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故事,都從一位秀才說起。
《水滸傳》里有一位舊頭領,江湖人稱“白衣秀士”王倫,是一名“不第秀才”。
雖然是水泊梁山的奠基人,初通文墨,或許還會點武藝。但為人心地褊狹、嫉賢妒能,手下只有杜遷、宋萬、朱貴等幾名本領平庸的助手。
最先阻擾“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絕倫的豹子頭林沖入伙,百般刁難。等到智取生辰綱的晁蓋一干人等來投,這位“不第秀才”又欲故伎重演,打發(fā)這伙亡命之徒下山,終于被忍無可忍的林沖火拼殞命。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蛟S從那個時候開始,自漢代備受崇隆的秀才便成為了無能的代名詞。
我們今天能看到的關(guān)于秀才的俗語、歇后語,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秀才搬家,盡是書……大多是揶揄、嘲諷、調(diào)侃一類。
作為科舉制度下最低功名的階層,秀才雖然也擁有某些特權(quán),但經(jīng)濟上卻無法獲得保障,如果無法再進一步成為舉人,大多只能以西席教授終老。
開塾授徒之余,既然飽讀詩書,閑暇之余搞搞文藝創(chuàng)作那是必須的。
小編最崇拜的一位老秀才,70多歲才成為貢生的蒲松齡老先生,多少年風塵仆仆地奔波在趕考路上,始終困于場屋,最后令諸多舉人進士黯然失色的,卻是一部《聊齋志異》。
△蒲松齡雕塑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一位秀才,曾經(jīng)用10年時間,創(chuàng)作了一部1000多回、500多萬字的大型著作。
從民國至今,常銷不衰,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可能達到1000萬套,從豆瓣讀書輸入書名,多達40余頁,總體評分超過8.4分,目測所及,幾乎全國古籍出版社都重版過,累計有數(shù)十家出版社重出過各種版本。
在大套公版書出版中,此書的發(fā)行量無疑名列前茅。
這位蔡東藩先生,光緒十七年(1891年)中秀才,整整花了19年時間,直到宣統(tǒng)二年(1910年)才進京參加優(yōu)貢朝考取為一等,赴福建候補知縣,不久便辭官不做,當起了編輯。
從1915年秋開始著《清史通俗演義》,以后陸續(xù)著成前漢(附秦)、后漢、兩晉、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民國史各朝通俗演義。全書記述了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20年間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為經(jīng),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在體裁上突出“義以載事,即以道情”的特點,并且自寫正文,自寫批注,自寫評述。其內(nèi)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他的家鄉(xiāng),浙江蕭山博物館特地辟專區(qū)立雕塑、介紹其生平事跡著作。
科場不得意的蔡東藩先生,終于在身后迎來了屬于他的榮光。
△蔡東藩先生雕塑
而作為一套眾多出版社重版的公版書,我們選擇的這一套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的版本,自有理由!
先來看看整體裝幀:小16開精裝,每一小套函套裝,全套20冊,全套摞起,將近1米,重達20公斤,開本疏朗,可以完整攤開(鐘叔河先生的觀點,這才是書籍應該有的合格裝幀)。
每一章回之前,蔡東藩先生親自撰寫本回提要,使歷史入門愛好者領會大旨。每一章回最末,撰寫評點文字,類似正史的“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