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又名香豉、淡豉,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種子的發(fā)酵加工品。其性味苦寒,具有解表,除煩,宣郁,解毒之功效。用于傷寒熱病,寒熱,頭痛,煩躁,胸悶。
圖片
入藥部位
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種子。
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寒。歸肺、胃經(jīng)。
功效
解表,除煩,宣郁,解毒。
主治
用于傷寒熱病,寒熱,頭痛,煩躁,胸悶。
相關(guān)配伍
1、與蔥白同用,可用于風(fēng)寒感冒初起,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鼻塞等癥。
2、與梔子同用,可用于外感熱病,邪熱內(nèi)郁胸中,心中懊憹,煩熱不眠等癥。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5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炒焦研末調(diào)敷。
炮制方法
取桑葉、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濾過,煎液拌入凈大豆1000g中,俟吸盡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內(nèi),用煎過的桑葉、青蒿渣覆蓋,悶使發(fā)酵至黃衣上遍時,取出,除去藥渣,洗凈,置容器內(nèi)再悶15~20天,至充分發(fā)酵、香氣溢出時,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生理特性
一年生草本,高50~3750px。莖多分枝密生黃褐色長硬毛。淡豆豉粒呈橢圓形,略扁,長0.6~25px,直徑0.5~17.5px。表面黑色,皺縮不平,一側(cè)有棕色的條狀種臍。質(zhì)柔軟,斷面棕黑色,子葉2片,肥厚?;ㄆ?~7月,果期7~9月。
產(chǎn)地
全國各地均產(chǎn)。
相關(guān)論述
1、《別錄》:“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吸,兩腳疼冷。又殺六畜胎子諸毒?!?/span>
2、《藥性論》:“主下血痢如刺者,治時疾熱病發(fā)汗,又寒熱風(fēng),胸中生瘡者?!?/span>
3、《本草綱目》:“下氣,調(diào)中。治傷寒溫毒發(fā)痘,嘔逆。”
淡豆豉的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羅定有一位財主特別喜愛煮黃豆吃,每天都要煮上一鍋。有一次,煮好豆后,一家人突然都因急事外出,幾天后才回來?;丶液螅斨鞯谝患戮拖肫鹆四清佒蠛玫狞S豆,豈料揭開鍋蓋,鍋里的豆已長滿一層白毛。財主看到連連搓手說:“可惜、可惜?!崩掀艆s毫不介意,罵他:“有什么好可惜的,不就是一鍋臭豆?值不了兩文錢,扔了算啦?!?/p>
財主還是有點可惜,碰巧有一位乞丐來行乞,財主一看大喜,不如把生了白毛的豆施舍給乞丐,既得了樂善好施的名聲,一鍋豆又不用扔了可惜,便將長滿了長毛的黃豆全部給了這位乞丐。乞丐看到財主突然施舍了一鍋煮熟的豆給自己,雖然隔了幾天顏色有點怪怪的,但可以幾天不用餓肚皮了,將豆洗干凈,并涼曬干后,加鹽用一個瓦罐裝好并蓋嚴(yán)備用。正好附近舉辦蘸會(廟會),一連幾天,乞丐乞討得不少飯菜,顧不上吃這些煮豆。廟會結(jié)束后,他打開缸蓋,頓覺一陣芬香撲鼻,熟豆變成了有香味的豆,豆的底下還有一層烏黑的油,味道還挺鮮美。他拿了這些淡豆豉到財主的廚師那里,叫他嘗一嘗味道,故意問他:“大師傅,你知道這些東西是什么?”廚師抓了一把放在口中嚼了嚼后覺得味道不錯,并用這些淡豆豉配了幾道菜。財主品味后,連連贊好,于是留乞丐在他家做長工,專門制作淡豆豉,便問乞丐這些是什么東西。乞丐想起財主故意把變霉的豆施舍給自己吃,心里有點氣,故意說,這是豆屎。乞丐本來缺牙說話發(fā)音不足,屎與豉的發(fā)音本來相差不大,廚師一聽乞丐說是“淡豆豉”,名稱不錯,連連點頭“淡豆豉,好!好!”,后來這位乞丐在財主家干了幾年,積了點錢,自己辦了個淡豆豉作坊,專門制作淡豆豉出賣。這雖然是一種傳說,但聽來仍覺可信。
淡豆豉享有盛名是明清兩代的事,而淡豆豉的制作卻可以追溯到更遙遠(yuǎn)的年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已將它入藥。淡豆豉的制作,要經(jīng)過發(fā)酵、洗滌和蒸曬的過程,普通家庭亦可以制作。淡豆豉的制作發(fā)明權(quán)屬于誰,歷來未有記載,大概是因為它是一位乞丐的發(fā)明,不為文人所重視。
(來源于百度百科)
轉(zhuǎn)發(fā)有禮
自即日起轉(zhuǎn)發(fā)當(dāng)天微信到朋友圈,憑截圖可到藥博商城領(lǐng)取精美禮品一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