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輩(轉(zhuǎn))
中醫(yī)知識2010-06-05 11:54:59閱讀13評論 字號:大中小 訂閱
在傷寒論中,對于陰性病,四逆輩是很值得關(guān)注的。研究研究。
先看看四逆輩的藥物組成:
四 逆 湯:炙甘草二兩,干姜一兩半,附子一枚。
通脈四逆湯:炙甘草二兩,干姜三兩,附子大者一枚。
四逆加人參:炙甘草二兩,干姜一兩半,附子一枚。
通脈加豬膽汁:炙甘草二兩,干姜三或四兩,附子一枚,豬膽汁半合。
茯苓四逆湯:炙甘草二兩,干姜一兩半,生附子一枚,人參一兩,茯苓四兩。
當歸四逆湯:當歸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炙甘草二兩,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
四逆散;炙甘草、枳實、柴胡、芍藥,等分
傷寒論中大概就這么多。
四逆輩當首推“四逆湯”。四逆湯是四逆輩的源頭。藥物簡單,功效可不簡單啊。
從方名的意義上推測,應該為人的四逆而設(shè)。四肢的厥逆及全身內(nèi)外的寒痛、救急而設(shè)。
四逆湯在傷寒論上的條文較多。我的理解就是“長期的損失陽氣,導致身體陽氣匱乏。四肢厥逆,五臟六腑皆寒”的厥陰病的狀態(tài)。在患者急性發(fā)作期時的急救方。
與主流“中醫(yī)”大家的區(qū)別是:好多大家認為“厥陰為陰盡陽復”,我認為應該是“陰陽分離”的前兆。
先從藥物上看看:
炙甘草: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氣,金瘡尰,解毒。
干姜: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癖下痢。
附子: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瘕堅積聚,血瘕,寒濕痿蹙,拘攣,膝痛不能行步。
在我的《附子的研究》中,我對附子的功用的結(jié)論是:拘攣,膝痛不能行步”、背惡寒。也就是今天說的“四逆”。全身惡寒。就是附子的外證。
干姜的功效是溫中。腸胃系統(tǒng)有寒,就需要干姜了。
甘草就是“五臟六腑”的寒熱邪氣。炙過以后,就是主“寒邪氣”了。
通篇說明了人體陽氣匱乏到了“四肢厥逆”的程度,就需要“四逆湯”來救了。
因為“救急”,所以病情稍稍好轉(zhuǎn),就要變方,人參呀,茯苓呀的增加。
所以人參四逆、茯苓四逆就是急救過程中的“變法”。在救急過程中不可能一成不變。張仲景老師在告誡我們要“知常達變”。不僅加人參、茯苓,應該隨證治之。
通脈四逆湯,與四逆湯一樣,不過病情的嚴重程度的差別,所以附子、干姜、炙甘草的量在變化。體現(xiàn)了常與變。
至于四逆散,是教育我們要區(qū)別真假四逆?;颊呷绻麅H僅是四肢不溫,手足厥冷。不一定就是“四逆湯”證。一定要在臨床時仔細的區(qū)分。四逆湯證是患者從里到外的陰冷痛。而四逆散僅僅是四肢的冷。
當歸四逆湯:
當歸:主咳逆上氣,溫虐,寒熱洗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中絕子,諸惡瘡瘍,金瘡。
當歸四逆就是桂枝湯易干姜為通草、細辛,加當歸。其主治為: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而四逆湯是脈微欲絕、手足厥冷者。其寒冷的程度以四逆湯為最。當歸四逆湯外為寒,脈微細。應該為患者突遇寒冷,肌膚受冷,導致的結(jié)果。所以,處以當歸四逆,雖名為四逆,實為假四逆。特別提出了“若其人內(nèi)有久寒者”,就是告訴我們,當歸四逆的適應癥是里無寒——陽氣不匱乏。而此處的寒,我的理解是“胃虛不治水,導致胃水泛濫”的里寒。所以加生姜,吳茱萸。生姜溫胃,吳茱萸逐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54a810100fpi6.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傷寒論中,厥陰病是患者的陰證已經(jīng)很久也很危險了。是陰陽欲分離的先兆。治有四逆輩及烏梅丸。等。
看看傷寒論的說法:
334、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很多的專家都把本條作為厥陰病的提綱。我特同意
我認為,厥陰病就是患者由于久利或其他原因,身體的陽氣持續(xù)的不足,導致身體五臟厥寒四肢厥逆了,是人體的陰陽就快要分離的一種狀態(tài)。
先看看傷寒論的烏梅丸:
烏梅丸:346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燥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為蛔厥也?;棕收撸淙水斖禄?。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臟寒,蛔上入其隔,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嗅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346條指出了蛔厥與臟厥的鑒別點——吐蛔。但同時又指出了蛔厥的原因也是藏寒。而藏厥也是藏寒之甚者。所以吐蛔與否不是為了鑒別是否使用烏梅丸,而是都需使用烏梅丸,同時別被吐蛔蒙蔽住。又主久利是烏梅丸的另一個功效。由于病屬慢性,所以宜“丸劑”來緩之。
359 手足厥寒,脈微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360 若其人內(nèi)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主之。
由于患者的進入了厥陰狀態(tài),急了,用四逆輩,包括少陰篇的以及本篇的,好理解。當歸四逆不屬于“四逆輩”,后有專論。到是麻黃升麻湯需要說明。
365 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者,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陳慎吾老師:本條方證不合,似非張仲景老師的原文。胡希恕老師也認為是一種錯誤。呵呵,俺也不解了
李翰卿老師:此升散下陷之郁陽,治上熱下寒、熱多寒少證之方。
主治:傷寒誤下后,咽喉不利,吐膿血,下利不止。手足厥逆,脈沉而遲,下部脈不至等證。但必須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年齡、得病久暫,治療經(jīng)過,以及飲食之喜冷、喜熱,脈搏之有力無力,全面分析,肯定屬于上熱下寒,熱多寒少之方證方可試用。
看看李老說的多謹慎,熱多寒少方可試用。
所以,這個方子也不是厥陰病類的方,應屬陽證。
至于梔子豉湯,不屬于厥陰范疇,可能是為了與厥陰相鑒別吧。
白頭翁湯:380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與厥陰的鑒別。熱利不屬于厥陰病類。所以用“白頭翁湯”治療
小柴胡、小承氣也不用說了。
干姜芩連湯:367 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湯主之。
(俺自己斷句了,呵呵)?;颊弑緛硎莻?,得了外感。下醫(yī)反而用吐下的辦法治療。所以導致上吐下利的。由于胃有寒,不納物,所以“食入口即吐”。表明患者沒有進入“厥陰病”的狀態(tài)?;颊哌€在三陽狀態(tài),僅僅由于“食入口即吐”且利,所以治用“干姜芩連湯”。
以上是我對“厥陰病”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