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時間于近日推出「
術后出院 10 天骶尾部就成這樣了?六招教你搞定壓瘡」一文,作者根據(jù)站友提供的圖片對該患者的壓瘡分期進行評估:骶尾部屬于 II 期壓瘡,踝部屬 Ⅰ 期壓瘡。
如下圖。但文末有熱心站友留言,對文中的壓瘡分期表示質疑。如下:
小嬌:不知道拍攝的原因還是原本就這樣,至少兩處的壓瘡分期不對,是否考慮可疑深部組織損傷?
轉角是愛:兩處壓瘡分期都不對,容易誤導臨床護士對分期的判斷。
如茵似錦:兩處都是可疑深部組織損傷。
何謂可疑深部組織損傷?帶著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壓瘡的分期及評估。
壓瘡如何分期?
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Pressure Ulcer, PU),是指皮膚或者皮下組織由于壓力、復合剪切力或者摩擦力的作用而導致的局限性損傷,常發(fā)生在骨隆突處。
美國國家壓瘡咨詢委員會(NPUAP)2007 壓瘡分期:
可疑深部組織損傷:由于壓力或剪力造成皮下軟組織損傷引起的局部皮膚顏色的改變(如變紫、變紅),但皮膚完整。
?、?期-淤血紅潤期:皮膚完整、發(fā)紅,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楚,壓之不退色,常局限于骨凸處。
II 期-炎性浸潤期:部分表皮缺損,皮膚表淺潰瘍,基底紅,無結痂,也可為完整或破潰的血泡。
?、?期-淺度潰瘍期:全層皮膚缺失,但肌肉、肌腱和骨骼尚未暴露,可有結痂、皮下隧道。
IV 期-深度潰瘍期:全層皮膚缺失伴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的暴露,常有結痂和皮下隧道。
不明確分期:全層皮膚缺失但潰瘍基底部覆有腐痂和(或)痂皮。
2014 年,美國壓瘡顧問小組和歐洲壓瘡顧問小組(NPUAP/EPUAP)在臨床實踐指南中將壓力性潰瘍分為 6 期(類):
I 期:紅斑期
II 期:部分真皮層缺失(Partial-thickness skin loss)
III 期:全層皮膚缺失(Full-thickness skin loss)
IV 期:全層組織缺失(Full-thickness tissue loss)
不能分期 / 分類:全層皮膚或者組織缺失,深度未知
疑似深部組織損傷:深度未知
以上分期只有以數(shù)字表示的(如 I-IV)分級,代表皮膚 / 組織損傷程度的增加。另外兩種分類是性質的描述,而與潰瘍的嚴重程度無關。
圖文并茂,教你壓瘡分期
I 期潰瘍 - 紅斑期:皮膚完整,通常在骨突部位出現(xiàn)局部壓之不變色的紅斑。如果沒有不可修復的組織損傷出現(xiàn),I 期壓力性潰瘍被認為是可逆的。見圖 1。
II 期潰瘍 - 部分真皮層缺失。表現(xiàn)為表淺的開放型潰瘍,伴有紅色-粉紅色的創(chuàng)面,沒有壞死組織。該期壓力性潰瘍可以表現(xiàn)為皮膚完整或者已破損的充滿血清的水皰,或者有光澤、干燥,無壞死物和擦傷(指深部組織損傷)。見圖 2。
III 期 - 全層皮膚缺失:在這類傷口中皮下脂肪組織可見,但是骨、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可有壞死組織但組織缺失的深度未知,此期也可包括瘺管和隧道。III 期壓力性潰瘍的深度隨解剖學位置不同而異。
在很少或沒有皮下組織的(如鼻梁、耳、枕骨或踝部)的部位,潰瘍可以很淺;在皮下脂肪豐富部位,III 期潰瘍可以非常深,但骨、肌腱尚未暴露或者直接觸及。見圖 3。
IV 期 - 全層組織缺失:這是患者尾骨部位,潰瘍呈現(xiàn)全層組織缺失,同時伴有骨、肌腱和肌肉的暴露。另外,壞死組織和焦痂,甚至瘺管和隧道也可見。根據(jù)解剖學位置的不同,IV 期潰瘍的深度也隨之不同。
不可分期 / 不可分類 - 全層皮膚或者組織缺失,深度未知:出現(xiàn)全層皮膚或組織缺失,但潰瘍的創(chuàng)面床實際完全被壞死組織或 / 和焦痂所覆蓋,無法測量實際深度的潰瘍被分至此期。
移除足夠的壞死組織和 / 或焦痂可以暴露潰瘍的基底部以測量真實深度;可以是 III 期或者 IV 的潰瘍。但不要移除足跟部穩(wěn)定的焦痂。
疑似深部組織損傷 - 深度未知:由于壓力或 / 和剪切力造成皮下軟組織受損,在完整的皮膚上出現(xiàn)紫色或褐紅色的局部變色區(qū)域,或形成充血性水皰。與鄰近組織相比,該區(qū)域的組織可能會先出現(xiàn)疼痛、硬腫、糊狀、潮濕、皮溫升高或降低等表象。
討論:回過頭來,再來看案例中的壓瘡分期,談談您的觀點。
壓瘡評估,需多方位測量
評估壓瘡時,第一步要調整體位,充分暴露需要測量的部位。每次測量時將患者置于同樣的自主體位,測量時不要拉扯創(chuàng)面的邊緣。
比較創(chuàng)面隨時間變化時,應采用同一種方法。測量深度時,將棉簽用生理鹽水濕潤,有棉簽一頭放置于傷口的最深處并垂直于創(chuàng)面。
測量孔道,插入無菌生理鹽水濕潤的棉簽進入孔道,當棉簽探及傷口底部時,用手標記位置并取出,然后與直尺比對長度。
另外,記錄孔道的長度及方向。隧道的測量采用同樣的方法,采用時鐘法表示方向,記錄傷口最深的點。傷口周圍紅色或裸露的皮膚需要分別測量,作為傷口周圍的組成部分記錄。
各期壓瘡處理原則
?、?期:解除局部受壓 ,改善局部血運,去除危險因素,定時翻身,避免壓瘡進展。
敷料選用:泡沫敷料、皮膚保護膜、透明貼。
?、?期:保護創(chuàng)面,防止水泡破裂,預防感染。未破的小水泡要防止破裂 , 促進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后,消毒局部皮膚,再用無菌敷料包扎。
?、?期、Ⅳ 期:清潔創(chuàng)面,去除壞死組織和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
?、賹τ跐冚^深、引流不暢者,應用 3% 過氧化氫溶液沖洗,以抑制厭氧菌的生長。
?、诟腥镜寞徝鎽ㄆ谧骷毦囵B(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
③對大面積深達骨骼的壓瘡,應配合醫(yī)生清除壞死組織,植皮修補缺損組織。
可疑深部組織損傷:當更換體位時,抬高而不是拖拽患者;避免患者已出現(xiàn)壓之不變白的紅斑的骨隆突處受壓,不得按摩骨突壓紅的部位,不得使用氣圈類的裝置,維持足夠的水分攝入,避免皮膚干燥。
如果需要坐在床上,避免床頭升起和懶散的姿勢,以免把壓力和剪切力集中在骶骨和尾骨。
附: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
表 1 Norton 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
表 2 Braden 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
編輯:王妍
護理君
關于壓瘡的理論知識,我們再復習一遍吧:
回復 0801,護理君再陪你溫習一遍;
回復「綁定」,還可獲得 5 個丁當,下文獻下 PPT 兌換各種獎品哦。
參考文獻:
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