麻疹與人體的免疫功能失調(diào)有關,因此將本方用來治療這類皮膚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具體應用時,如屬血分風熱者,本方加烏梢蛇、蟬蛻,或荊芥、防風,或白蒺藜、徐長卿;如屬濕熱者,本方加白鮮皮、土茯苓,或地膚子、蛇床子。曾用柴歸湯加烏梢蛇、土茯苓。治療一老先生的雙手濕疹,首診開了五劑藥,復診時訴說服用第一劑藥后濕疹就消除了,療效之迅捷令筆者也有點不敢相信,但不管怎么說,該病例還是向我們展示了柴歸湯乃治療皮膚病的良方。2012年時,有一位姓應的先生患蕁麻疹,多方求治不效,西藥抗過敏藥中僅西替利嗪(喜寧)能勉強控制,停藥即發(fā),后經(jīng)人介紹求治于筆者。筆者為其治療了7個月左右,可謂使盡渾身解數(shù),雖有一定效果,但尚不理想,患者也一直在服用喜寧。后來筆者看到黃煌教授有關柴歸湯的醫(yī)話,受到啟發(fā),因此對該患者試用柴歸湯加荊芥、防風(即荊防柴歸湯),一周后病情即緩解大半,服用喜寧的間隔時間也延長,之后與該患者失去聯(lián)系。直到2015年6月他因其他病證來診,才得以詳詢2012年他服用荊防柴歸湯后蕁麻疹的治療情況,得知服用荊防柴歸湯后兩周,蕁麻疹即痊愈,也不用服用喜寧了。雖然3年后才隨訪到荊防柴歸湯的療效,但心中還是充滿了無比的欣慰。
根據(jù)黃煌的經(jīng)驗,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時,柴歸湯中甘草、白芍劑量宜大,一般用甘草10~30g、白芍20~60g,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甘草有類糖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而白芍有一定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從白芍中提取的白芍總苷(商品名“帕夫林”),已用于風濕免疫科疾病的治療。
荊防柴樸湯(黃煌教授方)/小柴樸湯
荊防柴樸湯即小柴胡湯合半夏厚樸湯加荊芥、防風。根據(jù)黃煌教授的經(jīng)驗,本方用于感冒后咳嗽遷延反復、痰黏、甚至微喘、胸悶、鼻癢、咽癢或痛或眼部癢等。本方證可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咳嗽變異性哮喘、支氣管炎、慢性鼻炎、花粉癥等疾病。
點擊關注,不迷路!更多精彩內(nèi)容
小柴樸湯,即小柴胡湯合半夏厚樸湯。筆者常用該方治療濕熱蘊肺證之濕重于熱,癥見:咳嗽,咳黃黏痰,或干咳,或有咽紅、咽痛,或有發(fā)熱,胸悶,或脘腹痞脹、食欲不佳,口干苦,小便黃,大便黏膩,苔微黃膩或淡黃膩;同時兼有脾胃虛寒的癥狀,如舌淡嫩或淡紫,邊有齒痕,面色萎黃,或手掌黃,食寒涼或吹冷風則胃脘不適,甚則腹痛腹瀉,平素大便不成形或稀溏。曾治療陳某,男,40歲。2016年1月22日初診。干咳50多天,咽紅,胸部有氣逆感,心煩,焦慮,舌淡嫩紫、邊有齒痕,苔微黃膩,脈弦滑。患者平素吃素,訴有焦慮癥病史。辨為小柴樸湯證,投以小柴樸湯原方:柴胡12g,黃芩4g,姜半夏12g,生姜3片,黨參15g,炙甘草5g,大棗15g,厚樸10g,紫蘇葉10g,茯苓20g,水煎服,每日一劑。2016年1月29日復診:咳嗽已好轉(zhuǎn)八九成,查其咽紅已不明顯,遂上方黃芩改為2g,繼服以掃蕩余邪。
柴陷湯(《醫(yī)學入門》),即小柴胡湯合小陷胸湯。本方用于肺肝熱盛、痰熱內(nèi)壅、脾胃虛寒者。癥見胸悶脘痞,咳嗽,咳黃黏痰,或脅肋脹滿,口苦,小便黃,平素脾胃虧虛、不耐寒涼,舌淡白或淡紅,苔黃膩。
柴苓湯(《世醫(yī)得效方》)是小柴胡湯與五苓散的合方。黃煌教授論述到:“本方宋代以來醫(yī)家多用于治療外感熱病過程中,邪在半表半里,伴有腹瀉、小便不利的病癥,本人則常用來治療慢性炎癥、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患者見浮腫或腹瀉。這些疾病大多纏綿反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同時,其人大多頭面部虛浮或肢體水腫,皮膚缺乏光澤,胸水、腹水,有輕度抑郁或焦慮,易疲勞,食欲缺乏,口渴而不欲飲或飲水即吐,惡心嘔吐、腹脹腹瀉或大便稀溏,舌暗淡,舌體胖大或邊有齒痕。”(筆者臨證運用本方時,發(fā)現(xiàn)對失眠也有很好的療效。
柴平湯(《醫(yī)方考》):用小柴胡湯以和解表里,平胃散以健脾制濕,二方合而為一,故名曰柴平。筆者體會,柴平湯用于肝膽郁熱、中焦?jié)駶?、脾胃虛寒之證。本方用于中焦?jié)駸嶙C,當為濕重于熱者。
柴胡桂枝湯(《傷寒論》),即小柴胡湯、桂枝湯兩方各半量而制成的合方。本方用于以下情況。①太陽少陽合病。發(fā)熱,微惡寒,支節(jié)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②虛弱體質(zhì)的遷延性疾病,即所謂正虛邪戀者。筆者曾治療一老婦,感冒后一直遷延不愈,已有兩個月,頭微痛,時有鼻塞流清涕,咽部微痛,查見咽部微紅,微咳,舌淡暗,苔薄白,余無異常,投以柴胡桂枝湯加玄參、連翹,3劑即愈,受此病例的啟發(fā),創(chuàng)制了玄翹小柴胡湯(見后)。③《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附方:《外臺》柴胡桂枝湯,治心腹卒中痛者。廈門經(jīng)方醫(yī)生江鴻儒用本方合芍藥甘草湯治療頑固性腹痛50多例,積累了豐富的用方經(jīng)驗。
玄翹小柴胡湯(何寬其方),即小柴胡湯加玄參、連翹。本方用于風熱感冒,咽喉紅腫疼痛,或扁桃體紅腫,咳嗽,但脾胃虛寒、正氣偏虧者,平素食寒涼則胃脘不適,甚則腹瀉,舌淡白或淡紅,苔薄白或薄黃。筆者發(fā)現(xiàn)這樣的病例在臨床上很常見,用本方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應用機會很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