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的民間故事聽過的應(yīng)該不少,
可揚州的這些菜背后的傳奇故事聽過的人恐怕是寥寥無幾。
你造嗎?揚州炒飯的來歷居然和乾隆皇帝有關(guān)……
揚州獅子頭
揚州獅子頭為著名的揚州“三頭”之一,即清燉獅子頭、拆燴鰱魚頭、扒燒整豬頭。據(jù)傳,此菜始于隋朝。隋煬帝楊廣到揚州觀瓊花以后,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貙m后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制作四個名菜。經(jīng)御廚努力,做出了金錢蝦餅、松鼠桂魚、象牙雞翼和葵花獻(xiàn)肉四個菜。
隋煬帝品嘗后,贊賞不已,于是賜宴群臣。這樣就傳遍江南,成為淮揚佳肴。到了唐代,鄒國公宴會,府中名廚取用巨大的肉圓做成葵花,造型別致,形如雄獅之頭,鄒國公便將此菜稱為“獅子頭”,一直流傳至今。獅子頭可紅燒,可清燉,亦可加之蟹粉,即“清燉蟹粉獅子頭”。
文思豆腐
傳說在乾隆年間,有位文思和尚在揚州天寧寺修持,由于前往燒香拜佛的佛門居士頗多,寺院的齋菜供應(yīng)成了問題。他便研制了易變化菜肴的豆腐,組成豆腐齋菜宴席。其中有一道,以嫩豆腐為主料,佐以金針、木耳、青菜、筍絲、香菇絲等燒制的豆腐羹,不但滋味鮮美,而且賣相上佳,五彩繽紛,吸引了遠(yuǎn)近的善男信女前往寺中品嘗。
一日,乾隆皇帝下江南經(jīng)過揚州,聽說天寧寺風(fēng)景甚佳,便前去一游。時近中午,他瞧見不少香客,腳步急速,似在趕路。其中一名香客說:“我娘生病后常思念文思和尚燒出的豆腐湯,快點走……”乾隆皇帝在天寧寺遂指名要吃這道菜,品嘗之后,十分滿意,隨即將其列入宮廷菜肴,并正名為“文思豆腐”。
大煮干絲
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時,揚州官員和鹽商為了籌辦“接駕盛典”,聘請了許多名廚高手,挖空心思“研制”新奇菜肴。其中有一道“九絲湯”,將豆腐干、火腿、雞肉等美味切成細(xì)絲,再用雞湯煨煮,讓各種鮮味都吸入到原料之中。
乾隆皇帝連吃兩盤,并稱贊道:“此菜非湯非肴,就叫揚州干絲算了?!睆拇恕皳P州干絲”一菜聞名全國,乾隆皇帝幾次南巡到揚州都點此菜。
揚州鹽水鵝
相傳有一年,李白因得罪高力士等權(quán)貴罷官,周游四海。途經(jīng)揚州時,見一個漁民在湖邊養(yǎng)鵝,那鵝活潑亂跳,便一時興起,要買鵝煮來吃。嘗過鹽水鵝之后感覺回味無窮,香味三日繞梁不絕,李白驚為仙界之食,于是,連夜寫了一封奏書,將鹽水鵝送往京城,上供給皇帝。
后來又想到:如果皇帝吃了鹽水鵝,肯定會把天下無雙的鹽水鵝定為貢品,要求年年上貢。對于老百姓,是禍不是福??!于是,他又把鹽水鵝拿回來自己享用了。如今,鹽水鵝已經(jīng)成為揚州的一道美食名片。
揚州炒飯
乾隆南巡,微服私訪行至揚州近郊,饑不擇食。因午時已過,隨從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戶清貧農(nóng)家,卻只剩了一些前天的米飯。于是,農(nóng)戶從雞窩里取出兩只剛下的雞蛋,草草地做了一碗蛋炒飯。也不知是乾隆爺平時山珍海味吃多了,還是由于饑渴難耐,這碗飯吃得有滋有味、稱心如意,便問侍從:這等人間美食叫什么?
隨從隨口應(yīng)道,這是“揚州炒飯”,并把飯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乾隆。乾隆贊美揚州百姓廚藝的同時,也深深地感嘆揚州人生活的節(jié)儉。從此,“揚州炒飯”名聲大振,一直延襲至今。
作為一名揚州人,真心感到很傲嬌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