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一部謀略博弈、功成與失敗的智慧型經(jīng)典名著。里面的每一個人物,雖歷經(jīng)千年,但是依舊栩栩如生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
魏蜀吳三位霸主,他們有夢想,可以開基立業(yè);他們有雄心,可以廣納賢才。
而這些賢才各個謀略超人,身手不凡,為三位霸主開基立業(yè),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但是他們要不英年早逝,要不壯志未酬,特別是陳宮、郭嘉、周瑜、諸葛亮,他們在生命的盡頭,留下了各自不同的遺言,讓人讀后,心痛淚催。
一、陳宮
陳宮在三國里,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配角,但是他的謀略不在郭嘉、荀彧、荀攸之下,只是錯投了呂布,致使大才難展。
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陳宮,就不會有后來的曹魏,就不會有曹操的雄霸天下。因為曹操刺殺董卓未果,被董卓畫影圖形追拿,幸遇陳宮相救,才得以脫險,后因一句“寧教我負(fù)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fù)我”,使得陳宮看透了曹操的奸詐,故棄之而去。
后來曹操擊敗呂布,也俘虜了陳宮,為了能留下陳宮輔佐自己,也是有意報救命之恩,曹操多次勸降,但是都遭到了陳宮的斷然拒絕,可是曹操依舊難以下令斬殺陳宮,只能以家小的安危來打動陳宮,《三國演義》第十九回,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
宮曰:“吾聞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絕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請即就戮,并無掛念。”
曹操聽完后,無奈的搖頭嘆息,只能殺了陳宮,善待了他的家人。
陳宮的最后遺言,顯現(xiàn)出他寧折不彎、絕不回頭的性格??赐噶瞬懿伲仁堑啦煌幌酁橹\,寧死不屈。同時也有一種期待,希望曹操能善待天下蒼生,不要印證曹操所說的“寧教我負(fù)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fù)我”
陳宮的性格、陳宮的期待,怎不叫人淚奔??!
二、郭嘉
郭嘉在《三國演義》里的戲份同樣并不多,但是他的《十勝十負(fù)論》,為曹操平定袁紹起到了堅定信念的作用。
他擅長奇謀,對于人心的把握,絕不在諸葛亮之下。后來袁紹戰(zhàn)敗病死,他的兩個兒子袁熙、袁尚逃往遼東投奔公孫康,為了斬草除根,不留后患,《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郭嘉病故前,給曹操留書一封,也就是臨終遺言,曰:
“今聞袁熙、袁尚往投遼東,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孫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擊之,必并力迎敵,急不可下;若緩之,公孫康、袁氏必自相圖,其勢然也?!?/strong>
郭嘉的遺計(遺言),可兵不血刃平定遼東,曹操深信不疑,果不出郭嘉所料,最終公孫康斬殺了二袁,并歸順了曹操。
郭嘉這種臨死憂國的謀士,卻英年早逝,怎么不讓人淚眼朦朧。
三、周瑜
周瑜東吳的第一任大都督。孫策逝后,為報知遇之恩,他忠心輔佐孫權(quán),在后漢三國初期,江東一隅,也是其他諸侯不可小覷的。
當(dāng)曹操大軍逼近赤壁時,東吳一片乞降之聲,但是在周瑜、魯肅的力排眾議之下,聯(lián)合劉備、諸葛亮一舉擊敗曹操,獲得了赤壁大戰(zhàn)的全勝。
而后,為了爭奪荊襄九郡的管轄權(quán),他與諸葛亮斗智斗勇,最終被諸葛亮三氣而死,時年36歲,《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周瑜至信吳主孫權(quán),曰:“魯肅忠烈,臨事不茍,可以代瑜之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倘蒙垂鑒,瑜死不朽矣”。
話剛說完,便昏厥過去,良久,才徐徐醒來,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shù)聲而亡。羅貫中先生有詩嘆曰:
赤壁遺雄烈,青年有俊聲。
弦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
曾謁三千斛,常驅(qū)十萬兵。
巴丘終命處,憑吊欲傷情。
這首詩總結(jié)了周瑜的一生。而他在箭傷迸發(fā),痛苦難耐之際,依舊想到的是國家安危,并留遺言為國家推薦了棟梁之才,以安軍心,以保江東。
而“既生瑜,何生亮”,讓周瑜絕望透頂,自認(rèn)識孔明第一天,被諸葛亮智激后,孫劉聯(lián)盟開始,就有心謀害之,以保江東以后無患。
怎奈三番五次加害孔明不成,反被孔明三氣而死,可悲自己一生文韜武略,未得施展,這種恨、這種怨、這種蒼天的不公,使他不服又絕望無奈而亡。
周瑜最大的痛就是,每想一計,諸葛亮都會先走一步,而自己又制不了他,帶著這種無奈的痛離世,怎不叫人淚奔。
四、諸葛亮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里是靈魂人物,也就是書膽,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陰陽知八卦,文可安邦,武可定國,對天下大勢,各國文臣武將都了如指掌,其人之智近乎于妖。
然而在晚年,卻遇到了曹魏的大都督司馬懿。一位與其不分伯仲的對手,雖然諸葛亮比司馬懿棋高一籌,但是卻造成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并于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軍營。
以諸葛亮的智慧,他知道后主是一位昏庸無能之君,可為報先帝三顧之恩,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彼栽谒R終前,他把后事安排的有條不紊。
《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十回,諸葛亮逝前給劉禪上表,勸諫皇帝。
曰:“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dá)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隱,以進(jìn)賢良;屏斥奸邪,以厚風(fēng)俗?!?/strong>告知劉禪要勤政,重視人才,遠(yuǎn)離奸邪,這樣可保國家長治久安。
并告知皇帝,自己的家資,“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strong>也就是說,我的家資足夠家人用度,國家無需在撥款項。
丞相是國家的二把手,為了國家穩(wěn)定過度,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蔣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誰可繼之?”孔明曰:“費文偉可繼之。”福又問:“文偉之后,誰當(dāng)繼者?”
諸葛亮之所以被稱為千古賢相,不是浪得虛名,而是如一顆蠟燭,燃燒自己,點亮別人,點亮國家。他的逝去令人悲痛、淚涌。故有杜工部贊曰:
長星昨夜墜前營,訃報先生此日傾。
虎帳不聞施號令,麟臺惟顯著勛名。
空余門下三千客,辜負(fù)胸中十萬兵。
好看綠陰清晝里,于今無復(fù)雅歌聲!
結(jié)語
《三國演義》里的這四大謀臣,各個忠義,各個謀略非凡,他們?yōu)閲业慕y(tǒng)一、百姓的樂業(yè)耗費了心機和生命,非常值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更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學(xué)習(xí)他們的智慧、學(xué)習(xí)他們的忠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