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龍是外寒內(nèi)熱,小青龍是外寒內(nèi)飲,飲與濕不同,用之必不效。三仁湯濕重熱輕,此病例外寒明顯,顯然不可,需用香薷。甘露消毒丹熱重濕輕,以上焦?jié)駸嶙C為主,
這感冒的類型到底是風寒,還是風熱?
原創(chuàng) 2017-07-20 司慶陽 中醫(yī)書友會
?
中醫(yī)書友會第140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I導讀:前兩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醫(yī)生朋友的醫(yī)案,與這個患者相似,用的也是文中的主方??嘞臅r節(jié),對于南方濕熱地帶,很有借鑒意義。話說,小編本人身在北方,還沒有用過,有用過的老師在評論里分享一下唄~(編輯/王超)?
這感冒的類型到底是風寒,還是風熱?
作者/司慶陽
近日,一朋友5歲的女兒由東北返回安徽后,安徽此時正是暑熱難耐,陰雨綿綿,夜用空調(diào)方能安睡。不兩日,發(fā)咽痛,繼而發(fā)熱,無汗,體溫漸升至38.5℃,朋友略知醫(yī),予以小柴胡與雙黃連,阿莫西林顆粒。
第二日發(fā)熱至39℃,換成正柴胡加雙黃連,阿莫西林顆粒,熱仍不退,查血象,白細胞略高,予布洛芬,午后加服藿香正氣滴丸,入夜熱度更高至39.2℃,嘔吐方便面和火腿腸,再用布洛芬一粒,熱退旋起,服蒲地藍兩支,小兒感冒退熱糖漿2支及布洛芬,無效。
即刻孩子高熱無汗,煩躁頭疼,精神萎靡,咽疼,繼而聲音嘶啞,痰少而白,偶有咳嗽,嘔吐納差,不欲飲水。
發(fā)熱已經(jīng)數(shù)日不退,其母疑惑此病是風寒還是風熱,無法判斷,于是求助于我,我讓她發(fā)了一個舌象照片給我,舌尖有隱隱的紅點,舌苔薄膩微黃,我問了問大便情況,其母述平日大便較干,昨日便稀。
我用微信開了一個方子給她,“香薷3g,銀花3g,白扁豆4g,厚樸5g,連翹5g,前胡3g,蘇子3g,蘇梗3g,炒車前子(包)3g,桔梗4g,生甘草3g,蟬衣3g,僵蠶4g,赤芍4g,姜半夏3g”,囑咐她先吃兩劑。
其家人不放心于是送到醫(yī)院檢查,結果血象白細胞到了21.29*10^9,中性粒細胞尤其高,醫(yī)院懷疑敗血癥收住院了,剛剛住進醫(yī)院熬好藥物后也到了晚上,還沒有開始輸液,先服了一半的湯藥,十分鐘后體溫降到37.8℃,護士驚奇以為服用了退熱藥,實際僅僅服用了中藥,我讓她三小時以后把另一半吃完,第二日吃完第二劑,第二日朋友反饋服藥后體溫漸漸退至正常,也有了些胃口,不想再服藥,讓醫(yī)院治療,我亦未勉強。
她仍然不停追問這病到底是風寒,還是風熱?我回了兩個字“暑溫”。
對于臨床感冒,現(xiàn)在大家普遍有了二分法“風寒與風熱”的認識,這也算是辨證識癥方面的進步,但是世間有風、寒、暑、濕、燥、火六淫,致病特點各有不同,此為時病,還有疫邪導致的疫病,種類繁多,如果僅僅用二分法來辨證那就遠遠不夠了。
本例小兒由東北干燥之地至安徽濕熱之地,暑邪內(nèi)中,家用空調(diào)降溫,毛孔開泄之時表氣被閉,正是溫病條辨講的暑溫致病,治傷寒宜用汗解,風溫則忌汗法,只能辛涼開泄,而暑病則適宜用汗法,但是用治療傷寒的藥物則無效,因為暑多夾濕,加之暑熱內(nèi)盛,以解表散寒之法必不能解,初期治療無效正因如此,而以化濕的藿香正氣類只能化其濕,解不了暑熱,以治療風熱辛涼宣散則開不了表閉,只有《條辨》新加香薷飲可用,加上宣肺之品以利透表,合用升降散之升“蟬衣、僵蠶”,以解毒利咽以解咽喉之閉,全方用量少,取其輕,輕可去實,此例供大家參考。
這個病例的病機是外寒內(nèi)濕,同時夾有熱。作者辨證無誤,用香薷飲合升降散是對癥的。大青龍是外寒內(nèi)熱,小青龍是外寒內(nèi)飲,飲與濕不同,用之必不效。三仁湯濕重熱輕,此病例外寒明顯,顯然不可,需用香薷。甘露消毒丹熱重濕輕,以上焦?jié)駸嶙C為主,若此病例汗出不惡寒則對癥。此病例的關鍵點在于吹空調(diào),無汗,咽痛,便稀,苔薄黃膩,可辯出外寒內(nèi)濕之香薷飲證,咽痛給予升降散和桔梗湯。其實里面已經(jīng)有了半夏厚樸湯的構成,適宜治療痰濕咳嗽。溫病法與傷寒法同樣重要,二者不可互相替代,尤其在治療外感病方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