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周朝代殷之后,周公旦提出全新天命觀,并且制禮作樂,這可不是今天的禮儀和樂曲,古代的禮樂是關乎國家祭祀、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下面簡短介紹一下:
《尚書·多方》周公曰:“王若曰:猷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我惟大降爾命,爾罔不知。洪維圖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有夏誕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終日勸于帝之迪,乃爾攸聞。
這段的意思是:你們眾諸侯國治民的長官,我給你們下達教令,你們不可昏昏不聞。夏桀夸大天命,不常重視祭祀,上帝就對夏國降下了嚴正的命令。夏桀大肆逸樂,不肯恤問人民,竟然大行淫亂,不能用一天時間為上帝的教導而努力,這些是你們所聽說過的。夏桀夸大天命,不能明白老百姓歸附的道理,就大肆殺戮,大亂夏國。夏桀因習于讓婦人治理政事,不能很好地順從民眾,無時不貪取財物,深深地毒害了人民。也由于夏民貪婪、忿戾的風氣一天天盛行,殘害了夏國。上天于是尋求可以做人民君主的人,就大下光明美好的使命給成湯,命令成湯消滅夏國。從這段我們可以看出祭祀的重要性以及周朝的統(tǒng)治合法性。
西周在文化觀念上非常崇尚“德行”,這一點被后來孔子承襲并且進一步提出了“仁”的概念,西周就連君權也是“以德配天,合則天命常在,不合則天命轉(zhuǎn)移”。指的就是周天子如果不好好干,就讓他滾蛋,讓周天子的兒子趕緊繼位,如果沒有兒子,那就在最近的親戚里面找一個當天子。
著名的周厲王就是被貴族和當時的老百姓一起轟走了,但這不代表王權被推翻,當時的貴族們和諸侯們站出來說周厲王被驅(qū)逐了,現(xiàn)在要換一個周天子,這個事件叫'周召共和',共和就是指共同商量的意思參與人物就是召公、周公二相以及大貴族的家長們,他們把厲王之子,也就是太子靜長立為宣王。
《史記周本紀》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相與畔,襲厲王。厲王出奔於彘。
《史記·周本紀》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厲王死于彘。太子靜長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為王,是為宣王。
【文化】當周朝把新的國家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建立,所以產(chǎn)生了禮樂基礎,這可奠定了中華文明的文化根基。如《詩》《書》《易》和《禮》都是那時候的文化以及歷史貢獻,后來經(jīng)過孔子及其弟子等儒家的提升、整理、總結,最終形成了成文的儒家經(jīng)典,如《詩經(jīng)》《易經(jīng)》等四書五經(jīng),“經(jīng)”指的是孔子及其弟子一起整理的意思。
經(jīng)典
【封建制度】指的是封土建邦、分封建制才叫封建,周文王的兒子有很多,到底給他們怎么分家產(chǎn)?總不能只給一個吧,于是他把土地的一部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即文王之子;另外一部分封給周家的其他親戚;最后是封給一些老貴族。最終一共封建了七十多個國家,姬姓之國占五十個,這個方式其實就是以土地或者說以賞賜換忠誠的制度,不然親戚們搶來搶去打來打去不利于國家的安穩(wěn),所以分封土地給諸侯彼此之間是親戚關系來論才叫封建。
《左傳》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封臣的封臣不是周天子的封臣】周朝的百姓在那時候叫“國人”,指的就是諸侯國內(nèi)的普通人,那么這個諸侯國內(nèi)是自治的嗎?答案是的,諸侯們有著非常獨特的權力,他們可以繼續(xù)往下分封,也就是王封建了諸侯,諸侯再封建小諸侯,小諸侯再封建下一級。但是,諸侯的下屬們并不直接歸王領導,即時是王發(fā)號施令,也只能給諸侯們發(fā)號,然后諸侯們再往下發(fā)號施令,而不能周天子直接對往下分封的人下命令。
這些諸侯所獲的就是一片土地,叫封地或采邑,他們是有鎮(zhèn)守一方有守土養(yǎng)護百姓之責。就這樣一層一層往下的話,其實就是周天子的權力不斷下放。并且周朝動不動就搞賞賜,立功了的賞賜更是高,所以會得到各種車、馬、器等各種各樣的財物,這樣一來,這些人很容易成為非常富有的貴族階層。
周朝就這樣封來封去,隨著事件的流逝久而久之在王朝內(nèi)部就孕育了一個龐大的貴族集團,這些人都是因為周天子那里有吃、有喝、有錢才會聽話,但是土地就那么點,是遠遠供不應求,如此下去戰(zhàn)爭肯定會發(fā)生,并且這樣的話,王朝經(jīng)濟會日益陷入困頓,這也是后來周朝為什么越走越難直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諸侯們對周天子的尊敬和耐心盡失,紛紛不聽已經(jīng)沒有錢的周天子了,西周大概經(jīng)歷了二百多年之后這個王朝就開始走向了衰落,就是著名的東周,而東周又分兩個時段: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和戰(zhàn)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有一部著名的書籍叫做《呂氏春秋》,這是呂不韋在秦國統(tǒng)一之前與人編纂的,既然專門命名呂氏一定有區(qū)別之意,可見在此之前一定有《春秋》這本書,《春秋》據(jù)學者王國維先生考證,其記歷史大事是起自魯隱公元年——魯哀公14年,總共242年的歷史。
這段歷史的記載我們可以這樣分析,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后來外族入侵時候沒有及時防御,致使天下大亂,這就是西周崩潰,然后周平王東遷到雒邑,此時的東周就可以算作春秋的開頭,這時候是霸主剛剛興起的時代,這時候各家都在發(fā)展,大概90年左右的時間。
第二個階段就是真正的霸主時代,著名的齊桓公就是這個時期的人物,從齊桓公一直到晉悼公死算作結束,長達128年。
最后一個階段就是孔子所在的春秋晚期,這時候霸主們已經(jīng)不是很強了,因為權力的下移,底層的士大夫、門客、貴族們也在逐漸向上挑戰(zhàn)原本霸主的權力,這個時期大概九十年。
諸侯們此時不僅不聽周天子的了,互相之間經(jīng)常打來打去非常不和諧,本來周天子按照以前的傳統(tǒng),是要帶著大軍去以正義的名義讓那個挑起事端的諸侯國消停下來,這就是“御駕親征”的來源。類似兩個小孩子,其中一個小孩子欺負另外一個,這時候作為大哥就會站出來調(diào)和,春秋時期各諸侯還算給周天子面子,可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戰(zhàn)國時期,天子真正成了擺設。此時發(fā)生了一場諸侯和王之間的戰(zhàn)爭叫'襦葛之戰(zhàn)':
周桓王十三年 (公元前707年) 秋,桓王調(diào)集陳、蔡、魏等國軍隊聯(lián)合攻鄭,戰(zhàn)于襦葛 (今河南長葛東北)。周分三軍:右軍配屬蔡、魏軍,左軍配屬陳軍,桓王親率中軍主力。鄭軍亦分三軍迎戰(zhàn),決定先攻周軍薄弱的兩翼,再集中兵力攻擊周軍中軍。鄭莊公還改變了傳統(tǒng)的車戰(zhàn)隊形,布成“魚麗陣 ”,即將原隨車后的步兵分散配置于戰(zhàn)車左、右、后三方,填補了戰(zhàn)車之間的空隙,收到了車步協(xié)旦攻測紀爻慌詫葦超倆同相互掩護的效果,攻防更加自如。
交戰(zhàn)開始,鄭軍先從兩翼發(fā)起進攻,陳軍一觸即潰, 蔡、魏軍紛紛敗逃,周軍左右兩軍陣腳大亂,中軍更加孤立。隨后,鄭軍從左右向周軍中軍實施鉗形攻擊,中軍主力亦投入戰(zhàn)斗。周中軍三面受敵而大敗。桓王中箭受傷,急忙退軍。
結果周王被鄭國人打敗之后,周王室威信掃地,大國紛爭四起,這就是王室跟諸侯的戰(zhàn)爭,接著出現(xiàn)了兩個強權,鄭莊公和魯莊公,魯莊公就是《曹劌論戰(zhàn)》里的君主,魯莊公十年打齊國,著名的長勺之戰(zhàn),齊桓公派兵攻魯,當時齊強魯弱。兩軍在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相遇。魯莊公采用曹劌人建議,魯軍按兵不動,齊軍三次擊鼓發(fā)動進攻,均未奏效,士氣低落。魯軍一鼓作氣,打敗齊軍。后乘勝追擊,直逼齊國國都,獲得勝利。
《左傳·莊公十年》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
鄭武公十四年(前757年)其夫人武姜生公子寤生,因難產(chǎn)所以認為這個孩子不吉利,于是起名“寤生”,足以看出姜氏不喜歡這個兒子,不然能有給自己孩子起名“難產(chǎn)”嗎?后來生了寤生的弟弟叔段。但武公還是立了長子寤生為太子。
鄭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鄭武公病重,武姜在武公面前說叔段賢明,想讓武公改立段為太子,但武公沒有應允。前743年,鄭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繼承君位,是為鄭莊公,就是這么一個被瞧不起的不吉利之人,把周王的權威打翻在地。
《古文觀止》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鄭莊公
上面說的這是'襦葛之戰(zhàn)'的主角,在后來的霸政時期我們比較熟悉的是齊桓公,然后是晉文公,南方的楚莊王,還有秦國,霸主們的個性不同,按道理來說打仗兵不厭詐,兵貴神速,但是那個時候春秋末期,還沒有夸張到后來的吳越戰(zhàn)爭的滅國戰(zhàn),所以當時的人打仗還是比較守規(guī)矩,比如殷商貴族之后的宋襄公,他說過一句話:'不傷二毛”、'不鼓不成列”,不傷害上了年紀的人,不攻擊沒有準備好的敵人,這種打法怎么可能不被滅?確實,宋襄公一直被人詬病太過于仁義導致自己國家的困境,即對他人太過于人道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但實際上這不是他獨創(chuàng)新招的打法,這是非常傳統(tǒng)的打仗方式,那個時候打仗不是平民的事情,只有貴族及其子弟才有資格打仗,在殷商和西周強盛的時候不止是貴族之間的戰(zhàn)爭如此,周天子去教訓那些不聽話的諸侯國也是這樣的方式,目的是打服對方,而不是打死對方然后搶奪土地和人口。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
我們今天經(jīng)常用一個詞叫“征服”,比如成吉思汗征服某某國,但實際這樣的形容放在周朝是不準確的,大家看下面“征”字的甲骨文,“從”與“彳”的轉(zhuǎn)換,「從」是從,「彳」為行走,「從」為從,「正」是人之行止正直。或者你這樣看,雙立人加個'正',這就表示一種正義、正直的含義在其中,最開始用于周天子,西周封建的那些國家有的不老實,出現(xiàn)了內(nèi)部爭斗,篡權等行為出現(xiàn),周天子也可以領著軍隊去糾“正”他,所以'征者,正也'
征之為言正也。(《孟子盡心下》)此句就是說有糾正不正義的行為叫征。
所以要注意春秋時期之前,即西周的戰(zhàn)爭不是后來意義上的戰(zhàn)爭,當時這個'征'并不是要殺人放火,不是要掠奪土地,重點是要糾正錯誤,這也是為什么春秋時期的諸侯國之間雖然打來打去,可互相還是經(jīng)常借糧食給對方,而不會發(fā)生滅國戰(zhàn)爭。
直到平王東遷過去了一百年,此時是真正的霸主時期,但就是如此宋襄公他還是奉行仁義之戰(zhàn)爭的理念,他要和對方定好時間和地點,然后距離必須一樣,同時開始動作戰(zhàn)斗,誰都不允許搞鬼。
《孟子·公孫丑上》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孟子說:“用武力而假借仁義的人可以稱霸,所以稱霸必須是憑國力的強大。用道德而實行仁義的人可以使天下歸服,使天下歸服的不一定是大國,商湯王只有方圓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圓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別人的,別人并不是真心服從他,只不過是力量不夠罷了;用道德使人歸服的,是心悅誠服,就像七十個弟子歸服孔子那樣。所以孟子認為霸道跟王道有個區(qū)別,霸道就是假借仁義的名義,行自私自利之實,王道是真正的仁義,因為最初周天子的王道是不自私的,自己花錢花力氣去調(diào)和,但是卻沒有掠奪,這種虧本的買賣背后的意義就是維護天下的安定和諧,可謂“王道”。
盡管是霸主時期,因為還處在春秋的中間階段,所以那時候這些諸侯盡管像孟子說的,為了私利而打仗,但實際上還得顧得上貴族的面子,不會直接上去就打仗,而是先引誘對方動手,等對方動手自己再反擊,這就是自衛(wèi),這樣就可以“訴苦”,好讓其他人站在自己的這邊,這其實就是西周的王道以及后來的貴族文化現(xiàn)象在霸主時期的遺留。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師出有名就可理直氣壯,反之則會士氣不盛。
剛才我們介紹的是春秋的中期——霸主時期,而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個時代又是怎樣?用他在《論語·季氏篇》里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天下有道,就是天子掌握著祭祀大權,祭祀代表了軍事和政治,而后一句則很能說明孔子所處的時代,周天子的權力已經(jīng)旁落其他諸侯了,諸侯們自己私自進行祭祀,私自定規(guī)矩,并且說打仗就打仗,根本不經(jīng)過周天子的同意,周天子也沒能力調(diào)和,因為打不過諸侯們,而后來到了孔子所在的春秋末期,天子儼然成了一個吉祥物。
其實,霸權時期在孔子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這個時候叫霸權衰落,這不是指諸侯的實力衰弱,而是諸侯的權力被底下人分奪,諸侯們現(xiàn)在也體會到了周天子當初面對諸侯們的感覺。
事情是這樣的,孔子講'陪臣執(zhí)國命',指諸侯的家臣們獨大之后掌握了諸侯的命脈,從而掌握了國家的命脈,孔子說的就是魯國的大權落到了季氏家的家臣陽虎手里邊,陽虎與孔子是同時代的魯國人氏,且年齡略長于孔子,有趣的是,據(jù)《史記》說陽虎與孔子倆人長得還極像,
《史記》:“孔子狀類陽虎”。而孔子“生而首上圩項”、“長九尺有六寸”。
他以季孫家臣之身,毫無雄厚家底與政治背景,卻能夠躋身魯國卿大夫行列,指揮三桓(魯國的宣公-成公-襄公三桓,其中以季氏最強盛),所以陽虎此時相當于執(zhí)政魯國,開魯國“家臣執(zhí)國政”的先河,能力確實是有,但被稱為春秋這段歷史的大反派,被人斥之為“惡人”。為什么?
可能是因為陽虎得罪了孔子,儒家是好惹的嗎?筆桿子之下寫死人,事情是這樣的,《列子》書中對孔子一生所遭受的磨難概括為四:“窮于商周,圍于陳蔡,受屈于季氏,見辱于陽虎?!?/strong>
其中兩難(圍于陳蔡和見辱于陽虎)與陽虎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另兩難亦或多或少與陽虎有一定的關系,并且陽虎多次羞辱孔子,我僅舉一個例子,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公元前535年。孔子這個人愛吃東西,年輕時嘴饞,尤愛吃乳豬肉。一旦有吃的機會,他是不會輕易放過的,所謂后來他得了胃炎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一次魯國季氏宴請士一級人士,孔子一聽,又有好吃的可以蹭了,趕緊前往,但到了季氏家門口,時為季氏家臣的陽虎卻不讓他進去,可能是看孔子和他長得太像,不想進去被人誤會,他對孔子說:“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strong>
意思是:我沒邀請你,你居然敢來蹭吃蹭喝?孔子此時只有17歲,羞的臉紅只得返回,我猜想陽虎之所言所行無疑給這位少年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所以不能惹寫歷史的人,關于這段有趣的歷史大家可以自行查閱,他和陽虎的故事有很多的。
所以你想,老師討厭陽虎,唾罵陽虎,學生自然要效仿之,這對于對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來說在正常不過了,因為老師的好惡,自然是自己的好惡。中國歷朝歷代的史官幾乎都是孔學之徒。只要這些人寫書,一定要罵一回陽虎。
比如司馬遷在《史記》中罵陽虎為“賊”。班固在《漢書》中罵陽虎為“盜”,并將陽虎列為三類九等人物之末。歐陽修在《新唐書》中罵陽虎為“盜”時,還添油加醋,言陽虎除竊了魯國之“大弓、寶玉”外,還盜了“《春秋》書”,總之罵出了新意。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罵陽虎為“禍根”,你一直能查到清朝還有人罵陽虎。
這些人罵的原因除了我上面說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陽虎開啟家臣篡權的先河,延伸到后來的外戚干政、宦官干政、后宮亂政等,大家一提起來就想到陽虎,然后就得罵幾句,可見春秋末期的陽虎做的事情被人們多厭惡了,也很有力的說明當時時局的混亂不堪。
孔子這個人實在看不下去,他提出“克己復禮,恢復舊制”,他希望當前社會的一切能夠恢復到周朝周公旦制禮作樂的時代,這是一種回退的思想。
古代祭祀
接著他說:'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這是孔子強烈的批評春秋這段'無道'的歷史。
諸侯們?yōu)榱藱嗔υ诋敃r爭來爭去,但今天你勝,明天他勝,所以沒有一個人可以長久掌控權力,以至于當時社會不斷地發(fā)生戰(zhàn)爭,所以孔子說'蓋十世希不失矣”?!笆?就是'十輩人',輯'就是'少',就是很少不失權的。
權力落到誰手里面呢?落到了諸侯身邊的大夫手里邊——'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五世希不失”就是說五世就很少不失權的了,接著他說家臣竊取了諸侯的權力之后,'三世希不失矣”,超不過三代。
《論語·第十六章季氏篇》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 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我們可以看到權力從周天子到大諸侯再到小諸侯,然后諸侯群起之后權力卻又下移到大夫手中,大夫的權力又下移到各自家臣手中,并且下移速度越來越快且持續(xù)時間越來越短,春秋的歷史大勢就是如此,最后大夫們殺了諸侯然后“三家分晉”,魯國也是三桓共治,但實際家臣勢力越來越大,他們說的也不一定算數(shù)了。
《資治通鑒卷一》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還有就是著名的“田陳篡齊”也叫“田氏代齊”,指中國戰(zhàn)國初年陳國田氏后代取代齊國姜姓呂氏成為齊侯的事件,表示老貴族沒落了,新的貴族從大夫中崛起,他們奪了權力,于是新的時代就開始了。
《左傳》及陳之初亡也,陳桓子始大于齊。其后亡成,成子得政。
孔子希望將周朝的禮樂文化重新振興和恢復,什么叫禮樂文化?就是指人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時也要珍惜和關爰他人生命(拿人當人),孔子在當時提出對,不能動不動就把人腦袋砍下來給自己的祖宗祭祀,這是野蠻的,人與人應該用禮儀和諧相處,所以這是壓抑種內(nèi)競爭的方法。
《論語·陽貨》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由此孔子強調(diào)“仁”,仁指的是道德意義的“愛護人”,你也可以理解為仁就是一個人對道德規(guī)范的內(nèi)在自覺。然后在血緣關系內(nèi)部重新定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道德”和“孝順”,這可以被稱作“仁德”,這些都符合農(nóng)業(yè)文明的血親社會,也就是說孔子發(fā)現(xiàn)人與人之間就是缺少這方面的強調(diào),只要強調(diào)幫助人們找回這些被遺忘的規(guī)律,從而就能降低人與人的種內(nèi)競爭,這叫孔子說的“吾道一以貫之”,意思是他的學說有一條貫穿的線路。所以孔子通過反思不僅從禮的背后發(fā)現(xiàn)“仁”,還提出了人的心靈秩序和道德秩序。
孔子的全部思想總和其實說白了就是“仁”與“德”,“仁”這個字在《論語》中出現(xiàn)了 109次,而他說的全部內(nèi)容的總和就是三個字“仁之方”即實現(xiàn)仁的方法,他講的是“忠恕之道”(系矩之道),意思是“推己及人”,他愛講一句話:“己之所欲,亦釋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而德是血緣關系的自然導出,是對封建制度的禮的內(nèi)在實質(zhì)進一步的解釋,孔子這套天命觀使得人們講道德與天命關聯(lián),如果你不符合道德天命就會使天下大亂,或者災禍招致等,因為農(nóng)業(yè)文明靠天吃飯,所以這一招非常管用。以此,人們就會發(fā)自內(nèi)心遵循社會秩序,即孔子的新“禮”。
孔子開私學,讓民間的人有文化,懂禮儀,并且,孔子將原本的君子與小人(貴族和平民),通過道德的方法抹去貴族身份,也就是君子指有道德的人,而只要你有道德,符合君子標準,哪怕你是衣衫襤褸的普通老百姓,你依舊可以當圣人,這是“人人皆可為堯舜”的思想,也就是抹除外在的身份、財富和階級差異,只以道德標準去評價人,也就是為什么后來的選拔人才是通過舉孝廉的方式了。
更多關于孔子的內(nèi)容請看我往期文章,這里不贅述了:儒家對中華文明的千年傳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誤會孔子了
此前諸侯的爭斗并不是為了自己的國家要重新立一個文化,而僅是在周天子之下的諸侯之間的摩擦,但是西周崩潰了,封建制度崩塌又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諸侯們不能安于一隅,必須主動出擊,于是他們不斷地通過戰(zhàn)爭的辦法謀求自己的發(fā)展的過程中越來越?jīng)]有底線。并且這些列國自己也要向下籠絡人心,于是晉國之類的國家,內(nèi)部的依附的大夫和貴族勢力發(fā)展得非常快。
也就是說大封建制度崩塌,小封建制度依舊運行,這些大夫和貴族勢力,遲早有一天要和國軍取爭奪權力,等到霸政結束了,晉悼公死了,天下的大夫貴族沒了限制于是內(nèi)亂開始,這個內(nèi)亂階段就徹底丟失了貴族文化,變成了奪權、狡詐,欺騙和善變,所以自孔子之后東周就開啟了戰(zhàn)國時期,這是政治演變的趨勢。
戰(zhàn)國后期地圖
在周朝之前中原地區(qū)的周圍就有威脅,所謂'四夷':南蠻,東夷,西戎,北狄。
《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
而后來周朝武力強大,周天子經(jīng)常帶著諸侯去打這些四夷,但是后來武力漸弱加上天子開始沉醉在溫柔鄉(xiāng)之中,比如周幽王,結果烽火戲諸侯失去諸侯的信任,然后西周就被犬戎滅,這就是狼來了的故事。
在東周的第一階段即春秋時期,著名的尊王攘夷事件就是這樣發(fā)生的,公元前7世紀中期,此時邊境族群趁機入侵, 華夏文明面臨空前的危機,但是打仗這事情總不能諸侯聯(lián)合,心不齊則輸個干干凈凈,此時,齊國任用管仲改革,積極改革內(nèi)戰(zhàn)、發(fā)展生產(chǎn)、改革軍制、組建強大軍隊、通過改革國富國強兵,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在管仲的建議下,霸主齊桓公借助周天子的權威來震懾和威服諸侯,在當時,魯僖公四年(前656年) 因為當時楚國不太聽周天子的話,齊桓公率領諸侯進入楚國,質(zhì)問楚國為何不按時向周天子進貢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導致祭祀大典無法及時進行,楚國在武力和面子上承認自己的錯誤,在齊桓公的武力和道德指責之下,各路諸侯都紛紛表示愿意聽從。
齊桓公整治了諸侯,還要幫助周天子解決家里的麻煩,魯僖公九年(前655年)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內(nèi)訌,齊桓公聯(lián)合諸侯保住太子鄭的地位。不久,又擁立太子鄭為王,即周襄王。
接著齊桓公在公元前651年召集各路諸侯召開“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并”。 周襄王派宰孔參加,并賜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給齊桓公,對齊桓公極力表彰。齊桓公的意思是:咱們別打了!不然窩里斗致使武力孱弱,咱們會被四夷滅掉的,大家一聽有道理,于是齊桓公(姜小白)幫助天子樹立威帶領諸侯們?nèi)ゴ驌舨怀挤乃囊摹?/p>
在葵丘之會上,齊桓公代表諸侯各國宣讀了共同遵守的盟約。其主要內(nèi)容是:
這些內(nèi)容,有些是各國在經(jīng)濟上互相協(xié)作的要求,有的是維護宗法統(tǒng)治秩序的需要。條約規(guī)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通過葵丘的盛會,齊桓公終于達到了聯(lián)合諸侯,稱霸中原的目的。這是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會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標志著齊桓公的霸業(yè)達到頂峰。
這時候四周的游牧民族就犯難了,他們無法擊破秦、晉、趙、齊、燕這樣的邊境地區(qū),游牧民族反而要時刻面對來自諸侯侵奪牧場領地的威脅,因為齊桓公數(shù)次發(fā)動反侵略戰(zhàn)爭勝利的時候幫助諸侯國侵奪諸夷土地,尊王攘夷齊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 山戎攻打 燕國,燕向齊求救,齊桓公救燕。齊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邢國, 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齊桓公再次發(fā)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國。也就是諸侯們聯(lián)合往外越來越擴張。這就是春秋時期“尊王攘夷”的歷史。
正是這個擴張的“尊王攘夷”階段,四夷也在和中原地區(qū)的人進行民族融合,其實他們和華夏文明的人沒啥區(qū)別,只是文明類型不同,他們是游牧文明,華夏是農(nóng)業(yè)文明,當時他們也是很多人涌入華夏地區(qū),然后被融合了,轉(zhuǎn)變?yōu)檗r(nóng)耕居民, 甚至有些人也開始學當時的《詩》《書》《禮》,這是最開始的中國概念。
周朝人提出了'天下',這個指的意思是一種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和政治格局,當時的周朝周圍很多外族,為了更好的進行民族融合于是提出這個概念來包容天下眾多的人,并且還專門使用選拔政策對人才進行篩選。
《尚書·多方》爾乃自時洛邑,尚永力畋爾田,天惟畀矜爾,我有周惟其大介賚爾,迪簡在王庭,尚爾事,有服在大僚。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們?nèi)绻眠@個洛邑,長久盡力耕作你們的田地,上天會憐憫你們,我們周國會大大地賞賜你們。把你們引進選拔到朝廷來;努力做好你們的職事,又將讓你們擔任重要官職?!?/strong>
而后來孔子的儒家也要面對民族融合的問題,他有一個觀點:你不論你是誰,只要接受了西周以來的禮樂文明就是華夏;相反,你接受了夷禮,我們就只能是'夷狄'看待,這叫儒家的華夷之辯,很多人誤解這是種族其實、血緣其實,儒家的這個觀念是從文化角度出發(fā)!
孔子說過一句話:假如沒有齊桓公和管仲當時抗擊夷狄,我們這些人就披發(fā)左衽了 。這可以看出孔子的觀念是從文化出發(fā)的。
《論語·憲問》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子,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因為'披發(fā)'不是中原的習慣,“左衽”指衣領向左開,你會發(fā)現(xiàn)和中原文明截然相反,這主要是兩種不同文明類型的差異,當時的局勢是通過戰(zhàn)爭致使民族不斷融合的過程。這是中國歷史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民族融合。
就在這個春秋的末期,哲學家、思想家們開始出現(xiàn)了,也被稱為軸心時代,原因是除了前面講的社會的內(nèi)在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致使權力下移之外,還有就是“舊貴族”的社會階層逐漸淡下去,于是諸子百家爭鳴的時期開始了。
周朝的禮樂誕生了經(jīng)典著作,然后由孔子及儒家后生整理和傳承,儒家就是禮樂文明的捍衛(wèi)者,他們從禮樂文明里提出了人道的原則,中庸和諧的原則。
那么中華民族是什么?應該是一群有著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價值取向與文化,而并非某一族人群,如果非要堅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么孔子的出生地在當時算是接近蠻夷之地,魯國里有很多外來的人,并且孔子本人是野合出生,那如何講呢?
所以這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意思不是我們理解的那種,而是指文化的異同,不是族群和血緣的異同,只要堅持文化一致即使同族,這個文化叫禮樂文明,通過經(jīng)典書籍和儒家的傳播造就中華文明的精神面貌,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想象,是我們成為文化的共同體,這就是禮樂文明的重要結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