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為官作宦50多年,官至宰相,封臨淄公,謚號元獻,世稱晏公獻。他還是著名的詞人、詩人、散文家,是婉約派開創(chuàng)性的詞作家,世稱“宰相詞人”。我不想說他的政績和文學成就,這或許是常人所難以企及的。我特別推崇的是他的品格——誠實,這是一般人通過修身完全可以辦到的。
14歲的晏殊因為文華出眾,聰穎過人,被大臣張知白“以神童薦之”,從南昌來到京都汴梁。翌年春適逢科舉大考,晏殊奉召與千余進士“并試廷中”??荚嚨念}目恰巧是晏殊10天前剛做過的,草稿還在身上。這在一般人來說,是天大的幸運,但晏殊卻不以此為優(yōu)勢,而是主動向皇帝說明實情,請求重新出題。皇帝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世界上竟有這樣誠實無欺的人?皇帝換了一個題目,晏殊從容就試?;实坶喚砗簏c頭稱許。這個“稱許”不僅是稱許其才學,更是稱許其誠實不隱。
于是真宗將晏殊選拔為秘書閣正字(校對),給予他在皇家圖書館讀書的優(yōu)待。時間不長,競被真宗擢拔為東宮太子宮。這是許多文職官員夢寐以求的職位:當了太子的老師,將來太子當政,自己前途就不可限量了!大臣們奇怪晏殊有何功德,得以當此大任?真宗解釋說:他派直史館學士陳彭年注意觀察晏殊的日常生活,得知這個青年終日唯以讀書為樂,不像許多臣子迷花賞柳,沉醉不歸。像這樣謹厚苦學的人,正可為太子官。面對真宗的褒獎,晏殊卻起奏說,臣下并非不樂游宴,只是我沒錢罷了。如果有錢,我也會出去游玩的。晏殊的一臉真誠,使真宗一時語塞,但也使真宗更加信任和賞識他,晏殊逐步成為皇帝依仗的股肱和腹心,最終官至宰相。真宗每遇疑難事,常以方寸小紙細書向其咨詢,他也將自己的答奏慎密封呈,多獲真宗采納。
晏殊公忠謀國,還突出地表現(xiàn)侍人以誠上,并因此受到當世后人的高度贊譽。他“遇人必以誠……得一善,稱之如已出”,以致“當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等,皆出其門”。他對這些青年才俊諄諄教導,大力舉薦,為他們提供施展抱負的舞臺,支持他們的改革創(chuàng)舉,特別是在他們遇到挫折時,還為之辯護,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復出,繼續(xù)他們的事業(yè)。如果離開晏殊始終如一的支持,范仲淹、韓琦等人“慶歷新政”的出臺、解除西夏威脅的建樹,是難以想像的。
誠實,是晏殊突出的品格,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鬃釉唬骸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應該是人生道德的底線,但真正能夠完全做到的,好像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在政治前途、財富和聲色誘惑面前,還能像晏殊那樣把持得住,經(jīng)得住考驗,那就很難說了。時代需要弘揚晏殊式的誠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