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作品為何大多避免“鋒芒畢露”?
宋徽宗趙佶為什么未能入選宋朝最著名的書法家?他所創(chuàng)的“瘦金體”有什么特點?
《十面埋伏》為什么聽起來殺氣騰騰?
中國古詩詞中那首最為鋒芒畢露?
中華文化一向強調中庸、不走極端。在傳統(tǒng)意識中,“鋒芒畢露”是要遭忌的,會遭天譴。老子哲學就認為“鋒芒”是最容易折斷的地方,不可長久。于是體現(xiàn)在藝術作品中,就往往是含而不露、意境深遠,即使非要表現(xiàn)出“鋒芒”,也往往是采取“綿里藏針”、“外柔內剛”的展現(xiàn)方法。
然而,藝術就是藝術,其多樣性也恰恰是其魅力之所在。中華藝術也毫不例外,即使“藏鋒”是主流,也絕不缺少特立獨行、鋒芒畢露的藝術作品。今天,微思考就和大家分享三個這樣的作品,觀賞、聆聽或者閱讀它們就如同沐浴在凜冽的寒風中,使人瞬間就能從慵懶的混沌跳升到凌厲的敏銳,頭腦也隨之變得清醒、透徹。
刀琢斧削的“瘦金體”
“瘦金體”為宋朝皇帝,宋徽宗趙佶所獨創(chuàng)。宋徽宗真可謂是一悲劇皇帝,借用后人的評價就是“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然而,歷史就是這么的悲催,偏偏要把他扶上最不適合的皇帝寶座,而后來又讓其江山破滅,而被異族所俘虜,遭受歷史少有的皇家奇恥大辱。
然而,假如站在藝術的角度,宋徽宗卻可謂是一位少有的藝術天才和全才。他不僅自創(chuàng)書法字體——“瘦金體”,而且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那么究竟什么是“瘦金體”呢?“瘦”是線條的“緊”、“窄”,一般書法史常說宋徽宗瘦金體從唐代薛稷而來。薛稷書體也“瘦”。一般而言,唐初的書體承襲隋碑的嚴謹,線條都偏瘦,歐陽詢如此、褚遂良也如此,只是薛稷瘦中帶轉折的剛硬,而與“瘦金體”關系最深?!敖稹笔墙饘伲乔嚆~,也是黃金。“金”是一種閃爍的光,是線條的鋒芒畢露。先秦工藝流行“錯金”,在青銅器中嵌入金絲或銀絲,金銀細絲在顏色沉暗的青銅表面閃閃發(fā)光,展現(xiàn)“錯金”之美。先秦也常常用錯金的方法鑲嵌銘文,漢字錯金,因此也有長久工藝的歷史。把“瘦”和“金”連起來形容宋徽宗的書法,線條雖細瘦,卻有華麗貴氣。“瘦金體”像鉆石的切割,用線條營造出許多菱形三角的切割面,切割面折射出光,剛硬銳利。其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似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而內斂,連筆似飛而乾脆,交錯著美與毀滅的魔咒,不藏鋒、不妥協(xié),鋒芒畢露。
我們知道宋朝的四大書法家是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宋徽宗之所以未能入列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其失國被擄的壞名聲,而另一方面則很可能就是因為其鋒芒畢露的字體難以入主流。書法美學講“藏鋒”,講“棉中裹鐵”、“外柔內剛”,其實都是在書法里放入了人事的學習。蘇軾許多線條都是“棉中鐵裹鐵”,面對災難痛苦隱忍收斂,把頑強的生存意志內斂到外面不容易看出來的境地,變成“藏鋒”,把“鋒芒”藏起來。而作為帝王,宋徽宗發(fā)展出與傳統(tǒng)漢字美學完全不一樣的一種對“鋒芒”的鼓勵?!笆萁痼w”把所有應該“藏”的“鋒”全部外放,閃爍燦爛到刺眼。
殺氣騰騰的《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關于樂曲的創(chuàng)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資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聽過有關表現(xiàn)激烈戰(zhàn)斗場景的琵琶音樂?!妒媛穹妨鱾魃鯊V,是傳統(tǒng)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陰平楚》。本曲現(xiàn)存樂譜最早見于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全稱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zhèn)鳌罚址Q《華秋萍琵琶譜》)。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zhàn)爭垓下決戰(zhàn)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于烏江,劉邦取得勝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zhàn)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span>
'列營'是全曲的引子,節(jié)奏比較自由而富于變化。開始就使用'輪拂'手法先聲奪人,渲染了強烈的戰(zhàn)爭氣氛。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猶如扣人心弦的戰(zhàn)鼓聲,激昂高亢的長音好象震憾山谷的號角聲,形象地描繪了戰(zhàn)場特有的鼓角音響。此后用種種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人聲鼎沸、擂鼓三通、軍炮齊鳴、鐵騎奔馳等壯觀場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戰(zhàn)場緊張激烈的典型環(huán)境。它的音樂和描繪的意境都很有特色,利用一張一弛的節(jié)奏音型加以模進發(fā)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種緊張、恐怖的氣氛。它給人以一種夜幕籠罩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沒地逼近楚軍的陰森的感覺。
《十面埋伏》是中國傳統(tǒng)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傳統(tǒng)的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優(yōu)美、節(jié)奏輕緩、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繪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或表達內心細膩感情。而武曲情緒激烈雄壯,節(jié)奏復雜多變,富于戲劇性,多用右手力度較大的演奏技巧,擅長于表現(xiàn)強烈的氣氛和情緒。因而這首樂曲氣勢雄偉激昂,藝術形象鮮明?!妒媛穹肥侵袊鴥?yōu)秀的傳統(tǒng)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以琵琶所特有的左右手技巧圓滿地表現(xiàn)了一段真實而又非比尋常的歷史故事。相信聽過之后,你一定能感受到那種鋒芒畢露、步步緊逼、殺氣騰騰的緊張氣氛。(微信公眾號中回復“十面埋伏”)
氣貫長虹的《上李邕》
如果你問我中國的古詩詞中那首的氣質最為狂妄、最鋒芒畢露的話,我愿意推薦李白的這首《上李邕》,讓我們先來讀一下: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這首詩也許在李白的諸多作品中不算出名,但卻充分地展示了青年李白的凌云壯志。據(jù)說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這樣的:李邕在開元七年(719年)至九年(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慶市)刺史。初來乍到的李白游渝州謁見李邕時,因為不拘俗禮,且談論間放言高論、縱談王霸,使李邕不悅,于是棄而不用。李白對此大為不滿,在臨別時寫了這首態(tài)度頗不客氣的《上李邕》一詩,以示回敬。
在詩中,李白自比大鵬,借孔子(宣父)而諷李邕不該小看自己,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自信、自負、不畏流俗可見一斑,而鋒芒畢露的氣勢更是鮮有作品能出其右。
◆
世人常說,“中華文化博大而精深”,今天看來,這絕非溢美之詞,而是一種真實情況。但問題在于,繼承文化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而不會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就會自然而然地把它們繼承好。比如,我們現(xiàn)在不得不承認,日本在承接中華文化的“道”的部分要比我們做得好得多(可以聆聽下面的三首來自日本作曲家、卻充滿中華意境的音樂,《故宮》、《英雄的黎明》、《故鄉(xiāng)的原風景》、《春告鳥》 —— 分別回復“故宮”、“英雄”、“故鄉(xiāng)”和“春告鳥”來聆聽),而歐美也充分吸收了《孫子兵法》的用兵精髓,處處可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跡象。不過,好在我們還有“漢語”,尤其是“文言文”這一瑰寶,它和中華文化可謂一脈相承、相得益彰。如果我們愿意去虛心地學習和吸收中華偉大文化的話,還是頗有機會“后人發(fā)、先人至”的。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長按,識別二維碼,或搜索公眾號vthinkorg,加關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