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9年,西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滅亡了盤踞在朝鮮半島中部、北部的衛(wèi)滿朝鮮,并在其舊地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4郡”。那么問題來了,“漢4郡”其統(tǒng)治范圍在哪?又是如何消失的?
先說樂浪郡!其統(tǒng)治范圍在朝鮮半島的西北部,郡治在衛(wèi)滿朝鮮都城王險城,也就是今朝鮮國首都平壤。再來說說玄菟郡!其統(tǒng)治范圍大約在今朝鮮國咸鏡南道、咸鏡北道以及中國遼寧、吉林省東部一帶,郡治在夫租縣,也就是今朝鮮國的咸興市。
接著說真番郡!其統(tǒng)治范圍大致相當于今朝鮮國黃海南道、黃海北道、開城工業(yè)地區(qū)和韓國西北部一帶,郡治在霅縣(韓國首都首爾)。最后說說臨屯郡!其統(tǒng)治范圍大致在韓國東北部和小部分朝鮮國南部領土,郡治在東暆縣(朝鮮國江原道元山市)。
而此時,朝鮮半島南部一小塊地方,并存著3個小部落:馬韓、辰韓、弁韓,合稱3韓。當然了,漢4郡并存的情況只延續(xù)了20多年。公元前82年,漢昭帝將真番、臨屯2郡與玄菟郡的東部和南部地區(qū)并入樂浪郡,郡治仍在今朝鮮國首都平壤。
公元前8年,漢朝立玄菟郡高句麗縣(吉林集安)人高朱蒙為高句麗侯。公元2年,漢廷將樂浪郡分設南部都尉和東部都尉。與此同時,玄菟郡的郡治也移往高句麗縣。9年,王莽把漢朝境內(nèi)其他王都降級為侯,但是由于高朱蒙本來就是侯爵,所以沒降他的爵位。
12年,高朱蒙帶著高句麗縣人發(fā)動叛亂,妄圖獨立建國,但被朝廷鎮(zhèn)壓。之后,王莽殺高朱蒙,高句麗侯位被取消,并將高句麗縣改名為“下句麗縣”。接著,第2代高句麗侯趁著西漢大動蕩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叛亂,并建立了有自主權(quán)的諸侯國,但未稱王。
28年,東漢遼東郡太守發(fā)兵鎮(zhèn)壓高句麗縣人。32年,高句麗侯第1次稱王,正式建國。與此同時,東漢接受高句麗國的朝貢。37年,高句麗第3代國王大武神王(高句麗建國后,稱高朱蒙為開國國王,也就是第1代國王)向東漢的樂浪郡進攻,并一度占據(jù)。
7年后,漢光武帝劉秀派兵渡海收復樂浪郡。49年,高句麗第5代國王慕本王派大軍襲擊東漢的北平、漁陽、上谷、太原4個郡,后被收回。之后,高句麗國開始不斷蠶食樂浪郡、玄菟郡的領土。而東漢忙于對抗北部敵人,無暇顧及樂浪郡和玄菟郡。
因此,樂浪郡、玄菟郡領土一直在減少,郡治也遷到了今中國境內(nèi)。東漢末年,遼東軍閥公孫康從樂浪郡屯有縣南部的荒地中分治出帶方郡,轄境與從前樂浪南部都尉的管區(qū)相同。三國時期,高句麗國又趁著中原大亂入侵樂浪郡和玄菟郡,但被遼東公孫家族擊退。
238年,司馬懿滅公孫淵,廢侯成縣。而此時的樂浪郡、玄菟郡,在高句麗國的攻擊下,差點成了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的“飛地”。西晉“八王之亂”爆發(fā)后,高句麗國趁機發(fā)兵南下,于313年奪得了樂浪郡和帶方郡。404年,高句麗又趁中原大分裂,占領玄菟郡。
至此,漢武帝在朝鮮半島設立的漢4郡正式消失,中國在朝鮮半島的統(tǒng)治也暫時告一段落。直到唐朝李治時期,中國才再次統(tǒng)治朝鮮半島。而半島南部的3韓,馬韓被扶余人吞并,建立百濟,辰韓和弁韓合并為新羅。(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zhuǎn)發(fā)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