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薩桑王朝拜火教的祭火壇,塔赫特蘇萊曼是薩桑王朝最偉大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薩桑王朝是最后一個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帝國,建于公元224年,亡于651年。薩桑王朝的居民稱薩桑王朝為埃蘭沙赫爾或埃蘭 。薩桑王朝取代了被視為西亞及歐洲兩大勢力之一的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及后繼的拜占庭帝國共存了超過400年。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了薩桑王朝。薩桑王朝一直統(tǒng)治到阿拉伯帝國入侵,伊嗣俟三世被迫逃亡為止。薩桑王朝統(tǒng)治時期的領(lǐng)土包括當(dāng)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高加索地區(qū)、中亞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區(qū)、阿拉伯半島海岸部分地區(qū)、波斯灣地區(qū)、巴基斯坦西南部,控制范圍甚至延伸到印度。古典時代晚期的薩桑王朝被認為是伊朗或波斯其中一個最重要及最有影響力的歷史時期。薩桑王朝統(tǒng)治時期見證了古波斯文化發(fā)展至巔峰狀態(tài),影響力遍及各地,對歐洲及亞洲中世紀藝術(shù)的成形起著顯著的作用。
塔赫特蘇萊曼是迄今為止出土的規(guī)模最大的薩桑王朝時期的建筑,它是公元6世紀薩桑王朝末期最偉大的集宗教、政治、文化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座落于距蘇萊曼之獄3公里,在巴爾卡什山南麓海拔3000米綠色山谷中的烏魯米耶湖的東南部。遺址北部被里海包圍著,東邊是查勒斯河,南面是阿拉姆特和特格汗姆山谷,西面是一片叫做西菏澤的原始大森林,部分地區(qū)的海拔超過了4000米。坐落于石灰?guī)r平臺上的塔赫特蘇萊曼一側(cè)有一個深達60多米的湖泊,湖泊的水是由綠色山谷高出一泉眼的水集中起來的。
整個塔赫特蘇萊曼遺址建立在一片高于周圍地面20米的高地上,曾經(jīng)由一個橢圓形圍墻包圍,其中外墻厚5米,高14米,全長1200米。在橢圓形的城墻里面有兩個不同軸心的廣場形區(qū)域,在南廣場的中心是一個湖,北廣場的中心是一個古老的火廟,另有38個圓錐形的瞭望塔。遺址外墻從薩桑時代就已經(jīng)開始破落。伊犁坎迪亞時期,修筑了一道新的城墻。在伊科漢那地區(qū),建成了一個新的連接原來南部地區(qū)的通道。
塔赫特蘇萊曼在公元前624年被羅馬人征服的時候就被破壞殆盡。從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時代,每位國王登基時都需要到這里進行祭祀,公元651年以后伊斯蘭化以及蒙古化期間,當(dāng)?shù)厝朔Q其為所羅門王的寶座,因此躲過了歷次戰(zhàn)亂,該要塞使用的年代超過了1300年之久。
1959年塔赫特蘇萊曼遺址開始的考古挖掘,發(fā)現(xiàn)了阿契美尼德時期的居住地、薩桑王朝時期的堡壘和拜火壇。這些建筑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10至12世紀。一些在哈里發(fā)阿巴斯年代的陶器則證明該處不斷有人居住過。8世紀下半葉,隨著薩桑王朝的滅亡,拜火壇迅速失去意義。
整個遺址是索羅亞斯德教的教徒避難所的典型代表,同時對伊斯蘭教地區(qū)的宗教建筑的發(fā)展和其他文化領(lǐng)域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塔赫特蘇萊曼是杰出的皇家建筑群,同時又和諧地與自然環(huán)境融合為一個整體。
公元前三世紀,薩桑尼迪亞王在凱特斯芬(今天的巴格達附近)進行加冕儀式的時候,薩桑尼迪亞王徒步來到他教徒們永恒的避難所,來接受這神圣的授權(quán)儀式,雖然今天沒有留下任何遺跡,但是那圣火之光卻延續(xù)至今。
作為索羅亞斯德教教徒的主要避難所,塔赫特蘇萊曼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論的宗教地區(qū)。這個地方有著許多重要的象征性意義,是遠古信仰融合以及圣經(jīng)原型和神話傳說的見證,它的存在遠遠早于索羅亞斯德教的誕生。
索羅亞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亞等地的宗教,中國史稱祆教、火祆教、拜火教。索羅亞斯德教是基督教誕生之前西亞最有影響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稱為“拜火教”。索羅亞斯德教的教義一般認為是神學(xué)上的一神論和哲學(xué)上的二元論。索羅亞斯德教的經(jīng)典主要是《阿維斯塔》,意為知識、諭令、或經(jīng)典,通稱《波斯古經(jīng)》。
索羅亞斯德教的出現(xiàn),對后來的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深遠的影響。在基督教尚未成為羅馬國教之前,羅馬國內(nèi)流行的摩尼教就是該教的一個分支,奧古斯丁皈依基督之前,是摩尼教的信徒。在薩桑王朝期間(約226~851),被立為波斯國教。佛祖釋迦牟尼悟道后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索羅亞斯德教徒。今天的伊朗境內(nèi)尚保留有5座寺院,但規(guī)模都很小,也舉行宗教儀式,內(nèi)有長年不滅之圣火。在伊朗和印度孟買一帶的帕西人(Parsi)中仍有較大的影響。史學(xué)家因其在歷史文化上的突出貢獻而稱其為“世界第五大宗教”。
塔赫特蘇萊曼的整體設(shè)計體現(xiàn)了兩千五百年以來該地區(qū)對火和水的崇拜,它是薩桑王朝富麗堂皇的建筑特點的完美統(tǒng)一,堪稱薩桑王朝建筑的原型。該遺址有著許多重要的象征性意義,是遠古信仰融合以及圣經(jīng)原型和神話傳說的見證。
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價:
塔赫特蘇萊曼考古遺址在伊朗的西北部,坐落于一個火山地區(qū)的山谷中。該遺址包括了索羅亞斯德教避難所的主要部分、伊卡哈尼德(蒙古)13世紀重建地區(qū)的一部分、以及薩桑時代(6世紀到7世紀)一些屬于阿納海塔的廟宇,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義。其中火廟宮殿的設(shè)計和總體布局都對伊斯蘭教建筑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Takht-e Soleyman, in north-western Iran,is situated in a valley set in a volcanic mountain region. The siteincludes the principal Zoroastrian sanctuary partly rebuilt in theIlkhanid (Mongol) period (13th century) as well as a temple of theSasanian period (6th and 7th centuries) dedicated to Anahita. Thesite has important symbolic significance. The designs of the firetemple, the palace and the general layout have strongly influencedthe development of Islamic architecture.
Le site archéologique de Takht-e Sulaiman, dans le nord-ouest del’Iran, est situé dans une vallée, au milieu d’une région demontagnes volcaniques. Le site comprend le principal sanctuairezoroastrien, en partie reconstruit sous la période des Ilkhans(Mongols), au XIIIe siècle, ainsiqu’un temple dédié à Anahita datant de la période sassanide,VIe et VIIe siècles. Lesite a une valeur symbolique importante. La conception du temple dufeu, celle du palais et la disposition générale du site ontsensiblement influencé le développement de l’architectureislamique.
訪問本博客首頁,根據(jù)“博文快速查閱說明”可查找你喜歡世界遺產(chǎn)的圖文介紹。
博客首頁鏈接:http://blog.sina.com.cn/dashan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