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人間自是有情詩,此愛不關(guān)風(fēng)和月?!毕柴R拉雅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和我一起共賞千古最美情詩。
“莫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闭f到情詩,總也離不開相思,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王維的那首《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span>
可能有朋友聽到我們在最美情詩的系列里講王維的這首《相思》,會提出異議,說:“哎呀,這不是寫愛情的呀!這首詩是寫給友人的啊?!辈诲e,王維的這首詩還有兩個題目,一個叫《相思子》?!跋嗨甲印本褪羌t豆,所以有時候民間會稱這首詩叫《紅豆》,這個和原題《相思》的區(qū)別不是很大,但它另外一個題目就很關(guān)鍵了,叫《江上贈李龜年》。
提到李龜年,我們可能會想起杜甫的那首名作《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蹦鞘钦f當(dāng)年開元、天寶盛世年間,李龜年作為唐玄宗特別喜歡的大音樂家,在京都長安 經(jīng)常是王公貴族的座上客。為什么大家都喜歡請李龜年去呢?是因為他是唐玄宗最器重的音樂家。我們知道唐玄宗自己也是大音樂家,不僅創(chuàng)作了《霓裳羽衣曲》,而且還被后世稱為“梨園之祖”。李龜年兄弟三人,還有李彭年、李鶴年,都是唐代著名的音樂家。當(dāng)然注意,和李延年沒有關(guān)系啊,那是漢代的音樂家。兄弟三人中,又以李龜年的音樂才華最為突出,所以深得唐玄宗的賞識和器重。反過來,李龜年對唐玄宗的感情也非常深。所以“安史之亂”的時候,李龜年流落江南,不僅碰到過杜甫,最重要的是,還碰到過他人生另外一個音樂知音,那就是王維。
我們知道,王維也是唐代有數(shù)的大音樂家,一首琵琶曲《郁輪袍》彈得驚艷天下,后來更是做了太樂丞,是皇家的音樂總管,所以和李龜年之間的感情非比尋常。王維的《相思》選材甚妙,首句說“紅豆生南國”,巧妙地點出了相逢之地,因為他正好是在南方碰到了李龜年。有一種傳說是說,王維正好在此前去了江陰的顧山,看到了著名的紅豆樹,所以又逢李龜年,便以“紅豆”為由訴說深情。所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既是他江南所見,又是他江南所遇。雖然他江南所遇的對象是他的音樂知音李龜年,但他江南所見的紅豆,卻又包蘊著豐富而唯美的情愛內(nèi)涵,所以后人更愿意把這首詩當(dāng)作情詩來看待。
關(guān)于紅豆的傳說,在南方最有名的是說:有位男子出征,去邊塞從軍,他的妻子每天到村旁山坡的一棵大樹下去遙望她等也等不來的丈夫。天長日久,熱淚流盡,最后流出的是一顆顆血滴,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fā)芽,長成大樹,樹上結(jié)滿了一粒粒殷紅的紅豆,因此人們稱之為“相思豆”。還有一個傳說,是說一位姑娘,她的情郎去遠方尋找幸福泉,她每日在山坡上遙望她的愛人,相思情切,熱淚滾滾,眼淚灑在樹枝上,就結(jié)出一粒粒心中有心兒的紅豆,人們也把它叫做“相思豆”。
當(dāng)然有關(guān)紅豆最美的傳說,當(dāng)然是來自于江陰顧山那棵生長了1300多年的大紅豆樹。據(jù)說那棵美麗的紅豆樹,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親自種下的紅豆樹。事實上,紅豆樹在江浙一帶并不多見,但《江陰縣志》記載這一棵千年古樹,曾經(jīng)每過數(shù)百年主干就會枯死,但必定會在它附近又生出新干,如此生生不息,千年不朽。我想這種綿綿不絕的生命力,大概也來自千年前那個綿綿不絕的相愛的情意。
《梁書·昭明太子傳》記載,蕭統(tǒng)“美姿貌,善舉止”。用現(xiàn)在的話說,那就是顏值、氣質(zhì)俱佳,才華橫溢,風(fēng)度翩翩。可是這樣的蕭統(tǒng)、這樣的太子居然不好色。史書上說,有一次,蕭統(tǒng)于后池泛舟,番禺侯大談此間當(dāng)奏女樂,蕭統(tǒng)不答,卻吟詠左思的《招隱》詩,詩云:“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搞得那位侯爺不聲不響、面紅耳赤,只好下船走了。所以《梁書》有記載,蕭統(tǒng)做太子“出宮二十余年,不畜音色。少時,敕賜太樂女妓一部,略非所好”。就是說他不喜女色,不近女色。那么這樣一個不好色的美太子怎么又會對一個小尼姑一見鐘情呢?
根據(jù)史料記載,蕭統(tǒng)到江陰顧山是為了去編修《文選》。應(yīng)該是在公元522年以后的事,也就是他22歲以后不久,正值他最好的青春年華。當(dāng)然除了編選《文選》,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受篤信佛教的父親梁武帝的影響,太子蕭統(tǒng)也深愛佛教,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他來江陰也為修佛禮。于是在一個春光爛漫的午后,蕭統(tǒng)編書編累了,便騎著馬,外出散心。結(jié)果在一條開滿了山花的山路上,他和一個名曰慧如的小尼姑相遇了?;廴悴粌H貌美,而且十分聰慧,還精通佛經(jīng)。兩人一見如故,一路同行,邊走邊談,不覺到了慧如出家的庵堂,又在庵堂內(nèi)兩人傾心交談、彼此傾慕。這樣的遇見,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那“噠噠”的馬蹄聲啊,送來的不是過客,正是要一生相思的人。從此蕭統(tǒng)隔三岔五就來庵堂和慧如相見,慢慢地,慧如也得知了蕭統(tǒng)的真實身份,知他來江陰是為了編撰《文選》。日積月累,兩人日漸情深。蕭統(tǒng)不止一次對慧茹表露過心跡,稱他不久就要回京城,向父皇復(fù)命,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就來顧山接慧如,要與她常相廝守,永不分離。離別的那天,慧如淚眼低垂,默默無語,只是遞上一方錦帕,錦帕里包著兩顆紅豆。蕭統(tǒng)帶著紅豆離去,也帶走了慧如那顆玲瓏剔透的心。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關(guān)于別離后的結(jié)局有兩個說法:一種說法是說,慧如因為等不到太子,抑郁而終;也有一個說法,說慧如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悄悄地離開了。民間大多相信是第一種說法,但學(xué)者們研究卻認(rèn)為躲避的可能性更大?;廴鐬槭裁匆荛_蕭統(tǒng)???最顯而易見的原因是橫亙在二人之間的宗教鴻溝和世俗地位的落差?!霸鴳]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千多年后,同為佛門中人的倉央嘉措的這幾句詩,大概最可以代表慧如的心聲了。
不論怎樣,這樣的結(jié)局,對于昭明太子蕭統(tǒng)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傷痛和打擊。蕭統(tǒng)內(nèi)心的痛苦難以言喻,不是說好了要常相廝守的嗎?為什么天不如人愿?懷著巨大的感傷,蕭統(tǒng)種下慧如給他的紅豆,也種下了對慧如綿延千載的無盡相思。蕭統(tǒng)只能把胸中刻骨銘心的傷痛,默默地藏在心底,把對惠如蝕骨銷魂的思念融進《文選》的采擷之中。在全力編選完《文選》之后沒多久,才華橫溢、風(fēng)度翩翩、如玉無雙的昭明太子蕭統(tǒng),抑郁而終,年僅31歲。所以王維說“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大概他見了顧山的那棵無比繁茂的紅豆樹,那樣殷紅的相思色深深地、重重地撞擊了他的靈魂,所以他才會情不自禁地在給友人的詩里隨口道來。
對于這句“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宋人編的《萬首唐人絕句》中,把這個“多”字改作了“休”字?!霸妇莶蓴X,此物最相思”,也很有道理呀!用“休”字反襯離情之苦,因為相思,轉(zhuǎn)怕相思。是啊!如果能夠不相思,人生又哪來那么痛的相思之苦呢?可是到底是“休采擷”還是“多采擷”好呢?也就是到底是“休相思”還是“多相思”好呢?后來胡適之先生有首短小的白話詩,叫“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幾次細思量,情愿相思苦”。是??!雖然“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可是,人活世上,在這蒼茫的人世間,如果沒有了愛情與思念,那人生、這世間該是多么的荒涼與黯淡!所以,既然“此物最相思”,那當(dāng)然就讓美麗的愛情,不管多痛、多傷、多美、多幸福,都讓它來吧!所以“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深情飽滿,一往情深,自然比“愿君休采擷”更勝出一籌。
據(jù)說李龜年獲王維此詩深愛不已,并為此詩作曲,常常吟唱。后來他流落湘中,有一次,在湘中采訪使的宴會上,酒醉之后深情吟唱,唱的第一首就是王維這首寫給他的《相思》?!凹t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歌聲未了,在座皆泫然淚下。接著他又唱了一首王維的詩,依然是《相思》,“清風(fēng)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馀。征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shù)附書?!背T一時昏厥,四天后才緩緩蘇醒。接著,沒多久就抑郁而終。一代音樂天才,是在王維的《相思》曲中,為才華橫溢的生命畫上了句號。
從蕭統(tǒng)和慧如,到王維,到李龜年,那殷紅的相思豆啊,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溫暖、善良、真情、熾熱的心!“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