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是歷代帝王必定朝拜的仙山,泰山是傳說中與天連接的神地,泰山的確是一座值得游人觀賞的山……。再次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我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新的感受。不僅僅是山的美麗景色,還有那值得回味的人文景色。
這次登泰山是從西路登山之始—天外村“天圓地方”廣場出發(fā)。“天圓地方”是“天人合一”之意,古帝王封禪大典即是在泰山極頂設(shè)圓壇以告天,然后在山下設(shè)方壇以祭地,以示“天圓地方”。廣場占地總面積3.5萬平方米,全部用泰山花崗石材鋪裝,在兩廣場連接通道兩側(cè),安置12根高7.2米、直徑0.9米的龍柱,表示從秦始皇至乾隆皇帝曾有12位帝王祭告泰山。
從“天圓地方”廣場乘景區(qū)環(huán)保車來到了中天門。
真正意義上的登泰山就是從“中天門”開始。這里有兩種登山的選擇:一種是徒步由中天門出發(fā),攀登“十八盤”到達(dá)“南天門”;另一種是從南天門乘索道直達(dá)南天門。我們都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只好選擇乘索道了。但舍掉了攀登十八盤的險(xiǎn)峻、壯觀、刺激及山間巖石上眾多豐富文化底蘊(yùn)的摩崖石刻,......。
下了索道,徒步攀登了一段不遠(yuǎn)的山路,就來到了“南天門”。我們現(xiàn)在已置身于云霧繚繞的“天界”了,雖然我們沒有付出攀登十八盤的艱辛,但我們站在南天門前眺望泰山的宏偉雄姿,也領(lǐng)略到了“登天山而天下”的豪邁。
站在南天門向下望去,十八盤的險(xiǎn)峻在霧氣中時隱時現(xiàn)。十八盤巖層陡立,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離內(nèi)升高400米!共有石階1633級,為泰山的主要標(biāo)志之一。
進(jìn)了南天門,與之相對的是大殿,取名為“未了軒”,未了軒兩側(cè)各一門可以北去。
出門往西有一山峰“槳月觀峰”,山上有亭,名月觀亭。導(dǎo)游說,天高氣爽的深秋時節(jié),在這里還可以一覽“黃河金帶”的奇異景觀。但我們所看到的是霧茫茫的一片,不能不說是遺憾!
出南天門院落東折即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詩意的地方。
沿天街東行,北有一坊,匾額上題影望吳圣跡”,這就是相傳孔子與顏淵看到吳國閶門外一匹白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廟。
天街最東端就是碧霞祠了,但還是要爬一段艱難的臺階?!吧礁咄h(yuǎn)”的摩崖石刻激勵著我們向上攀登。
碧霞祠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門,正殿,配殿,3座神門,鐘樓、鼓樓、香亭、萬歲樓、千斤鼎、火池,還有照壁、歌舞樓、御碑亭……而且為御高山疾風(fēng),殿為銅瓦、碑為銅鑄,金光閃閃,儼然天上宮闕。這里布局靈巧,具有我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獨(dú)特風(fēng)格。看到好多的人來這里拜祭,我才覺得泰山的偉大和重要。
碧霞祠供奉的是碧霞元君,在民間被稱作泰山老母。民眾對泰山老母的候信仰與喜愛,是一種歷史積淀下來的埋藏在人們心靈深層的對母親的愛。多少年來,碧霞元君贏得了百姓的愛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巔,接受著善男信 女的香火,召喚著去鄉(xiāng)離國的游子。
出碧霞祠東神門北折沿盤道再上,可見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觀,人稱“觀峰”。
觀峰西側(cè),幾乎所有的石壁上都有古人的手筆,這一帶可謂是露天的書法藝術(shù)博物館。
沿觀峰西側(cè)盤道而上,至最高處,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于到了盡頭,這里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
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紅墻碧瓦像是給泰山戴上了一頂桂冠。
由山門進(jìn)廟,最先看到的是院央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將是一塊最普通不地的石頭了。但是在這里,它的旁邊有碑恭恭的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據(jù)記載,泰山至今已經(jīng)有二十億年的歷史了。
玉皇廟大殿里供奉著“玉皇大帝”的塑像,登上泰山極頂?shù)娜藗兗娂娺M(jìn)香朝拜。
歲月駝鈴2018年9月19日
拍攝于山東泰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