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顏真卿是一個書法大家,與政治無關。但事實上他不僅是一位書法大家,還是當時的朝廷重臣。
顏真卿,字清臣,唐代著名書法家,和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
《舊唐書》記載,開元二十二年,顏真卿中進士,登甲科,被任命為御史。因為他“澆風莫競,文政大行”,受到朝廷的賞識,連續(xù)被提升三次,出任監(jiān)察御史。
在奉命巡查河東期間,顏真卿平反各種冤假錯案,正好迎來天降大雨,百姓稱為“御史雨”。
公元750年,因為得罪楊國忠,顏真卿被貶為平原太守。
誰也沒有想到,正是這次調任,成就了顏真卿的千古功績。
平原郡屬于安祿山的管轄區(qū)域,當時安祿山已露出了謀反的跡象,顏真卿發(fā)現(xiàn)后,表面上每天飲酒會客,暗中加固城墻,招募士兵,儲備糧草。時間久了安祿山以為他就是個書生,沒有威脅,便放松了警惕。
公元755年,楊國忠在范陽起兵謀反,河北二十四,除了平原郡守衛(wèi)良好之外,其余均失守。
唐玄宗聽聞安祿山叛亂,嘆道:“河北二十四郡,豈武一忠臣乎!”之后聽說只有顏真卿在堅守,又嘆:“朕不識顏真卿形狀何如,所謂得如此!”
一個月后,叛軍攻破洛陽,直搗長安。危機之時,顏真卿被推為統(tǒng)帥,率領20萬大軍平叛。
顏真卿帶領軍隊橫掃燕趙之地,堵住了叛軍的去路。
公元756年,李亨繼位,顏真卿被封為河北招討使,在河北平叛。第二年又被封為御史大夫。
公元759年,安史之亂尚未被平復,但長安、洛陽已經收復。顏真卿大膽上書唐肅宗,請求設置放生池,以示賢德。據(jù)統(tǒng)計,當時一共設置了八十一處放生池,遍布各地。
公元783年,節(jié)度使李希烈發(fā)動叛亂,已經74歲高齡的顏真卿被派去勸降。顏真卿剛到淮西,便被李希烈囚禁。
李希烈軟磨硬泡,試圖勸降顏真卿,顏真卿絲毫不為所動。李希烈又派李元平勸說他,顏真卿斥責李元平:“你身為皇帝的臣子,怎么能這樣做!”
公元785年,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被朝廷處死,李希烈大怒,將顏真卿縊死于龍興寺柏樹下,終年76歲。顏真卿被殺的消息傳出來后,三軍為之痛哭。
半年后,叛亂平定,顏真卿的靈柩被護送回京,葬于京兆萬年顏氏祖塋。德宗為他廢朝五日,詔文曰:“器質天資,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辈①n謚號“文忠”。
二十年后,唐憲宗為了紀念顏真卿,建起了放生庵。到了清朝,涂宗瀛在放生庵的基礎上建起祠堂,命名為顏魯公祠,并保留至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