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起的 總是那段善良,讓人感動 | |
忘卻的 總是那道厭惡,讓人無言 | |
人們總是愿意 記住美好慰藉自己,讓難堪祭奠過往 |
美,一場閱讀和思考的旅行,孤單但絕對不孤獨。
關(guān)鍵詞:人,事,情感
│human ,something, feeling
文/丁東
說起老四姑父,先得說一說我奶奶和我老四姑媽。
我奶奶有兩個兒子、五個女兒。我爺爺50歲去世,她四十不到成了寡婦,一個人把七個孩子拉扯大,并幫著一個個成家立業(yè)。其間的苦難與艱辛,超乎想像。
我老四姑媽,在五個姑媽中最善良、最老實,沉默寡言,只知做事。當(dāng)年,我奶奶包辦,嫁給了老四姑父。相比于其他四個姑父:經(jīng)商的、在建筑公司當(dāng)工頭的、軍人、教師,老四姑父,一個農(nóng)村泥瓦匠,似乎要差些。但奶奶自有她的一套理論——老四姑媽人老實,嫁個老實、能干、肯吃苦的人,靠譜,不受欺侮。事實證明了奶奶的千真萬確。在他們數(shù)十年的婚姻中,老四姑父總是讓著老四姑媽,什么活都搶著干,從不讓老四姑媽受苦、受累、受委屈,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大家都說老四姑媽好福氣。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我父母另起爐灶后,老四姑父到奶奶家最勤。一有什么事,奶奶一句“叫老四女婿來”,老四姑父立馬趕到。賣個豬、賣個糧、砌個灶、搭個棚、跑個腿,甚至壘個雞窩,都少不了老四姑父。他來了馬上投入“戰(zhàn)斗”,干活既利索又像樣,從沒有半句怨言。奶奶很倚仗他,家庭大事也愿找他商量——不是兒子勝似兒子。老四姑父來了,奶奶當(dāng)然也會盛情款待,熱一壺酒,燒幾個菜。其實,對于老四姑父來說,熱壺酒就足夠了,至于菜不菜的無所謂。
小時候,我很喜歡去老四姑父家玩。因為去了,老四姑父每次都會上街買些菜。這在當(dāng)年,純粹是改善了伙食。我和表弟玩得再野,老四姑父只是笑笑,老四姑媽也從不說什么,更不會給臉色看。
我上大學(xué)、工作及在縣城成了家,再加上奶奶去世后,與老四姑父接觸少了,只是春節(jié)時難得見個面。
不過這幾年接觸又多了。這得從三年前發(fā)生的一件傷心事說起。
老四姑父和老四姑媽生了一個兒子。我表弟從小活潑好動、聰明可愛。大學(xué)畢業(yè)后先是進廠打工,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開了家服裝廠。短短數(shù)年,發(fā)展到兩、三百號工人。在我們這些小輩中算是最有出息的一個,對父母、對長輩很孝順,對表兄弟、表姐妹們很照顧,老老少少沒有一個不說他好的??赏蝗挥幸惶?,因勞累過度,導(dǎo)致心臟病發(fā)作,送醫(yī)院急救。等我接了電話,趕赴醫(yī)院時,早已回天乏力,表弟走盡了人生短短的36個年頭,把兩個年幼的孩子及老人拋給了他瘦弱的妻子。
望著表弟的遺體,老四姑父紅著眼睛,沒有掉淚。見老四姑媽及表弟媳婦泣不成聲,他勸解道:“哭有什么用,再哭他也活不過來了!……”說著背過身去。
把遺體運回家,緊接著就是農(nóng)村辦喪的一套程序。吹吹打打、敬香點蠟、燒紙磕頭,折騰了三天三夜。這三天三夜,老四姑父忙里忙外、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操持著、忙碌著。他默默把因搶救而取下的手表給表弟戴上,“兒子平時就喜歡個表,給他戴走吧……”他說這句話時,聲音是哽咽的。
前來吊唁的人絡(luò)繹不絕,不下六、七百人。有親戚、鄉(xiāng)鄰,更多的是表弟的同學(xué)、朋友及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多數(shù)人都掉了淚。尤其是出殯的那一天,殯儀館最大的告別廳都擠得滿滿的??梢姳淼芷綍r人緣之好。
送走了表弟,老四姑父跟我說了這樣一句話:“幸虧有你這個侄子,否則,我這幾天怎能撐得下去?”只見他眼睛又是紅紅的。
表弟走后,一家人的日子可以想像。但活著的人終究還得活下去。工廠在表弟媳婦的努力與老四姑父的幫襯下,重回正軌,慢慢還著欠下的兩百多萬元債務(wù)。我一個文人,生意上幫不上什么忙,除打打電話問問情況外,偶爾到工廠轉(zhuǎn)轉(zhuǎn),說些激勵的話。
前段時間,我接到電話,老四姑媽血壓高居不下,送了醫(yī)院,我立即趕去。站在病房門口,只見老四姑父枯坐在病床旁的板凳上,低垂著頭,一動不動,猶如一尊塑像。我頓時凝噎,眼淚掉落一地……
- 作者 -
介
丁學(xué)東,筆名丁東,1967年出生,華東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現(xiàn)任江蘇省張家港市政協(xié)副主席。
編后語│審美
人生的來來往往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客來客往,一個出生和死亡。客來客往,可以循環(huán)往復(fù);出生死亡,卻無來復(fù)往!
痛苦的是滿載著記憶,就是情感,而后無法對話和重溫。由于無法逆轉(zhuǎn),所以人們總是以各種形式來緬懷,來鎖住記憶,深怕那凝聚在心底的感覺被忘卻。
人呀,其偉大之處,就是想讓自己的切身體驗,以能夠喚起共鳴式讓人共鳴,而后喃喃而語,絮絮叨叨著人類的共同規(guī)律,無論達官貴人,無論荷擔(dān)吆喝者。
鳴謝本刊特約評論嘉賓:
潘鳴 玉樹臨風(fēng) 米粒兒 侯秀坤 郭建榮 周核桃
李強 清秋致遠 王麗麗 吳北京 張振之 文如風(fēng)
季節(jié) 三月閏竹 黃小峰 林之眉 星滿池 李珍橋
雨蕭 葉曉華 絨刺 王世輝 馬士紅 孫文平
陳星 許文志 伊欣 苗月坤 咸大龍 劉明禮
孫華 月牙兒 靳玲 沈青出 曹國平 靳相柱
程紅 張繼梅 董續(xù)光 宋雪梅 陳濟身
閔然 戴建霞 倪以軍 文遠竹 朱秀娣 雨中丁香
主編:陳露曉
責(zé)編:沿小路
總監(jiān):石雷 尹龍龍
市場策劃:鄭玉龍 張龍飛
審稿編輯:韋海燕
編委:
馬新國(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
王德勝(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
李桂福(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
裴純禮(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
付德林(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
鄧紹根(中國人民大學(xué)教授)
黃傳武(北京郵電大學(xué)教授)
法制│道德│民主│公正
科技強國 文化興邦
征稿啟事
寫出生活的痛點尷尬
寫出獨有的思想內(nèi)涵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