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709—785年),字清臣,號應方,世稱“顏魯公”。生于京兆萬年(今西安市),祖籍瑯琊臨沂孝悌里(長期隸屬費縣,2011年劃歸蘭山區(qū))人。素以剛正不阿、忠烈報國、勤政愛民和高超的書法藝術聞名于世。筆者認為顏真卿的偉大思想是他以天下為己任的行政責任意識和追求卓越的處世態(tài)度。在這方面他不僅繼承、發(fā)揚了傳統(tǒng)之美德,而且有所創(chuàng)新、完善;不僅造福于時人,成一代楷模,而且對當今社會的發(fā)展有所裨益。
一、勤學苦練,積極入世
瑯琊臨沂顏子家族以儒學傳家,以立德、立功、立言為立身之本。作為復圣顏子家族的一員,顏真卿亦是如此。他學習特別勤奮,且較早明白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把讀書入仕、報國作為他人生的抉擇?!叭鼰艋鹞甯u,正是男兒讀書時”,正是顏真卿勤奮求學的寫照。更為重要的是,他從小就接受了嚴格的家庭教育。母親殷氏出身于門風和家學淵源與瑯琊顏子家族相似的望族,文化素養(yǎng)較高,是顏真卿的第一位老師;舅父殷踐猷,以博學著稱,且“性方正,志業(yè)淳深,識理清遠”,非常注重顏真卿的學業(yè);伯父顏元孫是正字學的始祖,十分重視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教育,使顏真卿終生受益;姑母顏真定經(jīng)常給顏真卿兄弟講述先祖的事跡和自己割耳訴冤的史實,還注意詞匯、音韻學知識的講授;諸位兄長及從兄弟、姑表兄弟各有所長,相互提攜、切磋,使顏真卿受益匪淺。如長兄顏闕疑,精通《詩》、《傳》;三兄顏喬卿,仁和有吏才,通晉史;五兄顏幼輿,精詳禮法。在從兄弟中,顏春卿以明經(jīng)入仕,擅詞賦;顏杲卿文理清峻;顏曜卿工草隸書;顏旭卿善草書;顏茂曾長于訓詁。在姑表兄弟中,殷嘉紹“尤工小篆”;殷齊望“有成人之姿”;殷成己“雅善填書,兼綜才藝”;殷攝、殷寅、殷克齊以文學擅名。在眾多兄弟中,次兄顏允南給予顏真卿的幫助和影響最大。其“精識”、“善與人交,篤于僚友”、寬厚仁慈的品行,對顏真卿“親仁誠物、泛愛虛己”品格的形成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家學的傳承和本人的勤奮與聰慧,不僅使顏真卿有了扎實的經(jīng)學、文學、書法藝術功底,而且使顏真卿有了積極入世、以天下為己任的行政責任意識。這一切為顏真卿步入仕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顏真卿參加科考,以“經(jīng)策全通”的優(yōu)異成績被選為甲第。當時科試項目有秀才、明經(jīng)、俊士、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其中明經(jīng)和進士兩科最為重要,名臣多出身于此。兩科相比,進士科尤其重要,也最難考取?,樼痤伿霞易遄猿嵭锌婆e以來,多以明經(jīng)入仕,在顏真卿前考中進士的只有顏元孫一人。故顏真卿高中后,家族引以為榮,也寄予厚望。如其從兄顏春卿彌留之際握著他的手說:“爾當大吾族,顧我不得見,以諸子諉汝?!遍_元二十四年(736年),顏真卿參加了吏部的銓選考試,又以“三判優(yōu)”擢拔萃科,被授予朝散郎和掌管官方文件的秘書省著作局校書郎,踏入仕途。此后,雖宦海沉浮,職位和職級多變,游任于正九品下(醴泉縣尉)的小官和位極人臣的從一品大員(太子太師)之間,但他始終積極處世,力爭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所作為,終成一代名臣。
二、重責輕權,勤政愛民
在顏真卿看來,職位和職級無關緊要,責任才是重要的。這與現(xiàn)代管理理念不謀而和。實際上,從本質上講,行政權力是實現(xiàn)國家目的手段。但由于行政權力的層次性能夠帶來利益的差別和行為手段的不同,因此很容易產(chǎn)生權力崇拜意識。在權力崇拜意識的支配下,人們往往因角逐權力而全然不顧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甚至把對權力的追求作為自己人生的目標和一切行為的主要目的,不擇手段地往上爬。結果會導致行政權力手段與目的的本末倒置,使手段變成目的。進而濫用權力,利用權力為自己、家族及相關集團謀利益。在顏真卿所處的以恩賜官僚制為核心的人事行政時期,這是常見的現(xiàn)象,甚至可以說是較普遍的現(xiàn)象。但顏真卿出于污泥而不染,不僅沒有角逐權力,濫用權力,利用職權為個人謀取私利,而且正確面對宦海沉浮,在不同的職位上都做到了勤政愛民,都做出了令人稱羨的業(yè)績。
例如,在任醴泉縣尉期間,他主管全縣的治安防衛(wèi)事務,兢兢業(yè)業(yè),清正廉潔,深受百姓愛戴,以“清白”之譽聞于當?shù)溃蝗挝洳繂T外郎、判南曹期間,他負責審核選人的資歷檔案,“歲選解狀,則核簿書、資歷、考課”,對六品以下武職人員的銓選至關重要。顏真卿“提綱目,鋤苛細,武調者多感而懷之”。在任監(jiān)察御史期間,他三次以試覆屯交兵使身份赴各地巡察,“凡閱舉糾士伍舒慘之情,事理無不必當”,受到朝野的推崇。巡察隴右時,五原郡積有一件冤案,久無結果。顏真卿得知后,立即著手調查,及時審理結案,給蒙冤者平反昭雪。適值當?shù)鼐煤禑o雨,案件審結時,突然天降大雨,于是人民莫不認為天降甘霖是由顏真卿斷獄所致,虔誠地稱之為“御史雨”,被后世傳為佳話。在平原郡任上,他整頓吏治,廢除苛政,獎掖人才。在短短兩年時間內(nèi),就把平原郡治理得井井有條。在饒州刺史任上,顏真卿首先注重教化,整頓治安,大力緝捕盜賊,對為首作惡者,一經(jīng)捕獲,即行處斬,使兇頑之徒很快匿跡。德興縣婦女程小娘,父親、兄長皆被強盜殺害,她自己也曾被劫擄。顏真卿得悉后,仔細詢問案情,隨即差遣得力捕役將盜首擒獲,磔之于市,全州人拍手稱快,自此“四境肅然”。其次,顏真卿針對饒州徭役、捐稅苛重,經(jīng)濟每況愈下的趨勢,采取了簡徭役、黜貪殘、勸課農(nóng)桑的政策,使社會生產(chǎn)很快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在饒州任職雖然不足一年,但政績突出,影響深遠。歷代撰修圖經(jīng)方志,無不提及他的德政。宋代以后,人們往往把他與范仲淹在饒州的德政相提并論,稱為“顏范遺風”。在撫州刺史任上,他關心民眾疾苦,注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熱心公益事業(yè)。針對撫河經(jīng)常泛濫淹沒農(nóng)田的現(xiàn)狀,他集資鳩工,帶領民眾在撫河中心小島扁擔洲南建起一條石砌長壩,不僅解除了水患,而且可在旱季引水灌田。撫州百姓為了紀念他,將石壩命名為千金壩,并建立祠廟,四時致祭。
總之,顏真卿重視責任,輕視權位,不以官職升降為念,一貫勤政愛民,為社會發(fā)展建樹頗多,深受民眾愛戴。
三、以國為重,竭力平叛
顏真卿以國事為重,視國家利益高于自己的生命。他無論在何地任職,任何職級,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都表現(xiàn)出了可貴的大局意識,都能站在國家全局的高度觀察處理問題,尤其關注關系到國運和百姓利益的國家統(tǒng)一、奸賊叛亂等大事。這在“安史之亂”等事件中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
1、對叛賊陰謀發(fā)現(xiàn)得早,準備充分,處置得當
天寶十二載(753年),顏真卿任平原太守時,平原郡屬安祿山管轄。當時安祿山已統(tǒng)兵20萬,成為兵雄天下的最大軍閥,他野心也膨脹,準備把李唐天下取而代之。顏真卿對安祿山的陰謀早有覺察。于是,他一面派人入朝密奏,一面加緊防守,并以防汛為名,鳩工修筑城墻,疏浚壕水,儲備糧食,趕制兵器;悄悄地物色人才,進行壯丁登記。為了對付安祿山的騎兵,還燒制了很多圓形的磚塊,取名“絆馬石”,準備戰(zhàn)時鋪在城外要道上。因此,當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反于范陽時,顏真卿立即冷靜而有序地做了三件事:一是派人入長安報告軍情;二是進一步部署平原防守,招募武舉生員和獵人射手及市井勇士萬余人,嚴陣以待。同時號召周邊各郡縣加入平叛的行列。結果各路義軍合兵20萬眾,共推顏真卿為盟主,立志匡扶朝廷;三是在平原城西門外舉義誓師。他舉酒下淚,登臺陳辭:“國家之恩,戮力死節(jié),無以上報!”,“焉有人臣,忍容巨逆?必當竭節(jié),龔行天討!”使軍民感奮,義憤填膺,誓與平原共存亡。
乾元二年(759年)六月初,顏真卿改任升州刺史,充浙西節(jié)度使兼江寧軍使后,又憑借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預感到揚州長史劉展將要反叛朝廷。于是,他又像當年在平原郡那樣,一面密切注視著江北動向,一面加緊修固江防,加強水陸戰(zhàn)備,頻繁視察各關卡要塞,訓練士卒,整肅軍紀,以應付突發(fā)事變。后劉展果然發(fā)動叛亂。顏真卿的提早準備無疑對平叛大有裨益。
2、重視人才,禮待平叛將士
歷代管理者都明白,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是興萬事的基礎和前提,顏真卿也是如此。他初到平原郡時,就認真察訪地方上的孝義名節(jié)之士,及時進行表彰,或蠲免其差役。如當他聽說隱士張鎬很有才能后便親自登門拜訪,虛心向張鎬請教,并把張鎬舉薦給朝廷,拜為左拾遺,三年后位至宰相。顏真卿在招募武舉生員和獵人射手及市井勇士時,由錄事參軍李擇交統(tǒng)領,又選出驍勇之士刁萬歲、和琳、徐皓、馬相如、高抗朗等人為千夫長,分統(tǒng)各部。在平叛過程中,顏真卿非常注重部屬的意見,從善如流。如,天寶十五載(756年),顏真卿采納清河義軍青年首領李崿的建議,進攻魏郡。在堂邑之戰(zhàn)中殺死叛軍萬余人,俘千余人,獲軍資器械不可勝數(shù),收復了北方重鎮(zhèn)魏郡,取得了唐朝軍隊討伐叛軍以來的唯一一次大勝利。堂邑戰(zhàn)后,顏真卿聲名遠播,遠在漁陽的平盧游弈使劉客奴等計劃殺死偽平盧節(jié)度使呂知晦,使?jié)O陽等地重歸朝廷,為此派人到平原求助。漁陽是安祿山的后方重地,顏真卿為了堅定劉客奴的決心,派人運去軍資10余萬,并叫年僅10歲的兒子顏頍隨行,充當人質。部眾認為風險太大,再三勸止,顏真卿為顧全大局,執(zhí)意不從。顏頍是他當時唯一的親生子,為了謀求抗御反賊,確保大唐王朝的統(tǒng)一,以質子來表白抗擊叛賊的決心。他的這種驚天地,泣鬼神,衷召日月的感人史實,致使顏頍流落10余年。在平原淪陷以后不久,劉客奴終于率部回歸朝廷。又如在平原軍資枯竭,義軍堅守遇到困難時,顏真卿采納李崿的建議,由官府出錢收購景城鹽,然后設鹽場出售,將所獲利潤供應軍需,緩解了軍資窘?jīng)r。此法后來被第五琦大力推行,稱為“榷鹽法”。顏真卿還從大局著眼,誠邀因平定叛亂毫無戰(zhàn)功而受到朝廷指責的賀蘭進明到平原來共同抗敵,“每事咨之”,以致“軍權稍移于進明”。
同時,顏真卿積極支持平叛大業(yè),禮待平叛將士。如當?shù)弥湟乜h縣尉李銑因投奔義軍其母被偽縣令龐宣遠拘押時,顏真卿拿出個人俸祿,募勇士搭救,不僅將李母救出,還殺死了龐宣遠;當安祿山命親信段子光帶著李憕、盧奕、蔣清等三人的首級宣諭各郡脅迫投降時,顏真卿為了穩(wěn)定軍心,強忍悲痛,當著眾人的面說他與三人熟識,首級是假的,立命部下腰斬了段子光。待部下情緒穩(wěn)定后,他才哭訴事實真相,命人用蒲草扎成人形,與首級接續(xù),穿戴整齊,備棺盛殮,祭奠三日后方安葬于城外。而當郭子儀部因供應不足,盛夏還穿著冬裝時,顏真卿籌集布帛5萬余匹,趕制軍衣3萬套資助。
在李希烈叛亂期間,當李希烈命部下把淮西應援招討使張伯儀的旌節(jié)和死難將士的首級送到顏真卿面前,夸示自己的戰(zhàn)績時,顏真卿悲憤至極,失聲慟哭,自床投地,暈絕許久。他還在囚室為周曾等反正將士設祭,其哀惋凄絕的祭詞使看押的兵士無不歔欷流淚。
3、為國盡忠,視死如歸
顏真卿處事以國家、民族利益為出發(fā)點,在自己的生命與社稷相比,無足輕重。建中三年(782年)十一月,李希烈等叛亂稱王,攻陷汝州,包圍鄭州,威脅洛陽,朝野震恐?;杪樀牡伦诼犘帕吮R杞的讒言,派顏真卿以淮西宣慰使的身份前往許州勸諭李希烈。顏真卿明知這是盧杞排除異己的奸計,但為了朝廷的安危,他抱定以死報國之志,“受命之后,不宿于家,親黨不遑告別,介副不及陳請”,立即動身起程,隨行只有侄子顏峴和家僮銀鹿等數(shù)人。消息傳開,“朝廷失色”,顏真卿不為所動。建中四年(783年)正月底,顏真卿抵達許州后,向李希烈宣讀皇帝的詔諭,責以大義,勸其
四、報國盡責,剛正不阿,維護綱紀,革除弊政
顏真卿不畏權貴,盡職盡責,剛正不阿,極力維護唐朝綱紀,革除弊政。例如,朔方縣令鄭延祚,兄弟三人皆為朝廷命官。其母死了29年,一直殯置在太原佛寺空園之內(nèi),兄弟互相推諉,不加營葬。顏真卿向朝廷據(jù)實奏聞,彈劾鄭氏兄弟這種不孝行為,朝廷罷免了他們的職務,永不敘用;左金吾將軍李延業(yè),一向得玄宗寵幸。他在家中私設酒宴款待吐蕃官員,并隨便動用宮中駕仗,事后又不報告。御史臺加以責問,李延業(yè)卻仗勢在朝堂喧憤,反詰御史臺。顏真卿毫不畏懼,危冠詣臺,面折廷爭。朝廷不得不嚴肅綱紀,將李延業(yè)貶謫;御史中丞宋渾是名相宋璟之子,因私怨被御史吉溫、崔珪誣告,貶謫賀州。此事背景復雜,牽扯到宰相李林甫和權臣楊國忠的派系之爭。顏真卿本可置身事外,全身遠害,但他認為對宋渾的處置過重,當面指責吉溫:“奈何以一時忿,欲危宋璟后乎?”雖然此舉招致了吉溫同黨楊國忠的忌恨,顏真卿被逐出京師,但顏真卿面對結黨營私的惡勢力,堅持操守的品格贏得了朝野人士的敬重。
顏真卿受命兼任御史大夫。面對朝廷綱紀松弛的局面和部分朝官“茍貪利權,多致顛覆,害政非一,妨賢實多”的現(xiàn)象,他以振舉朝綱為己任,秉公執(zhí)法,對朝臣的過錯知無不言。中書舍人兼吏部侍郎崔漪面帶酒容上朝;諫議大夫李何忌不孝敬父母,朝會時行為不檢點。顏真卿立即上奏朝廷,使二人受到應有的處分。宰相房琯是武后時宰相房融之子,與顏氏家族一向交誼深厚,但他在至德元年(756年)冬天率軍平叛時指揮有誤,致有陳濤斜之敗。兵敗后又稱病不理政務。顏真卿不徇私情,據(jù)理彈劾,朝廷罷免了房琯的宰相之職,降為太子少師。對大臣將相如此,對皇帝也如此。至德二年十月兩京收復后,肅宗在祝文中用了“嗣皇帝”的署名。顏真卿認為玄宗還在成都,這樣不妥,建議改正。并認為玄宗出逃、京城陷落、太廟為叛軍所焚是國家的恥辱,建議肅宗東向大哭三天。肅宗盡管很不情愿,但不得不照此辦理。
元載本與李輔國是一丘之貉。李輔國死后,元載惟恐有人攻訐他的惡行,便通過御史中丞李進,以代宗的名義向百官宣諭:“諸司官奏事頗多,朕不憚省覽,但所奏多挾讒毀。自今論事者,諸司官皆須先白長官,長官白宰相,宰相定可否,然后奏聞……”詔諭一下,朝野嘩然。顏真卿不顧個人利害,毅然撰寫了著名的《論百官論事疏》給代宗,反對這一堵塞言路的諭旨,在朝廷內(nèi)外影響很大。
永泰二年(766年)二月,由于元載誣謗,代宗貶年近花甲的顏真卿為硤州別駕,繼而又改貶為吉州別駕,自正三品降到從五品下階。顏真卿的心情難免凄涼,但忠義之心絲毫未改。他在《與緒汝書》中說:“政可守,不可不守。吾去歲中言事得罪,又不能逆道徇時,為千古罪人也。雖貶居遠方,終身不恥。緒汝等當須會吾之志,不可不守也?!本瓦@樣,顏真卿盡職盡責,兢兢業(yè)業(yè),于軍國之事直言不諱,不畏權貴,不徇私情,剛正不阿。一生雖九次被貶謫,但他不僅不后悔,而且依然如此。
這里姑且不論顏真卿的所作所為完全正確與否,但可以肯定的是顏真卿盡職盡責,剛正不阿,維護綱紀,革除弊政的精神是可嘉的,是值得后人學習的。
五、翰墨書魂 縱橫南北
大唐中期,顏真卿創(chuàng)立的“顏體”書法異軍突起,成就了我國書法藝術史的巔峰。顏體的出現(xiàn),開宗立派,垂范后人,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留下了極其光彩奪目的篇章。顏真卿之所以有上述品德及業(yè)績,這是與他的良好的文墨修養(yǎng)所分不開的。總體來說,顏真卿的書法風格可以分為三個發(fā)展階段:
少顏階段(26——50歲)。該階段顏真卿創(chuàng)作了《多寶塔碑》、《東方畫贊碑》、《扶風孔子廟堂碑》等作品。此時期的作品,是顏體的醞釀時期,這些作品集中凸現(xiàn)了顏真卿剛正品格的雛形。
中顏階段(50——65歲)。該階段顏真卿創(chuàng)作的《祭侄文稿》《郭家廟碑》、《元結碑》等作品,闊達平整,風格雄強,端莊渾厚,氣勢磅礴。此階段,顏真卿書法作品剛正雄偉、氣勢磅礴的風格趨于成熟。
老顏階段(65歲以后)。該階段顏真卿書法作品如《干祿字書》、《竹山堂聯(lián)句》的風格較中顏階段更為莊重雄厚,筆力更為深沉雄健,蒼勁厚重,氣勢雄偉。該階段他的書法藝術造詣已達爐火純青之境界。
縱觀顏真卿書法藝術的三個發(fā)展階段,其藝術風格,具海納百川,氣可吞萬里江河;志似鋼刀,可斬萬惡之魔;情似流水,更為熱血兒女心腸。難怪宋代著名文學家、詩人、詞作家蘇東坡對“顏體”極盡推崇,贊譽其為:翰墨書魂,縱橫南北。
六、血肉之軀
固然顏真卿以忠烈而著名,以翰墨而傳世,但他畢竟是血肉之軀,仁愛之情尤為突出。在平息安史之亂過程中,其堂兄顏杲卿及侄兒季明皆為國家的統(tǒng)一和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yè)而捐軀。同時,顏杲卿其眷屬盡被擄掠,有的深陷囹圄,有的守烈自盡,有的淪落煙花之所,受盡人間尤其是儒家世宦之家所不能忍受的恥辱。安史之亂后,顏真卿為贖回其堂兄杲卿之眷屬,幾乎賣盡全部家產(chǎn)。他千辛萬苦走遍中華北國之疆,尋訪贖回了散落的三百多遺孤,并加以妥善安置。
在顏真卿的作品當中,《祭侄文稿》一直以來為人所稱頌,該文稿飽含了顏真卿對親人骨肉的無限哀思悲痛之情,真切的表現(xiàn)了顏真卿有血有肉的男兒形象。在平定安史之亂中,顏真卿一家英勇殺敵,立下了不朽的戰(zhàn)功。常山一戰(zhàn),安祿山以重兵圍困,奸臣王丞業(yè)按兵不動,并篡改顏杲卿的奏章,欲想攫取戰(zhàn)功。顏杲卿和三子季明終因寡不敵眾而被叛軍所俘。在敵人的屠刀面前,二位先公,毫不畏懼,寧死不屈,英勇就義。顏家三十多人一同遇害。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顏真卿派侄子泉明到河北尋訪顏杲卿一家流落人員,帶回季明遺骨。當時顏真卿手捧遺骨,思親之痛伴著國恨家仇,一齊涌上心頭,他不禁肝膽俱裂,老淚縱橫,悲憤難抑,寫下了著名篇章《祭侄文稿》,為后人留下了獨特而完美的藝術珍品。顏真卿寫此祭文完全是情之所致,無意于書。全文268字,行草相雜,幾經(jīng)涂改處,如聞泣不成聲,似覺肝腸欲斷,表現(xiàn)了起伏跌宕的悲憤心情。由于怒之、哀之,筆墨自然氣粗而字險,氣郁而自斂,有大義凜然的錚錚風骨,不禁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千多年來,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公認為是行書的頂峰之作。顏真卿在《祭侄文稿》中所表現(xiàn)出的血肉男兒的感情更是傳唱千古。
敘千古之功勛,言蓋世之書圣,又引起極多追思,還激起萬般激情。英烈已去千年,不再回首。在邁進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弘揚顏真卿的豐功偉業(yè),承先賢之德,搭建和諧的新秩序,建設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讓我們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作者:第九屆世界顏氏宗親聯(lián)誼大會秘書長、費縣顏真卿研究院顧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