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是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tǒng)習(xí)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shè)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fù)責(zé)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hù)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shè)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shù)纳裣?。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灶神是漢族民間最富代表性,最有廣泛群眾基礎(chǔ)的流行神,寄托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zāi)、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xí)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shè)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令菩薩'或'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稱'灶君公'。傳說他是負(fù)責(zé)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為一家的保護(hù)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shè)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shù)纳裣?。
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又稱為小年。民諺曰:'二十三,祭灶官。'舊俗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jiān)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lián),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河南風(fēng)俗
河南漢族民間講究'祭灶必祭在家',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來到'的俗諺。祭灶時,凡在外的人都要趕回。豫東等地,選在祭灶節(jié)認(rèn)了干親的干兒、干女,也要攜帶灶糖、燒餅、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雞來參加干娘家的祭灶儀式,表示自己已是干娘家的正式成員。
河南漢族民間多尊傳說中的泥匠張奎為灶神,說其鍋臺壘得好,故死后作了灶神。傳說'灶神司人間善惡,上天回好言,可保來年免災(zāi)'。河南漢族民間灶神之位多設(shè)在廚房的后墻上,灶祭灶節(jié)圖冊 神畫多為朱仙鎮(zhèn)木版印制。畫之正中為灶君夫婦,頭上為玉宇天宮,下面印有當(dāng)年歷法和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表,并標(biāo)有幾龍治水,幾日得辛。底部中間是一聚寶盆,外有八仙,左右待立金童玉女、兩側(cè)還有雞犬六畜,俗稱'老灶爺牌位'。
河南人祭灶歷來由男人主祭,漢族民間傳說,月亮屬陰,灶君屬陽,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但安陽等地,也有家庭主婦主祭者。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條、白菜、海帶等作成'祭灶湯',端至老灶爺牌位前,然后再供上用糖糊或麥糖飴制成的芝麻酥,稱'祭灶糖',因'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故于祀時以糖餅粘神口使勿言'。有的還烙制十八個火燒,并用公雞一只,夾其兩翼,放在灶神前,同時將一些草、豆放在一邊以'秣神馬'。祭灶時,主祭者先將酒灑在雞冠上,然后,燃香、燭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祭者口念禱詞,其內(nèi)容多種多樣,均為求助祈福之語。禱告畢,將灶神像從墻上揭下,用灶糖輕輕在其嘴上抹一下,置于紙馬上焚燒,同時高呼'送灶爺騎馬升天',祭祀便告結(jié)束。
祭灶后,全家老幼便一起享用祭灶糖、餅和共進(jìn)晚餐。在上蔡等地,所進(jìn)晚餐多用面條等素食,不食葷腥,講究吃得越多越好,俗稱'填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祭灶節(jié)后也是貧苦人家難過的日子,稱作'年關(guān)',這時地主多派人到窮人家討債要帳。一些難以還債者只好躲出去,謂之'躲年關(guān)',到年三十貼了對子后再回家,因俗有'年三十兒貼花門'之后外人便不可進(jìn)家的規(guī)矩,故稱'要命的祭灶,救命的春聯(lián)。'
北京風(fēng)俗
昔日北京,每逢到陰歷臘月上旬,大街小巷的油鹽店、雜貨鋪、南紙店、百貨攤都以代賣'灶王爺'。這種要木版水印的神像,大多來自華北的'版畫之鄉(xiāng)'天津楊柳青。那和藹、肅穆、善靜的灶王爺、灶王奶奶盛裝端坐,給人們以莊重的感覺。
每年一度,人們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不能說'買')來代替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熏火燎了陳舊不堪的舊灶王像。這似乎是在向人們預(yù)告,除夕馬上就要來到了。
給灶王爺、灶王奶奶奉上的供品,不須用雞鴨魚肉、干鮮果品之類,更不須用牛羊三牲,只須一些'糖瓜'(用麥芽糖制做的像雞蛋大小的瓜狀糖塊)就可以了。稍考究一點的人家,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蓮子八寶飯,他老人家就會更心滿意足。灶王爺騎的神馬,還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
俗云'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上天',這天人們稱它為'祭灶日'。在北京,這一天晚餐之前,每家家長都要先用糖瓜在灶門前烤化,然后抹在灶王爺、灶王奶奶的咀唇上。即使灶王爺不饞,人們也硬要把烤化了的糖飴放在他老人家的嘴邊,看業(yè)灶王爺賢伉儷都是喜歡吃甜食的。至更盡時分,家家院內(nèi)立桿,懸掛天燈,燃放鞭炮,舉家男子羅拜,祝以抑惡揚善之詞,送灶王爺上天,去向玉帝啟秦人間一年之善惡,而婦女不能參拜,只于內(nèi)室掃除爐灶,燃燈默拜。
福州風(fēng)俗
在福州,不同身份的人祭灶的時間不一樣。福州有句俗話'官三、民四、曲蹄五',指當(dāng)官者廿三祭灶,老百姓廿四祭灶,曲蹄囝(疍民,連家船民)廿五祭灶。
以前,灶公坑就設(shè)在廚房內(nèi)面向灶的方向。祭灶這天,灶公坑也要打扮一番。香爐放在中間,兩旁點上一對紅蠟燭。燭臺的旁邊,一邊擺上一個花瓶,一邊擺上福橘。擺花瓶,祈求平平安安,而擺福橘,則祈求吉祥如意。
在灶公坑的下方,桌上擺著供品。灶糖、灶餅是用麥芽糖做成的,本意是請灶公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荸薺,則是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xù)到年尾'。
大家要把舊的灶公畫像揭下來燒了,而不是撕了,意思是恭送他上天。
福州人祭灶日為何要吃甘蔗,還有個傳說。相傳宋朝福州有個窮書生,祭灶日買不起供品,只好撿別人丟掉的甘蔗頭供奉灶公灶婆,還剪了個紙馬,寫道:'一匹烏騅一條鞭,送你灶公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謂道文章不值錢!'那日,灶公上天把此事告訴玉帝,玉帝十分同情,讓書生中了狀元。所以福州小年祭灶時,要保留蔗頭。
在福州地區(qū),祭灶還需要用到年糖年餅,又叫灶糖灶餅。相傳玉皇大帝派灶神到人間視察每家每戶的行為善惡,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四到任,年末十二月廿四任滿上天稟報,這時候家家戶戶都祭灶為灶神餞行。祭灶分兩天舉行:廿三夜'祭葷灶',供品用魚肉、美酒,希望灶神在玉帝面前能隱惡揚善;廿四夜'祭素灶',這時候年餅就派上了用場,祭素灶只供水果和灶糖灶餅,怕灶神喝醉了酒,不分好壞,亂說一通。祭灶特別注重用糖,祭畢還抓一把糖在灶門口涂一遍,意思是把灶神嘴巴粘住,使其少說,不亂說,所以傳統(tǒng)的年餅一般都以糖餡為主。
祭灶節(jié),漢族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fēng)面'。山區(qū)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qū),流行吃炒玉米的習(xí)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jié)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過了二十三,漢族民間認(rèn)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jié)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xiāng)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jié)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zhǔn)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nèi),俗稱掃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塵土,粉刷墻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