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
古絲綢之路是亞歐大陸連接東西方物質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大體有3條, 即主干道、草原道和青海道,主干道走向為由中原、關中盆地經(jīng)甘肅河西走廊進入新疆,沿塔里木盆地南北邊緣穿越蔥嶺,通往中亞、印度、西亞和歐洲 ;草原道是從關中或今河南北上經(jīng)黃土高原,至陰山山脈及居延海綠洲,通向天山南北麓至西域 ;青海道經(jīng)過青藏高原東部和北部到達新疆塔里木盆地,進而繼續(xù)向西。
壹
青海道走向
青海道以西寧為中心,東、南、西、北各形成一條路,東路經(jīng)河湟谷地到達蘭州與絲綢之路主干道匯合 ;南路經(jīng)西平安—尖扎—同仁—合作—臨潭—卓尼,到達甘南的迭部,進而與川西北相聯(lián)系 ;向北由大通城關—門源古城—祁連峨堡—扁都口—永固古城—張掖匯入主干道 ;西至湟源—剛察—伏俟城,以伏俟城為次級樞紐,向西進入柴達木盆地,分別沿著柴達木盆地南北緣形成南北兩條線,其中北線為天峻—德令哈—大柴旦—魚卡—花海子,翻越當今山口,到達敦煌匯入主干道,另一條南線從伏俟城出發(fā),至香日德—諾木洪—格爾木—烏圖美仁,到達塔里木盆地的若羌,并與主干道匯合。
歷史上絲綢之路主干道肩負著東西方交流的主要作用,而青海道由于受自然條件限制,只是起了輔助作用,是在特定歷史時期、特定環(huán)境下所選擇的線路。如張騫通西域返回長安時,本打算走河西走廊(即主干道),但迫于河西走廊匈奴活動頻繁,為免被俘與干擾,不得已選擇羌人聚集的“羌中道”,即青海道西路,這也標志著青海道至少在漢代已經(jīng)存在。
貳
青海道的興衰
新石器時代,河西走廊分布有與甘青地區(qū)馬廠文化關系密切的四壩文化彩陶,而新疆境內距今 4000 年左右的彩陶又與四壩彩陶息息相關,因而絲綢之路青海道可能早在史前時期即已形成。此外,甘青地區(qū)齊家文化墓葬出土有玉璧、玉琮等禮器與玉質工具,其中很多玉料來自河西走廊馬鬃山,甚至新疆和田。這些玉料顯然是經(jīng)過絲綢之路運輸而來,不排除沿青海道而來的可能。
南北朝至唐朝時期,尤其是公元 5—9 世紀,青海道因“吐谷渾道”“唐蕃古道”的興起而進入鼎盛期,一度發(fā)揮了東西方陸路交通主干道東段主線的作用。絲綢之路吐谷渾道由西蜀分道、河南分道、柴達木分道、祁連山分道、吐蕃分道五條大分道共同構成。西蜀分道是由吐谷渾境通往四川的通道 ;河南分道是溝通西蜀道與柴達木分道及祁連山分道的通道 ;柴達木分道是沿柴達木南、北通往西域的通道 ;祁連山分道是由河湟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這 4 條道之間相互銜接,形成一個通達四方的交通網(wǎng)絡。吐蕃分道是吐谷渾接續(xù)吐蕃之道。
5—9 世紀青海道最為繁盛,顯然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分不開,此時期前半段正值大分裂時期,戰(zhàn)亂不息,民不聊生,青藏高原相對比較安定,吐谷渾人在高原上放牧經(jīng)商,精心維護著絲綢之路的暢通,收取東來西往客商的過路費,生活較為富足。后半段,吐蕃興起,作為高原年輕的霸主,雄心勃勃, 意圖開疆擴土, 控制咽喉, 青海道是其不可放棄的肥肉,自然要格外用心經(jīng)營,以期獲得政治、戰(zhàn)略和經(jīng)濟上的巨大收益。
唐之后的宋代雖在經(jīng)濟上獲得長足發(fā)展,但是軍事上卻羸弱不堪,當時中國版圖內,北有遼金,西有西夏,各國紛爭不斷,相互牽制。在這種形勢下,沒有維護絲綢之路的動力與需求,絲路難以暢通。直到蒙古大軍的鐵騎從蒙古高原一路向西,一直踏足到多瑙河流域,伴隨著橫跨亞歐大陸的軍事行動,絲綢之路才開始變得活躍起來,馬可波羅便是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了中國。但元王朝時日并不長,再加上地理大發(fā)現(xiàn)后歐洲對海洋航線的重視,古老的絲綢之路開始漸漸地被人遺忘。直到 19 世紀后期,德國地理學家李?;舴以谥衼喴粠Э疾?,發(fā)現(xiàn)了大量歷史時期東西方交流的文物古跡,才意識到在上古和中古時期,曾經(jīng)有這樣一條橫穿亞歐大陸連接東西方世界的路,起名為“絲綢之路”。
叁
青海道上的絲路文物
距今 5000—4000 年前的史前時代,亞洲開始形成三大文化圈 :東亞為史前中國互動圈、北亞草原為北亞互動圈、中亞為亞洲中部互動圈。東亞主要特征是發(fā)達的陶器文化,有陶鬲、鼎等獨特器形,人們崇拜玉器,種植粟黍。處在北亞互動圈和中亞互動圈交接地帶的亞歐草原一帶形成了兼有二者特征的安德羅諾沃文化,距今 5000 年前,金屬冶煉出現(xiàn)在阿爾泰北麓,并發(fā)展為較成熟的合范青銅鑄造技術,代表是塞伊瑪 - 圖爾賓諾銅矛,其分布范圍廣闊,東到中國南陽,西到芬蘭。1992 年,在青海西寧沈那遺址發(fā)現(xiàn)一件銅矛,長達 61.5 厘米,刃部下部寬,向尖端直線收斂,柄部為銎,刃部下有鉤,梁下部有三條突帶,鉤的對面有鈕,這件銅矛具有典型的塞伊瑪 - 圖爾賓諾特征。沈那遺址屬于齊家文化,距今 4100—3600 年,因此有理由認為早在距今 4000 年前后,北方草原文化特征的青銅器已經(jīng)滲透到了東亞文化圈西部。除了沈那遺址出土的 1 件,下王崗遺址發(fā)現(xiàn)有 4 件 ;西安博物院和山西省博物院各收藏有 1 件,來源不詳 ;俄羅斯阿爾泰地區(qū)出土 1 件,時代大約相當于二里頭文化時期 ;黑海地區(qū)發(fā)現(xiàn) 5件,年代在距今 4000 年前后。黑海銅矛頭較尖、較瘦長,下王崗與沈那的銅矛形制基本相同,只是個體較大較長??梢酝茰y這類銅矛起源于黑海地區(qū)、傳播至阿爾泰地區(qū),并影響到中國西北,甚至中原腹地。這些地區(qū)的連線恰好與絲綢之路大體上是一致的。
吐谷渾是東晉初至唐前期活動在青海高原上的游牧王國,青海多地發(fā)現(xiàn)了這個時期的域外貨幣,揭示出當時有非常頻繁的貿(mào)易交流與經(jīng)貿(mào)往來。1956 年,西寧隍廟街(今解放路)出土波斯薩珊王朝卑路斯王朝時期(457—482 年)銀幣76枚,1999年烏蘭縣銅普大南灣遺址出土1枚查士丁尼一世時期(527—565 年)東羅馬金幣及6枚波斯薩珊王朝不同時期的銀幣,2000 年又在都蘭縣香日德鎮(zhèn)以東3公里處的溝里鄉(xiāng)牧草村的吐谷渾墓地中發(fā)現(xiàn)金幣1枚,為東羅馬帝國迪奧多西斯二世(408—450 年)索里德斯金幣。
熱水大墓是青藏高原北部重要的吐蕃時期墓群。2018 年 3 月,公安部門破獲了“熱水大墓盜掘案”,追回 646 件涉案文物,包括與絲綢之路相關的精美域外文物。其中有件吉象金牌,材質為金,雕刻有大象圖案,做工精細,比例勻稱,栩栩如生。大象是一種典型的熱帶大型動物,在亞洲主要分布在南亞、東南亞,馴象在南亞是一個古老行當,唐代高僧玄奘在印度論經(jīng)中獲得榮譽,乘坐在大象背上,被人們所歡呼稱頌,可見那時大象已經(jīng)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被人們所看重。熱水墓地大象金牌上的大象身披繡花毯,說明已經(jīng)被馴化,而在青藏高原、中亞和西亞并無大象可以生存的環(huán)境,考慮到東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地理位置通達性,如此形象的吉象金牌應該來自馴象活動比較廣泛的南亞。
本文刊載于大眾考古2019年3月刊
作者侯光良為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