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勃拉姆斯交響曲錄音,人們往往會先想到克倫佩勒、卡拉揚、阿巴多等人的版本,而里卡爾多·夏伊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版本卻被人遺忘,即使他們的錄音曾獲2014年英國《留聲機》雜志“年度唱片大獎”的肯定。 總編輯James Jolly表示:”夏伊絕對能夠讓我們在聆聽經(jīng)典曲目獲得新意,這套布拉姆斯的作品也不例外。伴隨著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壯麗的編制,這份錄音將古典音樂重塑其自身的方式梗概呈現(xiàn),并與每一個世代保持關聯(lián)”。 夏伊&布商大廈管弦樂團 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 夏伊從2005年開始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音樂總監(jiān)一職,來自意大利的他不僅擅長于歌劇的詮釋,在貝多芬、布魯克納、馬勒、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交響曲中,亦有著其獨特的風格。在樂評家眼中,夏伊擁有轉化音樂成為值得重新探索之作品的罕見天賦,并重新塑造出新的聽覺享受,于指揮家本人而言:所有的音樂都應該被視為“新的作品”,這套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亦是如此,由DECCA發(fā)行于2014年。 勃拉姆斯交響曲 懾于交響曲巨人貝多芬九首偉大不朽的交響曲,勃拉姆斯一直到43歲才敢正式推出自己的《第一號交響曲》。這部從構思到完成總共耗時21年的交響曲,結構堂皇壯闊,儼然是貝多芬音樂的傳人,而被贊譽為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 《第二號交響曲》曲風受到田野秀媚風光的影響,后人把這部交響曲比擬為勃拉姆斯的“田園”交響曲。自稱“始終感到背后有貝多芬腳步聲”的勃拉姆斯交響曲風格一直被后人與貝多芬相提并論。 巧合的是,勃拉姆斯與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都洋溢著英雄氣概,而勃拉姆斯的作品更充滿了新穎奔放的樂思。 《第四號交響曲》是勃拉姆斯晚年的大型作品,也是最后一首交響曲,曲風比前三首交響曲更富憂郁氣質與哲學意味。勃拉姆斯老年后的孤寂與人生體驗,全部融入這部交響曲。第四樂章精致至極,被譽為“憑本樂章,勃拉姆斯足以不朽”。
自1987年首度灌錄勃拉姆斯的交響曲(第一套是與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合作)以來,20多年后,他與百年名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一同詮釋,帶著多年積累的經(jīng)驗重新思考,憑著對于細節(jié)異于常人的關注,以及耳朵對音樂微妙差異的敏銳反應,完全直達勃拉姆斯交響曲的核心。
縱觀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歷任指揮,無一不是古典樂壇的“大腕”,如門德爾松、富特文格勒、瓦爾特等人,他們?yōu)闃穲F擴大了曲目范圍,涉略不同時代背景、不同風格的音樂,足以讓他們在詮釋每一位音樂巨匠的作品里都顯得游刃有余。此外,作曲家勃拉姆斯本人也曾指揮過樂團演出他的《第二號交響曲》,淵源頗深。
于此,對于樂團百年來所累積的勃拉姆斯詮釋觀點,夏伊其實不以為然,尤其當他將樂團過去這樣的演繹傳統(tǒng)對照于作曲家本人的總譜之時,夏伊認為這些交響曲具備的精華特質應該是單純而洗煉的,只是不同年代的指揮各以各自的觀點,將這些交響曲反復帶入悲情,以致于連樂團團員在與夏伊合作時都不免疑惑。
除了研讀總譜之外,他還對照了一些前代指揮家的詮釋(尤其是魏因加特納,一般來說勃拉姆斯對其他演出其作品的指揮常常不假詞色,但是他的演出曾獲得作曲家的高度認可,由此可知魏因加特納的詮釋有多么地精確),而夏伊以此也更加肯定自己對這些交響曲的看法,呈現(xiàn)出令人激賞的全新詮釋觀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輯還收錄了數(shù)首罕見曲目,如:克倫爾(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常任首席大提琴家Julius Klengel的兄弟)改編成管弦樂的兩首《鋼琴間奏曲》;《情歌圓舞曲,作品52/65》;《第1號交響曲》行板的原始首演,及更為罕見的《第4號交響曲》修訂版開場曲。這套錄音還附錄《悲劇序曲》和《大學慶典序曲》、《海登主題變奏曲》,及三首勃拉姆斯改編的《匈牙利舞曲》,這是你在其他勃拉姆斯交響曲錄音輯中聽不到的寶物。
這些由他指揮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演奏的勃拉姆斯的作品也受到許多資深樂評者的高度贊揚:“夏伊精湛的詮釋兼具該樂團250年傳統(tǒng),忠于樂曲原味以及不折不扣的現(xiàn)代感詮釋,締造了著實令人不可思議、毫不古板的、富于青春氣息的勃拉姆斯味道”。
英國《每日電訊報》評價他在逍遙音樂節(jié)演出的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夏伊是個不拖泥帶水的指揮家,他以不尋常的澎湃激昂和熱情注入第一樂章,而在那結合了宏偉格局和細膩器樂處理的終曲里,夏伊大氣地駕馭指揮,相當明確地表達他對樂曲的想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