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人在江湖中謀事,孤掌難鳴,總要找到志趣相投的好友來共同煮酒論江湖。劉邦本是無賴劉三,但卻憑借著自己任用賢臣,與之相交的本事獲得能人的助力,最終成為了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成就了一統(tǒng)大業(yè),這其中的交友之道確實令人深思。
社會上魚龍混雜,人們想要親君子遠小人,在人生之路上尋覓到自己的良師益友。但是古人對于這交朋友之道,卻留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人無癖不可交”,這句話究竟有何深意?為何很多人都對其誤解呢?這還需要我們?nèi)ゼ毤毥庾x。
人無癖好,麻木無情
若想要真切地理解這句話,首先得還原這句話的真實情景,這句話是明朝散文家張岱在《陶庵夢憶》中稱贊自己好友的言論,原句為“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在他看來若要與一個人深交,成為好友,那這個人必須有點瑕疵與癖好,不然將是無情寡義之人。作者為何要這樣說呢?這其實與明朝的社會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
明朝社會經(jīng)濟文化繁榮,但是卻崇尚宋朝的“程朱理學(xué)”,并將其作為國家的主流思想,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存天理,滅人欲”,認為一個人的名節(jié)是最重要的,甚至演化為“餓死事小,失節(jié)是大”這樣非常封建化的思想,于是人們被迫收起來自己的性格愛好,變得麻木,只為符合社會的倫理要求。
但是物極必反,這樣的要求之下人們更加渴望真心以待,更愿意與充滿樂趣的人為伍,所以這“癖好”更是人們天性的抒發(fā)。大千世界,人人各有不同,若是健康良好的興趣,即使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對于自身而言卻是益處。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雖然是女兒身,但卻出身于書香世家,在文學(xué)之風的熏陶之下,從小就熱愛詩詞寫作,少年時期就頗有名氣。雖然之后生活遭遇變故,但是她仍然以詩詞來抒發(fā)自己的思想,一首《如夢令》轟動整個文壇,之后更是留有名作百篇,字里行間之中不僅有情愛,更加天下之大的家國情懷。
人之癖好,分清主次
“癖好”指的是人在生活中獨特的愛好,這樣會使人更有特點,別人與之相交也能投其所好,更真切地了解一個人。但若是一個人什么興趣都沒有,那只會讓人感覺冰冷,無法接近。人有自己的愛好是好事,但是在歷史上有很多人的愛好卻非常獨特,甚至令人驚奇。
東漢末年鼎鼎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桀,他雖然出身世家,飽讀詩書,是一位被世人稱贊的大文人,但是他這一生卻獨愛聽“驢叫”。在他的心中,這驢叫聲與自然之聲貼合,會讓人欣喜。所以在其逝世后,親友在葬禮上也模仿驢叫來告慰他。但這其實是因為驢在東漢末年很稀有,是剛剛引進不久的物種,所以王桀才對驢如此喜愛。
歷史上很多帝王都是留戀于江山美人之間,但明朝的熹宗皇帝朱由校卻唯獨愛做木工,其手藝精湛,甚至可以媲美木匠。但是身為一國之君,主次不分,整日沉迷于木工不理朝政,最終只能任由權(quán)利被他人掌控,成為了傀儡皇帝。
古往今來,這樣的歷史事跡數(shù)不勝數(shù),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愛的事物。但是愛好與事業(yè)也要分開,作為君王自然以江山社稷為重,身為農(nóng)戶,也要抓緊一年的收成,不然生活都難以維續(xù),那又何談愛好呢?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
小結(jié)
“人無癖不可交”,這里癖好并不是人們所認為的非常私密的行為,而是一個人正常的愛好,只不過在古代那樣落后的思想之下,人們正常不過的愛好也難以表明。與人相交,彼此之間情意相投才是成為好友的關(guān)鍵,但若是為人冷冰冰,沒有任何的特點,那將會失去“人味”,在他人看來是難以親近的。
人有一生的愛好固然重要,但是這也不能成為敗事的借口,人的生活要有主次之分,只有做好自己的正事,這興趣才會對人生有利,若是一心只遵從自己的欲望,那將會釀成禍亂,百害而無一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