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好老師獎勵計劃·教師畫像】
“教師的責任是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當你看到自己桃李滿天下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真實的幸福與愉悅?!?0年的教學生涯,北京師范大學良鄉(xiāng)附屬中學地理特級教師王建從未動搖過做一名好老師的信念,他就是喜歡當老師,就想著踏踏實實教書育人。
房山,地處華北平原與太行山交界地帶,是北京的西南門戶。
“我是房山本地人,房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深深吸引著我,當年我報考師范專業(yè),就是想回到家鄉(xiāng)做老師,為家鄉(xiāng)發(fā)展貢獻力量。”王建心中有著深厚的鄉(xiāng)土情結,他也把這份情結自覺融入地理教學和研究之中。
“翱翔計劃”是北京市教委的一個重點資助項目,旨在激發(fā)中學生的科學研究興趣,提升青少年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在申報“翱翔計劃”特色課程時,王建深入思考地理學科特點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之間的內在邏輯,從鄉(xiāng)土資源中找切入點,廣泛聯(lián)系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等單位,建立實踐基地、邀請專家輔導……最終他主持的“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探究項目”獲準立項。中學生王孜予參加“翱翔計劃”已經(jīng)兩年了,她說:“能跟著王老師參加這個探究項目,超級幸運,不僅學到了很多有趣實用的地理知識,還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特別是王老師身上那股子鉆研精神對我影響很大。”
王建持續(xù)深耕于鄉(xiāng)土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建設,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本土地理知識,創(chuàng)新開展基于房山本土的地理考察和研學活動,設計了一系列注重趣味性和實踐性、具有生命力和人文情懷的項目,激發(fā)了同學們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對祖國壯美山川的熱愛。這些年,王建不少學生在高考時填報了地理或地質相關專業(yè),這與他高中三年的啟蒙和影響是密不可分的。
從教30年,王建在堅守中創(chuàng)新,形成了“課堂融合力強、注重探究、風趣自然”的獨特教學風格。
王建連續(xù)13年奮斗在高三第一線,近5年還同時承擔高一或高二年級的部分地理教學任務。新課標出臺后,王建研究高中地理課程理念變化,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將地理能力分解成地理基礎力、地理思維力、地理實踐力,基于此提出了高中三個年級的具體實施策略,為師生的教與學明確了方向和抓手,也帶動了整個房山區(qū)和北師大附校地理教學水平的提升。
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王建是房山區(qū)第一個在膠片上畫地圖、在課上使用投影儀的教師。從投影儀到多媒體,他從未間斷過探索,總是思考怎樣才能讓地理教學更上一層樓,更好地推進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的有機融合。
在參觀良鄉(xiāng)附中的地理科學教室時,記者看到了王建帶著課題組師生進行地質勘查時采集的化石,教室四周的墻壁上掛著各種各樣的地圖,其中一張中國地形圖是王建自學現(xiàn)代地理信息技術軟件編輯出來的。在他的帶動下,全校地理教師都在積極學習這項技術,并在課堂上主動應用地理信息技術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作為地理教研組組長,王建十分關注青年教師成長,給青年教師搭建更好的成長平臺。
年輕女教師楊玉婷是王建的徒弟,她告訴記者:“都說‘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王老師總是毫無保留地把30年來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傳授給新教師,如果沒有他的指導和幫助,我在教師這條路上不會成長得這么快?!?/p>
2015年,房山區(qū)教委為王建成立了名師工作室。在王建工作室的培育下,工作室成員張江的示范課在北師大附校系統(tǒng)全面宣講,黃振新的論文獲得全國一等獎,丁立鋒獲北京市說課比賽二等獎……王建帶出了一支優(yōu)秀的地理教師隊伍,成為房山區(qū)地理教學的中堅力量。房山區(qū)教委人事科科長王鴿說:“王建不僅教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而且還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年輕地理教師,有這樣的好老師,是房山教育的大幸。”
“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闭乔f萬個像王建一樣的老師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與堅守,鑄就了教育興邦的常青基業(yè)。
(本報通訊員 張巖 本報記者 張景華 董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