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當空,鎧甲上泛著冰冷的寒光。一位詩人正在同守邊的士卒聊天。一位體型壯碩的大漢很小心的從懷里掏出一塊手帕,在爽朗笑聲里,壯漢告訴王昌齡這是他的妻子臨行前送給他的,他已經(jīng)小心的保存很久很久了??粗@些質(zhì)樸的漢子,聽著他們來自心底的聲音,詩人淚濕眼眶。是啊,一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背后,有著多少家人的望眼欲穿啊!心中感動之際,詩人揮筆寫下了《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個是人就是王昌齡,這首詩是他在出使西域時所作,那時的王昌齡看著征戰(zhàn)在外多年未曾回家的邊卒,心中除了敬重之外還有一份哀思同情。于是便寫下了這首“孤篇蓋全唐”的名詩《出塞》。
王昌齡是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王昌齡的詩以三類題材居多,即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 《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絕圣手”的名號。尤其是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就邊塞詩而言,高適與岑參是其中最有名氣的兩位,不過他們的詩多以長篇著稱。王昌齡則從詩體上進行了新的開辟,將最豪放悲壯的情與最空曠蒼涼之景濃縮成了七言絕句,讓讀者在短小精悍的篇幅中更加具體、明了地去感受邊塞詩的魅力;不僅如此,后來經(jīng)人考證:王昌齡在高適與岑參兩人還沒有開始邊塞生活之前,就已經(jīng)深入邊塞。所以王昌齡更有著“邊塞詩先驅(qū)”的稱號。
以高適、岑參與王昌齡為主的邊塞詩派,是浪漫主義中的一個重要流派。他們的邊塞之作,表現(xiàn)了馳騁沙場、建立功勛的英雄壯志,抒發(fā)了慷慨從戎、抗敵御侮的愛國思想,還描寫了西北邊疆奇異壯麗的景色。王昌齡的邊塞詩則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另外還深深蘊含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人文關懷,體現(xiàn)了詩人寬大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
王昌齡在寫作方式上擅長以景喻情,情景交融。這本是邊塞詩所最常用的結(jié)構(gòu),但是詩人運用最簡練的技巧,于這情境之外又擴大出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在最平實無華的主題之中凝練出貫穿于時間與空間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王昌齡經(jīng)過堅持不懈的追求,廣泛精心的研讀,終于在開元十五年,應進士試時一舉登第,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王昌齡終究心有不甘,他于開元二十二年再應博學宏詞科的考試,并再次登第。然而,二次登第后官職仍舊未見升遷,僅被授予祀水尉??茍鲱H為得意,仕途卻明顯失意,王昌齡受到打擊。在做了祀水尉五年后,即開元二十八年,他被遠貶荒僻的嶺南,任江寧丞。失意之后就是疏狂,就是放浪形骸。從長安赴江寧任所,他故意遲遲不去報到,在洛陽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銷愁。
著名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作于王昌齡赴任江寧丞之日,這時他正遭謗議,送別至友遠行,當時凄切心情可想而知。臨別所囑,惟以玉壺冰心自明心跡?!昂赀B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里的南國煙雨和兀然傲立的孤峰,既是景語也是情語。王昌齡以忠節(jié)貞信作為人生困境中的一種道德自信和超越力量,同時也表明,他對時代的公正并未失去信心。
官場失意的王昌齡,開始渴望結(jié)交一些當時知名的文人學士。
卻難料他與孟浩然好不容易在襄陽一見后,孟浩然竟因舊疾復發(fā)而死。王昌齡在離開的路上很悲傷,卻沒有想到在巴陵能意外的遇見李白,當時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們倆一見如故,在江邊的小船上,邊泛舟邊吟酒,暢談文壇圈里的交往故事。臨別,王昌齡寫了一首詩《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白對王昌齡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后來聽說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特地寫詩寄送,予以安慰。
李白的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p>
總之,王昌齡的一生雖然仕途失意,但他卻用自己的不屈和文學才華為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篇章里,添上了自己精彩的一筆!同時,因為其詩作氣勢雄渾,格調(diào)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獲得了“詩家天子王江寧”的美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