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好心辦壞事,違反了企業(yè)制度,管理者該怎么辦?懲罰員工,打擊員工的積極性;置若罔聞,制度以后還怎么執(zhí)行?
01
春秋時期,各國戰(zhàn)爭不斷,魯國的國君為了減少人口流失,有這樣一個規(guī)定:凡是在其他國家見到淪為奴隸的魯國人,國人可以拿錢贖回,回到魯國后找國家報銷。
這是一個很好的制度,避免了國人淪為他國奴隸,不會導(dǎo)致人口大量減少,所以這個制度執(zhí)行的還不錯。
我們都知道,孔子有一個弟子,子貢。子貢是一個什么人呢?商人,很有錢,他從國外贖回了奴隸,也不去找國家報銷。有一次子貢跟孔子說這個事,孔子告訴他,你這么做事不對的。因為你不在乎金錢,所以大家會認(rèn)為你做得很對,但是,別人呢,如果找國家報銷就會被認(rèn)為是貪利的小人,遭到人們非議,以后誰還愿意贖回魯國的奴隸呢?你這么做,等于害了那些淪為奴隸的國人。
就這么個事,子貢為什么不愿意找國家報銷呢?
可能是覺得一點小錢沒必要,自己分分鐘多少錢,沒必要給自己找麻煩(沒準(zhǔn)要開各種證明)。但是子貢這么做對嗎?不對,他這么做就是典型的好心辦壞事,破壞了制度,開了一個壞頭,弊大于利!
企業(yè)制度也是如此,如果因為好心,違反了企業(yè)制度,該不該懲罰員工呢?
02
有一家工廠,有一次庫房送貨的司機王師傅身體不舒服,小趙剛學(xué)完駕照拿本,覺得自己也可以上路了,于是跟王師傅說我來送吧,王師傅不知道小趙剛拿到本啊,就同意了,按照工廠規(guī)定替班必須申請,因為客戶催的急,王師傅想我這也是為公司著想,所以就同意了,結(jié)果呢,小趙在路上躲避闖紅燈的行人,撞了路邊的欄桿,人沒事,但貨耽誤了。
最后工廠決定把兩個人都開除。
制度就是制度,如果因為好心就可以違反制度,那制度一定很快就沒人遵守了。因為人可以找很多理由和借口證明自己是無心,自己是好心,通過違反制度來獲利。
03
我們管理者該如何對待公司那些好心卻違反制度的行為?
違反制度就要受到懲罰,這是肯定的。
但是,我們管理者也要把他們那些熱心的員工往好的方面引導(dǎo),讓他們?nèi)ダ斫庵贫?,在制度范圍?nèi)來改善。
所以,一定要遵循這樣一個邏輯:
第一,先讓員工敬畏制度。
《韓非子》里面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趙國,有一個姓董的官員到一個地方做官。走馬上任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轄區(qū)做一圈視察。
有一天,他在山中發(fā)現(xiàn)一個深不見底的山澗,站到山澗邊上,人都有些頭昏腿軟,更不要說往下看了。
這么危險的地方,下面到底有什么呢?
懷著疑問,他就問當(dāng)?shù)氐泥l(xiāng)民:“有沒有人下去過?”
鄉(xiāng)民回答:“沒有?!?/p>
他又問:“莽夫、傻子、瘋子這些人,下去過嗎?”
鄉(xiāng)民回答:“沒有?!?/p>
他又問:“牛、馬、豬、狗,有沒有下去過?”
鄉(xiāng)民回答:“沒有?!?/p>
這個官員恍然大悟,頓悟了一個道理:依法治理,就是要讓法誰見誰怕,則法可行矣!
制度、法規(guī)要讓人怕,這句話可以說是管理上的鐵律。道理很簡單,制度法規(guī)是要讓人來遵守的。
第二,在制度范圍內(nèi)做事,形成良好的素養(yǎng)。
比如說,同樣是6S,為什么日本很多知名企業(yè)都能做到了,到了中國,除了海爾做得不錯,其他的基本上都沒做出什么成績?按照制度做事的終極目的是形成素養(yǎng),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混日子,形式主義。所以,一定要從制度規(guī)范的角度考慮,讓員工形成素養(yǎng),提升全員的整體素質(zhì)。
第三,為制度建設(shè)提出自己的建議。
制度不是老板拍板就行了,一定要尊重人性,敬畏自然規(guī)律,所以,一定要多聽取員工的意見,形成集體共識,這樣的制度大家才更愿意執(zhí)行,這樣的制度才能真正貫徹實施。
04
用制度來管理團隊,因為比人更可靠!如果制度過于死板,我們可以加上機制,制度是死的,但機制是活的,正如我們的社會制度和改革開放。
咱們再回到那個問題,員工好心辦壞事,違反了企業(yè)制度,管理者該怎么辦?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微信號:讀書有恒(dushuyouheng),讀書有恒,方能有成!好書/心得/經(jīng)驗/總結(jié)/干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