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提倡孝道,從《二十四孝》里面可以看出,兒女對父母是如何想盡辦法的去孝順\去伺候。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雖然大家都這么說,但并不是所有的老人在家中都是寶,有的,還可能是家里的累贅,是負擔。
人到了老年,如何讓自己的兒女老老實實、心甘情愿的伺候,那肯定是有一定的前提條件的。
老龍是一個退休工人,小時候,家庭條件比較好。工作以后,父母也不讓他上交工資。收入歸自己支配,就養(yǎng)成了大手大腳亂花錢的習慣。
成家以后,問題就來了。因為他一直在外地上班,不和妻兒住在一起。所以,每個月的工資基本都是自己花光花盡,沒有一點積蓄。
妻子有工作,孩子在父母處養(yǎng)著,所以他一點壓力都沒有。等到他五十歲的時候,兄弟姐妹都搬進了大房子,而他依然還住的是面積很小的公房。
因為養(yǎng)的是女兒,所以一直宣稱,自己堅決不當房奴。等孩子上了班,他花錢更大方了,天天吃喝玩樂,妥妥一個老“月光族”。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只顧自己吃喝玩樂,不養(yǎng)孩子,不存錢。
等他年齡大了,體弱多病時,自己的那點退休金根本就不夠花。年輕時,你不攢錢,到老了你還要“啃青”,子女怨恨,怎么可能讓子女心甘情愿伺候你?
老龍一輩子風流快活,從年輕時候起就沒有閑著過。妻兒對他很是厭恨。在妻子生了個女兒之后,他就在外面與一個年輕女人雙宿雙飛。
婆婆帶著妻子上門去打鬧都沒有用。但不知為什么,也可能是對方嫌他不離婚,給不了自己家庭和名分,于是就跟他斷了關系。
沒有安靜幾年,在女兒十二三歲的時候,他又找了一個女人。他在工地上開工程車,收入很高。于是,他索性與小三在外面租房子住。
在他五十歲退休時,三十多歲的妻子還替他生了個兒子。他妻子不離婚,故意拖著。滿心希望在他老的玩不動的時候,能收心回家。
為此,二十多歲的女兒為父親的行為感覺到很丟臉。試想,讓家人傷透心、丟盡了臉、受盡別人白眼的男人,在他老了的時候,女兒會心甘情愿的伺候他嗎?
年輕時的不檢點,在老年時是會得到報應的。
小王二十七歲時,妻子生了孩子。小王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工資不高、積蓄不多、又剛成家,經(jīng)濟緊張。初生孩子時,母子要人照料。
妻子要上班,孩子需人看管。恰好,小王媽剛退休,按照中國傳統(tǒng),看孫子的任務自然而然落到了她身上。
可是老人說:“我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你,又把你拉扯大了,憑什么還要給你帶孩子?我也要有我的生活?!庇谑?,就過自己瀟灑的退休生活了。
話說的倒是沒錯。年輕人不可能因為自己的家庭而要綁架老年人的生活,把老人的一生捆在你的身上。
可是,人一生中最生活最困難的應該是生孩子前后。這時候,如果做父母的不伸一把手去幫助年輕的夫妻,就很容易與老人產(chǎn)生矛盾。
現(xiàn)代年輕人的觀點:“你不幫我養(yǎng)小,我也不幫你養(yǎng)老”,話雖然自私了點,但是他們真是說得到做得到。
小王的爸爸相當作。仗著養(yǎng)大五個孩子,他覺得每一個子女都應該孝順他。他喜歡到三個兒子家,以老大身份指手畫腳。
這個禮拜讓老大請他去酒店吃飯,得酒肉招待;下個禮拜讓老二開車帶他回老家,轉(zhuǎn)夠才回。平時,他讓兩個女兒在家?guī)退鲲?,打理家務,就當做免費的保姆。
他雖然70歲了,身強力壯能吃能喝,但是他就要讓兒女不停的在他跟前。從不考慮兒女也都四五十歲了,各家有各家的事情。
他有退休金,但基本上不用,也不給孫子輩的用。到了誰家就由誰家吃喝全包。不僅如此,還動輒訓斥孫兒輩,插手他們的生活,讓孫兒輩們很是反感。
老人養(yǎng)大子女,兒子、女兒可以任由老年人驅(qū)使教育,而子女的配偶未必心甘情愿聽從老人的調(diào)遣。
在你滔滔不絕的時候,一定要顧及別人的感受,千萬不敢引起別人的反感。否則,人家怎么愿意誠心實意的伺候你!
愛倚老賣老的人,別人愿意甘心伺候你嗎?
將心比心,勤儉持家,衣食無憂;為人正派,家人有面;子女有難,竭力相幫;自食其力,不打擾他人,這樣勤勞、正直、無私、自強的老人臥床不起,家人不伺候才怪了。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nèi)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