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書法--概述
清代(1644-1911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盡管在這個王朝的中期,出現(xiàn)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可是那短暫的光景簡直就是封建社會歷兩千余歲后的回光返照了。遙想起大唐盛世的燦爛陽光,清代的政治、經(jīng)濟自是無法相提并論??墒窃谖乃嚿希宕杂衅浣k目迷人處。這時是書法發(fā)展史上的又一個中興期,上與大唐時代遙相呼應(yīng)。
清代的書法發(fā)展,按時間大致可分三段。早期(約順治、康熙、雍正時)是明季書風的延續(xù),屬帖學期;中期(約乾隆、嘉慶、道光時),帖學由盛轉(zhuǎn)衰,碑學逐漸興起;晚期(約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時),是碑學的中興期。自明末以來,董其昌的書法被認為是二王嫡派,多受推崇。董其昌古淡蕭散的書風固然在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你學來我學去,日子久了,董書被演繹得精巧嫵媚、局狹寒儉,令人生厭。即在明末,一些有識見的書家如黃道周、倪元路便想跳出藩籬,不只走二王、董其昌的老路子。
1.清初: 康熙帝也崇尚董其昌,董書的身價一下子又高了許多,學董之風依然盛行。著名的書家有查士標(1615——1698)、姜宸英(1628——1699)等。而明王朝的遺民,卻不隨從學董的風尚。他們在繼承明季書風的基礎(chǔ)上,拓展了學習二王書法的路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今仍倍受推崇。著名者推王鐸、傅山和八大山人。
王 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嵩漁等,河南孟津人。曾經(jīng)官至明朝的禮部尚書,后來卻投靠清廷,人品遂為人不齒。但王鐸在書法史上的貢獻是不容抹殺的。他的書法主要成就在行草書。尺幅都比較大,起筆時喜歡用濃墨,線條雄健有力,章法奔放恣肆而又安排奇巧。我們很難想象一件奔騰壯闊、酣暢淋漓的草書作品可以由冷靜的理性來控制,然而王鐸就是這樣。同明人徐渭、祝枝山的草書相比,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王鐸的過人之處在于縱而能斂。而且,更重要的是,王鐸對章法、結(jié)構(gòu)的處理表現(xiàn)出了他第一流的藝術(shù)自覺意識,他將元明以來以平正為主流的章法、結(jié)構(gòu)模式加以改變,代之以欹側(cè)。
傅山與八大山人則是具有強烈民族意識與抗爭意識的遺民,傅山是絕不食清祿的,八大山人更是與新王朝格格不入。
傅 山(1606——1684),原名鼎臣,初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山西陽曲(一說太原)人。他的草書以氣勢勝,恢宏壯美,宕逸渾脫。
八大山人(朱耷 1626——1705),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quán)的后裔,江西南昌人。他的經(jīng)歷很奇特,先做和尚,后做道人。他早期的書法學董其昌,秀逸瀟灑,晚年用筆圓勁,書寫速度較慢,摻入了禪家的虛靜境界和超脫精神,于沉雄渾淪中寓郁勃傲然之氣。他的書法尤其寄寓了對故國的懷念和對新王朝的郁憤。
針對當時又甜又熟的書風,傅山提出了他著名的美學觀:“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以力矯時弊。他振聾發(fā)聵的吶喊刺激了陳襲日久的書法審美定勢,為后來碑學的發(fā)展提供了觀念上的極其有力的支持。
整個來看,清初的書法是明季的延續(xù),承接了晉唐以來一千多年的帖學傳統(tǒng),故可稱帖學期。
此期亦有書名者還有鄭簠(1622——1693)、
宋曹(十七世紀)、王澍(1668——1743)、沈荃(1624——1684)、
汪士鋐(1658——1723)、等。其中鄭簠的隸書很有特色,橫畫的波挑很顯眼,秀麗多姿。宋曹的草書在當時很有名,但用筆,結(jié)構(gòu),和章法都趨于簡單。 2.清代中期 : 康熙帝崇尚董其昌,乾隆帝推舉趙孟頫,本來是件好事??墒亲鳛槎跻宦纷钪匾^承者的趙、董,在二位皇帝低水平的詮釋下,漸漸走向平庸和刻板。而這種詮釋又成為館閣體的主要依托。
所謂“館閣體”,是指端正勻整的小楷,應(yīng)用于科舉時的考卷上。清初情況還好,中期以后過分嚴格,各人寫來,千篇一律。標舉“烏光方”三字訣。雖然歷代都有官方倡導的官樣書體,唐時多類顏真卿體,宋時多類懷仁集王書圣教序體,明時大多接近沈度的書體,但是都沒有達到象清代的館閣體這樣嚴格刻板的程度。
面對一味崇尚趙董的狹隘趣味和館閣體的板刻僵化,當時在朝和在野的書家都進行了反撥。在朝書家以劉墉、翁方綱為代表,他們科舉出身,受過館閣體的“洗禮”,因此可稱是從館閣體內(nèi)部殺將出來的。他們倡導對唐法的回歸,反對光潔、方整的館閣流弊。在野書家以揚州八怪中的鄭燮、金農(nóng)為代表,他們從漢代碑刻隸書中吸取營養(yǎng),力圖擺脫時風。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官至東閣大學士,他的書法以行書著稱,用筆濃厚,而內(nèi)含骨力。人稱“濃墨宰相”。
----作品:
《臨米芾詩帖》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人,乾隆25年(1760年)探花,他的行書得力于董其昌、米芾,運筆柔潤,意蘊婉美,喜用淡墨,人稱“淡墨探花”。他們兩人與翁方綱(1733——1818)、梁同書(1723——1815)并稱為“清四家”。此時的帖學名家還有永瑆(1752——1823)、鐵保(1752——1824)、錢灃(1740——1795)等。
----作品:
《待月之作》 此外,清代中期的書家還有“揚州八怪”
金農(nóng)(1687——1763)、
鄭夑(1693——1766)、
李鱓(1686——1762)、
高鳳翰(1683——1748)、
汪士慎(1686——1762)、
黃慎(1687——1768年后)等人,其中,金農(nóng)的隸書結(jié)體寬扁,用筆老辣,古拙之氣溢于紙上。他的“漆書”更是雄絕一時。鄭夑的書法揉多種書體于一爐,看似歪七扭八,毫無章法,但卻有奇肆之氣。高鳳翰晚年用左手寫字,別有趣味。黃慎的草書用筆率意粗獷。點多線少,是明末肆意書風的一種發(fā)展。
官方倡導館閣體的根源,在于帝王欲以其一人之力,“納天下之書于一格”(啟功語)。其更深層的原因,在于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
清王朝的統(tǒng)治者為了江山穩(wěn)固,一方面籠絡(luò)漢族官僚地主,網(wǎng)羅漢族宿儒學士,一方面加強思想文化控制,大興“文字獄”。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以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為代表的有志之士興起考據(jù)之風,欲借研究經(jīng)史喚起復興民族之勢??墒堑搅擞赫?、乾隆年間,文字獄愈發(fā)嚴酷,文人動輒遭殺身之禍,而漢人的民族意識也日益淡薄,于是以閻若璩、胡渭等人為代表,考據(jù)之風逐漸走向純學術(shù)研究,大批學者明哲保身,專志考古,借出土金石考證經(jīng)書、修正史籍。龔自珍說“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梁謀。”(《詠史》)。
出土的金石(包括商周時代的甲骨文、金文、漢晉南北朝碑刻和各時代的墨書竹木簡等)一方面成為考證的工具,一方面又成為學書的范本。這是碑學興起的物質(zhì)條件。這時候,鄧石如首先開始了碑學實踐。但鄧作而不述,真正為碑學興起提供了有力理論根據(jù)的是阮元、包世臣等。阮元的《南北書派論》和《北碑南帖論》將古代書法體系分為王羲之的帖學系統(tǒng)和北碑的碑刻系統(tǒng),并主張學碑。由于阮元在當時學術(shù)界地位很高,所以他的理論影響極大,而對于當時厭倦帖學卻苦于掙脫不開的清代書家來說,更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此后又有包世臣的《藝舟雙楫》、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鼓吹揚碑抑帖,于是碑學興起。此期著名書家首數(shù)鄧石如、伊秉綬。
鄧石如(1743——1805)被推為“國朝第一書家”,藝術(shù)風格影響深遠。其篆書以李斯、李陽冰為基,參法隸意,是千百年來篆書的極大發(fā)展。
伊秉綬(1754——1815)集隸書之大成,所作強化了純粹的空間美感,削弱了用筆的節(jié)奏表現(xiàn),書風古穆渾厚。 3.清代晚期書法: 揚碑抑帖之說經(jīng)阮元、包世臣發(fā)端,何紹基、康有為繼后,于是碑學始成巨流。到咸豐、同治年間,“碑學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寫魏體,蓋俗尚成矣。”(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千百年來,晉唐書風對書壇的禁錮被打破了,篆書、隸書、北碑重新獲得了生長的動力。書家輩出,異彩紛呈,清代因此成為書史上又一個輝煌的時代。
其中有一已面目者,約有以下數(shù)家:
姓名
簡介
部分作品
何紹基
(1799——1873)阮元門生。書從顏真卿出,生動圓熟。繼鄧石如后,極力推崇碑學。主張“書家須自立門戶”。執(zhí)筆用回腕法。這種執(zhí)筆法遠離正常生理習慣,故每次寫字須“通身力到”,每次寫完“汗?jié)耨嘁?#8221;。別有趣味。
《論書語》吳熙載
1799——1870)師從鄧石如的學生包世臣(1775——1855)。篆隸書俱學鄧石如,能融會貫通。篆書流美婉轉(zhuǎn),婀娜多姿。有“吳帶當風”之譽。
《五言詩》楊沂孫
1812——1881)以篆書聞名,他的篆書,據(jù)說是將筆毫燒掉一些,以期寫出粗細勻等的線條,但顯得平板少趣味。自以為可與鄧石如相頡頏。
《七言聯(lián)》張裕釗
(1823——1894) 書法在唐法基礎(chǔ)上參以北碑體勢,以清峭剛健勝,然失于生硬刻意。
《七言詩》趙之謙
(1829——1884)晚清杰出的藝術(shù)家。篆隸書從鄧石如出,剛健婀娜??袝鯇W顏真卿,后專攻北碑,熔碑帖于一爐。不足處在于太過圓熟,境界不如吳昌碩。
《八言聯(lián)》《節(jié)錄史游急就篇》楊守敬
(1839——1915)曾因公駐留日本四年,將中國書壇尚碑的風氣傳到日本,給日本幕府末期頹靡的書壇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波。被譽為“日本書道現(xiàn)代化之父”。
《六言詩》吳昌碩
(1844——1927)晚清藝術(shù)大家。篆書尤肆力于《石鼓文》,行草陶鑄碑帖。書風恣肆爛漫,樸茂雄健。碑學一派至吳昌碩,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贊者以為吳代表了古典書法的終結(jié)和近代書法的開端。
《五言聯(lián)》沈曾植
(1850——1922)著名學者,書法大家。成就與吳昌碩相伯仲。融匯碑帖之學,博取厚積,開拓了行草書的發(fā)展道路,豐富了碑學的表現(xiàn)力,代表著碑學的發(fā)展高度。
《七律》康有為
(1858——1927)中國近代史上如雷貫耳的人物。著有《廣藝舟雙楫》,成為晚清碑學理論的總結(jié)。所論將帖學一系全盤否定,有失偏激,然而對當時積弱的帖學,不無棒喝之功。康有為醉心于摩崖書風,寫字時不計工拙,以意導筆。作品雄強恣肆。
《五言聯(lián)》此外,翁同龢(1830——1904)、吳大澂(1835——1902)等亦有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