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年度資助項目——新編現(xiàn)代京劇《李大釗》作為北京京劇院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獻禮之作,以京劇藝術為偉人立傳,傳揚黨的光輝偉業(yè)。該劇曾于2020年赴滬演出;2021年赴中央黨校演出,在天津、唐山、衡水、保定、平谷、北大等地進行京津冀巡演,并于2022年李大釗同志英勇就義95周年之際,在國家大劇院臺湖劇場、大興劇院、國家話劇院劇場等地舉行公益惠民演出活動。新編現(xiàn)代京劇《李大釗》先后入選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yōu)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活動”在京展演作品;文化和旅游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之“百年百部”創(chuàng)作計劃重點扶持作品;北京市慶祝建黨百年舞臺藝術展演26部重點文藝作品;參演第九屆中國京劇藝術節(jié)。該劇以充沛的精神內涵、豐滿的人物形象,深化探求紅色題材與藝術手法之間的美學關系,將昭示信念的“中國紅”描繪得壯麗秀美。在此之際,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先生特別撰文,紀念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同志。
“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
——觀北京京劇院新編現(xiàn)代京劇《李大釗》
作者:仲呈祥 程林
京劇為大釗畫像立傳功在千秋
用京劇這種藝術形式為李大釗畫像立傳,對創(chuàng)作者著實是不小的挑戰(zhàn)。李大釗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性、獨特性及其思想的先進性、理論的深刻性和所處時代的復雜性等等特征,都令創(chuàng)作者必須面臨宏大的歷史背景和對題材縱深的精準把控的難題。而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作,如著名美學家鐘惦棐先生所言:就是創(chuàng)作者直面難題,知難而進,以審美方式智慧地翻越難關,讓難點轉化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亮點。要通過兩小時左右的一部京劇作品來為李大釗這位集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實踐家、教育家、學者、新聞報人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偉大人物畫像立傳,確非易事。這既需高遠的政治見識,也需要高超的藝術智慧。京劇《李大釗》秉承魯迅先生“選材要嚴,開掘要深”的經驗之談,重點攫取了李大釗在1918年至1927年4月間追求真理、率先傳播馬克思主義、組織發(fā)動工農運動等一系列革命活動進行構思創(chuàng)作。第一場“播火啟明”,重在展現(xiàn)李大釗在北京大學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共產主義思想,組織青年學生探求真理,著意于“播火”;第二場戲“相約建黨”,描寫李大釗護送陳獨秀離京,以京劇獨特的審美形式表現(xiàn)“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佳話,著意于凸現(xiàn)“建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歷史功績。之后,從他經歷“澎湃工潮”、“壯大組織”、“殺機陡現(xiàn)”、“臨危不懼”直至最后“英勇就義”,層層遞進地集中講述了李大釗組織長辛店鐵路工人大罷工,領導北京各界人士開展反帝、反封建軍閥統(tǒng)治的斗爭,最后被反動派殺害,慷慨赴死??梢哉f,京劇《李大釗》,選材得當,開掘較深,且場次分明,敘事跌宕,完整地呈現(xiàn)了李大釗作為革命“播火者”的那種“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革命生涯和敢為人先、知行合一、真實激蕩、視死如歸的生命軌跡。
人物形象塑造的精神高度和文化內涵,是作品成敗的關鍵?!包S卷青燈,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艱難。”李大釗的同代人曾這樣高度評價他。在京劇《李大釗》中,李先生的形象確是如此。他總是一身長衫,生活節(jié)儉,從容儒雅,為庶民的解放奮斗不息。而隨著劇情的深入,通過個性化的臺詞和穿透心靈的唱腔,觀眾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了這位偉人內心深處澎湃的革命激情。李大釗同志是如何成為徹底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成為我們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的?這部京劇采用了李大釗生命中許多真實事件來改編。比如,劇中李大釗向鄧仲夏等眾多學生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共產主義理想的情節(jié),深度刻畫了李大釗革命“播火者”的形象。又如,李大釗身上非常真實可貴的一點,就是他身體力行地與工農階級打成一片。他曾對青年說:“要想把現(xiàn)代的新文明,從根底輸入到社會里面,非把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氣不可。我甚望我們中國的青年,認清這個道理?!崩畲筢撟鳛楦锩南闰屨吆蛦⒚烧?,堅定地主張知識分子要走向工農大眾。史載:在李大釗真實的生命歷程中,正值壯年的他與鄧培等一批工人運動領袖們確曾深度聯(lián)合與合作,燃起了各地工人運動和革命的星星之火,從而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而他自己也因此在實踐中鍛造成為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劇中對于李大釗在早期發(fā)表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重要著作及其影響未能涉及,這作為為李大釗畫像立傳的力作,不能不說是一種欠缺。再,李大釗是在不斷踐行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實踐過程中,逐漸走向與工農大眾相結合之路,開辟出中國革命的新道路。他從最初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到真正做到“勇往奮進以赴之”、“癉精瘁力以成之”、“斷頭流血以從之”,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發(fā)展過程的。全劇對這一發(fā)展過程,似也缺少必要的言簡意賅的精準藝術勾畫。
流派傳人匯聚,塑造偉人形象
選材既嚴,開掘求深之后,便是如何高揚北京京劇院的整體創(chuàng)作優(yōu)勢,在《李大釗》的京劇化、藝術化上做足功夫。作為名家薈萃、流派紛呈的中國京劇重鎮(zhèn)之一,北京京劇院向來重視流派的傳承與發(fā)展。此次新編現(xiàn)代京劇《李大釗》,更是注重繼承發(fā)揚了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該劇由奚(嘯伯)派青年傳人張建峰飾演李大釗,由著名張(君秋)派青衣名家王蓉蓉飾演李大釗的妻子趙紉蘭,由宗承馬(連良)派的青年新秀張凱飾演陳獨秀,由宗承裘(盛戎)派的青年新秀方旭飾演史寶俊。這些,都可謂傳承有派,師出名門。他們以精湛的專業(yè)功底,精益求精,打磨劇目,揚各流派名家唱唸打做之優(yōu)勢,為觀眾傾情演繹了一出充滿真情的具有濃郁京劇味的《李大釗》。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北京京劇院通過創(chuàng)排《李大釗》這樣的重大革命現(xiàn)實題材劇目,重點培育新生代中青年京劇演員,讓流派“流”得下去、名家薪火相傳,為京劇事業(yè)在新時代創(chuàng)新發(fā)展、持續(xù)繁榮儲備后續(xù)力量,真可謂著意深遠,功不可沒。
作為一部具有史詩品格的大戲,《李大釗》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血肉豐滿的有真情、求真理、擔道義的李大釗藝術形象。這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表現(xiàn)李大釗與革命同志之間的真摯情誼。第二場“相約建黨”中,“以情行腔”的奚派老生張建峰把李大釗濃厚的革命激情唱得蕩氣回腸,“消滅舊的世界,把黑暗社會埋葬。要創(chuàng)造新紀元,開天辟地破洪荒?!薄叭螒{那路漫漫,征途上滿榛莽。革命者膽氣壯,誓言沖霄啟蒼茫?!睆埥ǚ逶谶@一唱段中,還加入了傳統(tǒng)京劇“扯四門”、“翻、轉、撲、跌”等程式技巧,精彩動情的演唱和身段表演不僅把李大釗和陳獨秀二人之間的革命情誼和理想情懷抒發(fā)得淋漓盡致,同時也把觀眾的鑒賞情緒推向了高潮。二是李大釗與妻子趙紉蘭之間的真摯親情。第六場“臨危不懼”“掩護戰(zhàn)友”中,李大釗深情地與趙紉蘭對唱:“牽我心者組織危安,知我心者是紉蘭。一席話,刻心間,隨君同路歷險難。危難時刻見肝膽,千鈞重擔落你肩,你愿為革命赴刀山,我怎能貪生無承擔。夫人一身英雄膽,你的安危我心懸?!痹谶@夫妻離別的唱段中,詞好腔美,張建峰和王蓉蓉這兩位京劇名角兒同臺對唱,借奚派唱腔獨有的“文氣深沉”和張派唱腔的“激越深情”,把李大釗和趙紉蘭之間的伉儷情深表現(xiàn)得感人至深。而第七場“英勇就義”中,李大釗與妻女在獄中相見,生離死別之際,全劇的情感表現(xiàn)也達到了高峰?!肮黹T關橫面前把妻兒思念,這些年多苦難風雨如磐。她母女日日為我擔風險,最難得無悔無怨心相連。為理想我何惜舍命奉獻,痛只痛……連累了賢妻嬌兒入牢監(jiān),母女們苦受熬煎?!边@段唱詞,撕肝裂肺,精準地概括出李大釗在危難中面對家庭親情時的家國情懷和“俠骨柔腸”,也表現(xiàn)了趙紉蘭對丈夫“舍小家為的是改地換天”革命信仰的心之相通。這對革命伴侶為革命理想獻身,向死而生,表現(xiàn)出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三是京劇《李大釗》采用“洋為中用”、“中西融合”的音樂設計,邀請北京交響樂團強強聯(lián)合,采用京劇樂隊與管弦樂隊全程合奏的形式,在使用京胡、琵琶、笛子、管弦器樂之外,還加入了電子合成器。這種傳統(tǒng)樂器與現(xiàn)代樂器的碰撞,中國樂器與西方樂器的交融,為劇中情感烘托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強化作用。京劇《李大釗》在唱腔的組合上,也力求新意。其核心唱段除了運用“西皮”“二黃”“反二黃”等大唱腔體系下的各種板式外,還加入“南梆子”“四平調”等小腔,并試著融入了部分昆曲唱腔。劇中對于不同唱段都運用了不同的主奏樂器來烘托情感,通過管弦樂和京劇傳統(tǒng)樂器之間的反復交替與轉換,產生不同層次的聽覺美感。在配合劇情的演進時,音樂旋律和韻味不變換有致,以此來細膩描摹和展現(xiàn)劇中人物的內心情感世界。尤其是在融入《國際歌》旋律的時候,在交響樂的襯托下又加入了京胡和板鼓,有效地增強了情感的張力??傊﹦ 独畲筢摗吩谝魳吩O計上頗具匠心,現(xiàn)場配樂的感染力強化人物情感心緒推向高潮,給觀眾帶來了極其震撼的“沉浸式”審美體驗。再加上奚派傳人張建峰與張派名家王蓉蓉等人的深情演繹,在京劇舞臺上向觀眾呈現(xiàn)了一個對革命、對家庭、對勞苦大眾有真心、有真情、有擔當?shù)睦畲筢撍囆g形象。
勇攀藝術高峰,挖掘精神之魂
北京京劇院這次新編的現(xiàn)代京劇《李大釗》,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作為一部緬懷革命先烈、弘揚建黨精神的獻禮劇目,京劇《李大釗》從整體立意、劇情結構、人物塑造到藝術情感的表達,再到藝術意象的呈現(xiàn),都聚焦于塑造李大釗作為我們黨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作為革命的“播火者”這一典型藝術形象。為此,主創(chuàng)團隊本著“演英雄學英雄”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先后兩次深入革命“火種”發(fā)源地之一的“北大紅樓”,深度體驗,現(xiàn)場實景排練,學習李大釗精神、感悟李大釗情懷、走進李大釗心靈。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生光明磊落的李大釗,都在追求真理、傳播真理。他在《獄中自述》中寫道:“自束發(fā)受書,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yè),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睘樗茉炖畲筢撟非笳胬淼摹安セ鹫摺毙蜗螅鲃?chuàng)團隊反復琢磨,煞費苦心。開場“序幕—火種”中,“北大紅樓”前,青年學子們吶喊“到底誰能救救中國?”從這里開始,就為李大釗的“播火者”形象做鋪墊。接著,在“播火啟明”這場戲中,李大釗在講臺上,向青年學生和工人群眾宣傳十月革命經驗和馬克思主義,堅定認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進一步著力突顯李大釗作為革命導師的形象,并通過“革命真理指方向,殷殷風雷起大荒。喚起工農千百萬,要把火種播四方”這些為李大釗量身定制的核心唱段,旗幟鮮明地樹起了他革命“播火者”的藝術形象。再往后,在“相約建黨”、“澎湃工潮”、“壯大組織”這幾場戲中,通過交叉敘事,一步步豐滿著李大釗作為“播火者”的典型形象。無論是“南北播火聚力量,共創(chuàng)中國共產黨”,還是“一粒火種一顆星,千星萬炬烈焰騰”,在情節(jié)安排和唱腔設計上都不斷深化題旨,把李大釗作為“播火者”的藝術形象樹立起來。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在最后一場“英勇就義”中,李大釗從容走向絞刑架,面對索繩,慷慨就義。在這里,通過舞臺多媒體背景光影的呈現(xiàn),讓絞刑架上的索繩緩緩燃燒,由一個小火苗慢慢成為一團熊熊烈焰,不斷蔓延,直至燃遍神州大地,把“索繩”變成了大革命的“導火索”,變成了革命事業(yè)的“播種機”,通過這一藝術隱喻和藝術意象的確立,全劇最終完成了對革命“播火者”李大釗藝術形象的塑造,謳歌了李大釗為真理獻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革命“播火者”李大釗的一生,是不忘初心、追求真理的一生。正如趙紉蘭在劇中最后所唱:“鐵窗前憶往事歷歷浮現(xiàn),曾記得,你跋山涉水真理尋遍?!崩畲筢撏咀鳛槲覈钤绶g、宣傳、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先驅,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的著作和翻譯作品涉及哲學、法學、歷史學、新聞學、美學、圖書館學等眾多領域,不僅為我們留下了無比豐厚的思想文化遺產,而且其“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精神風骨也將永垂千古。他生前在《犧牲》中寫道:“人生的目的,在發(fā)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fā)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fā)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苯裉?,距離李大釗同志英勇犧牲已經過去了整整九十五載,而他的理想初心依舊在指引著新時代的我們!
做真人,有真情,求真理、擔道義的李大釗,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先驅,正如魯迅同志對其評價的那樣:“他的遺文卻將永住,因為這是先驅者的遺產,革命史上的豐碑。”京劇《李大釗》通過京劇的藝術形式在當今舞臺為偉人再立豐碑,繼續(xù)發(fā)揚這份遺產的光輝。但藝無止境,該劇在審美化、藝術化上升騰的空間尚存,如倘能在幾位工人領袖、農會會長等人物形象的刻畫上,多點生動的細節(jié)、少點“臉譜化”的痕跡,在奚派、張派、裘派、馬派的唱腔韻味上更精雕細琢,那么,這部力作將攀上更高的思想、藝術臺階。總之,京劇《李大釗》為我們再次打開了一扇研究和學習這位偉人的大門,意義非凡。我們期待能有更多這樣的文藝作品,繼續(xù)深挖李大釗這一思想精神文化寶庫,為廣大人民群眾奉獻更多具有思想感召力和中華美學精神的精神食糧。
轉載自北京日報
劇院官網(wǎng):www.bjo.com.cn
微信平臺:北京京劇院(ID:beijingjingjuyuan)
微博:@北京京劇院官方微博
抖音、快手:北京京劇院
bilibili:北京京劇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