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其目的是震倉吸籌。當(dāng)然,只憑單純的一個“坑”,并不能充分證明主力在吸籌。大家接下來要關(guān)注的是,這只股票在散戶逃命的背景下,后來出現(xiàn)了一個什么樣的走勢。
第四種、股價的次低位窄幅橫盤:什么叫“次低位”呢?“次低位”就是比近一段時間最低股價高20%至30%左右的價位。這個位置在中線上看是比較低的位置,但是從短線上看它又是相對的高位,所以,“次低位”指的是中線。
大家最好還是站在主力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可以在最低價位上吸籌當(dāng)然是好事,可散戶不一定會配合主力,主力想買散戶就一定會肯賣。因此主力常常會采用拉長時間的方法。如果大盤環(huán)境和個股題材允許主力去等,主力一般都愿意稍微費點時間,以降低吸籌成本。但是主力的情況也是多樣的,不一定允許所有的莊家都采用“低位溫和吸籌”的策略。
例如說主力的資金來自于較短期的信用貸款,資金面上留給主力的坐莊時間不多;或者是一只股票即將發(fā)生一個重大利好,而這個重大利好很難長時間保密,這個時候主力就不得不突擊吸籌;除了這個之外,某些機構(gòu)對大盤的分析是很有水準的,當(dāng)他們知道在一、兩個月之內(nèi)可能會迅速展開一個大行情時,他們會當(dāng)機立斷,迅速入場搶貨。
共享---主力的幾種吸籌方法 主力的幾種吸籌方法:
1. 低位溫和吸籌
這類吸籌方案一般是在大跌或長時間持續(xù)下跌之后。CYQ的低位密集捉到的大多是此類莊,這種吸籌方法費時較長但吸籌充份,一般在此之后都有一波不錯的行情。中線選股選股選擇這類股票比較塌實。低位溫和吸籌常常在中級形態(tài)上表現(xiàn)為牛長熊短或陽多陰少,以前講過的多頭N形常常作為判斷莊家低位溫和吸籌的依據(jù)。低位吸籌會在低位形成一個底部箱。注意這個箱在價格上不能太寬,就是說不能構(gòu)成莊家高拋低吸的條件,理論上越窄越好,試想如果莊家熱衷于玩高拋低吸,其下一步的計劃及倉位就難于估計了。短線上這類股票有一個難點,就是很難估計莊何時結(jié)束吸籌進入拉抬。大多數(shù)低位溫和吸籌的股票會同大盤同步啟動,一旦啟動,其向上的空間較大。綜合看來一旦發(fā)現(xiàn)莊家低位溫和吸籌可以中線介入,此后要追蹤判斷莊家是否有高拋低吸或出逃行為,一旦出現(xiàn)這兩種行為,就要相機行事了,減倉或換股,力圖與莊共舞。
2. 底部箱上沿橫盤吸貨
這種吸籌方法要比上面一種積極一些。這里說的底部箱大約是一個幅度約20%
,持續(xù)2個月以上的箱體。此時CYQ已經(jīng)低位密集。此后如果出現(xiàn)股價在該箱體上沿或上沿上方一點點的位置窄幅橫盤5-13天,其震蕩幅度在5%左右,就是我們說的底部箱上沿橫盤吸貨。判斷這種吸籌還要看看CYS,這5到13天內(nèi)的CYS一般維持在2%到5%之間。說通俗一點,這種吸籌莊在大量吃進低位獲利了結(jié)盤,就是說莊發(fā)給大家2-5%而拿走散戶的籌碼。這種建倉方法莊家的成本要高一些,但速度要快一些,該股一定是有尚未人知的大利好,否則莊不會出錢買獲利盤的。這類吸籌方式的股極有可能成為一中線大牛股。
3. 通吃低位密集區(qū)
簡單說,這種建莊的方法就是放量穿越一個低價位的CYQ密集峰,此時莊吃的是低位解套盤。一般來說,使用這種方法常在大盤不好的時候,此時散戶們解套就會跑,莊則通吃之。
4. 高位震蕩吸籌
這里所說的高位是相對高位,從短線上看較高,中線上看適中。采用高位震蕩吸籌的莊家一般是游資莊,他們注重速度,敢沖敢殺,無法無天,扎空殺多,把股票當(dāng)期貨做。這類莊在大勢向好的時候做,來得快,走的也快。
5. 拉高吸籌
這又是一種快速建倉的方法,邊拉抬邊吃貨,獲利盤解套盤他都要。這是短線莊所為。一旦散戶們追漲,他們就賣,來得快,起得高,殺得狠。
6. 逆勢吸籌
就是說大盤跌時莊買。如果逆大盤做放量陽線,更說明莊家有實力。逆勢吸籌也是快速建莊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快速建倉常常伴隨快速拉抬和出貨。如果某股快速拉抬又快速拉抬,其行情大致也就十天左右。對付這類股票切記它常常是短線行情。
中線黑馬的吸籌周期較長,雖然主力一定會刻意掩飾,但是仍然有許多跡象會泄露主力的真實意圖。
一、陽線量大,陰線量小,陽多陰少。與一般股票不同中線黑馬股的K線圖上陽線的成交量數(shù)倍于陰線成交量,特別醒目。提示該股買入意愿強烈而賣壓極輕--供不應(yīng)求股價即將上漲。
二、股價上行而成交量遞減。
與一般的價漲量增的股價運行規(guī)律不同,中線黑馬由于多數(shù)籌碼被主力鎖定,導(dǎo)致盤中籌碼稀少,僅須較小的成交量就能將股價推高,并且越推高成交越小。我們可以看到均價線不斷上行而均量線不斷下行的特別現(xiàn)象。
三、高位地量--中線黑馬的最佳介入點
在主力基本完成吸籌洗盤之后,主力的控盤程度已經(jīng)達到拉升的臨界狀態(tài),此時主力往往會停止行動,測試盤中賣壓大小。這種情況一般會形成較高位置的底量成交。
因此確認中線潛在黑馬后可以在高位底量的尾市介入,捕捉次日展開的拉升行情。
四、中線黑馬的均線特征
采用(10,20,30)均線系統(tǒng),中線黑馬在拉升前夕都會形成一條平滑上升的通道,其間股價極少跌破20日均線--我們稱之為黑馬跑道,特征非常明顯。
配合前面幾條我們很容易在上千只股票中識別出未來將大幅拉升的黑馬品種。
附圖
A、主力吸籌的慢牛走勢
主力吸籌改變了一只股票的供求關(guān)系,這使得一只股票的下跌動能被完全抵消,股價呈現(xiàn)緩慢上揚的格局。但為什么一定是慢牛呢?大家知道:要想坐莊于一只股票,需要大量的籌碼,如果主力吸籌過猛的話,會引發(fā)這只股票迅速上漲,從而暴露主力的意圖,引起市場公眾的追漲,這是主力吸籌時所忌諱的。所以,主力的吸籌永遠是溫和而隱蔽的。
圖4-1:新希望(0876)2000/01/04
像圖4-1,這只股票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股價溫和上揚了20%,每日的漲幅很少有超過3%的。雖然兩個月漲兩個漲停板不能算少,但比起這只股票后來拉升期的氣勢來說,這種上漲是非常含蓄的。
圖4-2:新希望(0876)主力吸籌后的拉升
這里面有個問題,主力是否可以在圖4-1的兩個月的交易中,吸到他計劃中所需要的籌碼?實際上是做不到的。事實上在圖4-1之前,主力就已經(jīng)開始了戰(zhàn)略性建倉。只是主力的早期吸籌行為過緩而難于判斷其時間和數(shù)量,而在圖4-1的圖形之后,主力的吸籌意圖就顯露出來了。
這就是用籌碼分布來進行莊家分析的特點,我們無需每時每刻都知道主力在做什么,我們只需要捕捉主力暴露出的一些蛛絲馬跡,利用這些線索判斷主力的意圖。這很像是軍事偵察,雖然偵察兵們只發(fā)現(xiàn)了一個敵方的炮陣地,但是他完全可以由此推斷在炮兵的背后還有步兵的存在,這個區(qū)域可能是敵方進攻的目標之一。
B、牛長熊短式吸籌
有時候一只股票的股價被緩慢推高后,忽然這只股票迅速下跌,但隨后股價自低位重新開始緩慢上升。從盤面上看,會發(fā)現(xiàn)一種鋸齒樣的K線組合,這種K線我們叫它“牛長熊短”,這是主力打壓吸籌的痕跡。如圖4-3。
圖4-3:一汽四環(huán)(600742),牛長熊短的主力吸籌
圖4-3中的那一根觸目的大陰線,發(fā)生在1999年5月10日。有人認為,這是主力的故意打壓,主力不愿意其吸籌成本過高,他想在一個比較小的空間內(nèi)多吸納一些籌碼,所以在把股價推高之后,主力瞅準機會來了一個大動作,把股價迅速打壓下來。這樣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和空間,而且這種大陰線會給散戶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當(dāng)股價再次被推高時,散戶的解套盤就蜂擁而出,主力如果愿意,還可以進一步吸籌。這只是一種假設(shè)。也可能這根陰線是一種市場意外,但無論如何牛長熊短含有兩撥慢牛走勢,主力吸籌的意圖比單純的慢牛走勢要明顯得多。另外我們還需要關(guān)注這種走勢所發(fā)生的位置,只有相對低位的牛長熊短才可能被判為主力吸籌,在一只股票已經(jīng)上漲了許多之后的牛長熊短,僅可以理解為主力不大可能出貨,而不能簡單的理解為主力正在加倉。
C、主力吸籌的“挖坑”形態(tài)
談到主力的打壓吸籌,很多看盤高手都讀得懂一種被稱之為“挖坑”的K線形態(tài)。所謂“挖坑”是一個非常形象化的說法,它是指股價經(jīng)歷了一段時間的橫盤震蕩之后,股價突然向下破位,將橫盤箱體打穿,但隨后股價又被向上拉起,回到原先的橫盤箱體內(nèi)部,其走勢在盤面上畫出了一個“坑”,見圖4-4。
圖4-4:K線圖上的“挖坑”形態(tài)
在圖4-4中,股價的向下破位使得市場非常茫然。從成交量上看,這個向下破位并沒有引發(fā)放量,但是隨著股價逐漸恢復(fù)到“挖坑”前的位置(這個位置也叫“坑沿”),成交量迅速放大,說明在這一帶激發(fā)了大量的拋盤,這就是主力要的“挖坑”的效果:本來股價在一個區(qū)域內(nèi)震蕩,投資者雖說沒有獲利但也沒被套牢,因此投資者的心態(tài)是穩(wěn)定的,大家采取的是一種觀望策略,等待市場發(fā)生變化。但是,這只股票突然向下破位,這讓人非常不安,但一時間來不及反應(yīng),也來不及跑掉,正在大家惶恐無措的時候,股價又回歸原位,你想這時中小投資者是什么心態(tài)?簡直就象是在鬼門關(guān)里走了一遭,大難不死,大喜過望,大量拋出,大批出逃……總之紛紛離場,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折磨自己本以脆弱的神經(jīng)。于是我們在“坑沿”地帶,看到了一個很大的成交量。
當(dāng)然,只憑單純的一個“坑”,并不能充分證明主力在吸籌。我們接下來要關(guān)注的是,這只股票在散戶逃命的背景下,后來出現(xiàn)了什么走勢。
在圖4-4中,該股股價自坑底回到坑沿后成交量放大,顯示出該股面臨強大的市場拋壓,但該股并沒有再次向下,而是出乎人們的預(yù)料,在坑沿位置上形成了強勢橫盤,而這就構(gòu)成了主力吸籌的明顯的特征。因為雖然有散戶在賣,但散戶的賣壓并沒有造成股價的下跌,這就說明有一股相當(dāng)大的資金支撐了股價——無庸諱言,這個資金一定是主力的。
關(guān)于“挖坑”可以形成這樣一個結(jié)論:當(dāng)K線圖上出現(xiàn)了“挖坑”形態(tài)之后,如果股價在恢復(fù)到“坑沿”的相對高位后強勢橫盤不跌,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坑”是主力挖出來的,其目的是震倉吸籌。
D、股價的次低位窄幅橫盤
什么叫“次低位”呢?“次低位”是比近一段時間最低股價高20%至30%左右的價位。這個位置在中線上看是比較低的位置,但是從短線上看它又是相對的高位,所以,“次低位”指的是中線。
我們還是站在主力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能在最低價位上吸籌自然是件好事,但是散戶未必配合主力,主力想買散戶就一定肯賣。因此主力通常會采用拉長時間的方法。如果大盤環(huán)境和個股題材允許主力去等,主力一般都愿意稍微費點時間,以降低吸籌成本。但是主力的情況也是多樣的,未必允許所有的莊家都采用“低位溫和吸籌”的策略。比如說主力的資金來自于較短期的信用貸款,資金面上留給主力的坐莊時間不多;或者是一只股票即將發(fā)生一個重大利好,而這個重大利好很難長時間保密,這個時候主力就不得不突擊吸籌;除此之外,某些機構(gòu)對大盤的分析是很有水準的,當(dāng)他們知道在一、兩個月之內(nèi)可能會迅速展開一個大行情時,他們會當(dāng)機立斷,迅速入場搶貨。
能夠讓主力快速建倉的K線形態(tài)是次低位的窄幅橫盤,我們先看圖4-5。
圖4-5:公用科技(0685),主力漂亮的吸籌和拉升
公用科技這只股票,記得原先叫佛山興華,這幾年一直很活躍,上上下下的被主力炒了好幾次,每次都是莊家贏了。圖4-5是1997年下半年的走勢。1997年5月以后,該股一直下跌,1997年7月8日,跌到5元的價位開始反彈,沒多久再探5元價位,然后再次反彈。在1997年8月25日之后,這只股票在6元左右進行了一個為期20個交易日的橫盤,橫盤中的振幅非常狹窄,不足5%,也就是說,在這個橫盤區(qū)中沒有人能進行高拋低吸的操作,投資者要么進場要么出場。
公用科技在1997年8月至9月,其所在的橫盤位置就是次低位。在這個位置上,前期的短線籌碼是盈利的,既然有獲利盤,就自然存在獲利拋壓;同時,由于股價自最低點上揚了20%,早先深度被套的籌碼其套牢程度得到了緩和,甚至一些籌碼已經(jīng)解套。所以次低位這個位置很特殊——在這個位置上,股價面臨來自三個方面的拋壓:獲利盤、解套盤和套牢盤。我們在前面談過,在面臨強大市場拋壓的背景下,股價的后續(xù)走勢非常重要。如果股價受阻回落,那是非常正常的事,但如果股價強勢橫盤甚至上揚,則一定有主力資金支撐股價。讓我們再次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結(jié)論。
在圖4-5中,公用科技在經(jīng)歷了為期一個月的次低位橫盤之后,自1997年8月25日開始,其股價突然向下暴跌,連拉兩根大陰線,其價位最低探到了5.09元,但隨后股價強勁上揚,僅僅幾天就漲到了6元以上。在這一上一下之間,我們談到的兩個重要的技術(shù)信息都出現(xiàn)了:一個是“挖坑”,一個是“牛長熊短”,而這兩個技術(shù)特征都是主力吸籌的標志。在1997年10月7日之后,該股又做了為期7個交易日的次低位橫盤,而這個短暫的橫盤比上一個橫盤的價位高出了5個百分點,這5%使得前一個橫盤區(qū)的跟莊籌碼全線獲利,于是新的一輪獲利了結(jié)盤再次涌出,而這些籌碼也被主力悉數(shù)收走。一切跡象都在悄悄訴說著一個信息,莊家吸籌的愿望非常強烈。果然,1997年10月17日,在主力的籌碼已經(jīng)足夠多的時候,該股開始了強有力的大牛股行情。
圖4-5:公用科技(0685)
事后有人問:那么多的散戶為什么要把籌碼交給莊家,散戶們是不是太傻了?話也不能這么說,只能說主力的手段實在高明。
我們再看圖4-5的左半部分。這只股票的下跌過程可以描述為振蕩盤跌,這種走勢容易激發(fā)散戶們的一種幻想:如果我能夠在每一次反彈后出貨,在它跌下來之后再補回,那么即使股價跌了5個跌停板,我們也能在這幾次的搶反彈中,牟得不低于30%的盈利。于是當(dāng)股價進入第一次次低位橫盤的前幾天,許多投資者將自己的籌碼拋掉,大家寄希望于股價再次振蕩盤下時再買進。但隨后股價并沒有立刻下跌,這時候大家就有點慌了,成交量也逐漸開始萎縮,市場呈現(xiàn)出觀望的氣氛。但隨后的兩根大陰線再次證明,這只股票的股性就是振蕩,即使是次低位橫盤,也擋不住股價的回落,于是當(dāng)股價第二次進入次低位橫盤時,多數(shù)散戶選擇了離場。
這叫什么呢?這叫“市場訓(xùn)練”。主力操縱著股價,上來下去再上來再下去,逐漸形成了一個周期性的振蕩規(guī)律,同時也培養(yǎng)了一些“聰明”的散戶,這些人高拋低吸真的掙了一些錢,到了最后主力忽然之間打破了這種規(guī)律,在最后一次短線高點上,將“高拋”的籌碼全部吃下,股價沒有回落,而是向上突破,將試圖低吸的散戶全線軋空。
通過對公用科技這只股票的總結(jié),我們提出了一個股市定理:股市沒有簡單規(guī)律。因為一個規(guī)律一旦形成,主力就有機會反規(guī)律操作,你賣我買,你買我賣,大獲其利。有人說股市中盛行的名詞之一是“騙現(xiàn)”,其實所有的騙現(xiàn)采用的都是看起來比較有規(guī)律的技術(shù)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