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上承西周禮制社會,下啟戰(zhàn)國亂世爭雄,在這個急劇變革的時代,固守禮制傳統(tǒng)與突破禮制藩籬相抗爭,形成了禮樂崩壞與禮樂維護相交織、相抗爭的局面。由于禮一直對現(xiàn)實生活具有重要影響,為了尋求救治亂世的良方,人們開始對禮的意義、地位、作用等展開思考,以期為以禮救世提供理論依據(jù),進而推動了春秋禮學(xué)思想的產(chǎn)生。
一、從制禮作樂到禮崩樂壞
周公“制禮作樂”確立了周朝以禮樂安天下的政治方針,而禮樂制度的核心就是要使上自天子諸侯、下至普通百姓安守他們的職責(zé)和本分而不能逾越,以此來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尚書 無逸》中周公明確地告誡成王“無淫于觀、于逸、于游、于田”,即不要沉溺于安逸享樂而荒廢政事。《史記 周本紀》載:“成王將崩,懼太子釗之不任,乃命召公、畢公率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諸侯,以太子釗見于先王廟,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為王業(yè)之不易,務(wù)在節(jié)儉,毋多欲,以篤信臨之,作《顧命》。太子釗遂立,是為康王??低跫次唬楦嬷T侯,宣告以文武之業(yè)以申之,作《康誥》?!庇捎谥艹鯉状蹉∈囟Y制,勵精圖治,才有了“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余年不用”的安定局面。隨著時代的久遠,統(tǒng)治者對創(chuàng)業(yè)維艱的感受逐漸淡化,不再有臨深履薄的警惕,加上政權(quán)穩(wěn)定,國力強盛,往往會導(dǎo)致君主唯我獨尊,《左傳》昭公十二年說“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于是出現(xiàn)了違背體現(xiàn)王道的禮制的行為,“禮崩樂壞的內(nèi)在動力并不是來自于社會下層,而是從社會上層開始的”,故而《周本紀》說昭王之時“王道微缺”、穆王之時“王道衰微”、懿王之時“王室遂衰”。出土文獻有昭王伐會(檜)、虎方和南征荊楚的記載,但沒有加以道德判斷,司馬遷大約是因為昭王南征不返而推論其失敗之由為“王道微缺”。周穆王無故征伐犬戎,已開啟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之端緒。
《國語 周語上》開篇即載祭公謀父諫穆王伐犬戎,先告之以“先王耀德不觀兵”的訓(xùn)誡,繼之以“邦內(nèi)甸服,邦外侯服,侯、衛(wèi)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的先王之制為依據(jù),且犬戎之君能按照“荒服者王”的職分來王室朝貢,因此征伐犬戎將會廢棄先王的訓(xùn)誡與制度,使政事陷入頹敗,穆王不聽,結(jié)果是“荒服者不至”。周人以農(nóng)業(yè)為立國之本,天子有籍田千畝,籍田的收獲用于祭祀,天子在春耕、耨耘、收獲等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都要親自到籍田舉行籍禮,進行象征性勞動,以表示對鬼神和祖先的恭敬,同時也是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視,《呂氏春秋 上農(nóng)》說:“是故天子親率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業(yè),是故當(dāng)時之務(wù),農(nóng)不見于國(都邑),以教民尊地產(chǎn)也?!?/p>
周人對籍禮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而史稱“中興之主”的宣王,在即位之初即廢棄籍禮,毫不理會虢文公的勸諫。嗣后又橫加干涉魯君繼統(tǒng)廢長立少:魯武公以括與戲見王,王立戲,樊仲山父諫曰:“不可立也!不順必犯,犯王命必誅,故出令不可不順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順,民將棄上。夫下事上,少事長,所以為順也。今天子立諸侯而建其少,是教逆也。若魯從之而諸侯效之,王命將有所壅,若不從而誅之,是自誅王命也。是事也,誅亦失,不誅亦失,天子其圖之!”王卒立之。
魯侯歸而卒,及魯人殺懿公而立伯御。
嫡長子制本是維持周家政治穩(wěn)定最重要的法度,王國維對此精辟地論道:“蓋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爭。任天者定,任人者爭;定之以天,爭乃不生。故天子諸侯之傳世也,繼統(tǒng)法之立子與立嫡也,后世用人之以資格也,皆任天而不參以人,所以求定而息爭也?!?/p>
仲山父的諫詞可謂切中肯綮,宣王因自己的偏愛令魯國廢長立幼,就是以違禮的行為教喻天下,如果魯國聽從王命,諸侯仿效,則先王立長之制必廢;如果魯國不從,天子必然興兵討伐,那就是討伐恪守王命的諸侯。無論討伐與否,王室都會有過失,這樣將會置宣王于兩難境地。盡管如此,宣王仍然一如故我不聽勸諫,導(dǎo)致魯國的內(nèi)亂。至幽王之時昏庸悖禮,寵愛褒姒、廢嫡立庶、烽火戲諸侯,逞一己之私欲而置國家利益于不顧,最后落得身死國亡的可悲下場。
平王東遷,王室衰落,將歷史推進到禮崩樂壞、諸侯爭霸的春秋時代,舊有的政治格局、力量對比發(fā)生了根本的轉(zhuǎn)變。一方面,衰微的王室已沒有足夠的能力堅守禮制,必須依賴諸侯之力才能保有自己的身份地位,故而往往需要屈尊紆貴去遷就甚至討好諸侯。以最能體現(xiàn)天子君權(quán)的冊命禮為例,新即位的諸侯前往天子祖廟接受冊命后才算取得為君的資格?!洞呵铩范偎氖曛?,各諸侯國所立新君當(dāng)有一百多位,而記載的冊命禮卻屈指可數(shù),且大都是天子派遣使臣到諸侯國“來錫命”,且冊命的原因又是王室有求于諸侯,如《左傳》莊公二十七年,“(惠)王使召伯廖賜齊侯命,且請伐衛(wèi),以其立子頹也。”
早年莊王寵愛王子頹,惠王即位后子頹作亂,敗而奔衛(wèi),衛(wèi)人伐周立子頹,惠王賴鄭之力才得以復(fù)位,此次賜命齊侯就是為了借助齊國之力以伐衛(wèi);襄公十四年,為齊靈公二十三年,“王使劉定公賜齊侯命”,其原因是周靈王將昏于齊?!妒酚?晉世家》:“晉(緡)侯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伐晉侯緡,滅之,盡以其寶器賂獻于周厘王。厘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于是盡并晉地而有之?!?/p>
曲沃是晉文侯之弟桓叔的封地,桓叔、莊伯、武公三代封君都曾伐晉欲取而代之,為此平王、桓王都曾派人帶兵討伐曲沃,曲沃武公殺晉緡侯以寶器賂于厘王而得到錫命,神圣的天子權(quán)威已演變?yōu)橹苯拥睦骊P(guān)系。
另一方面則是諸侯卿大夫隨著勢力強大,已不滿于現(xiàn)有禮制規(guī)定的束縛而僭越犯上,襄王因叔帶之亂出居于溫,藉晉文公之力而得入,《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請隧?!?/p>
杜預(yù)注:“闕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禮也”、“晉侯請隧者,欲請以王禮葬也?!?/p>
晉文公恃有勤王之功,竟然請周王允許其死后得以天子之禮葬己。上有所行,下必效之,成公二年,衛(wèi)大夫仲叔于奚因救衛(wèi)卿孫桓子有功,“衛(wèi)人賞之以邑,辭,請曲縣、繁纓以朝,許之”?!扒h”、“繁纓”是諸侯才能使用的樂器與馬飾,仲叔于奚的請求顯然是僭越諸侯之禮,并且得到衛(wèi)侯的許可,后來孔子聽說此事而感慨道:“惜也,不如多與之邑。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若以假人,與人政也。政亡,則國家從之,弗可止也已?!?/p>
僖公二十八年,晉文公主盟溫之會,“晉侯召王,以諸侯見,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xùn)。'故書曰:天王狩于河陽?!?/p>
這就已經(jīng)完全不顧君臣名分,出現(xiàn)了“以臣召君”的事件。更為嚴重的是桓公五年,周桓王剝奪了鄭莊公在王室的權(quán)力,鄭伯不再朝覲,于是桓王以諸侯之師伐鄭,鄭伯出兵抵御,鄭祝聃竟然射中桓王的肩膀,天子的權(quán)威在此遭到了無情的踐踏,已顯出由“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向“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亂世轉(zhuǎn)變的趨勢。
既然最能體現(xiàn)等級名分的君臣之禮都可以僭越,那么整個社會禮制松弛的情形就可以想見。春秋時期的“非禮”事件在《左傳》等書中隨處可見,涉及祭祀、繼統(tǒng)、戰(zhàn)爭、婚喪、朝會、宴饗以及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與之相伴隨的,則是卿大夫?qū)μ熳又T侯失德違禮誤國敗政行為的勸諫,以保政事順利天下安定。如《左傳》隱公三年衛(wèi)國大夫石碏諫衛(wèi)莊公嬖人之子州吁“有寵而好兵”,如果不加禁止則必生禍患,莊公不聽,次年州吁果然弒桓公自立。莊公二十四年,為迎娶哀姜,魯昭公將其父桓公廟“丹楹、刻桷”加以裝飾,這是不合禮制的,大夫御孫進諫說:“臣聞之:’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染泄驳拢{諸大惡,無乃不可乎!”
昭公不聽。又如宣公九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戲于朝。泄冶諫曰:“公卿宣淫,民無效焉,且聞不令,君其納之!”公曰:“吾能改矣?!惫娑?,二子請殺之,公弗禁,遂殺泄冶。
陳靈公君臣荒淫無恥,宣淫于朝,面對泄冶的直言忠諫,不但沒有接受改悔,反而殺害忠臣,后又變本加厲,在夏姬家飲酒,調(diào)笑其子夏征舒取樂,最終靈公被征舒射殺,二子出奔,陳國大亂并為楚所滅,幸得楚大夫申叔時勸說楚王,方才得以復(fù)國。
從祭公謀父諫穆王伐犬戎開始,貫串西周中期到整個春秋時代勸諫的基本方法,就是著眼于道德訓(xùn)誡或者現(xiàn)實的嚴重后果,但絕大部分諫言都遭到拒絕。私欲的膨脹使人不計后果,直接的規(guī)諫已失去效用;“禮崩樂壞”日甚一日,其結(jié)果是帶來社會全面動蕩,即所謂“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亡國五十二,弒君三十六”的亂世局面。
二、禮樂文化的現(xiàn)實影響
我們說春秋時代“禮崩樂壞”,并不是說禮樂文化在這一時期已經(jīng)蕩然無存,在春秋諸侯爭霸局面的背后,周天子仍被奉為天下的共主,還沒有一個諸侯可以取而代之?!蹲髠鳌冯[公四年,衛(wèi)州吁弒桓公自立為君,不能安定百姓,于是通過其黨羽石厚請教已告老的石碏如何才能穩(wěn)固其統(tǒng)治,石碏建議州吁去朝覲周天子以穩(wěn)定君位,雖然這是石碏設(shè)計要除掉州吁,但也說明州吁只要能覲見周王,他的君位就得到了認可,因為周王的權(quán)威仍然受到諸侯的承認。究其原因,是周朝的禮樂文化作為一種傳統(tǒng)在數(shù)百年歷史中已經(jīng)深入人心,依然是這一時代的文化主導(dǎo)。這樣,一方面是人們所說的“禮崩樂壞”,另一方面禮樂文化仍然是維系世道人心的重要手段,使東周王朝尚能協(xié)調(diào)各諸侯國之間的平衡,在紛亂中維持某種表面的穩(wěn)定。
正因為如此,一些強大的諸侯往往能夠以“尊王”的名義,在拱衛(wèi)王室的同時,借機擴張自己的勢力以圖霸業(yè)?!蹲髠鳌焚夜拍?,齊桓公主盟葵丘之會: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賜伯舅胙?!饼R侯將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于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而創(chuàng)立霸業(yè),曾平王子帶之亂以安定王室,周襄王派大臣宰孔賜齊桓公祭肉,以桓公年高有功而免其下拜,但桓公仍依禮下拜受賜。《國語 齊語》、《管子 小匡篇》及《史記 齊世家》都記有此事,并說齊侯下拜出于管仲的主意。
此說確有道理,《左傳》僖公十二年冬,齊桓公派管仲和解戎人與周天子的關(guān)系:王以上卿之禮饗管仲。管仲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若節(jié)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陪臣敢辭?!蓖踉唬骸熬耸?!余嘉乃勛!
應(yīng)乃懿德,謂督不忘。往踐乃職,無逆朕命!”管仲受下卿之禮而還。
管仲在齊本為下卿,雖有功于王室,亦不敢居功,堅持依禮辭謝天子以上卿之禮饗之。其實管仲并不是一個守禮之人,《論語 八佾》中孔子就曾批評他說:“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管仲勸諫桓公依禮下拜,是因為他深諳恪守禮儀以尊天子,方能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晉狐偃對此說得非常明白,《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王子帶作亂,襄王出逃鄭國,次年,秦穆公駐軍于黃河邊上,準備送襄王回朝,這對于新即位而欲建霸業(yè)的晉文公來說正是天賜良機,狐偃說:“求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
繼文之業(yè),而信宣于諸侯,今為可矣。”
因為送天子回朝以匡扶王室是符合大義的,可以得到諸侯的擁護,也才能稱霸諸侯。
盡管諸侯的尊王守禮隱藏著其政治圖謀,但從中可以看出禮對當(dāng)時社會的巨大影響,因為依禮行事就是堅持道義,可以化解矛盾解除紛難,魯國在莊、閔之際內(nèi)亂不已,鄰魯?shù)膹婟R欲取魯國,閔公元年,齊桓公派大夫仲孫湫借慰問魯國禍難來考察是否可以取魯,仲孫湫回答說:不可,猶秉周禮。周禮,所以本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后枝葉從之?!濒敳粭壷芏Y,未可動也。君其務(wù)寧魯難而親之。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
仲孫湫不但以“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打消了齊國取魯?shù)哪铑^,還建議桓公“寧魯難”、“親有禮”以成就霸業(yè)。大國依禮行事可以獲得諸侯的擁護,小國守禮則可以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尊嚴。鄭國介于晉楚等大國之間,常常面臨大國的侵凌與爭奪,鄭國恪守禮儀并靈活地與大國斡旋而得以保全,襄公九年諸侯圍鄭,鄭人求和,盟于戲,晉國以強凌弱,其盟辭說:“自今日既盟之后,鄭國而不唯晉命是聽,而或有異志者,有如此盟!”鄭國對此并不買帳,指責(zé)晉國發(fā)動戰(zhàn)亂以要挾結(jié)盟,鄭國只能唯禮是從:“自今日既盟之后,鄭國而不唯有禮與強可以庇民者是從,而敢有異志者,亦如之!”
由于鄭國的盟辭符合禮義,晉人自知理虧,故得以依鄭結(jié)盟而成。襄公三十一年衛(wèi)國北宮文子經(jīng)過鄭國時評論說:“鄭有禮,其數(shù)世之福也,其無大國之討乎!”
哀公十五年楚伐吳,陳使者赴吳吊問,入境而卒,依禮吳國當(dāng)為使者殯殮,但吳國卻拒絕其柩入城,陳國副使據(jù)禮力爭:“臣聞之曰:事死如事生,禮也。‘于是乎有朝聘而終、以尸將事之禮。又有朝聘而遭喪之禮。若不以尸將命,是遭喪而還也,無乃不可乎!”
迫使吳人依禮而行,最終得以不辱使命。即使是戰(zhàn)敗的國家,在外交談判中也能夠以禮為據(jù)使國家轉(zhuǎn)危為安,宣公十七年,晉景公使郤克到齊國召請齊侯參加盟會,郤克是個跛子,齊頃公之母蕭同叔子躲在帷幕后面觀看而笑出聲來,獻子大怒,出來發(fā)誓說:“所不此報,無能涉河!”
齊國的無禮是成公二年齊晉鞌之戰(zhàn)的主要原因,后來齊國戰(zhàn)敗,派國佐向晉國求和,晉人就要求以齊侯之母為人質(zhì),同時齊國的田壟全部東向。國佐從對等地位上以齊侯之母即晉侯之母,責(zé)備晉人以不孝來號令諸侯不符合道德;先王因地制宜確定天下土地的疆界地理,要求齊國田壟全部東向是違反先王規(guī)定而不合道義,國佐對于晉人的無理要求,以禮力爭,并曉之以利害,最后達到求和目的,并且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春秋時期諸侯之間外交頻繁,禮成為調(diào)節(jié)各國關(guān)系、維護國家尊嚴的重要準則,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也因為堅守禮儀而顯出人情的色彩。襄公四年陳成公卒,楚將伐陳,聞喪乃止;襄公十九年齊靈公卒,晉士匄侵襲齊國,到達谷地,聞喪而還。軍禮中有不伐喪的規(guī)定,國喪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無疑是災(zāi)難,不可再加之以師旅,因此楚、晉兩國的行為受到人們的稱揚。成公二年鞌之戰(zhàn)齊國大敗,齊頃公在逃跑時被晉軍追及,晉司馬韓厥在俘獲頃公時:韓厥執(zhí)縶馬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曰:“寡君使群臣為魯、衛(wèi)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鲁疾恍?,屬當(dāng)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辟,而忝兩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攝官承乏。”
依禮卿大夫?qū)ν鈬鴩嘧苑Q為臣,韓厥雖然要俘獲齊侯,但對方畢竟是國君,故而先“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行君臣之禮,只不過齊侯與車右逢丑父換了位置,使韓厥錯把丑父當(dāng)作了齊侯。更為有趣的是成公十六年晉楚鄢陵之戰(zhàn):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胄而趨風(fēng)。楚子使工尹襄問之以弓,曰:“方事之殷也,有韎韋之跗注,君子也。識見不谷而趨,無乃傷乎?”郤至見客,免胄承命,曰:“君之外臣至從寡君之戎事,以君之靈,間蒙甲胄,不敢拜命。敢告不寧,君命之辱。為事之故,敢肅使者?!比C使者而退。
在戰(zhàn)爭過程中晉國郤至三次遇到楚王都下車脫下頭盔,向前快步而走以表示恭敬,楚王因其有禮而稱之為君子,并派人前去慰問是否受傷,郤至依禮受命,三次肅拜使者而退,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竟然展現(xiàn)出彬彬有禮的和樂畫面。
禮不僅在關(guān)系到國家利益的政治、軍事、外交等領(lǐng)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且滲透到人們的內(nèi)心深處成為固守的原則。昭公二十年:十二月,齊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進。公使執(zhí)之,辭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見皮冠,故不敢進?!蹦松嶂?/p>
虞人是為國君管理獵場的官吏,地位低下,但相信禮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當(dāng)齊侯不是依禮召見他時就敢于拒絕前往,齊侯對此亦無可奈何,只好赦免他。更有甚者把禮看作安身立命的精神信仰,文公十五年:他年,其(穆伯)二子來,孟獻子愛之,聞于國?;蜃P之,曰:“將殺子?!鲍I子以告季文子。二子曰:“夫子以愛我聞,我以將殺子聞,不亦遠于禮乎?遠禮不如死。”一人門于句鼆,一人門于戾丘,皆死。
魯國穆伯客死于莒,他在莒國的兩個兒子回到魯國受到孟獻子的喜愛,卻有人誣陷他們將要殺死獻子,僅僅是因為別人的讒言可能給他們帶來“遠禮”的名聲而自殺,悲劇的背后是以生命對禮的捍衛(wèi)。盡管春秋時期禮制已受到極大沖擊,但禮樂文化的光芒仍然燭照著整個社會。
三、春秋禮學(xué)思想的產(chǎn)生
如果我們從“禮”的角度來觀照春秋的時代特征,無疑可以說是禮樂崩壞與維護的交織與抗爭。
禮作為道德思想、典章制度和行為規(guī)范,通過規(guī)定社會各階層成員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并約束人們身體力行來維護社會秩序;但是從人的本性來說,又有著不愿受到束縛的一面,春秋時期王室逐漸衰落,這樣對于強大的諸侯以至卿大夫而言,缺少了有力的約束,他們突破限制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于是層層大肆僭越或者廢棄禮制,導(dǎo)致社會秩序混亂,這樣必然引起人們對禮制的極力維護,因而形成禮樂崩壞與維護的抗爭,進而促進了禮學(xué)思想的產(chǎn)生。
為了挽救春秋禮樂崩壞所帶來的社會混亂,人們高揚“禮”作為時代的價值標準來評判社會人事,《左傳》一書記載有大量“禮”或“非禮”的事件,即已表明譴責(zé)違禮行徑和褒獎守禮行為的立場。不僅如此,人們還開始自覺地對“禮”進行思考,認為“禮”與人、事之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可以通過“禮”來預(yù)測人物命運、事態(tài)發(fā)展等,《左傳》隱公八年:四月甲辰,鄭公子忽如陳逆婦媯。辛亥,以媯氏歸。甲寅,入于鄭。陳鍼子送女。先配而后祖。
鍼子曰:“是不為夫婦。誣其祖矣,非禮也,何以能育?”
鄭公子忽先婚配后祭祖違背婚娶之禮,陳鍼子認為這是欺騙其祖先,不可稱為夫婦,預(yù)言他將無后于鄭,公子忽雖然后來即位為鄭昭公,但不久即為高渠彌所殺。僖公十一年:天王使召武公、內(nèi)史過賜晉侯命。受玉惰。過歸,告王曰:“晉侯其無后乎!王賜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棄也已,其何繼之有?禮,國之干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
晉國遭驪姬之難一直內(nèi)亂不已,周襄王賜命晉惠公本是確立其君位的重要典禮,惠公卻受玉不敬,內(nèi)史過據(jù)此斷言惠公的后代將不能享有君位,惠公之子懷公果然于僖公二十四年被晉文公所殺?!秶Z周語上》記載此事甚詳,緊承其后又載有襄王使太宰文公及內(nèi)史興賜晉文公命,文公受命之禮一切合于禮儀,所以內(nèi)史興回朝后勸說襄王善待晉國以結(jié)為援:“晉,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逆王命敬,奉禮義成。敬王命,順之道也;成禮義,德之則也。則德以導(dǎo)諸侯,諸侯必歸之?!?/p>
僖公二十五年晉文公平定王子帶之亂并送襄王回朝,又于二十八年主持踐土之會成為霸主?!蹲髠鳌酚浻斜姸嘁蛟谘鐣赶矶Y中行“非禮”之事而預(yù)言其人不得善終且靈驗如響的例子,襄公二十一年晉國叔向說:“禮,政之輿也;政,身之守也?!币驗榈∮诙Y則政有失,政有失則難立身。昭公七年魯國孟僖子說:“禮,人之干也。無禮,無以立?!?/p>
定公十五年子貢更強調(diào)說:“夫禮,死生存亡之體也?!?/p>
人們認為堅守禮制可以保衛(wèi)社稷安身立命,違背禮制必將帶來災(zāi)難禍患,那么“禮”何以能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
在古代人們的觀念中,天是萬物的主宰,自然也是人間法則的根據(jù),文公十五年魯國季文子說:“禮以順天,天之道也?!?/p>
認為禮上本于天,是天道在人間的體現(xiàn),賦予禮以神圣性、合理性,這樣就樹立了禮作為天地法則的權(quán)威。昭公二十五年鄭國子大叔稱引子產(chǎn)的話說:“夫禮,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p>
即禮涵蓋天地宇宙之間,是人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子大叔進而發(fā)揮說:“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jīng)緯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禮者,謂之成人?!?/p>
不僅突出了禮的神圣至上,還強調(diào)人要不斷改造自己達到禮的境界;昭公三十一年也說:“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作為君子要時刻以禮來檢驗自己,一切行為都要合于禮。對此,人們又提出了由道德修養(yǎng)以達到禮的境界的具體途徑。昭公二年叔向說:“吾聞之曰:忠信,禮之器也;卑讓,禮之宗也?!?/p>
忠信卑讓既是人們行禮時的態(tài)度表現(xiàn),也是對人道德品質(zhì)的內(nèi)在要求。昭公二十六年晏子說:“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君令而不違,臣共而不貳;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夫和而義,妻柔而正;姑慈而從,婦聽而婉:禮之善物也?!?/p>
晏子認為禮與天地共生,以禮治國由來已久,要求不同身份等級的人,在處理相互關(guān)系時都應(yīng)遵守其相應(yīng)的道德準則,并以此描繪出禮制規(guī)范下人們的道德圖景。
樹立禮的權(quán)威、追求禮的境界,都是為了干預(yù)社會現(xiàn)實,維護社會秩序,隱公十一年借君子之口有著極為精當(dāng)?shù)母爬ǎ骸岸Y,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p>
在這一準則指導(dǎo)之下,面對紛繁復(fù)雜的社會生活,人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禮的功能展開了充分的論述,莊公二十三年曹劌諫魯莊公如齊觀社為非禮:“夫禮,所以整民也。故會以訓(xùn)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jié);朝以正班爵之義,帥長幼之序;征伐以討其不然。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習(xí)之。非是,君不舉矣?!?/p>
認為國君以禮治民,凡與此無關(guān)的事情都不能去做。僖公元年,諸侯救援遭到狄人攻伐的邢國,并為遷到夷儀的邢國筑城以解救其患難,《左傳》作者于是說:“凡侯伯,救患、分災(zāi)、討罪,禮也。”
認為諸侯之間不應(yīng)相互對立,而是患難與共。衛(wèi)子叔、晉知武子在魯襄公即位的元年依禮來聘而受到贊揚,“凡諸侯即位,小國朝之,大國聘焉,以繼好、結(jié)信、謀事、補闕,禮之大者也?!?/p>
昭公十二年鄭簡公卒,在清除安葬所要經(jīng)過的道路時,子產(chǎn)讓人繞開當(dāng)路的房屋而不拆除,君子認為子產(chǎn)知禮,因為“禮,無毀人以自成也”。不損人利己,這也是一般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昭公三十年鄭游吉說:“禮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謂。”
小國事奉大國,大國愛撫小國,才能以禮協(xié)調(diào)強國與弱國關(guān)系。襄公二十六年蔡國聲子(公孫歸生)說“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恤民不倦”,認為勸賞、畏刑、恤民三者是“禮之大節(jié)”,禮又包括治民的各種手段。這樣,禮作為一個開放的體系,在具體事情上面,只要符合國家社稷利益,能夠安定百姓人民,都可以稱之為禮。正如徐復(fù)觀說,禮的發(fā)展“是將人文精神,及客觀需要,不斷注入到里面去,使禮的生命,得到合理的成長;再由成長的生命,推演向現(xiàn)實的人文世界的”。
西周是儒家所艷稱的禮樂盛世,禮在當(dāng)時的政治文化生活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神圣性、合理性是無庸置疑的?!霸诠糯鐣?,事情常常是這樣,人們對一個事物多半是在傳統(tǒng)的習(xí)慣中作為當(dāng)然的事實和前提加以承受。在一個事物尚未受到懷疑和損毀時,人們也不急于去探索它的內(nèi)在實質(zhì)。常常是在一個事物面臨危機時,人們才去發(fā)掘它的實質(zhì)。反對者是為了推翻它或取而代之;維護者則要說明它存在的內(nèi)在依據(jù)?!?/p>
面對春秋禮制崩壞,道德的勸誡已經(jīng)無能為力,于是人們從禮本身入手,通過闡釋禮的意義、提升禮的地位、拓展禮的功能以及通過自我修養(yǎng)達到禮的境界,使禮成為涵蓋道德、政治、倫理等多方面的天地法則,將禮樹立為一座精神高標,希冀以此來救治社會規(guī)導(dǎo)人心。因為這些論述都是針對具體事件而言,所以顯得較為零散,缺乏系統(tǒng),不過已經(jīng)為儒家禮學(xué)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資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 十三經(jīng)注疏 尚書正義 [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0.
[2] (漢) 司馬遷. 史記 [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2.
[3] 十三經(jīng)注疏 春秋左傳正義 [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0.
[4] 常金倉. 周代禮俗研究 [M].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5.
[5] 徐元誥. 國語集解 [M].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
[6] 許維遹. 呂氏春秋集釋 [M]. 北京: 中華書局,2009.
[7] 王國維. 觀堂集林(附別集)[M]. 影印本. 北京: 中華書局,1959.
[8] 十三經(jīng)注疏 論語注疏 [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0.
[9] 何寧. 淮南子集釋 [M].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
[10] 徐復(fù)觀. 兩漢思想史: 第三卷 [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1.
[11] 劉澤華. 先秦禮論初探 [J] //二十世紀中國禮學(xué)研究論集. 北京: 學(xué)苑出版社, 1998.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