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常識
(一)鄭國人物大結(jié)局
我們已分析了《鄭伯克段于鄢》、《周鄭交質(zhì)》,加上今天的《鄭莊公戒飭守臣》,《古文觀止》中有關(guān)鄭國的選篇暫告一段落,我們在此聊聊文章中出現(xiàn)的鄭國人物的結(jié)局。
1、鄭莊公
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在國內(nèi)解除了共叔段的威脅后,開始把目光轉(zhuǎn)向國際,此后20年時間,遠(yuǎn)交近攻,縱橫捭闔,逐步確立了鄭國春秋小霸的地位。
可惜的是,鄭莊公英雄一世,卻沒有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
公元前701年,鄭莊公去世,鄭國隨即陷入內(nèi)亂,四個兒子組成一桌,輪流坐莊,鄭國在內(nèi)耗中迅速衰落。
鄭莊公用20年時間,把鄭國推向鼎盛,他的四個兒子,也用了20年時間,讓鄭國墜入深淵,真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2、共叔段
共叔段因造反被鄭莊公趕出鄭國,逃到共國,并在此終老。
他的兒子公孫滑聯(lián)合衛(wèi)國的州吁,向鄭國復(fù)仇,后來州吁被殺,《左傳》雖沒交代他的結(jié)局,但想來也不會太好。
他的孫子公父定叔,在鄭厲公第二次即位后被清算,也逃到了衛(wèi)國,后來不知鄭厲公是腦子抽抽了,還是良心發(fā)現(xiàn),又邀他回國,算是保住了共叔段在鄭國的這一脈。
3、武姜
“遂為母子如初”,很諷刺的一句話。鄭莊公自出生就被武姜討厭,解決共叔段后,難道武姜對莊公的態(tài)度由必欲除之而后快變?yōu)樽睢俺酢钡挠憛挘坎还茉鯓?,觀其“克段”之前的所作所為,她能善終,已是很不錯的結(jié)局了。
4、祭仲
祭仲、祭足、祭仲足,在《左傳》中是同一人。
祭仲是鄭莊公寵臣,莊公臨死把公子忽(鄭昭公)托付給他,他卻辜負(fù)了莊公對他的信任,在宋國人脅迫下,他放棄公子忽而立公子突(鄭厲公),為鄭國內(nèi)亂埋下了禍根。
祭仲對鄭國內(nèi)亂和鄭國霸權(quán)衰落負(fù)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
鄭厲公即位后,祭仲專權(quán)。鄭厲公想除掉祭仲,因計劃不周密,反而被祭仲趕出鄭國開始流亡。
公子突(鄭厲公)——公子忽(鄭昭公)——公子亹( wěi)——公子儀——公子突,鄭莊公四個兒子輪流上臺,公子突最先即位,之后被迫流亡,當(dāng)了幾年胡漢三,畫了個圓,又回來了,二次即位。
祭仲死于公元前682年,公子突二次即位是公元前680年,祭仲很會死,死的是時候,逃過了鄭厲公對他的清算,也算善終。
5、潁考叔
潁考叔不僅是一個地方官,還是一員猛將。在攻打許國時,率先登城,卻被子都一箭射死,成語“暗箭難防”就是這么來的。
6、公子呂
公子呂,也就是子封,可能是鄭桓公的兒子,鄭莊公的叔叔,鄭國老臣。《左傳》中沒有記載他的死,《東周列國志》說他死在一次行軍途中。
按說像我這么正經(jīng)的人,不應(yīng)該拿這未經(jīng)證實的路邊社的消息來忽悠大家,但《東周列國志》和《三國演義》(三分實七分虛)不同,它是三分虛七分實,我們姑妄聽之。
7、公子忽(鄭昭公)
公子呂死后,鄭莊公考慮讓高渠彌接任卿職,但公子忽非常討厭高渠彌,勸莊公不要重用他,這樣祭仲就撿了漏,接了班。
公子忽上臺后,高渠彌怕其對自己不利,來了個先下手為強,把公子忽給砍了。
弒君哪兒是那么好玩的,高渠彌最后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被車裂,也就是五馬分尸,后來的商鞅選擇了和他一樣的死法。
8、子都(公子閼、公孫閼)
子都在《左傳》中出現(xiàn)兩次,第一次是攻打許國前和潁考叔爭戰(zhàn)車,攻打許國時把潁考叔一箭射死,這時《左傳》稱其公孫閼;第二次是他死,稱公子閼。
楊伯俊先生認(rèn)為公子閼、公孫閼是同一人,都是指子都。因他是祭仲一黨,鄭厲公二次即位后一點都不手軟,二話不說,拉出去就把他砍了。
就這樣,號稱春秋第一美男子的子都,悲情落幕,畫了一個跟自己的美貌不太匹配的句號。
(二)鄭國為什么要打許國?
1、許國歷史——一個長了腿的國家
許國雖是一個小國,但是個老資格,西周初年武王時即受封建國,男爵,從爵位就能看出來它的不入流,在春秋舞臺上,它存在的意義就是陪跑、陪練、陪襯其他諸侯國的強大,簡稱三陪。
許國是一個有腿的國家,鄭莊公揍它時,它緊挨鄭國,在現(xiàn)在鄭州市南部的許昌,后來又跑到河南葉縣、安徽亳縣、河南內(nèi)鄉(xiāng)縣、湖北監(jiān)利縣,想來是國家不大,財產(chǎn)也不多,其他諸侯國發(fā)兵來打,帶上盤纏,撒腿就跑。
由于長期奔跑,體力消耗太大,戰(zhàn)國初年,終于被楚國攆上,一頓大砍刀,Game Over。
2、師出有名——對周天子不敬
文中說“君謂許不共”,有人說“共”通“恭”,恭順的意思,“不共”就是不恭順,對周天子不恭順;有人說“共”通“供”,供給、供奉的意思,“不共”就是不向周天子進(jìn)貢。
兩種解釋都通,本質(zhì)上都是說許國對周天子不敬,這是鄭國聯(lián)合齊國、魯國討伐許國的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要說誰對周天子不敬,春秋初年那肯定是鄭國,偷割天子的麥子,逼天子交換人質(zhì),此后還把天子當(dāng)?shù)静萑松淞艘患?,這些行為,豈止是對周天子不敬,哪一項拉出來不得被槍斃八回?
3、三國聯(lián)軍伐許——殺雞為什么用牛刀?
鄭國當(dāng)時很強盛,鄭莊公也很強橫,打許國這么小一個國家,不就是鄭莊公一句話,鄭國拎刀就干的事嗎?用得著齊國、魯國出兵?便宜的事自己獨吞了不好嗎?這就是鄭莊公的精明之處。
第一、鄭國單獨出兵,會被其他諸侯國認(rèn)為鄭國太橫,以強凌弱,以大欺小,在國際上,名聲不好。
第二、打許國的理由是許國對周天子不敬,拉上齊國、魯國,就是告訴天下其他諸侯國,不只是鄭國說許國有罪,齊國、魯國也是這么認(rèn)為的,這么一操作,許國即便沒罪也成有罪了。
第三、強化鄭國在諸侯國之間的發(fā)言權(quán),盟主說話,比周天子那個吉祥物說話管用。
第四、鄭莊公已經(jīng)提前做足了功課。鄭國和齊國一起打下了郕地,莊公二話沒說,不參與分成,也沒要軍費補償,郕地全部歸齊國所有;鄭國和魯國一起打宋國,打下防地和郜地,不參與分成,也沒要軍費補償,直接歸魯國?,F(xiàn)在我鄭國要打許國,齊魯你們不來好意思嗎?打下許國,齊魯你們好意思參與分成嗎?即便三國瓜分許國,齊魯各得一塊,但齊魯和分得的土地之間隔著一個強大的鄭國,對齊魯來說,這就是一塊飛地,能守得住嗎!
你看,這就是鄭莊公!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的鄭莊公!
4、伐許的真實意圖——鄭莊公的深謀遠(yuǎn)慮
很多人都認(rèn)為,鄭國打許國就是為了擴大地盤,畢竟之前鄭國就滅了虢國、鄶國,國土面積一下子擴大了數(shù)倍。這種看法,小看鄭莊公了!
我認(rèn)為鄭莊公打許國,是要把許國變?yōu)橐粋€戰(zhàn)略緩沖區(qū),至少也要在許國扶植一個親鄭政權(quán)。
要知道這時候的楚國,勢力范圍還局限在長江沿岸,鄭莊公高瞻遠(yuǎn)矚,深謀遠(yuǎn)慮,此時已經(jīng)意識到楚國的崛起勢不可擋,鄭楚之間的陳國、蔡國、息國等一眾國家,都擋不住楚國北上的步伐。
怎么辦?在許國建立戰(zhàn)略緩沖區(qū),這像極了2700年后的今天,北約東擴,不斷壓縮俄羅斯的生存空間。鄭國就是俄羅斯,許國就是烏克蘭,楚國就是北約,陳蔡就是一路加入北約的國家。
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鄭莊公為什么一定要拿下許國,許國雖小,但它對鄭國來說至關(guān)重要,拿下許國,鄭國才有戰(zhàn)略緩沖空間,就像俄羅斯,只有拿下烏克蘭或使烏克蘭保持中立,俄羅斯才有戰(zhàn)略緩沖空間。
二、文化常識
本文中的“禋祀”,可泛指祭祀,也可特指燒柴升煙祭天,故又稱“柴”或“柴祭”,古人認(rèn)為燒柴生成的煙能直達(dá)到天,能通過煙這種媒介把自己的愿望告訴天,從而祈求天的降?;蛴幼o(hù)。
在此,稍作拓展,說一下史書中常見的祭祀。
1、對天的祭祀
西周是以君權(quán)神授為基礎(chǔ)的貴族統(tǒng)治,天子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為所欲為,而是必須聽命于天,所以祭天是所有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
郊祭:天子在都城郊外祭天,這是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祀儀式。祭天是天子的禮儀,天子的特權(quán),但從西周發(fā)展到春秋時期,諸侯國越禮進(jìn)行郊祭已很常見,《春秋》中記載了魯國曾多次舉行郊祭。
封禪:天子登泰山筑壇祭天謂“封”,在泰山下的小山祭地謂“禪”。天子封禪的前提是在其治下,國泰民安,鳳凰麒麟等祥瑞出現(xiàn)。古代最有名的封禪是秦始皇、漢武帝在泰山舉行的封禪大典。
雩( yú)祭:指祭天求雨,分兩種,一種是預(yù)先為莊稼祈雨,每年都要舉行,一種是出現(xiàn)旱災(zāi)時祈雨?!洞呵铩分杏涊d了魯國曾多次舉行雩祭。
2、對地的祭祀
社指土地,社祭是對土地神的祭祀。稷指谷神,古代社會以農(nóng)業(yè)為本,土地和谷物對維護(hù)國家穩(wěn)定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所以“社稷”合稱代表國家。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祭的主體逐漸由君主擴大到平民百姓,春秋時社祭已經(jīng)發(fā)展成一種民間活動,這種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目前我國農(nóng)村很多地方都還有土地廟,逢年過節(jié)在土地廟舉行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社祭已成為一種民俗,融入到我們現(xiàn)代人的生活中。
3、祭祀不等于迷信
春秋時,祭祀與巫祝緊密相連,巫祝之官是國君的重要下屬官員。歷史發(fā)展到今天,不要看到祭祀和一些迷信活動攪在一起就否定祭祀,認(rèn)為它是一種封建糟粕。其實,祭祀可以表達(dá)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也可表達(dá)我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這是我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高頻字詞
1、傅
作名詞,表示“教導(dǎo)、輔佐帝王或王子的人”;作動詞,表示“教導(dǎo)、輔佐”。另外通“附”,表示“附著、靠近”,本文用詞義,靈活翻譯為“逼近”。
2、顛
顛表示“頭頂或物體的頭部”,引申為“事件的起始”,如顛末,即事件的始末。作動詞表示“跌倒,倒下”,本文用此義。
3、逞
逞表示“稱心、滿意”,本文用此義,在古文中用到此義時,翻譯要適當(dāng)靈活一點。還表示“炫耀”,如逞能。
4、無寧玆許公復(fù)奉其社稷
“無寧玆”到底何解,說法很多,我不能確定,先擱置這里吧。
5、玆、滋
玆作指示代詞,表示“這”;表示“年”,“今玆”即今年的意思;通“滋”,表示“更加”。
6、媾(ɡòu)、覯(ɡòu)、遘(ɡòu)
媾表示“結(jié)親、結(jié)婚”,還表示“講和、求和”,此義現(xiàn)代文中還常用。覯、遘都可以表示“遇見”,二者通用,在現(xiàn)代文中絕跡,古文中卻很常見。
7、禋( yīn)、堙( yīn)、湮(yīn、 yān)
禋可特指祭天,也可泛指祭祀。
堙表示“堆土成上,用以攻城”,還表示“填塞”。
湮讀yīn表示“液體在紙上滲透”;讀yān表示“埋沒”,如湮沒、湮滅。
8、圉
圉作動詞表示“養(yǎng)馬”,作名詞表示“養(yǎng)馬的人”。還可表示“邊疆、邊境”,本文即用此義?!班蜞簟币部蓪懽鳌班蜞觥?,表示“監(jiān)獄”。
表示“邊疆”的字:鄙、圉、疆、埸。暫時想起這幾個,遇到再總結(jié)吧。
9、賄
“賄”和“賂”作名詞表示“財物”,作動詞表示“贈送財物”,二者在古文中一般沒有賄賂的意思。古文中表示賄賂用“賕( qiú)”。
10、胤
胤表示“后代”。表示“后代”的字還有:裔、嗣。想起其他的再總結(jié)。
11、刑
刑表示“規(guī)則、法度”,本文用此義。不要見到“刑”就翻譯為“刑法或刑罰”。
四、讀書感悟——我見過的最經(jīng)典的夸人
鄭莊公戒飭守臣,聽起來樣樣都是為了許國好,實際上卻處處著眼于鄭國的利益,這樣的辭令讓人拍案叫絕,這就是說話的藝術(shù)!
我想起十多年前看過的一則小短文,說話的藝術(shù)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堪稱絕妙!
一個小伙子帶女朋友回家,見自己的父母,說話間,小伙母親的朋友來訪,得知情況后,說了一句話:“這孩子眼光真好,隨他爸!”
非常簡短的一句話,卻非常精彩,把在場的人都夸了一遍。
對小伙子,夸他眼光好;
對小伙女朋友,夸小伙眼光好就是夸她;
對小伙父親,夸小伙眼光好,隨他爸,自然是夸他;
對小伙母親,夸他老公眼光好,當(dāng)然就是夸她!
一句話把現(xiàn)場的四個人全部夸倒,真是不簡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