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則致其樂”。奉養(yǎng)父母的時候,要讓父母感覺到歡樂。做兒女的應(yīng)該以和悅的心去服侍父母。
看到這個“悅親”,我們就想到了二十四孝之中老萊子的故事。老萊子的父母九十多歲了,他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為了讓父母歡喜,他七十幾歲的人,還穿上小孩子的衣服,在父母面前裝嬰兒的啼叫,學小孩子走路,挑水的時候故意滑倒,讓父母看了哈哈大笑,這就是讓父母歡心。我們想一想父子之間的這種親情,父子之間天然的本性,就從這個老萊子的表演中自然流露出來了。
父母即使犯了過失,做得不對了,你要勸諫的時候,也不能夠厲聲厲氣,傷了父子之間的和氣。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如果我們?yōu)榱酥v這個理,而傷了情,傷害了父子之間的親情,那么這個理就不再是理了。
家庭是講溫暖的地方、講愛的地方,講關(guān)心、講理解的地方,而不是講理的地方。如果你這個道理再對,但是你的態(tài)度是傲慢無禮的、不恭敬的、是違逆父母的,你這個理再好,父母也仍然聽不進去。所以你看古人,他特別通達人情世故。他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而且還是在父母高興的時候再次去勸諫;不要等父母不高興的時候,你非要給他講理,非要去勸他,說他不對,這無論是誰都很難接受。
“養(yǎng)則致其樂”,還要讓父母樂在道中。如果父母不學圣賢教誨,老的時候也會患得患失,很難真正快樂起來。所以讓父母也深入學習傳統(tǒng)文化,他的智慧就會提起來,他就會理得心安。
古人關(guān)于“樂”的兩個成語給我們很大的啟發(fā)。第一是“知足常樂”。因為一個人上了年紀,年老力衰了,他對財物就看得比較重,而且容易患得患失。
孔老夫子說,年老的時候戒之在得,特別戒貪得無厭。這個時候就要勸父母說,這些財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屋寬不如心寬”,這個房子愈來愈大,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陽光的心理,即使屋子愈住愈大,他也高興不起來。古人說:“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待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眲e人騎著馬趕路,我騎著一條驢趕路,就像現(xiàn)在很多人開著寶馬、奔馳上班,我開了一輛桑塔納,仔細想一想,我比不上開寶馬、奔馳的人。但是回頭一看,這劉老師上課都是騎自行車來的,騎自行車都能很快樂,那我開桑塔納為什么不快樂?所以一個人高興與否、快樂與否,絕對不是建立在物質(zhì)之上。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探討一個問題,為什么人的物質(zhì)條件愈來愈好,經(jīng)濟愈來愈發(fā)達,但是幸福指數(shù)卻愈來愈低了?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偽問題。因為我們一直誤以為只要人有錢了,經(jīng)濟增長了,物質(zhì)財富滿足了,人就能夠快樂起來、幸福起來。但是實際上,一個人的幸福感是一個人內(nèi)在的感受。一個人內(nèi)心的感受,怎么能靠外在的物質(zhì)欲望的滿足達到?
我們讀《論語》就看得更清楚了。孔老夫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的物質(zhì)條件非常地簡單,吃飯沒有飯碗,喝水沒有杯子,住在非常簡陋的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他貧苦的生活條件,顏回卻樂在其中,不改其樂。
再看孔老夫子,他一生周游列國,希望把自己好的仁義學說推而廣之,讓社會和諧、天下太平,人民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這些國君或者沒有智慧,不能領(lǐng)略他的學說的價值;或者有嫉妒他的、排斥他的,讓他的學說不為所用。但是我們看孔老夫子,一生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緒。
《論語》的開篇就寫“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什么意思?我們學習,特別是求道,樂在道中。
“學而時習之”,我們把所學的道,時時運用到生活中去,屢屢驗證了這個道的正確性,愈學愈習愈喜悅。這個喜悅的“悅”就像泉水一樣,從內(nèi)心不斷地涌現(xiàn)出來。所以讀書人能夠感受到這種喜悅,坐禪的人能夠感受到這些喜悅,念佛的人也能夠感受到這種喜悅。這個“悅”和“樂”的區(qū)別就是它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不是靠任何外在的財色名利這些條件就可以具足的。
這個“樂”和“悅”就不一樣了,這個樂必須依靠外在的條件,所以第二句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來了,給我?guī)砹藰罚瑯吩谑裁吹胤??其實也是樂在志同道合。但是這個樂和這個悅相比就差了一層,朋友不來就沒有這個樂。我們?nèi)コ?,和朋友歡聚,打高爾夫球,我們就有這個快樂;當沒有這些外在條件的時候,這個快樂也就不存在了。所以這個快樂是靠外在的刺激得以滿足的。
第三句話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個人有德行、有學問,但是國君都認識不到,社會大眾也不知道敬仰他,他也沒有任何怨怒的、不滿的表現(xiàn),這不也是一個君子人的行持嗎?為什么沒有怨怒?因為他去周游列國,不是為了自己求升官、求發(fā)財、求自私自利,是為了把好的學說推而廣之。讓社會大眾受益,讓社會安定和諧,世界大同。沒有人認識他,說明時節(jié)因緣還不成熟,條件不具足,所以他也沒有什么怨怒的表現(xiàn),因為他不是為自己。
我們反觀現(xiàn)在的人,無論是貧富貴賤,都身心不安,談話之中都是怨天尤人,這是什么原因?原因很簡單。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人在抱怨的時候,不是抱怨別人對不起自己,就是抱怨自己的利益沒有得到最大化的滿足。說明一個人有怨言的時候,還是因為有一個“私”沒有放下,自私自利很嚴重。
古人說“學問深時意氣平”,一個人學問深的時候,他就沒有怨天尤人的表現(xiàn);一個人學問深的時候,他深明因果,知道一切結(jié)果的產(chǎn)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他都能夠心平氣和地去接受。反過來我們看一個人,他還有怨天尤人的情緒,說明這個人學問還不夠深。這就是告訴我們知足常樂,如果一個人不知足,他的物質(zhì)條件再好,他也樂不起來。要把這個道理講給父母聽,“屋寬不如心寬”。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