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突然加快,心慌有不安感,你有沒有遇見過這種情況?這是心悸的表現(xiàn),如果出現(xiàn)這種癥狀,可不要忽視哦,因為心悸常是各種心臟病及其他疾病累及心臟的首發(fā)癥狀之一。心悸可由多種原因引起,證型多端,治法方藥為何?這是一篇曾學文教授的講課實錄,相信能讓你輕松了解心悸。
心悸,包括驚悸和怔忡,是指病者自感心中急劇跳動,時有惶恐不安,不能自主,可伴有心前區(qū)不適,顫抖不寧,或脈見參伍不齊的一種心臟病。
心悸的病因與治療首見于張仲景的論述中,如“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敝委煼絼?,“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背蔁o己在《傷寒明理論》中對心悸的癥狀亦作了詳盡描述:“悸者,心忪是也,筑筑惕惕然動,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闭缍酁樾募碌膰乐乇憩F(xiàn)。虞摶在《醫(yī)學正傳》中對驚悸與怔忡兩者的區(qū)別做了說明,謂:“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動搖而不得安靜,無時而作者是也;驚悸者,驀然而跳躍驚動,而有欲厥之狀,有時而作者是也?!?/p>
心悸之臨床表現(xiàn),主要見于西醫(yī)學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或過緩、早搏、心房顫動、撲動、房室傳導阻滯、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預激綜合征、心血管神經官能癥等,均可參照本病辨證施治。
1.患者自覺心中跳動不安,不能自主。脈過速或過緩,或有間歇,參伍不齊。休作有時者輕,無時者重。
2.心臟聽診、心電圖等項檢查,提示有心律失常。
【主癥】心悸氣短,神疲乏力,睡眠不安,眩暈自汗,舌淡紅,脈細弱。
【證候分析】氣為血帥,心氣不足,運血無力,心失所養(yǎng),故心悸氣短。氣虛不足以溫煦四末,故乏力。汗為心之液,氣虛不攝故易自汗。氣血不足,髓海失養(yǎng),故頭暈,睡眠不安,舌淡紅,脈細弱。
【治法】補益心氣,養(yǎng)心安神。
【方劑】生脈散合五味子湯加味。
【藥物組成】黨參10g,黃芪20g,麥冬10g,五味子5g,白術10g,炒酸棗仁10g,柏子仁10g,炙甘草5g。
【主癥】心悸易驚,失眠多夢,口咽干燥,煩熱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或有間歇。
【證候分析】心陰不足,不能斂陽,陽無所附,則心悸易驚。陰虛內熱,陰液外泄故見煩熱盜汗,陰液虧損,津不上承故見口干咽燥。脈細數(shù)乃心陰虧損之象。
【治法】滋養(yǎng)心陰,鎮(zhèn)靜安神。
【方劑】天王補心丹加減。
【藥物組成】黨參10g,天冬10g,麥冬10g,生地黃15g,玄參10g,丹參20g,當歸10g,炒酸棗仁12g,柏子仁10g,炙遠志5g,茯神10g,紫石英15g。
【主癥】心悸胸悶,喘咳氣短,久咳不已,面色蒼白,自汗多汗,舌質淡胖,脈虛無力。
【證候分析】心肺氣虛,鼓動血行之力不足,故心悸。心肺氣虛不足以息,故氣短少氣。肺氣久虛,失于肅降,氣逆于上,故久咳喘息,胸悶。氣虛不足,外表不固,故乏力自汗。氣虛故面色蒼白,舌質淡胖。氣不足則脈虛無力。
【治法】養(yǎng)心補肺,斂汗固表。
【方劑】生脈散合玉屏風散加味。
【藥物組成】黨參10g,黃芪25g,天冬10g,麥冬10g,川貝母10g,五味子5g,白術10g,茯苓10g,防風10g。
【主癥】心悸氣短,頭暈目眩,面色不華,倦怠無力,睡眠多夢,舌淡白,脈細弱。
【證候分析】心主血,脾統(tǒng)血,陰血不足,血不養(yǎng)心,故心悸氣短。血虛則倦怠無力,多夢。血不榮于腦,故頭暈目眩。血不外榮則面色不華,舌淡白。血脈不充則脈細弱。
【治法】補心健脾,養(yǎng)血安神。
【方劑】歸脾湯合四物湯加減。
【藥物組成】黨參15g,黃芪20g,當歸12g,白芍10g,熟地黃15g,川芎10g,白術10g,炒酸棗仁10g,茯神10g,炙遠志5g,陳皮10g。
【主癥】心悸眩暈,急躁易怒,五心煩熱,口干舌燥,失眠多夢,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或有間歇。
【證候分析】心主血,肝藏血,心陰虛易兼心血虛,心脈失養(yǎng),故見心悸,失眠多夢。肝陰不足則肝陽偏亢,故見眩暈,急躁易怒。陰虛生內熱,則感五心煩熱。津不上承,故見口干舌燥,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或間歇乃陰血不足之象。
【治法】補益心陰,養(yǎng)血柔肝。
【方劑】一貫煎加味。
【藥物組成】北沙參12g,麥冬10g,枸杞子10g,生地黃15g,制何首烏5g,石斛10g,當歸10g,白芍12g,炒酸棗仁12g,柏子仁10g,川楝子5g。
【主癥】心悸少氣,倦怠懶言,畏寒肢冷,腰酸浮腫,舌淡胖有齒印,脈細遲或有間歇。
【證候分析】心居上焦主陽氣,虛則不能溫煦下焦腎陽,腎陽不足,水液內停,上凌于心,發(fā)為心悸,故見少氣,倦怠懶言。腎陽虛弱不能達于四末,充于肌表,故見畏寒肢冷。腎陽不足,水濕內蘊,故見腰酸浮腫。舌淡胖、脈細遲乃陽虛水停之象。
【治法】補益心氣,溫腎助陽。
【方劑】保元湯合右歸丸加減。
【藥物組成】人參5g,黃芪30g,杜仲10g,制附子(先煎)10g,肉桂5g,山茱萸10g,茯苓20g,當歸10g,熟地黃10g,菟絲子10g,鹿角膠(烊沖)10g,甘草5g。
【主癥】心悸易驚,惶恐不寧,惡聞響聲,坐臥不安,多夢易醒,舌淡紅,脈細弦數(shù)。
【證候分析】《靈樞·邪客》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毙臍獠蛔悖@則氣亂,神不守舍,發(fā)為心悸。膽虛則易慌恐不寧,多夢易醒。舌淡紅、脈細弦數(shù)乃心膽虛怯、陰血不足之象。
【治法】養(yǎng)心壯膽,鎮(zhèn)驚安神。
【方劑】平補鎮(zhèn)心丹加減。
【藥物組成】黨參20g,黃芪20g,麥冬10g,生地黃15g,五味子3g,山藥15g,茯神12g,炙遠志5g,龍齒(先煎)20g,炒酸棗仁10g,柏子仁10g,炙甘草5g。
【主癥】心悸煩悶,精神抑郁,胸脅脹痛,失眠多夢,舌邊尖紅,脈弦緊。
【證候分析】心情抑郁,木失條達,氣機不暢,則心悸胸悶,失眠多夢。脅為肝之分野,心肝氣滯郁結,血運不暢,故見胸脅脹痛。氣機郁結,化火傷津,故見舌邊尖紅,脈弦緊。
【治法】理氣解郁,活血安神。
【方劑】加味逍遙散。
【藥物組成】柴胡10g,蘇木10g,當歸10g,白芍10g,桃仁10g,紅花10g,生地黃10g,白術10g,茯苓10g,炙遠志5g。
【主癥】心悸胸悶,咳嗽痰多,作嘔欲吐,心跳不安,舌淡苔膩,脈弦滑。
【證候分析】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失健運,升降失司,痰濁內生,蘊于胸中,阻遏心陽,故心悸,跳動不安。胸陽不振則胸悶。痰濁阻肺,肺失肅降,故咳嗽痰多。痰濁中阻,胃氣上逆則作嘔欲吐。苔膩、脈滑乃痰濕內蘊之象。
【治法】理氣化痰,寧心安神。
【方劑】導痰湯加減。
【藥物組成】法半夏10g,茯苓12g,陳皮10g,枳實10g,制南星5g,魚腥草30g,葶藶子(布包)20g,浙貝母10g,炙遠志10g,炒酸棗仁10g,竹茹10g。
【主癥】心悸怔忡,胸悶憋氣,時有心痛,喘息少氣,惡夢易醒,舌紫暗,脈澀結代。
【證候分析】心主血脈,心脈瘀阻,心失所養(yǎng),故心悸怔忡。氣滯血瘀,心陽被遏,則胸悶憋氣。心絡攣急,則心痛時作,血行不暢,髓海失養(yǎng),故惡夢易醒。脈絡瘀阻,故舌紫暗,脈澀結代。
【治法】理氣活血,化瘀止痛。
【方劑】血府逐瘀湯加味。
【藥物組成】柴胡5g,桔梗5g,枳殼5g,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0g,赤芍10g,川芎10g,生地黃10g,牛膝10g,郁金10g,琥珀(沖服)3g,甘草3g。
心悸10證,理法方藥俱全。
心絞痛、心肌梗死、心水……心臟出現(xiàn)問題的人越來越多,曾學文教授告訴你怎么治——
(點擊封面,立即購買本書)
本書系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專家、江蘇省名中西醫(yī)結合專家曾學文教授的臨床講課實錄。本書內容豐富,簡明實用,詳細敘述了心臟病的臨證治法、證治方藥、經方、古方、自擬方、經驗方與中藥的運用體會;論述了心臟病多臟器與全過程病證治療的理論與實踐;介紹了研究成果轉化為本院使用的中成藥制劑;分析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診治心臟病的醫(yī)案;闡述了近代心臟病的中西醫(yī)診治,并附相關資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