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Desastre
坦克集團軍前的鐵壁
在第11坦克軍的陣地之上,由于前一日推進的距離十分有限,目前其占據的陣地僅有維特羅沃外圍的克拉斯尼。而面對有來自第20裝甲師的坦克防守的維特羅沃,第11坦克軍顯得無能為力,不過好在由于巴格拉米揚將軍的努力協調,本日來自近衛(wèi)第8步兵軍的近衛(wèi)26和83步兵師勉強算加入了對高爾基和維特羅沃一帶的攻勢。對此,拉德科維奇做出了如下部署:第12摩步旅與第20、36坦克旅一道從克拉斯尼出發(fā),沿著維特羅沃北郊對其進行包抄,第65坦克旅則沿西南方向跟隨近衛(wèi)26、83師攻占高爾基后進行包抄,并在日終與北邊友軍一道在維特羅沃以南的茨坎集合,來自近衛(wèi)第8步兵軍的步兵則對據點正面進行施壓。但是從蘇軍本日的戰(zhàn)斗情況來看,很難評估近衛(wèi)8軍起到的作用,其中最大的問題便在于近衛(wèi)11集龐大的炮兵資源在本日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上午11時,炮火準備開始, 在持續(xù)了半個小時以后,上午11時30分,各部按照部署展開行動,而北部的12摩步與第20、36坦克旅由于不與近衛(wèi)第8軍直接配合,在上午10點15分僅僅進行了15分鐘的炮火急射以后便展開了進攻。
上午10點15分,經過昨日反擊駐留在維特羅沃東北部的第21裝甲營再度發(fā)現了敵情,蘇軍的重型自行火炮對他們的陣地進行了15分鐘的齊射,隨后的11點30分沿著克拉斯尼-維特羅沃公路兩側蘇軍的摩托化步兵與坦克開始了進攻。如前文所述,蘇軍本次進攻依然缺少足夠的偵察,這使得德軍坦克有充足的時間埋伏在道路兩側,等待蘇軍坦克拉到了很近的距離之后,他們便展開了點名行動,將一片茫然的蘇軍打得方寸大亂,整個上午,蘇軍坦克集群都在試圖沖破由德軍坦克形成的交織火力網,然而無一成功,同時久違的德軍航空兵的活動也使得蘇軍坦克的前進變得愈發(fā)困難,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蘇軍只得放棄上午對維特羅沃的包抄。可惜的是無論是蘇德雙方對這場微不足道的戰(zhàn)斗都鮮有記載,但是曾經參加過此戰(zhàn)的德軍裝甲兵在戰(zhàn)后回憶出了這樣一幅場景:當時他們正對蘇軍前排隊列的5輛T-34展開埋伏射擊,在迅速摧毀其中4輛以后,最后一輛T-34沒有直接報銷,而是被打著了火,其車長不但沒有下達棄車命令,反而命令車組全力開向德軍的指揮車準備同歸于盡,然而在撞上之前火勢引爆了彈藥架,全車組壯烈殉國。
在維特羅沃正面及以南方向上,由于蘇軍步兵的加入,在人數的壓力之下,德軍開始逐漸退出維特羅沃及高爾基地區(qū),最終在日落之時,蘇軍攻占了維特羅沃與高爾基,第21裝甲營則撤到了維特羅沃東南方向外圍。黃昏時分,約50輛蘇軍坦克試圖沖上東面的233高地(作者眼拙,未找到該處),但在被德軍擊毀其中12輛以后選擇作罷,于是第11坦克軍的第二天戰(zhàn)斗結束。
根據事后統計,第11坦克軍在26到27日期間居然有110輛坦克的累計損失(需要退出戰(zhàn)斗進行維修+報廢除籍),其中包括72輛T-34與38輛T-70,另損失了9輛SU-122,而第20裝甲師的損失則十分輕微,根據戰(zhàn)史,直到27日傍晚,僅有233高地之上1輛坦克(未說明型號,但是能吃T-34一炮不報廢的基本上是長四)主裝甲區(qū)被擊中,在自行撤離后進行了維修。
在本日的戰(zhàn)斗之中,盡管近衛(wèi)8軍參加了戰(zhàn)斗,但很難說明其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其中最大的問題在于近衛(wèi)11集豐富的炮兵資源此時幾乎沒有起到作用,無論是26還是27日,第11坦克軍進攻前的炮火準備長則30分鐘,短則15分鐘,坦克軍甚至被迫使用直射火力進行炮火準備。并且,根據戰(zhàn)后的蘇軍總參研究記載,炮火準備的效率也十分低下,由于缺乏對德軍火力點布置的情報,蘇軍的炮擊往往只能命中區(qū)域目標而不能殺傷德軍,由于第4坦克集團軍在24日才抵達博爾霍夫西北方,而在26日便要展開進攻,因此根本沒時間去摸清楚德軍的底細,只能依賴近衛(wèi)第8軍的情報,而近衛(wèi)第8軍本身也未能給出有效的情報。但這并不能完全歸罪于馬雷舍夫將軍與他的士兵們,事實上在第四坦克集團軍抵達的前一天,近衛(wèi)第8步兵軍與近衛(wèi)第36步兵軍來自哈佩集群的3裝一擲的4師聯合反擊,已經苦苦支撐了3天之久。在進行了艱苦的防御戰(zhàn)以后不經人員與彈藥補充以及部署調整,要求部隊立即轉入進攻姿態(tài),本身便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另一個很好的例子便是與此同時奧廖爾突出部南部與第9集團軍苦戰(zhàn)的中央方面軍,這支擁有67萬兵力與第2坦克集團軍的雄師在出色的完成了防御德軍北部突擊集團對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攻擊之后,僅僅修整了3天便加入了“庫圖佐夫”行動攻勢,卻無法撼動此時已經被大量抽調兵力,僅剩一個第4裝甲師與505重裝甲營作為機動力量的第9集團軍的防線。
在近衛(wèi)第6機械化軍于26日抵達奧爾斯河畔之后,在26-27日的深夜,該軍也沒有閑著,而是在積極開辟登陸場,于是在德軍兵力較弱的威尼諾沃,即軍左翼地帶成功開辟了一個小型登陸場。在上午11時,軍長阿基莫夫將前一日尚未投入使用的近衛(wèi)第17機械化旅果斷投入在威尼諾沃登陸場,按照阿基莫夫的計劃,在近17旅投入之后,應該快速奪得威尼諾沃地區(qū),隨后向東南方向攻占蘇亞尼諾,卡住從博爾霍夫到蘇亞尼諾的公路線,并且未來抵達努格爾河渡口。由于負責該地段的第20裝甲師此時裝甲主力在維特羅沃一帶與第11坦克軍進行激戰(zhàn),此處的101裝擲團I營缺乏對蘇軍坦克的反制手段,因此僅過了一個小時近17旅和第29坦克團便成功占領了威尼諾沃。然而這一舉動驚擾了本在維特羅沃北郊駐扎的第21裝甲營,于是他們放棄了原計劃于下午對第11坦克軍的反擊,而是選擇轉去威尼諾沃方向,打退了近17旅于下午4點發(fā)動的進攻,與此同時18裝炮兵團1,2,6連也在開始轉移向該方向。于是在德軍嚴密防守下近17旅本日再無進展。
然而不同于近衛(wèi)第17機械化旅的遭遇,第49機械化旅在一開始便遭到了德軍101團來自河對岸強烈的炮火阻擊,無法渡河,其麾下的127坦克團也只能在河的北岸與未知的對手進行遠距離對射,而領先的第56獨立坦克團在12點30分強行渡過奧爾斯河后便遭到了反坦克火力集中打擊,在短時間內12輛坦克因打擊而被擊毀或退出戰(zhàn)斗,最終不得已返回起始位置。鑒于此狀下午1點,近16旅從左翼跟進,同樣被阻擊在了河北岸。
鑒于此奧爾斯河北岸的僵局,將第30志愿“烏拉爾”坦克軍投入變得迫在眉睫。早在26日開始,坦30軍便在近機6軍后面跟進,由于近機6軍推進速度太快,加上該兵團缺乏輪式車輛(以第30摩托化步兵旅為例,該部居然是以步行的方式朝戰(zhàn)場進發(fā)),一直到26日晚間坦30軍才開始陸續(xù)抵達近機6軍后方集結,而到了27日凌晨,該部收到了巴丹諾夫的命令,在第二天進入近機6軍的突破地域發(fā)展勝利。
但是一直等到下午4點30分,近機6軍都僵在奧爾斯河北岸毫無進展,為了打破這片僵局巴丹諾夫下令,讓坦克軍超越近機6軍,強渡奧爾斯河。盡管被分配了如此艱巨的任務,但是根據上面的意思,進攻應當在晚上6點就位,因此坦克軍只有一個半小時的準備時間。為什么巴丹諾夫會給坦30軍賦予如此艱巨的任務,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正如前文所述,第30志愿“烏拉爾”坦克軍在1943年中旬是一支十分精銳的力量,其麾下坦克旅T-34的列裝率接近100%,達到了202輛!并且,為了增強該軍的反坦克力量,該軍還獲得了12門85mm高射炮(而該軍的物資清單中將其歸類為反坦克炮)。
第30坦克軍得到的作戰(zhàn)命令是大體沿著近衛(wèi)第6機械化軍的地段向博爾霍夫到蘇亞尼諾的公路段發(fā)起進攻。其中具體部署為243坦克旅在右翼,從盧涅沃出發(fā)穿過威尼諾沃往努格爾河畔進發(fā);197坦克旅在左翼,目標是占領渡過奧爾斯河后的斯特魯科沃,并進一步占領蘇亞尼諾公路段,沖向努格爾河;第30摩托化步兵旅和244坦克旅則暫時留在后方。
但隨后的事實證明這支精銳的坦克軍沒有顯示出比起近機6軍有任何過人之處:晚上6點45分,在右翼的243坦克旅得益于近17機械化旅的功勞能夠快速地渡過奧爾斯河,但隨后便被維特羅沃附近的第21裝甲營進行了強烈的阻擊,根據第21裝甲營的遭遇來看,黃昏時分第21裝甲營遇到的約50輛坦克可能便來自243坦克旅。于是243坦克旅便在威尼諾沃與維特羅斯基之間停滯不前了近5個小時,最終在午夜重新渡河回到奧爾斯河北岸進行休整。而197坦克旅則直接重蹈了49機械化旅的命運,被德軍猛烈的火力死死釘在了北岸,去與躲在暗處的德軍反坦克火力進行對射。不得已,軍團派出了第30摩托化步兵旅,準備于午夜和次日凌晨幫助197坦克旅在河對岸建立渡河點。
對于這種尷尬的窘境,事后第30坦克軍軍長羅丹在日記中居然解釋稱這是因為河對岸的德軍是“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兵師,而更為可笑的是西方面軍軍事委員會與1946年的總參戰(zhàn)后總結報告都認可了這種說法,如果這是真的,那么請問在7月24日陸續(xù)與近衛(wèi)第16軍及第1坦克軍在卡拉契夫附近發(fā)生激戰(zhàn)的又是哪一只部隊?
(未完待續(xù))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