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文: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辦。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背景
《初月帖》起首稱“初月”,即“正月”,避王羲之祖父“王正”之諱。首句“山陰羲之報”,知此帖寫于山陰。山陰是會稽郡郡治所在地。351年(東晉穆帝永和七年)王羲之赴山陰為會稽內(nèi)史,其年四十九歲。此帖當(dāng)是其四十九歲以后所寫。梁陶弘景在與梁武帝《論書啟》中云:“逸少自吳興以前,諸書猶為未稱。凡厥好跡,皆是向在會稽時永和十許年中者?!贝藭?dāng)其時,大有晉人倜儻風(fēng)流、傲物任情的俊氣,逸筆草草,率意暢達,天真自然。
管敬澤演示視頻:
管敬澤
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書帖之一。此帖用筆、結(jié)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點。如其中倒數(shù)第二行之“道憂懷”,末行之“報”字,一點一畫均非直過,而是具有豐富的變化。如“憂”字的首筆和末筆,“懷”字的左側(cè)豎畫,“報”字的最后一筆,筆畫或短或長,或藏鋒或露鋒,都呈曲勢,非一帶而過,中間充滿了微妙的變化。翁方綱所謂“中過”,包世臣所謂“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等等,于此帖皆可領(lǐng)略一二。用筆以中鋒為主,有些字如“山”字、“報”字使用側(cè)鋒也十分明顯。結(jié)字大小不一,或長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隨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勻稱,行距不求密疏劃一,這就決定了此帖的錯落跌宕、變幻莫測的整個面貌。
《初月帖》字字解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