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覺醒了153天的內求外修(頓悟2次),點擊右上方“關注”,持續(xù)提供改變底層思維,從而改變行動的具體實操方法和心靈成長體驗。
副標題:不輕易愛上別人,是一種能力,需要刻意練習
(不輕易愛上別人的能力,指只愛上優(yōu)秀的人的能力。會識人,別被渣男渣女蒙蔽了心,這同樣需要學習)
人的靈魂碎片可以隨時改變,
所以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想擁有怎樣的愛情和生活?
這完全取決于你自己,
以及你如何愛自己。
——心靈導師內求外修
本文主要講述:
1. 自愛者,人恒愛之
2.什么是愛?
3.愛的本質
4.愛的三個階段
5.領悟和體驗是兩碼事
6.愛情讓人痛苦的4個根源
7.愛的目的
8.在愛情中每個人應該如何做
一、自愛者,人恒愛之
這篇文章寫了很久,以前我都是想好了才動筆,沒想到這篇里“關于痛苦的根源”竟是在寫的過程中才捋清楚的,因為頭腦想不清楚。
老規(guī)矩:定基調。
自愛者,人恒愛之。
生命的開始是自信,自信是“愛自己”里面很重要的一環(huán)。
我很喜歡哲學家薩特的一句話:“他人是我,是另一個我,是不是我的我,是我所不是的人。”
人從頭到尾,從生到死,從搖籃到墳墓,與你一路同行、形影相隨的只有一個人,就是你自己。
你是你自己唯一的終身伴侶,但你卻不了解你自己,讀不懂自己內心的快樂、內心的悲傷,你不覺得這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嗎?其實我們很多時候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盡力不活在社會的邊緣,卻漸漸地活在了自我的邊緣,自己把自己邊緣化了。
這就是我一直強調“愛自己只是生命的開始”的原因。
有人說:一般案件的起因,要么為財,要么為情。
原來才情是這么來的啊。開個玩笑。
之前寫過《生命的本質》一系列,經過快兩個月的深入研究,不自量力寫篇《愛的本質》,歡迎大家指正。
寫作靈感源自這句話:
一個人真正從小愛中領悟了愛的實質,他就已經進入大愛的境界中了。
還記得初中我便聽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書名,我很喜歡。
你覺得所有輕的東西便是你能承受的嗎?
我認為不見得。
“輕則失根”。有重量才能貼近地面,飄忽實際上也是痛苦。
“愛”也是,一味地縱情享受 愛的滋潤,實則無意義?!氨粍訅嬋氲膼邸奔磹矍榈暮蔂柮?,我以前講過這和愛情中的占有欲本質一樣,也是動物本能,就好比是被物欲迷住。
愛是靈魂的吸引,但人性規(guī)律往往是:細節(jié)打敗靈魂伴侶。人喜歡被皮相迷惑,這就是女性容易被健身男迷惑的原因,這就是純粹的荷爾蒙作祟。
因為動物的生存法則 是擁有一副強壯的身體,當然這也很重要,但個人認為靈魂品質更重要。
二、什么是愛
首先問大家:愛是什么?
以前低認知的我 根本不懂愛,一廂情愿地認為《神雕俠侶》中楊過愛小龍女,可總覺得哪里不對。
現(xiàn)在才明白人性規(guī)律是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物,所以會強迫自己自圓其說。
而且《這個世界除了我,沒有別人》,當時低認知的我也只能看出:
楊過愛小龍女。
但真相是這樣的嗎?
個人認為楊過愛郭芙(美女),不愛小龍女,楊過只把她當親人。
男人愛美女,這是基因選擇的結果,但如果能跳出來,我會更欣賞。
小龍女則是因為傳統(tǒng)觀念?規(guī)則束縛了她,再加上楊過本來性格就討喜,所以愛楊過。
真相是每個人愛的都是一類人,而不是某個特定的人,只是看有沒有機緣遇見罷了。
金庸是被迫改的大團圓的結局。
三、愛的本質是付出
愛的本質就是大愛,是無私付出,是為某物而“勞作”,“促使某物成長”,愛和付出是不可分的。你愛你為之付出的東西,同樣你為你所愛的東西而奮發(fā)向上。
愛是自我成長,并帶動對方成長,相互成長。小愛里面藏大愛,大愛也是由小愛發(fā)展起來的,渾然天成,合為一體。
愛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在這里必須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又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們”的幸福。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脫離“自我”,才可以從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來,實現(xiàn)真正的自立。自立就是脫離孩童時代的生活方式,擺脫自我中心性。
因為愛就是從“自我”中解放出來,愛是讓自我消失,即悟空,無我。
我們通過愛從“自我”中解放出來,實現(xiàn)自立,在真正意義上接納世界。懂得愛之后,人生的主語就會變成“我們”,這是人生新的開始。
僅僅開始于兩個人的“我們”很快就會擴展到整個共同體乃至整個人類。這就是大愛(愛的第三重境界:無我),這是開悟者的愛,他們已經沒有自己了,唯有愛眾生。見文章《修行者的愛》
心空了,當人擁有大愛時,愛情+財富,或許不值一提。
四、愛的3個階段
愛的三個階段依次為:
迷失自我(即開始愛對方)——重歸自我(即放下愛對方,開始愛自己)——無我(即重拾愛對方)。
(您看,是不是都符合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這是我好不容易才悟到的道理,無私分享給大家。
插一句:愛的心路要經歷:
有占有欲——無占有欲——“表面占有 ”這3個心理過程)
我發(fā)現(xiàn)沉浸在愛情中的人首先會步入第一階段:迷失自我,愛到深處是卑微。這個“無我”價值不大。
情到深處,會迷失了自己。
最經典的便是張愛玲的那句:“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并且在那里開出一朵花來?!痹儆略倭遥鲆姁?,就顯得卑微和誠惶誠恐。
哪怕自己再優(yōu)秀,對方再普通,也會把自己放得很低,這就是人性本能。但好處是,只要你意識到了這一點,你知道了你,你就不再是你。
但殘酷的社會真相是:
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在“愛”的第一個境界里打轉,走不出來。
甚至愛到死去活來,徹底沒了自己。類比以前低認知的我遭遇婆媳矛盾,也是一兩年走不出來。都是一個道理。
第二階段:找回自我,因為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 怎么可能會得到別人的愛呢?只能得到憐憫和施舍,當乞丐怎么可能是我的作風呢?!
少數(shù)幸運兒會處在重歸自我的階段,這已經是現(xiàn)實中的佼佼者了。
因為他們明白:
你不愛我,是您的損失,而不是我的。我可是XXX,走起?。?!
便徹底想開了,人間這么精彩,我得盡情體驗,小情小愛只是飯后的甜品而已。
有則享用,無它 我也一樣活得很好。
在愛情中迷失自我的本質還是自我認知不夠,以為自己再也碰不到更好的人了。
只要我不斷攀登,怎么可能遇不到更好的呢?
都是人自我設限的結果。
人性規(guī)律:喜歡自我設限,喜歡高估難度。
第三階段就是上文提到的:自我消失,無我,是最高境界。
關于這個,見《開悟者的愛》。愛可以愛任何人,即愛眾生。
開悟者便屬于此列,處在“無我”境界,開始在全世界傳播愛。
開悟者大愛無疆,高能量的人都是情感充沛的。與天地共情,看萬物生動。
有時候他們只是“看”起來很冷漠,其實不然(所以我強調要用心看,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因為他們能體諒任何人,您覺得冷漠,只是因為他們知道別人這么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蛘撸瑒e人只是“睡著”罷了。這只是人性而已。
這就是高能量的人 情緒波動不大的原因。
五、領悟和體驗是兩碼事
還記得那句:酒到醉時方知濃,愛到深處方知痛。
當我回看我去年寫的《愛情的底層邏輯》,我才恍然“意識領悟到”和“深刻經歷過”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愛只有深刻體驗過,認知才更深刻。
只有痛過傷過,才知道啥滋味。
一句輕飄飄的 我好不容易才悟懂的道理:愛情只是荷爾蒙。
可是真當荷爾蒙來臨之際呢?
還是一句話:太難熬,根本招架不住。
這時理性?自控 就完美發(fā)揮其作用了。如果理性上,對方不是你想要的人,你卻又陷進去了怎么辦?
物理隔離,讓時間來冷卻是最好的辦法。如果非常想聯(lián)系對方 怎么辦?也許對方只是和你玩套路呢?也許對方根本不care你!
一個字:忍。
告訴自己:我只配擁有更好的!最好的永遠在最后,只要我變優(yōu)秀。因為《愛情和婚姻就像爬山,不努力會掉下來》,美景美人總在最后。一山還有一山高。
能控制自己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告訴自己:此時正是最好的“重塑自己靈魂碎片、重獲新生”的時機,你想要怎樣的愛,你就能擁有怎樣的愛,只要你能自如掌控自己的心和身體。
人若能制服自己的心,就如勇士攻城;反之,則是懦夫棄城。沒有防守的城是會被黑暗吞噬的。
譬如我通過口吐蓮花?自省?持續(xù)寫作,兩個多月便脫胎換骨。
愛情本質是親密關系的一種,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兩個人的內在小孩在談戀愛。
六、愛情讓人痛苦的4個底層根源:
1. 契可尼效應
2.爭強好勝的人性規(guī)律
3.完美主義
4.太在乎對方
1. 契可尼效應。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這就是為什么人會無限緬懷初戀,
因為人性會無限放大初戀的優(yōu)點;
以及懷念過去的自己,因為過去的自己也得不到。
根據(jù)心理學中的契可尼效應,當一個人沒有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時,他便會對這件事念念不忘,哪怕他一時淡忘了,但心里還會記掛著。
其實倒不是說他還愛著這個暗戀對象,再深的愛時間久了也會變淡,他只是想填補內心的遺憾而已。
其實在我看來,得到與得不到都是一種美好。你不用因得不到而悲傷,也不用因得到了而后悔。
心態(tài)決定一切。此時請啟動ABC情緒療法,任何事都是一體兩面的,任何事都有積極解讀,請做個樂天派。
2. 人性規(guī)律:爭強好勝,所以導致人有時候會沉浸于情感失敗的痛苦之中無法自拔,因為認知不夠。
《天幕紅塵》中葉子農說:“人是我要比你強的,我要比你尊貴、富有,比你榮耀……歸根到底是我得比你強,比你強了才踏實,這就是人的原動力?!?/span>
人常常會陷在原地打轉,總想一比高下,爭個輸贏,越想贏的那一個最終發(fā)現(xiàn)還是自己輸?shù)米顟K,因為自己最在乎,因為自己付出最多最不甘心,因為自己維度低、認知不夠。
兩人較量,不在乎的那一個必定有恃無恐。
一切痛苦,都是認知不夠的結果。
就像割韭菜一樣,認知低的總是被收割的那一方。
3.完美主義導致婚姻不幸。
人性總是覬覦得不到的,得到的卻不珍惜。
所以才有那句:婚前請用放大鏡找伴侶,婚后請用老花鏡看伴侶。
所以小孩都覺得大人有時候很奇怪,總是自討苦吃,自尋煩惱,自作自受。明明道理很簡單嘛,我只需要知道媽媽愛我就好了呀,所以我能接受她其他的小缺點。很多時候媽媽的小缺點,我也覺得挺可愛的!
4.太在乎對方。當對方沒聯(lián)系自己時,人性規(guī)律是會患得患失,心態(tài)失衡,無比痛苦。譬如感情套路有一種便是玩忽遠忽近,若即若離,以此掌握主動權。
七、人與人之間的愛情的目的是什么?
是為了繁衍生息嗎?見《愛情的動物本能》。
我覺得和《生命的本質》一樣,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和更好地成為自己。
人為什么會愛上別人?
本質是因為缺失。我之前講過每個人都是由靈魂碎片組成的,所以人與人之間都有重疊的部分,只是重疊多和少的問題。
缺愛,便尋求愛。缺什么,便愛什么。
所以有的人會發(fā)現(xiàn):
終其一生,他愛上的,本質上竟然都是同一類人。
所以,愛的本質,是付出?彌補。像那個經典的 補圓理論。無論我多么奇形怪狀、奇葩不入流,我堅信,我都會遇到那個剛剛好匹配我的另一半。
但就非他不可嗎?顯然不是。
因為人有向下兼容性。高能量的人可以兼容你,只要你身上有他不可或缺、需求的點,他就會愛上你。
所以你的另一半,其實有很多很多可供選擇的呢!
前提是我們不斷成長,讓自己也成為高能量的人。這樣就是我們選別人,而不是由別人選我們了。
更高階版本就是大愛不愛了。
他們不需要愛情,與天地共情即可。
他們看眾生,與看一人是一樣的。
他們已脫離小情小愛,愿景是普度眾生了。
這時人才脫離了動物本能,是大寫的人。但如果人都這樣,就要重新進化繁衍方式了,嘿嘿。
您看,大道至簡且相通。
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八、在愛情中每個人應該如何做?
請記住終極目標:心空了(即“無我”),愛情+財富,全都不請自來。
具體:在愛自己的前提下再去愛對方,彼此獨立不依附,相互成就。就像《遙遠的救世主》里丁元英和芮小丹一樣,各自安好、相互學習。
愛是為了對方活出更好的自己,給對方更好的生活。譬如俄國音樂家柴可夫斯基因為愛情,創(chuàng)造了著名的《悲愴進行曲》。譬如我持續(xù)寫作(自戀下)。
那么問題來了,
您的愛好是什么?我很想知道。。。
最后非常感恩您的閱讀。前途漫漫,有你相伴。你從不是一座孤島,你是另一個我。
覺得好請關注?轉發(fā)?點贊。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