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隋朝詩選》解讀

 【隋朝簡介

 【隋朝詩歌介紹】

 【隋朝詩歌特點

 【隋朝詩歌】

[隋朝簡介]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大一統(tǒng)王朝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于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定都大興城。隨后南下滅陳朝,統(tǒng)一中國,結(jié)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大業(yè)元年(605年),隋煬帝即位后,令宇文愷營建東都洛陽,并于大業(yè)二年(606年)頒布詔書遷都洛陽。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yè)、政治安定,開創(chuàng)了開皇之治的繁榮局面。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fā)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大業(yè)十四年(618年)隋朝滅亡,享國38年。

為了鞏固統(tǒng)治,隋朝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及外交等領(lǐng)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初創(chuàng)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鞏固中央集權(quán);正式推行科舉制,選拔優(yōu)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xiàn)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議事制、監(jiān)察制、考績制,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根據(jù)南北朝的經(jīng)驗而改革政治,興建了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在軍事上繼續(xù)推行和完善府兵制度,經(jīng)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并改定賦役,減輕農(nóng)民生產(chǎn)壓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閱輸籍定樣等清查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nèi)的少數(shù)民族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臣服的東突厥等國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以日本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朝詩選簡介]

在詩歌發(fā)展史上,隋代雖然只維持了三十七年,但其上承南北朝余緒,下啟初唐文風。在齊梁詩歌的基礎(chǔ)上,促進了詩歌的成熟與發(fā)展。

 隋代文學詩人的構(gòu)成

隋代文人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原本北齊、北周的舊臣,另一部分是由梁、陳入隋的文人。

這樣的詩人構(gòu)成,使得隋代詩歌一方面繼承了齊梁的詩歌傳統(tǒng),另一方面也使得詩人在此基礎(chǔ)上渴望突破和創(chuàng)新。

 隋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

隋代的詩歌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隋文帝時期和隋煬帝時期。 

1.隋文帝時期

隋文帝時期(581年-604年),是隋代整體呈現(xiàn)向上趨勢的時期。據(jù)《隋書·李諤傳》所載,隋文帝楊堅在開皇四年將“文表華艷”的泗州刺史司馬幼之處死,并下詔要求“公私文翰,并宜實錄”。而這一改齊梁以來輕靡、琦艷的形式主義詩風,轉(zhuǎn)向剛健雄壯的詩風,而且隋文帝時代的詩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南北詩風融合的趨勢。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了一些質(zhì)量較高的邊塞詩,這些邊塞詩也為初唐詩歌的起步做好了鋪墊。這一時期的代表詩人是盧思道、薛道衡和楊素。而最能反應這一時期詩歌特點的是盧思道的《從軍行》以及薛道衡的《昔昔鹽》。

2.隋煬帝時期

隋煬帝時期(605年-618年)是隋代逐漸走向衰亡的時期?,F(xiàn)代人對隋煬帝楊廣的印象往往在其勞民傷財、荒淫無道,但其實楊廣在文學上的造詣頗高。雖然其喜創(chuàng)艷詩,使得梁陳“宮體”遺風復熾。但其所作《春江花月夜》、《望海詩》等卻富有新意。除楊廣的創(chuàng)作外,楊素的《贈薛播州十四章》亦是佳作。

除上所述,在民歌方面,出現(xiàn)了內(nèi)容及藝術(shù)皆好的《挽舟者歌》。其主要描寫了挽舟者的苦難,從而揭露并控訴了隋煬帝的橫征暴斂,有著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

[隋朝詩歌特點]

隋代詩歌向為世人所忽視,要么“陳隋”并提,一帶而過;要么干脆略而不論。究其原因,一是隋代享國日淺,前后不到40年;二是隋代詩歌確實沒有取得什么驕人的成績;其三,更重要的則是人們沒能充分認識到隋代詩歌在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的真正價值。
   從詩歌發(fā)展史的角度看,隋代詩歌是一個重要的,也是一個極為特殊的階段。換句話說,隋代詩歌是南北朝詩歌向唐代詩歌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中國古代詩歌,從晉太康年間開始,400余年以來, 形成了纖巧柔弱、浮靡雕琢的形式主義詩風。直到隋朝建國前后,正值南方詩歌頹廢衰微之際,北方詩人盧思道、薛道衡、楊素等在詩壇崛起,他們質(zhì)樸剛健的詩風,尤其是那些融入了南方詩歌秀逸新巧的詩篇,才給詩壇帶來清新的氣息。這正是詩風轉(zhuǎn)變的一個契機。隋代詩歌的發(fā)展始終貫穿著矛盾運動,具體地說,就是南北詩風相互排斥、滲透、融合的過程。融合,是貫穿這一過程的基本線索;而“北人學南”、“南人學北”的雙向推進,則是這種融合過程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
   一、隋初的文風改革及其嚴重缺陷
   隋初,中央政權(quán)還不穩(wěn)固,內(nèi)部矛盾十分尖銳,經(jīng)濟也處于相對落后狀態(tài)。更加嚴峻的是南方還有偏安一隅的后梁和陳,隋朝只有半壁江山。因此,擺在統(tǒng)治者面前的首要任務是進一步鞏固政權(quán),發(fā)展經(jīng)濟, 并做好統(tǒng)一全國的準備工作。其他一切都要緊緊圍繞這些中心任務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當然也不例外。故此隋代前期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功利主義傾向十分突出。
   正是從這種政治功利主義目的出發(fā),確立了隋前期尚質(zhì)實的文學觀。浮華輕艷的文風歷經(jīng)數(shù)百年,可謂根深蒂固。第一次自上而下大力掃蕩這種文風是在隋初,代表人物是楊堅、李諤和顏之推。他們對浮靡文風的批判,對扭轉(zhuǎn)當時的詩風起了重要作用。
   隋初文風改革始于開皇四年(584)文帝下詔改革文體, 要求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實錄”(《隋書李諤傳》),這無疑是從最高統(tǒng)治者那里下達的動員令。改革的起因,正如李諤在《上隋高祖革文華書》中所說:“大隋受命,圣道聿興,屏黜輕浮,遏止華偽?!笨梢娛桥c朝廷上下勵精圖治、崇尚質(zhì)樸的風氣相一致。因此,反對齊梁浮靡輕艷的文風,并非一種孤立的現(xiàn)象,而是為鞏固政權(quán)所采取的重要舉措的一部分。文風改革完全是政治的需要,它不僅影響到“風教”和人才的選拔,甚至還關(guān)系到國家的興衰。在這里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他們在反對齊、梁浮華文風的同時,連“五言”、“詞賦”也加以反對,認為文學是“雕蟲之小藝”,這未免有點矯枉過正了。
   顏之推文學主張見其《顏氏家訓》中。他主張文章要經(jīng)世致用,反對盛行的追逐浮華輕艷的文風。如《文章》中說:“今世相承,趨末棄本,率多浮艷。辭與理競,辭勝而理伏;事與才爭,事繁而才損?!彼赋鲂问街髁x文風產(chǎn)生的原因,是文士們脫離實際生活,空談學問,不能致用。對于當時文壇上復古與競今、重質(zhì)與尚文等對立的主張,他采取了平允的態(tài)度。他說:“古人之文,宏材逸氣,體度風格,去今實遠;但緝綴疏樸,未為密致耳。今世音律諧靡,章句偶對,諱避精詳,賢于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為本,今之辭調(diào)為末,并須兩存,不可偏棄也?!保ā段恼隆罚┻@種兼容古今,取其所長,補其所短的“通變”觀,與 當時已經(jīng)開始的南北融合的進程是完全相通的。它們共同點是“通”、“融”,合其兩長,補其所短。這是文學理論的新發(fā)展,它標志著新時期的來臨,在文學發(fā)展史上有重大意義。
   隋代前期的文風改革運動,對扭轉(zhuǎn)當時盛行的浮靡文風,使文學創(chuàng)作走上質(zhì)樸剛健的道路,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這一點是應該充分肯定的。但隋代前期的文學思想也存在著嚴重的缺陷。一是他們忽視或否認文學 的基本特征和獨立性,把文學與政治教化視為一體,這不能不說是一種 落后的觀點。二是他們雖然反對齊、梁文風,但卻沒能找到一條切實可 行的正確途徑,而只能以一種偏頗代替另一種偏頗。三是他們都輕視文 學創(chuàng)作。李諤把文學看作是“雕蟲之小藝”,顏之推則認為“行有余力,則可習之”,甚至把大批前代優(yōu)秀作家斥為“輕薄”(《文章》)。這種缺陷所產(chǎn)生的后果,在隋代后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就明顯地顯露出來了。
  隋代后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了南朝詩風的復歸。當然,這種復歸并不是南朝詩風的翻版,而是在新的環(huán)境中融入了一些新的因素。
   開皇九年(589)平陳之后,南北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 隋代也進入了迅速發(fā)展的時期。社會的安定、經(jīng)濟的繁榮、享樂思想的滋長、大批南朝詩人的北來,為隋后期南朝詩風的復歸提供了一定條件。由于經(jīng)濟繁榮創(chuàng)造了大量物質(zhì)財富,再加上平陳之后,統(tǒng)治階級的憂患意識和勵精圖治的愿望泯滅了,而貪圖安逸、享樂腐化的思想?yún)s不斷滋長,朝廷上下彌漫著濃厚的奢侈之風。奢侈腐化,安逸享樂,正是南朝詩風復歸的溫床。
   南北統(tǒng)一之后,消除了地域的限制,大批南朝文人涌入北方,造成了南北文學混一的局面。這既為南北文學的進一步交流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對隋代后期詩風的轉(zhuǎn)變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楊廣周圍就聚集了一大批文人,他們大多是從南朝來的?!拔捏w遂變”。雖然這里指的是楊廣個人詩風的轉(zhuǎn)變,但由于楊廣所處的特殊地位,因此這一轉(zhuǎn)變也影響到整個隋代后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由此可見,南朝詩人進入北方,對詩壇的沖擊是巨大的,在隋代后期詩風的轉(zhuǎn)變中起了關(guān)鍵的作用。
   南朝詩風的復歸在詩人創(chuàng)作主張中也有所反映?!端鍟蹼袀鳌吩疲骸暗鄢#▏L)自東都還京師,賜天下大,因為五言詩,詔胄和之,……帝覽而善之,因謂侍臣曰:‘氣高致遠,歸之于胄;詞清體潤,其在世基;意密理新,推庾子直。過此者,未可以言詩也。’帝所有篇什,多令繼和,與虞綽齊名,同志友善,于是后進之士咸以二人為準的?!睏顝V對三位詩人的評論是否允當姑且不論,但提出的三條“可以言詩”的標準卻值得注意?!皻飧咧逻h”為北詩所擅長,“詞清體潤”、“意密理新”則皆為南詩之鮮明特色。而且王胄、虞綽作為由南入北的詩人,只是在南朝詩風的基礎(chǔ)上融入了北方詩歌的某些特點而已,他們的作品也并非本色的北方詩歌。以南朝詩風為基調(diào),融入北方詩歌的貞剛之氣,正是隋后期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本傾向。
   二、“北人學南”中的隋代前期詩歌
   隋代前期最有代表性的詩人是盧思道、薛道衡和楊素,成就較高;余者如孫萬壽、元行恭、李孝貞、李德林、辛德源輩,皆才力不濟,少有可取。尚質(zhì)實是隋代前期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基調(diào)。當時的詩人大多是由周入隋的北方詩人,在他們身上浸染著北方民族粗獷豪邁的氣質(zhì)和獨特的審美心理。這種氣質(zhì)和心理滲透到作品中,就形成了兩個基本特征:質(zhì)樸剛健,沉郁厚重。
   質(zhì)樸剛健是隋前期詩歌最顯著的特點。例如賀若弼、史萬歲流傳下來的兩首詩就頗具北方詩歌風韻。賀若弼《遺源雄詩》:“交河驃騎幕,合浦伏波營。勿使麒麟上,無我二人名?!庇詽h代名將霍去病、馬援為榜樣,豪邁的胸懷坦露無遺。史萬歲《石城山》:“石城門峻誰開辟,更鼓悟聞風落石。界天自嶺勝金湯,鎮(zhèn)壓西南天半壁?!备菤鈩菪坶煟瑲飧挪环?。這兩首詩可謂質(zhì)樸之極,但皆剛健沉雄,自是宿將面目。即便是一般文士出身的詩人,也表現(xiàn)出剛健清新的氣息。如盧思道的《從軍行》乃樂府古題,后人擬作者甚眾。但南北詩人所作情調(diào)迥異。

賞析

/隋朝詩歌

隋代總共三十六年,只有文帝楊堅、煬帝楊廣兩世皇帝。但它在政治歷史和文學歷史上都是重要的朝代,結(jié)束前一個歷史階段,開始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南北朝詩歌創(chuàng)作的形式主義思潮,齊、梁的綺麗和梁、陳的宮體,都在隋代回光返照,再度泛濫;而光輝燦爛的盛唐詩歌,也是在隋代開始萌生出新的發(fā)展趨勢。 
  公元581年,楊堅即位稱帝,建立隋朝,改年號為“開皇”。開皇九年(589年),隋軍渡江,俘虜陳后主,消滅南朝,結(jié)束了近三百年南北分裂局面,開始了真正一統(tǒng)的隋家王朝。 
  隋初的八年,即開皇元年(581年)到八年(588年),實際上是南北朝的最后階段。這期間,南朝陳后主在位七年,在宮廷里搞“狎客”文學,宮體詩泛濫,文風墮落不堪。在北朝,隋文帝下令改革文風,抵制南朝的頹風,一時有所振足;同時,北朝也有了能夠抗衡南朝的作家??偲饋砜?,文學發(fā)展的趨勢是中心逐漸北移。 
       南北朝文學歷來有交流,也有對抗。但是文學中心長期在南朝,南朝成就高于北朝,因而南朝作家一向輕視北朝文學。北朝最有成就的詩人庚信是從南朝梁代宮廷來的。據(jù)說,庾信剛來北朝時,北朝作家很輕視他。他拿出自己的作品《枯樹賦》給大家看,北朝作家才服了他。那時,他也很欣賞北朝老作家溫子升的《韓陵山寺碑》,親手抄了一本。南朝有人問他:“北方文士何如?”他說:“唯有韓陵一片石(指溫碑文)堪共語。薛道衡、盧思道少解把筆。自余驢鳴狗吠,聒耳而已?!痹阝仔叛劾铮敃r北朝幾乎沒有可稱道的作家。他在北朝生活、創(chuàng)作了二十八年,恰在隋朝開國的開皇元年去世。從前受他稱贊的薛道衡、盧思道,入隋時也都四、五十歲了,早已是南北聞名的詩人。盧思道在開皇三年(583年)去世。于是,薛道衡獨享盛名。開皇四年(584年)舊歷十一月,薛道衡出使陳朝,進行禮節(jié)性訪問。他在陳朝過了年,新年正月初七作了一首《人日》詩: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南朝人聽了前二句,嗤笑說:“是底言!誰謂此虜(對北朝人的蔑稱)解作詩?”但聽了后二句,南朝人就服氣了,笑嘻嘻地說:“名下固無虛士!”薛道衡這首小詩清新有致,含蓄不盡,巧妙地運用剛剛過年的時間感覺和北雁春歸、春花待發(fā)的物候特征,委婉地表現(xiàn)出思歸北朝的深切心情。跟陳朝當時泛濫的宮體詩相比較,這首小詩以及這則軼聞,可以反映出隋初有了足以代表北朝抗衡南朝的詩人。當時,北朝詩歌成就正逐漸高過南朝,文學中心確實在向北朝轉(zhuǎn)移。 

隋文帝是一位勵精圖治、雄心勃勃的開國皇帝。他雖然奉佛崇儒,但改革制度、厲行法治的作風,倒有點象秦始皇。他改革文風是出于政治上的考慮,所以采用行政手段強制推行。開皇四年,他下令“公私文翰,并宜實錄”。北朝名士司馬幼之,當時任泗州刺史,向朝廷上表,堆砌詞藻,華而不實。隋文帝下令把司馬幼之交付司法機關(guān)治罪。北周老臣李諤,在隋任治書侍御史,擁護隋文帝改革文風的詔令,上書指出自北魏以來,“崇尚文詞,遂成習俗”,而南朝齊、梁文風更為惡劣,“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云之狀”,為害極大;揭發(fā)各地執(zhí)行改革文風詔令很不得力,要求對各地推選的人材嚴加考核。隋文帝立即把李諤這篇奏書頒發(fā)全國。這些雷厲風行的行政措施,雖然取得一時的效果,但并不能鏟除北朝多年形成的積習,也還不能推行到當時尚存江南的陳朝。到了開皇九年,陳朝滅亡,江總等大批陳朝文官歸隋,受到優(yōu)容。全國統(tǒng)一,文學中心隨著轉(zhuǎn)移到長安。隋文帝為了嚴正表明改革文風的方針政策,防止陳朝舊官帶來舊習,特地懲處了陳后主的主要“狎客”孔范等四人,判為“四罪”,流放邊遠。這種殺雞警猴的辦法,雖然能使陳朝舊官文人感到威懾,有所顧忌,但還不能改變他們根深蒂固的惡習。 

事實上,隋文帝不懂也不愛好文學藝術(shù)。他在二兒子楊廣(即隋煬帝)住處發(fā)現(xiàn)樂器的弦斷了,積有灰塵,好象不用已久,便認為楊廣不喜歡音樂和歌伎,對他很滿意。他常常稱贊薛道衡,說薛“作文書,稱我意”,可見他只要求這位著名詩人當個稱心的秘書就行了。在晚年,他甚至厭惡文化教育,下令各地停辦學校,京城里廢除太學,只留下一所國子學,接受正三品以上大官的子女七十二名入學。所以在他的宮廷里,倒沒有下流的宮體詩,但也缺乏正常的文藝活動和創(chuàng)作氣氛。他的親近和臣下,對他改革文風的方針,往往當面奉承,背后則另一樣。楊廣尚未謀得皇太子位時,也曾假正經(jīng)地批評輕薄不正的文風,以取悅父皇;楊素領(lǐng)會到隋文帝的旨意,就提出廢除學校的建議,以迎合圣心;而監(jiān)察機構(gòu)則把改革文風當作門面,做做官樣文章,以表示盡職。其實,在私下里,他們各有所好,甚至根本違背改革文風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天下雖然一統(tǒng),政治比較安定,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但文學卻缺少生氣,顯得寥落。 

在隋文帝統(tǒng)治全國的十六年里,即從開皇九年到仁壽四年(604年),文壇上大致有三種流派在活動。一是以薛道衡為代表,主要是一些原北朝詩人作家,受執(zhí)政大臣高熲、楊素的器重,在朝廷臣僚間開展一點詩賦創(chuàng)作。一是晉王楊廣招攬了一百多個學士,主要是柳X、庾自直、諸葛潁、虞世南等梁、陳舊官文人,名曰幫助楊廣學文作詩,實則暗自形成一個宮廷外的宮體詩壇。此外是一個在野的文化學術(shù)集團,由后起的大儒王通主持,尊儒復古,講經(jīng)著述,廣收門徒,獨樹一幟。他們大多是北朝士族世家子弟,是一些在隋文帝后期崛起的青年學者。他們對當時實際流行的綺麗文風持批評態(tài)度,但創(chuàng)作不多,作用不顯,卻對初唐反對齊、梁余風的斗爭很有影響,被奉為先驅(qū)。所以這時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其實是前八年既成趨勢的曲折延續(xù):一方面是薛道衡等老詩人繼續(xù)走自己的創(chuàng)作道路,在詩歌形式技巧上有所貢獻;另一方面是楊廣和他的學士們偷偷搬弄陳后主的“狎客”文學宮體詩,終于導致惡風再起,蔓延至初唐不歇。 

薛道衡(539—609年)是隋代資歷最老、名望最高的詩人。他在北齊已是著名詩人,做了大官,曾參預執(zhí)政。北周至隋初,他的仕途不大順利。開皇九年,他受到宰相高熲的賞識,推薦他當吏部侍郎。此后雖有挫折,曾貶官嶺南,調(diào)離長安,最后還慘遭縊殺。但由于他的文才,文帝欣賞他起草的文書,楊廣也一再想招攬他,后來又與楊素成為知己和詩友,因而他實際上是隋代朝廷器重的大手筆,是在朝的主要代表作家,并且受到文壇各派的尊重。據(jù)說,他曾對王通說:“吾文章可謂淫溺矣?!蓖跬犃耍x席下拜說:“敢賀丈人之知過也?!彼罩跬ǖ氖?,喟嘆地吟詠道:“老夫亦何冀,之子振頹綱?!憋@然,這故事是王通門徒編造的,借薛道衡的聲望來抬高王通。又傳說隋煬帝殺害薛道衡的原因是嫉恨他的文才,所以殺他時還說:“看你還能寫出‘空梁落燕泥’(薛詩名句,見下文)嗎!”這個傳說多少反映出楊廣一伙也承認薛道衡的文學才能和詩歌技巧很高。這兩個不同派別的傳說,事實未必確鑿,但恰好反映出薛道衡在隋代文壇的地位,也表明他的詩歌達到隋代最高成就。 

北朝詩歌本來比較注重學問,講究用典故,情韻質(zhì)直,失于呆板,音律、技巧不如南朝。自從庾信、王褒等南朝詩人來到北朝,北朝詩人在吸取南朝詩歌音律、技巧方面發(fā)展較快,南北詩歌逐漸合流。盧思道、薛道衡都是北朝后期代表這一發(fā)展趨勢的詩人。薛道衡入隋后繼續(xù)這樣的創(chuàng)作道路,也就代表著隋代詩歌的成就。他的詩歌今存二十一首,內(nèi)容主要寫閨怨、邊塞、友情,思想性一般,現(xiàn)實性也不強,但在藝術(shù)上有所獨創(chuàng),善于用精巧的詩歌語言表現(xiàn)細致的感情活動。除上引《人日》詩外,《昔昔鹽》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垂柳覆金堤,蘼蕪葉復齊。水溢芙蓉沼,花飛桃李溪。采桑秦氏婦,織錦竇家妻。關(guān)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恒斂千金笑,長垂雙玉啼。盤龍隨鏡隱,彩鳳逐帷低。飛魂驚夜鵲,倦寢憶晨雞。暗牗懸蛛網(wǎng)??樟郝溲嗄?。前年過代北,今歲往遼西。一去無消息,那能惜馬蹄。 

它寫獨守空閨的少婦思春。每四句一節(jié),結(jié)構(gòu)完整,語言綺麗,通篇對仗,一韻到底,形式相當精致,既保持了北朝講究用典的特色,又具有南朝細于音律、技巧的長處,正體現(xiàn)了南北詩歌藝術(shù)合流的發(fā)展趨勢,大體上具有初唐排律的規(guī)模。 

薛道衡對七言歌行的發(fā)展和邊塞主題的寫作,也有所貢獻。他的《豫章行》是寫思婦對征人的纏綿悱惻的感情的,詩末說“不畏將軍成久別,只恐封侯心更移”,點出詩的主題。這首詩和盧思道的《從軍行》一樣,語言駢麗,巧于用典,都是初唐以前七言歌行的名篇,標志著七言詩體漸趨成熟。他的《出塞》是酬和楊素同題的作品。楊素是隋代名帥,開國功臣,執(zhí)政大臣,但也能寫詩,和薛道衡常有唱和,在文壇上頗有影響。他們在《出塞》中關(guān)于北方邊塞風光的描寫,較有實感,如楊詩“荒塞空千里,孤城絕四鄰;樹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薛詩“絕漠三秋暮,窮陰萬里生;塞夜哀笳曲,霜天斷雁聲”。這是南朝詩歌缺乏的,也是隋代詩歌的一點生氣。 

隋煬帝是個荒淫無道的皇帝。他一即位,就把他背著隋文帝搞的那套宮體詩、“狎客”活動,公開搬進宮廷。他的親信學士柳、諸葛潁等,經(jīng)常在宮中陪他尋歡作樂,與嬪妃連席共榻。柳插科打諢,形同小丑。諸葛潁外號就叫“冶葛”,“冶”即“艷”,諷刺他妖里妖氣。煬帝自己在宴會上公然寫宮體詩,叫臣下應和。虞世南隨從煬帝南游江都,煬帝身邊一個捧花的宮女看了虞世南一眼,煬帝發(fā)覺后,就叫虞寫詩嘲弄她。在煬帝帶頭下,一時有所收斂的梁、陳舊官的積習重發(fā),宮體詩再度泛濫,文風又趨墮落。隋煬帝繼續(xù)了陳后主的道路,自己成為亡國之君,給初唐文風也留下極為惡劣的影響。 

隋煬帝時期,隨著政治上暴虐敗壞,民生凋弊,民怨沸騰,紛紛起義,在民間草野涌現(xiàn)出一些反映人民痛苦、反抗暴虐統(tǒng)治的詩歌作品。其中有人民群眾的歌謠,也有無名氏文人之作。隋煬帝三征高麗,三下江都,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大業(yè)七年(611年),王薄在今山東鄒平的長白山聚眾起義,曾作《無向遼東浪死歌》,號召人民抗拒遠征高麗。王歌已佚,但當時人民熱情贊揚王薄起義軍的《長白山謠》,流傳于今。大業(yè)十二年(616年),煬帝第三次下江都時,流傳著一首挽龍船的纖夫所唱的歌謠《挽舟者歌》: 

我兒征遼東,餓死青山下。今我挽龍舟,又困隋堤道。方今天下饑,路糧無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煙草。悲損門內(nèi)妻,望斷吾家老。安得義男兒,焚此無主尸。引其孤魂回,負其白骨歸! 

極其痛苦地唱出了一家老少的悲慘遭遇,反映了煬帝暴政下的人民生活苦難和怨恨情緒。大約與此同時,民間流傳著一首無名氏的《送別歌》: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它以鮮明的暮春惱人景色,興起春盡而行人無歸的不盡怨恨,語言流暢,聲調(diào)悠揚。它思想上反映著人民對行役繁重的怨恨情緒,藝術(shù)上宛然有似唐人絕句。古代有人把它解釋為影射諷刺隋煬帝下江都的詩,顯然牽強附會。但這首杰出的小詩創(chuàng)自民間,廣泛流傳,卻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學發(fā)展的一種必然現(xiàn)象。 

顯然,較之隋代統(tǒng)治階級文人的作品,這首無名氏小詩在思想、藝術(shù)上都更為優(yōu)秀特出。這正說明,從齊、梁以來,統(tǒng)治階級上層雖然在詩歌形式、技巧上,尤其在五七言近體詩的發(fā)展上作出了貢獻,但在思想內(nèi)容上日益遠離社會現(xiàn)實生活,軟弱、空虛,至于墮落下流,因而使詩歌藝術(shù)陷于困境?!逦牡塾眯姓侄螐娭仆菩形娘L改革,違反文學特點和規(guī)律,并未觸及根本。隋煬帝再掀惡浪,益發(fā)不可收拾,波及初唐近百年。在這種情況下,從社會下層,從現(xiàn)實生活的深處,涌現(xiàn)出表現(xiàn)時代脈搏、反映人民情緒的優(yōu)秀作品,往往代表著文學發(fā)展的健康有力的潮流,預示著一種新趨勢的萌芽。這首七言絕句《送別詩》的出現(xiàn),正代表著這樣的趨勢。從后來的發(fā)展情況看,隋亡之后,在唐代建國的最初年代里,文壇依舊充斥齊、梁遺風,而散發(fā)出清新氣息的王績和魏征,一個就是隋代在野的大儒王通之弟,另一個則是參加了農(nóng)民起義的窮道士。他們的好作品的傾向,正與《送別詩》一致,而與陳、隋頹風分道。由此可見,在文學史上,隋代是一個新舊創(chuàng)作思潮開始交替的過渡時期。南北文風雖然合流,而齊、梁以及梁、陳的宮廷文學的影響仍很嚴重;不及根本的粗暴改革,反而導致變本加厲的惡果;但是文學不會停滯不前,必定會從人民群眾中創(chuàng)作出新鮮有生命力的優(yōu)秀作品,推動文學創(chuàng)作朝著正確方向前進。這就是隋代詩歌發(fā)展的基本情況和它所提供的有益經(jīng)驗。 

佚名

暫時斷更請假

致尊敬的各位泊友:

       由于本人工作上的原因,不得不暫時斷更半年。特此請假。

       《古風泊客》這份小眾古文自學微刊,自2015年中問世以來,一直得到了眾位泊友的關(guān)心和支持,更激發(fā)和堅定了本人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近三年來,幾無斷更。更重要的是,隨著第一輯的《古文觀止》到第六輯的《漢魏六朝詩選》的刊發(fā),本人的古文知識也從原來的一知半解能到現(xiàn)在的浮光掠影,甚至從去年深秋開始,還嘗試著寫幾首古體詩......可以說,泊友們對我的支持和本人對于學習古詩詞的堅持,使得本人徜徉在古文化的大海當中自得其樂,不能自拔。

       但遺憾的是,值此第六輯完成之際,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本人不得不暫時斷更半年,特此向各位泊友致歉。

       《古風泊客》預計九月份復更,敬請期待古詩詞的巔峰:第七輯《唐詩鑒賞辭典》。

點擊輯期圖標,暢游古詩文世界。

《古風泊客》第一輯《古文觀止》

《古風泊客》第二輯《詩經(jīng)》

《古風泊客》第三輯《楚辭》

《古風泊客》第四輯《樂府詩集》


《古風泊客》第五輯《古詩十九首》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chuàng)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齊詩、梁詩、陳詩、北朝詩、隋詩;分4卷,漢詩一卷,魏晉詩一卷,宋齊詩一卷,梁、陳、北朝、隋詩合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當時各個朝代各詩人的不同風格和內(nèi)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時期的風格和代表作家,詳加注釋,是讀者了解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既可以作為專業(yè)人士的備用資料,也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項籍等

編訂:余冠英

成書時間:1958年

《古風泊客》第六輯《漢魏六朝詩選》
隋朝詩選解讀

心 · 養(yǎng)性 · 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隋代的詩歌 - 文學編年 - 國學論壇
隋代的詩歌
第一章 隋及初唐詩歌
齊梁詩壇與南北朝文風的融合
國祚太短,沒機會發(fā)展的隋代文學(文學的演變0501)
隋朝名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