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 樸 20g , 生 姜 6g , 制 半 夏 10g, 甘 草 6g , 人 參 10g
加減 : 兼 表 者 加 蘇 葉 、 藿 香 ; 兼 胃熱 吐 逆 者 加 黃 連、 蘇葉; 氣滯較甚者加腹皮 、 陳皮; 兼食滯者加焦 三 仙 、 砂仁; 兼中陽不足者加干姜 、 蓽撥 ; 兼痞者加枳實(shí)、 白術(shù) ; 兼胸脅 脹滿 者 加青 皮 、 香 附 ; 兼 氣 逆 而痛 者 加 吳 茱萸 、 官桂 ; 兼血瘀 者加 莪術(shù) 、 赤 芍 ; 兼便 秘有 熱者加 枳 實(shí)、 大黃 ; 若氣虛不明顯者可酌減人參 , 反之可酌加其 用量 。
肝 癌晚期 腹 脹 屬 中 醫(yī) “ 膨 脹 ?‘ 積 聚 ” 范 疇 ?!?靈 樞 ·脹論》 所列“ 五臟六腑脹 ” , 即寓有本病最早的分類 意義 , 有關(guān)本病的病因病機(jī)《 素問 · 陰陽應(yīng)象大論》 認(rèn) 為是“ 濁氣在上 ” ?!?素問 ·腹 中論》 記載: “ 有病 心腹 滿 , 旦食 不能暮 食 ? ? 名 日鼓 脹 , 其 時(shí) 有 復(fù)發(fā) 者 何 也? 此飲食 不節(jié) , 故 時(shí)有病 也 。 ” 明 · 張 景 岳將 鼓脹 又 稱 為 “ 單腹 脹 ” , 《 景岳全 書 ·氣 分諸 脹 論 治 》 篇 說 : “ 單 腹 脹 者名 為鼓脹 , 以外 雖堅(jiān)滿 , 而 中空無 物 , 其相 如鼓 , 故名 鼓脹。? ? 且肢體無恙, 脹惟 在腹 , 故又名單腹脹 ” 。 他認(rèn)為鼓脹的形成與情志、 勞欲、 飲食等有關(guān), 并提出 “治 脹 當(dāng)辨 虛實(shí) ” 。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出自《 傷寒論》 , 是張仲 景 為傷 寒太 陽病誤 汗致 脹而設(shè) , 發(fā) 汗后 , 腹脹 滿者 , 厚 樸生姜 半夏甘 草人參 湯 主之 。原 方 由厚樸 、 生 姜 、 制 半 夏 、 甘草 、 人參 等五味藥 組成 , 方 中君 以味苦性 溫之 厚 樸 , 善 于下氣行散 , 除 胃中滯 氣 而燥 脾 , 泄 滿 消脹最 宜 ;臣以辛 溫之生 姜 、 制半 夏 , 前者 宣散 通 陽 , 行 胃中滯 氣 ,后者開結(jié) 豁 痰 , 降 胃 中逆 氣 , 兩 者 與厚 樸 為 伍 , 苦 降辛 開, 溫陽行氣, 使泄?jié)M消脹作用更強(qiáng)。但因所治之脹滿 乃脾虛氣 滯所致 , 若 只消不補(bǔ) , 則脾氣 難復(fù) , 邪氣易于 復(fù) 聚 , 故佐 以甘草補(bǔ)氣益 脾 , 兼調(diào)和諸藥 ; 由于甘草補(bǔ) 中之 力較弱 , 故使 以少量人 參增強(qiáng)其作用 , 如此配伍 , 對(duì)脾 虛 氣滯之腹脹滿 , 則能收消而不 傷 , 補(bǔ)而不滯 之功 。
本站僅提供存儲(chǔ)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qǐng)
點(diǎn)擊舉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