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澈(746—816)
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自幼出家,少即從詩人嚴(yán)維學(xué)詩。與皎然、包佶等交游后,詩名日盛,遠播京邑,為白居易、劉禹錫推崇。劉禹錫言他“以文章接才子,以禪理悅高人,風(fēng)儀甚雅,談笑多味”;詩人權(quán)德輿稱其詩如“松風(fēng)相韻,冰玉相叩”、“語甚夷易”、“淡然天和”。
天姥岑望天臺山
天臺眾峰外,華頂當(dāng)寒空。
有時半不見,崔嵬在云中。
【賞析】
天姥與天臺都是浙江名山。全詩緊扣“高寒”的意境而展開,蘊含著禪宗超然世外的孤寒高潔的境界。
天臺獨出眾峰之外,比其他的山峰“高”峻;它的山頂“高”頂寒空。山頂已寒,山頂之上的天空白是更寒。“有時”只看得到一半,那另一半到哪兒去了呢?它高聳入云,與充滿禪意的云融為一體?!坝袝r”二字不著痕跡,用得極妙,從另一角度說明詩僧常常注目于天臺華頂,陶醉于大自然的悠悠禪韻。
歸湘南作
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
如今還向山邊去,只有湖水無行路。
【賞析】
靈澈在詩名盛極一時之際,曾因人誣陷,貶徙湘楚。以親身經(jīng)歷,深味人世苦海茫茫,解脫不易。難得的是,靈澈運用他入神的詩筆,不著纖痕地將此意糅融入其中,難怪皎然如此盛贊:“此僧諸作皆妙,獨此一篇,使老僧見,欲棄筆硯。”(《贈包中丞書》)
佛教認為,“苦”與生俱來,有四苦、八苦。人的臉就是苦字形的,“艸”頭就是人的眉毛,“十”字是鼻子,“口”是嘴巴。月不明,法王無濟筏之愿,就只好向人間一借修行之路了。奈何命運多艱,身陷法網(wǎng),所以只好再去歸隱修道,雖然“湖水”漫漫“無行路”,但僧家之責(zé)便是濟世渡人,馭慈航以救眾生,故不輕言放棄!
東林寺酬韋丹刺史
年老心閑無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
【賞析】
這是一首廣為傳誦的言簡意賅的諷世詩。東林寺為廬山名剎,韋丹是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
首二句寫作者自己年老心閑無外事,麻衣草墊也無妨,安于窮約清苦的生活,心閑意寂如同古井無瀾。后二句說你們這些仕途中人、軒冕之士,談禪性濃,向往清幽靜遠的林下風(fēng)流,人人都說辭官歸林好,“朝衣脫去更悠然”(明人吳曾羽語);可是說歸說,就是沒有一個人起而行,只是在“進與退”、“仕與隱”之間彷徨復(fù)彷徨,連官場失意者都無一例外??梢娨_到真正的“心閑身適”,絕非易事!相比之下,那些光說不練,口口聲聲說休官好,實為“又得浮生半日閑”的人,與堅守清寂、只做不說的禪者,境界孰高孰低,明者一目了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