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考釋】
《螽斯》這首詩的難點,首先在于所謂螽斯到底是什么東西,是蝗蟲還是另外的什么昆蟲;其次是全詩的六個重言詞(詵詵、振振、薨薨、繩繩、蟄蟄)究竟是什么意思;第三是“宜爾子孫”的“爾”到底指人還是指螽斯。對以上任何一點的理解差異都會影響到全詩的主旨,何況還有斷句問題、“宜”字的訓讀問題等等,無不在增加著這首篇幅短小、形式簡單的詩歌的復雜性,至今依然聚訟紛紜,沒有定解。
《螽斯》的主旨是什么,《毛詩》說是“后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螽斯具有“不妒忌”的特性,所以繁殖能力極強,在《毛詩》以政治解詩的傳統(tǒng)里,螽斯的這種品格成為后妃們學習的楷模?!墩x》進一步闡發(fā),引述《大雅•思齊》的“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周文王的妻子太姒就具備了這種突出的品質(zhì)。
古人對《螽斯》和《思齊》常作這種理解,所以晉代劉聰把自己的居所命名為“螽斯則百堂”,表達的就是對子嗣興旺的希望。但螽斯只是一種昆蟲,所謂“不妒忌”的美德到底從何而來,這太禁不起推敲了,以至于姚際恒徑斥之為“附會無理”。
【圖】螽斯圖。[清]高儕鶴《詩經(jīng)圖譜慧解》卷一,康熙四十六年手稿本。這幅圖畫仍是寫意的手法,畫面上宮闕、妻妾、螽斯的構(gòu)圖,體現(xiàn)著古人對《螽斯》的經(jīng)典釋義。原注:“螽斯為椒宮藩毓之祥,詩屬比義,乃見眾妾稱愿。具此一段想像,故于無可摹狀中聊以寫照。”椒宮即后宮,后宮的墻壁在建造的時候常以花椒和泥,在建成之后不但會發(fā)出特殊的清香,花椒還象征著多子。
《韓詩外傳》另有一番道理,說孟子年少的時候,母親一邊織布一邊聽他背書,聽到他書背得不熟,便用刀割斷了正在織的布匹以為訓誡。還是在孟子年少的時候,鄰居殺豬,孟子問母親:“鄰家殺豬做什么?”母親說:“是殺來給你吃的。”隨后母親就后悔了,自言自語道:“我懷這孩子的時候,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作足了胎教功夫,今天卻騙了他,豈不是教他不誠實么!”于是就當真向鄰家買了豬肉給孟子吃,以示不欺?!俄n詩外傳》在故事的結(jié)尾處說:“《詩》曰:‘宜爾子孫繩繩兮。’言賢母使子賢也。”
另一則故事說:田子官居相國,三年后退休,得金百鎰,以此獻給母親。母親問道:“這些金子是怎么來的?”田子答道:“這是兒子的俸祿。”母親卻說:“你為相三年,難道不用吃飯嗎?積了這么多錢,可見你是怎么作官的,這不是我想要的。孝子侍奉雙親,盡力致誠而已,不義之財不拿回家。你快把這些金子拿走。”田子很慚愧,上朝交還百鎰之金,請求國君懲治自己。國君為田子之母的大義所動,便赦免了田子之罪,再次任他為相,把金子賜給了田子的母親。《韓詩外傳》再次歸結(jié)說:“《詩》曰:‘宜爾子孫繩繩兮’,言賢母使子賢也。”
《韓詩外傳》的解釋,顯然在以戰(zhàn)國以后的社會情形闡釋《詩經(jīng)》,田子的故事分明反映著戰(zhàn)國時代方才流行起來的聘任制,非復周代前期的世卿世祿制,更要緊的是,以孟子和田子這兩則故事來闡釋《螽斯》,主旨都在于“賢母使子賢也”,與《毛詩》迥異,而且句讀似當把“宜爾子孫繩繩兮”斷為一句,不同于“宜爾子孫,繩繩兮”的常規(guī)斷句。從《韓詩外傳》的上下文推斷,“宜爾子孫繩繩兮”應當是“使你的子孫正直賢良”一類的意思,“繩繩”應當是一個帶有褒義的形容詞。
朱熹《詩集傳》基本沿襲《毛詩》,強調(diào)了“比”的手法,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后妃不妒忌而子孫眾多,故眾妾以螽斯之群處和集而子孫多比之。言其有是德而宜有是福也。”朱熹這個說法,也就是把《螽斯》的作者定為“眾妾”,以至于鄒肇敏駁斥說:“朱子以《關雎》為宮人作,《樛木》、《螽斯》為眾妾作,豈當時周室充下陳者,盡如班姬、左貴嬪、上官昭容之流耶!”
近現(xiàn)代以來,舊解漸被拋棄。高亨《詩經(jīng)今注》以新時代的政治觀闡釋《螽斯》,主題驟然一變:“這是勞動人民諷刺剝削者的短歌。詩以蝗蟲紛紛飛翔,吃盡莊稼,比喻剝削者子孫眾多,奪盡勞動人民的糧谷,反映了階級社會的階級實質(zhì),表達了勞動人民的階級仇恨。” 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從戴震“《螽斯》,亦下美上也”一句話出發(fā),推斷這首詩是奴隸社會的民間歌手對主子的明頌暗諷,因為詩的語氣雖是頌揚,卻以害蟲作比。 ——這個解釋雖然未必正確,卻點出了《螽斯》詩中一個很讓人困惑的問題,即為什么用害蟲來比喻一件美好的事。
程俊英《詩經(jīng)注析》則避開了這個難題,只是說:“這是一首祝人多子多孫的詩。詩人用蝗蟲多子比喻人的多子,表示對多子者的祝賀。” 這是現(xiàn)在比較主流的解釋,其他的解釋比如說《螽斯》是小孩子逗弄蟈蟈的兒歌(劉毓慶,1998),或是以螽斯為圣物的祭詞(張巖,1991),莫衷一是。
要辨析這些爭議,首先要搞清楚螽斯到底一種什么東西。于此又首當其沖的問題是:所謂螽斯,是完整的一個專有名詞,還是單獨稱“螽”即可,“斯”只是一個語助詞?這方面的論述很多,大略來說有兩種主要的解釋:一是釋螽斯為蝗蟲,二是釋螽斯為蟈蟈。
【圖】螽斯。[清]徐鼎《毛詩名物圖說》。書中以為螽斯就是斯螽,是蝗屬,有大有小,稻田多見。在引述的各類記載里,《春秋•文公三年》有“雨螽于宋”,這是秋天發(fā)生的事,《公羊傳》解釋說:“雨螽者何?死而墜也。”看來這一年發(fā)生過一場奇異事件,死去的螽斯在宋國境內(nèi)從天而降,好像下雨一樣?!蹲髠鳌芬舱f“秋,雨螽于宋,隊而死也”,但《榖梁傳》的解釋不同,說:“災甚也。其甚奈何?茅茨盡矣。著于上,見于下,謂之雨。”
《春秋》常有“螽”的記載,大多發(fā)生在秋天。“螽”既然被史官鄭重其事地多次記錄在案,應該是蝗災才對。
如果取蝗蟲的解釋,就避不開前邊出現(xiàn)過的一個問題:在農(nóng)業(yè)社會里,蝗蟲給人帶來的是毀滅性的打擊(南宋樓鑰《酺神》講除滅蝗災,即用《詩經(jīng)》典故說:“惟盡除振振揖揖之災,庶幾有薿薿芃芃之望”。在這一個對偶句里,出句“振振揖揖”出自《螽斯》,指代蝗蟲,對句“薿薿芃芃”一出《甫田》“黍稷薿薿”,一出《載馳》“芃芃其麥”,指代豐收), 所以《螽斯》用蝗蟲作為喻體,就不大可能是歌頌或祝賀的意思,但如果按陳子展說的“明頌暗諷”,一定要滿足一個前提,即統(tǒng)治者確實很愚蠢,以至于聽不懂詩里的諷刺。
如果取蟈蟈的解釋,害蟲的色彩自然遠較蝗蟲為遜。若螽斯和《豳風•七月》所謂的斯螽屬于一類的話,那么從“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這樣的詩句來看,這種昆蟲并沒有給人類帶來太多的惡感。
再從“螽斯羽,詵詵兮”來看,如果把“詵詵”斷為象聲詞,那么“螽斯羽”就意味著螽斯以翅翼發(fā)聲,而以現(xiàn)代的昆蟲知識來看,飛蝗科的昆蟲是以股相切而發(fā)聲,螽斯科的昆蟲才是摩擦翅膀發(fā)聲,蟈蟈就是后者的典型,盡管古人是否對這種細微的區(qū)別搞得那么清楚,這是大有疑問的。
至于“詵詵”等六個重言詞到底是什么意思,迄今聚訟紛紜。我們不妨關注一處常被疏忽的地方:據(jù)《廣雅》,“羽”還有“聚”的意思,如果我們再把六個意義不明的重言詞省略,把螽斯之“斯”視作語助詞, 這首詩就會被簡化為這樣一句:“螽之聚,宜爾子孫”,以螽這種昆蟲的聚集來比喻人的子孫滿堂,正是一首祝壽的歌謠。
歷來把“羽”釋為翅膀,但螽斯的翅膀如何與“宜爾子孫”發(fā)生聯(lián)系,實在很難確定。有的注本譯作“蝗蟲的翅膀,排得密密滿啊。你多子又多孫,家族真興旺啊。……” 把翅膀“密密滿”的外形聯(lián)系“多子又多孫”,且不論訓詁上的依據(jù),單從句意來看已經(jīng)太過牽強了。再如周振甫的譯本:
螽兒的翅膀,發(fā)出沙沙響。應該您的子孫,多得無可量。
螽兒的翅膀,飛得嗡嗡響。應該您的子孫,相繼無可量。
螽兒的翅膀,發(fā)出響唧唧。應該您的子孫,多得稱密集。
以翅膀發(fā)出的聲音或比或興人家的子孫滿堂,其間建立不起任何聯(lián)系,除非把詵詵、薨薨、揖揖一概釋作象聲詞,并且不是表示單只螽斯的聲音,而是許多螽斯發(fā)出的聲音,才能以螽斯的齊唱或比或興人家的子孫滿堂。
但這只是推測,找不到任何證據(jù),也沒有古訓的支持。如果訓羽為聚,螽斯的聚集與人家的子孫滿堂卻有著相當適宜的聯(lián)系,不但句意貫通,詵詵、薨薨、揖揖無論是形容詞還是象聲詞都不會影響語義的流暢。
至于“宜”字,歷來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訓宜為多,“宜爾子孫”即“多爾子孫”; 二是訓宜為善,前文引《韓詩外傳》用的就是這個意思,即“《詩》曰:‘宜爾子孫繩繩兮’,言賢母使子賢也。”以《周南》內(nèi)證來看,《螽斯》的“宜爾子孫”和《桃夭》的“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應當是一個意思。王引之《經(jīng)傳釋詞》以為“宜”是語助詞,“宜爾子孫”即“爾子孫”,文義貫通,可備一說。
而詵詵,振振,薨薨,繩繩,揖揖,蟄蟄,這六個重言詞是理解《螽斯》的一大難點,至今主要的兩種解釋,一是訓之為形容詞,二是訓之為象聲詞。如《毛傳》的解釋是:“詵詵,眾多也”,“振振,仁厚也”,“薨薨,眾多也”,“繩繩,戒慎也”,“揖揖,會聚也”,“蟄蟄,和集也”。今人多解作蝗蟲或蟈蟈翅翼的聲音,是象聲詞。在《詩經(jīng)》里尋找內(nèi)證,“詵詵”僅此一見,“振振”另見于《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召南•殷其雷》“振振君子,歸哉歸哉”,《魯頌•有駜》“振振鷺,鷺于下。鼓咽咽,醉言舞”。《麟之趾》的“振振”依三家詩作“振奮有為貌”,倒是可以貫通上下文。
即便這個解釋有誤,但至少可以斷定這里的“振振”不會是象聲詞,《殷其雷》的“振振”同理,《有駜》的“振振”較難確定,從文法看,鼓之“咽咽”確有幾分象聲詞的可能,那么基本處于對應位置的“振振”或許也是象聲詞,而《毛詩》的解釋則是“群飛貌”??傊浴对娊?jīng)》內(nèi)證看,“振振”作為象聲詞的可能性雖然不能完全排除,但更不能確指。
在其他典籍里尋找例證,《左傳•僖公五年》記載一首童謠,有“均服振振”一句,杜注“振振”為“盛貌”,孔疏“振振然而盛”。聯(lián)系上下文,這是在說一個作戰(zhàn)的時刻里,所有人都穿著同樣的戎裝,一派聲勢浩大的樣子。以這個意思來釋《詩經(jīng)》中的所有“振振”,都能通暢無礙。
“薨薨”,《齊風•雞鳴》有“蟲飛薨薨”,可確定為象聲詞;《大雅•綿》有“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屢馮馮”,也可確定為象聲詞。
“繩繩”,《大雅•抑》有“子孫繩繩”,所以絕不會是象聲詞,解作“慎戒的樣子”倒是可以貫通上下文,即便這個解釋不能確證,至少可以確認“繩繩”當是形容詞。通行本《老子》第十四章有“繩繩兮不可名”,稍晚的材料里有《管子•宙合》“故君子繩繩乎慎其所先”,《淮南子•繆稱訓》“末世繩繩乎唯恐失仁義”,“繩繩”也都作形容詞用,應當是形容綿延不絕的樣子。朱熹《詩集傳》釋為“不覺貌”,應是確詁。
至于“揖揖”、“蟄蟄”,《詩經(jīng)》里僅在《螽斯》有一見,而《魯詩》、《韓詩》均作“集集”,看來“揖揖”或是“集集”的假借,如此則可以排除象聲詞的可能性。后世的材料里,如歐陽修《別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有“我年雖少君,白發(fā)已揖揖”,“揖揖”顯然是作形容詞用,這里當是形容白發(fā)已多的樣子;李賀《感諷》第五首有“侵衣野竹香,蟄蟄垂葉厚”,“蟄蟄”顯然也作形容詞用,大約是“茂盛”的意思,但已經(jīng)無法確定這些例子是不是由《螽斯》的漢唐古訓而來的用法,也就沒有太大的說服力了,只可作為參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