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紀(jì)魏遷洛陽
【原文】
(永明十一年)魏主以平城[1]地寒,六月雨雪,風(fēng)沙常起,將遷都洛陽;恐群臣不從,乃議大舉伐齊[2],欲以脅眾。齋于明堂左個[3],使太常卿王諶筮[4]之,遇"革",帝曰:"湯、武革命[5],應(yīng)乎天而順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書任城王澄[6]曰:"陛下奕葉重光[7],帝有中土;今出師以征未服,而得湯、武革命之象,未為全吉也"。帝厲聲曰:"繇云:大人虎變[8],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龍興已久,何得今乃虎變"!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9]眾邪"!澄曰:"社稷雖為陛下之有,臣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10],曰:"各言其志,夫亦何傷"!
【注解】
[1]魏主: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稱元宏,鮮卑人。執(zhí)政期間,對北魏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和社會習(xí)俗等各方面,進(jìn)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的都城。
[2]齊:南朝的齊。
[3]齋于明堂左個:在明堂南廂的東頭大廳。明堂,古代帝王頒布政令,接受朝覲和祭祀天地諸神以及祖先的場所。
[4]太常卿:官名,秦置奉常,漢改名太常,掌宗廟禮儀,兼選試博士。其后為專掌祭祀禮樂之官。北魏稱太常卿。諶:(chén)。筮(shì):古代用蓍草占卜的一種迷信活動。
[5]湯、武革命:商湯討伐夏,周武王討伐商,都是改朝換代的征伐。這是革卦的卦辭。
[6]任城王澄:拓跋澄,孝文帝叔父,北魏遷都的重要支持者。
[7]奕葉重光:指孝文帝繼承北魏先世光輝的基業(yè)。奕葉,即奕世,累世。重光,比喻累世盛德,輝光相承。
[8]繇(yáo):《易經(jīng)》的"繇辭",即卜辭。大人虎變:比喻居上位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虎變,如虎身花紋的變化。
[9]沮:動詞,令……沮喪。
[10]解:消失,消解。
【譯文】
永明十一年(493年),魏孝文帝因為平城寒冷,六月都會下雪,又常有風(fēng)沙,因此想要遷都洛陽;但擔(dān)心群臣不愿意,于是聲言要大舉伐齊,以此脅迫眾人。在明堂齋戒,讓太常卿王諶占卜,得出"革"卦,孝文帝說:"革卦就是湯、武革命,順乎天命應(yīng)乎人心。這是大吉"!群臣不敢說話。尚書任城王拓跋澄說:"陛下繼承了先世的光輝基業(yè),在中原稱帝;如今出兵征伐還未臣服的敵寇,就得到表示湯、武革命的卦,這不算是全吉"?;实蹍柭曊f:"繇辭說:王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就如同虎身上的花紋一樣,怎么不吉啦"?拓跋澄答道:"陛下龍興已久,怎么現(xiàn)在又出來虎變呢"?孝文帝怒道:"社稷是我的社稷,任城王是想阻止我發(fā)兵嗎"?拓跋澄說:"社稷雖為陛下所有,但臣為社稷之臣,怎么能明知危險而不說話"。過了很久皇帝才平息怒氣,說:"不過是各自表明心意而已,也沒什么關(guān)系"。
【原文】
既還宮,召澄入見,逆[1]謂之曰:"向者《革卦》,今當(dāng)更與卿論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競言,沮[2]我大計,故以聲色怖文武耳。想識朕意"。因屏[3]人,謂澄曰:"今日之舉,誠為不易。但國家興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將移風(fēng)易俗,其道誠難,朕欲因此遷宅中原,卿以為何如"?澄曰:"陛下欲卜宅[4]中土,以經(jīng)略四海[5],此周、漢之所以興隆也"。帝曰:"北人習(xí)常戀故[6],必將驚擾,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斷自圣心,彼亦何所能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7]也"!
六月,丙戌,命作河橋,欲以濟(jì)師。
【注解】
[1]逆:迎上前去。
[2]沮:同"阻",阻撓。
[3]屏(bǐnɡ):屏退,讓人退下。
[4]卜宅:選擇住地。這里指遷都。
[5]經(jīng)略四海:經(jīng)營治理天下。
[6]習(xí)常戀故:習(xí)慣于舊有的、已經(jīng)成為常例的事物,戀舊。
[7]子房:張良,漢初劉邦的謀臣。
【譯文】
孝文帝回宮后召拓跋澄入見,迎上前去對他說:"上次說的《革卦》,我現(xiàn)在和你再重新討論一下。明堂上我之所以發(fā)怒,是因為怕人人競相發(fā)言,破壞我的大計,所以故意疾言厲色,不過為了震懾百官罷了。想必你能了解我的心意"。孝文帝讓隨從退下,對拓跋澄說:"今日之事實在是不容易,但國家在北方興起,遷都到平城,此地是適合打仗的地方,不適合推行文治。如今要移風(fēng)易俗,實在艱難,朕因此想遷都中原,你有什么看法"?拓跋澄說:"陛下想遷居中原,以經(jīng)營天下,這本來就是周、漢兩朝之所以能夠興盛的原因"。孝文帝說:"北人風(fēng)俗戀舊保守,知道之后必定驚擾,阻力重重,你有什么辦法"?拓跋澄說:"不平凡的事,本身就不是平凡的人可以辦得到的,陛下乾綱獨(dú)斷,反對的人又能做什么呢"?孝文帝說:"任城王真是我的張良"。
六月,丙戌,孝文帝下令建造黃河上的橋,準(zhǔn)備出師時渡河用。
【原文】
(九月)戊辰,魏主濟(jì)河[1];庚午,至洛陽。
魏主自發(fā)平城至洛陽,霖雨[2]不止。丙子,詔諸軍前發(fā)。丁丑,帝戎服[3],執(zhí)鞭乘馬而出。群臣稽顙[4]于馬前。帝曰:"廟算[5]已定,大軍將進(jìn),諸公更欲何云"?尚書李沖等曰:"今者之舉,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獨(dú)行,競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無其辭,敢以死請"!帝大怒曰:"吾方經(jīng)營天下,期于混壹[6],而卿等儒生,屢疑大計;斧鉞有常[7],卿勿復(fù)言"!策馬將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諫。帝乃諭群臣曰:"今者興發(fā)不小,動而無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遷中土;茍不南伐,當(dāng)遷都于此,王公以為何如?欲遷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帥如右。南安王楨進(jìn)曰:"成大功者不謀于眾。今陛下茍輟[8]南伐之謀,遷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蒼生之幸也"。群臣皆呼萬歲。時舊人雖不愿內(nèi)徙,而憚于南伐,無敢言者;遂定遷都之計。
【注解】
[1]濟(jì)河:渡河。
[2]霖雨:連綿大雨。
[3]戎服:穿著軍服。
[4]稽顙(sǎnɡ):古代一種跪拜禮,屈膝下拜,以額觸地,表示極度的虔誠。
[5]廟算:朝廷確定的謀略。
[6]混壹:統(tǒng)一天下。
[7]斧鉞有常:斧和鉞,古代兵器,用于斬刑。這里借指重刑。常,規(guī)矩,規(guī)則。
[8]輟(chuò):停止,停息。
【譯文】
九月戊辰,孝文帝渡過黃河,庚午至洛陽。
孝文帝自平城出發(fā)到洛陽,雨一直連綿不止。丙子,下詔諸軍出發(fā)。丁丑,孝文帝穿著戰(zhàn)袍,執(zhí)鞭乘馬出來。群臣聚集在他的馬前磕頭攔阻?;实壅f:"朝廷的大計已定,大軍就要出發(fā),諸公還想說什么"?尚書李沖等人說:"陛下現(xiàn)在的征伐,天下人都不愿意,只合陛下自己的心意,臣不知陛下如此獨(dú)斷專行,究竟為什么?臣等不愿陛下出征,但不知道該說什么來阻止陛下,只有以死相勸"。孝文帝大怒說:"我正在經(jīng)營天下,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而你們這些儒生,屢屢懷疑我的大計;斧鉞不饒人,你們就不必再說了"。策馬將行,這時安定王拓跋休等都懇切地哭諫皇帝放棄出征。孝文帝于是對群臣說:"如今做出這么大的場面,最后如果取消征伐,怎么做后人的榜樣?朕世代居住在遙遠(yuǎn)的北方,想要南遷到中原;如果不南征,就遷都于此,各位王公以為如何?同意遷都的站在左面,不愿意的站到右面"。安定王拓跋休等人一起站到了右面。南安王拓跋楨上奏說:"建立大功勛的人不征求大家的意見。如今陛下如果能停止南征,遷都洛陽,那么這是臣等的心愿,也是百姓之幸"。群臣高呼萬歲。當(dāng)時雖然老一輩人都不愿遷都,但相比之下更害怕南征,所以沒有敢出來反對的;于是孝文帝就定下遷都之策。
【原文】
李沖言于上曰:"陛下將定鼎[1]洛邑,宗廟宮室,非可馬上行游以待之。愿陛下暫還代都[2],俟群臣經(jīng)營畢功[3],然后備文物、鳴和鸞[4]而臨之"。帝曰:"朕將巡省州郡,至鄴[5]小停,春首即還,未宜歸北"。乃遣任城王澄還平城,諭留司百官以遷都之事,曰:"今日真所謂革也。王其勉之"!帝以群臣意多異同,謂衛(wèi)尉卿[6]、鎮(zhèn)南將軍于烈曰:"卿意如何"?烈曰:"陛下圣略淵遠(yuǎn),非愚淺所測。若隱心而言,樂遷之與戀舊,適中半耳"。帝曰:"卿既不唱異,即是肯同,深感不言之益"。使還鎮(zhèn)平城,曰:"留臺庶政[7],一以相委"。
【注解】
[1]定鼎:這里指遷都。
[2]代都:即平城。
[3]俟(sì):等。經(jīng)營畢功:指營建都城的工程結(jié)束。
[4]備文物、鳴和鸞:準(zhǔn)備好車駕及典章文物(迎接孝文帝)。和鸞,古代車上的鈴鐺。掛在車前橫木上稱"和",掛在軛首或車架上稱"鸞"。
[5]鄴(yè):今河北臨漳境內(nèi)。
[6]衛(wèi)尉卿:官名,統(tǒng)率衛(wèi)士守衛(wèi)宮禁。
[7]留臺庶政:平城政府中的各種政務(wù)。
【譯文】
李沖進(jìn)言:"陛下將定都洛邑,則新都的宗廟宮室,并非立刻可以建成。希望陛下暫回平城,待群臣將都城營造完畢,再具儀仗車駕,迎候陛下駕臨"。孝文帝說:"朕要去巡省州郡,在鄴城稍作停留,初春就會回洛陽,不宜北回舊都了"。于是派遣任城王拓跋澄回平城,將遷都之事告知留下的百官,說:"今日是真正的革了。任城王要好好努力"!孝文帝知道群臣意見不一,對衛(wèi)尉卿、鎮(zhèn)南將軍于烈說:"你覺得遷都之事如何"?于烈答道:"陛下英明的謀略看得深遠(yuǎn),不是愚笨和淺陋之輩可以猜測得到的。如果誠心來說,愿意遷都和懷戀舊地,各占一半吧"?;实壅f:"你既不提出反對,也就是贊同,我深深感念你不說出反對的話的好處"。派他還鎮(zhèn)平城,說:"舊都的一切政務(wù),全都委托給你了"。
【原文】
冬,十月,戊寅朔,魏主如金墉城[1],征穆亮,使與尚書李沖、將作大匠[2]董爾經(jīng)營洛都。
乙未,魏解嚴(yán)[3],設(shè)壇于滑臺城東[4],告行廟[5]以遷都之意。大赦。起滑臺宮。任城王澄至平城,眾始聞遷都,莫不驚駭。澄援引古今,徐以曉之,眾乃開伏[6]。澄還報于滑臺,魏主喜曰:"非任城,朕事不成"。
【注解】
[1]金墉城:三國魏明帝時筑,為當(dāng)時洛陽城(今河南洛陽東)西北角的一個小城。
[2]將作大匠:官名,掌宮室、宗廟、陵寢等的土木營建。
[3]魏解嚴(yán):解除戒嚴(yán)令。
[4]壇:祭壇?;_:河南滑縣。相傳古有滑氏,于此筑壘,后人筑以為城,高峻堅固。漢末以來為軍事要沖。北魏與金墉、虎牢、碥礅稱河南四鎮(zhèn)。
[5]行廟:天子巡幸或大軍出征臨時所立的廟。
[6]開伏:開悟心服。
【譯文】
冬季,十月戊寅朔,孝文帝到金墉城,征用穆亮,讓他與尚書李沖、將作大匠董爾營造洛都。
乙未,孝文帝在滑臺城東設(shè)祭壇,將遷都之意稟報行廟,大赦天下。修建滑臺宮。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百官才聽說遷都的事,無不大驚失色。拓跋澄引古論今,慢慢開導(dǎo)大家,眾人也就漸漸明白過來,接受了這件事。拓跋澄回報,孝文帝大喜,說:"沒有任城王,朕遷都之事不會這樣順利"。
【原文】
癸卯,魏主如鄴城。王肅[1]見魏主于鄴,陳伐齊之策。魏主與之言,不覺促席移晷[2]。自是器遇日隆,親舊貴臣莫能間[3]也。魏主或屏左右與肅語,至夜分不罷,自謂君臣相得之晚。尋除輔國將軍、大將軍長史。時魏主方議興禮樂,變?nèi)A風(fēng),凡威儀文物,多肅所定。
乙巳,魏主遣安定王休帥從官迎家于平城。
【注解】
[1]王肅:出身世家大族,其父王奐在南齊被人誣陷,父子一起被殺,只有王肅逃到北魏,得到孝文帝的重用,對于北魏的改革貢獻(xiàn)極大。
[2]促席移晷(ɡuǐ):坐席向前移動,時間流逝。形容孝文帝和王肅一見如故,談話投機(jī),不知不覺地時光就過去了,座位也越來越近。晷,日影。
[3]間(jiàn):隔閡,疏遠(yuǎn)。
【譯文】
癸卯,孝文帝到鄴城。王肅在鄴城覲見,陳奏伐齊之策。孝文帝和他談話,不自覺促席相就,忘記了時間。從此越來越器重他,禮遇也越來越隆重,親舊貴臣誰也不能讓君臣之間有隔閡。孝文帝有時屏退左右和他談話,到夜半還不停,自稱君臣相見恨晚。很快任命王肅為輔國將軍、大將軍長史。其時孝文帝正在準(zhǔn)備興禮樂,變?nèi)A風(fēng),所有典章文物,大多為王肅制定。
乙巳,孝文帝派安定王拓跋休帶領(lǐng)官員到平城,將皇室成員接來洛陽。
【原文】
(建武元年十月)戊申,魏主親告太廟,使高陽王雍、于烈奉遷神主于洛陽;辛亥,發(fā)平城。
(十一月)魏主至洛陽,欲澄清流品[1],以尚書崔亮兼吏部郎。
(十二月)魏主欲變易舊風(fēng),壬寅,詔禁士民胡服[2]。國人多不悅。
【注解】
[1]澄清流品:魏晉南北朝時特有的制度,按照門第的高低將士人分成不同等級,以此確定官員的地位高低。
[2]胡服:鮮卑服裝。
【譯文】
建武元年(494年)十月戊申,孝文帝親自告祭太廟,派高陽王拓跋雍和于烈負(fù)責(zé)將祖宗牌位護(hù)送到洛陽。辛亥,自平城出發(fā)遷都洛陽。
十一月,孝文帝到洛陽,想要效法南朝的門閥品第,用尚書崔亮兼吏部郎。
十二月,孝文帝想改變鮮卑族的舊風(fēng)俗,壬寅,下詔禁止士民穿胡服。國人大多不愿意。
【原文】
(建武二年五月)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群臣,謂曰:"卿等欲朕遠(yuǎn)追商、周,為欲不及漢、晉邪"?咸陽王禧對曰:"群臣愿陛下度越[1]前王耳"。帝曰:"然則當(dāng)變風(fēng)易俗,當(dāng)因循守故邪"?對曰:"愿圣政日新"。帝曰:"為止于一身,為欲傳之子孫邪"?對曰:"愿傳之百世"!帝曰:"然則必當(dāng)改作,卿等不得違也"。對曰:"上令下從,其誰敢違"!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2],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xí)性已久,容不可猝[3]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dāng)加降黜。各宜深戒!王公卿士以為然不"?對曰:"實如圣旨"。帝曰:"朕嘗與李沖論此,沖曰:四方之語,竟知誰是;帝者言之,即為正矣。沖之此言,其罪當(dāng)死"!因顧沖曰:"卿負(fù)社稷,當(dāng)令御史牽下"!沖免冠頓首謝。又責(zé)留守之官曰:"昨望見婦女猶服夾領(lǐng)小袖[4],卿等何為不遵前詔"!皆謝罪。帝曰:"朕言非是,卿等當(dāng)庭爭[5]。如何入則順旨,退則不從乎"!六月,己亥,下詔:"不得為北俗之語于朝廷。違者免所居官"!
【注解】
[1]度越:超越。
[2]北語:鮮卑語。
[3]猝:忽然。
[4]夾領(lǐng)小袖:即鮮卑服裝。
[5]庭爭:即廷爭,在朝堂上當(dāng)面提出反對意見。
【譯文】
建武二年(495年)五月,孝文帝想改變鮮卑人的風(fēng)俗習(xí)慣,于是引見群臣,問道:"各位想要朕遠(yuǎn)比商、周之善政,還是想要朕連漢、晉都不如"?咸陽王拓跋禧奏對道:"群臣愿陛下超越前王"。孝文帝說:"那么我們應(yīng)當(dāng)移風(fēng)易俗呢,還是因循守舊呢"?群臣答道:"愿陛下的施政不斷日新月異"。孝文帝問:"朝廷基業(yè)是要止于一身呢,還是想要傳之子孫呢"?群臣答道:"愿傳之百世"。孝文帝說:"那么一定要加以變革,各位不可以不遵行朝廷頒布的法度"。群臣答道:"朝廷頒布政令,臣下服從遵行,沒有人敢抗命的"。孝文帝說:"古語說名不正,言不順,禮樂制度也建立不了。如今我想禁止說鮮卑語,改說漢話。三十歲以上的,已經(jīng)習(xí)慣了,可以不必立刻改變。三十以下、現(xiàn)在朝廷為官的,不許再說鮮卑語;有人還故意說鮮卑語的,就降職免官。各位請深以為戒。王公卿士們以為如何"?群臣答道:"陛下說的有理"。孝文帝說:"朕曾與李沖討論過此事,李沖說:四方都有土語,誰知道哪種才是正確的呢?陛下用哪種語言,哪種就是正音。李沖此言,應(yīng)該處死"?;仡櫪顩_說:"你辜負(fù)了社稷,應(yīng)當(dāng)令御史牽下治罪"。李沖脫帽,磕頭謝罪。孝文帝又責(zé)備留守官說:"昨天我看見有的婦人仍然穿著夾領(lǐng)小袖的鮮卑服裝,你們?yōu)槭裁床蛔裥形抑暗脑t書"?官員們一起謝罪。孝文帝說:"我說的對不對,你們應(yīng)當(dāng)面指出,但怎么能當(dāng)面唯命是從,轉(zhuǎn)了身就不肯遵行呢"?六月己亥下詔:"朝廷之上不許說鮮卑語,違者免官"!
【原文】
魏有司上奏:"廣川王妃[1]葬于代都,未審[2]以新尊從舊卑,以舊卑就新尊"?魏主曰:"代人遷洛者,宜悉葬邙山[3]。其先有夫死于代者,聽妻還葬;夫死于洛者,不得還代就妻。其余州之人,自聽從便"。丙辰,詔:"遷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于是代人遷洛者悉為河南洛陽人。
【注解】
[1]廣川王妃:廣川王拓跋諧的王妃。
[2]審:弄明白。
[3]邙(mánɡ)山:在今河南境內(nèi)。
【譯文】
魏有司上奏說:"廣川王妃葬在平城,現(xiàn)在廣川王落葬,不知道應(yīng)該將廣川王葬回平城呢,還是將王妃移到洛陽和王爺一起下葬"?孝文帝說:"代人遷到洛陽的,死后一律葬在洛陽以北的邙山。如果有丈夫先死葬在平城的,可以準(zhǔn)許妻子還葬;丈夫死于洛陽的,不得還葬就妻。其余各州的人,可以自行決定"。丙辰詔:"遷居洛陽的鮮卑人死后,葬河南,不得還北"。于是代人遷到洛陽的,全部為河南洛陽人。
【評析】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與其說是一次遷都,不如說是鮮卑政權(quán)的一次全面漢化改革運(yùn)動。
孝文帝對這次變革運(yùn)動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了解,而對于族人的心態(tài)和性格也有足夠充分的認(rèn)知,所以他在遷都前作了一次有趣的表演。他號稱要南征伐齊,而且疾言厲色,以威嚴(yán)震懾群臣的反對意見。等到大軍似模似樣地到了洛陽,終于有大臣出面勸阻,然后群臣一致表示希望皇帝放棄南征。在這種情形下,孝文帝提出南征可以放棄,可是大張旗鼓地離開平城,總不好就此偃旗息鼓,如果不打仗,那么就遷都到洛陽吧。在南征的可怕威脅下,大多數(shù)官員都主動選擇了遷都。這完全是利用了人們兩害相較取其輕的心理反應(yīng)。
然后孝文帝一邊派宗室王公心腹大臣去平城傳達(dá)消息,安撫大家,一邊一再在群臣面前表現(xiàn)出堅定的遷都姿態(tài),不斷和大臣討論遷都和移風(fēng)易俗的必要性??雌饋硭坪跏怯昧^度,但是結(jié)合到遷都后頒布的等同于全盤漢化的改革措施,可以看出孝文帝完全了解這次變革對于鮮卑舊人心理的巨大沖擊,所以他之前所做的種種曉之以理,臨之以威,不惜再三譬解,要大家改變想法的努力就顯得務(wù)實而穩(wěn)妥了。這是一次比較成功的變革,領(lǐng)導(dǎo)者事先充分的準(zhǔn)備和得體的處置方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