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山陰名士四十一人集于蘭亭,修禊祭,宴曲水。即席賦詩,匯為一卷,由王羲之當場作序。這篇序情文并茂,心手雙暢,向稱“天下第一行書”。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羲之書法,在得到《蘭亭序》真跡后,曾命當朝書法名家褚遂良、歐陽詢以及弘文館拓書人馮承素等勾摹數本,分賜臣下,以廣布揚。
蘭亭真跡據記載已隨唐太宗殉葬昭陵。也有說法稱與武則天同葬乾陵。現(xiàn)存世的均為摹本。
這些唐摹本主要有兩個系統(tǒng),一是以虞本、褚本、馮本、黃絹本為宗的帖學體系;一是以定武本為宗的碑學體系。這兩大體系并行于世,孕育了后世無數大家。
唐人五大摹本,曾被收入清乾隆內府,后流散四方:虞本、褚本、馮本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黃絹本、定武本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隔海相望。
“馮承素摹本”因為是勾摹,所以一般認為它比較接近真跡,較能保持本來的筆墨情趣和神態(tài)風貌,對后世的影響也最大。因為這摹本的卷首有“神龍”二字,所以又稱馮承素摹本為“神龍本”或“神龍?zhí)m亭”。
下圖為《蘭亭集序》神龍本,請欣賞。
此本用楮紙兩幅拼接,紙質光潔精細。因卷首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號小印,故稱“神龍本”。后紙明項元汴題記:“唐中宗朝馮承素奉勒摹晉右軍將軍王羲之蘭亭禊帖”,遂定為馮承素摹本。
此卷前紙13行,行距較松,后紙15行,行距趨緊,然前后左右映帶,攲斜疏密,錯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優(yōu)于其它摹本。用筆俯仰反復,筆鋒尖端銳利,時出賊毫、叉筆,既保留了照原跡勾摹的痕跡,又顯露出自由臨寫的特點,摹臨結合,顯得自然生動,并具一定的“存真”的優(yōu)點,在傳世摹本中最稱精美,體現(xiàn)了王羲之書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藝術風神,為接近原跡的唐摹本。
據考,卷首“神龍”半印小璽并非唐中宗內府鈐印,而是后人所添,定馮承素摹也不可信,但仍是唐以來流傳有緒的古摹本。
本卷前隔水有“唐摹蘭亭”四字標題,引首乾隆題“晉唐心印”四字。后紙有宋至明20家題跋、觀款,鈐鑒藏印180余方。其流傳經過,根據各題跋、印記和記載,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內府、駙馬都尉楊鎮(zhèn),元郭天錫,明內府、王濟、項元汴,清陳定、季寓庸、乾隆內府。(善國強撰稿)。
下圖為局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