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啟功先生在1965年發(fā)表的《蘭亭的迷信應(yīng)該破除》一文,已成為其習(xí)書生涯里最不堪回首的一頁。雖然這場論辯過去了半個多世紀(jì),但是其產(chǎn)生的影響至今仍在回蕩。那么,啟功先生到底在這篇文章里說什么呢?
啟功先生在該文中說,“讀了郭沫若同志論蘭亭的文章,從書法風(fēng)格、佛家或道家思想等方面來證明蘭亭不是出于王羲之之手,證據(jù)分明,無需重述。給我的啟發(fā)是很大的?!?/span>
在文中,啟功先生駁斥了書法界對蘭亭的迷信。比如說永字八法源自于蘭亭序的首字“永”,蘭亭序中有20多個“之”字,字字不同,還有的人認(rèn)為凡是蘭亭序的碑拓,都是珍品,這些都是對蘭亭序的迷信。緊接著,書法界掀起了一場論辯,一方是文壇領(lǐng)袖郭沫若,另一方是“一介平民”南京市文史館館員高二適。后來,這場論辯得到毛主席的肯定,說是“筆墨官司,有比無強”。自此,這場論辯影響全國。可后來,在《啟功口述歷史》一書中,啟功先生又為自己當(dāng)時的說法辯解,感到深深自責(zé),“現(xiàn)在想起來我當(dāng)時也夠胡說八道的了,但不這樣寫不行?!?div id="fbwnfa5u" class='imgcenter'>
他回憶說,當(dāng)時郭沫若住在什剎海,錢杏村先生(阿英)住在棉花胡同東口,郭老就讓錢杏鄰找他談話。迫于壓力,他才寫了《蘭亭的迷信應(yīng)該破除》一文,并說“我索性就在這上面做文章,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是在言不由衷?!?div id="fbwnfa5u" class='imgcenter'>
后來,啟功先生在編輯他的文集時,堅決刪去了《蘭亭的迷信應(yīng)該破除》這篇文章?,F(xiàn)在想來也可以理解,郭沫若依據(jù)出土的東晉時期幾塊充滿隸書筆意的墓志,便判定蘭亭不是王羲之寫的,實在有些牽強附會。
要知道,一個書法家不可能只會寫隸書或者楷書、行書,同時代的人可以寫多種書體。而且,墓志用隸書筆意寫,看起來比行書莊重,所以東晉墓志多用隸書書寫,想來并無不妥。其實,既然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啟功先生在言不由衷,那啟功先生后來對這段的辯解實在沒有必要。學(xué)術(shù)問題,本來就是見仁見智,即便是說錯了,又有何不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