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僖公三十二年》
《左傳· 僖公三十年》 ?《左傳· 隱公元年》 ?《左傳· 僖公四年》 ?《左傳· 隱公元年》
鄭人使我掌其北門 之管。 ?馬逸不能止。 ?虎求百獸而食之。
《左傳· 僖公三十二 年》 ?《左傳· 成公二年》 ? 《戰(zhàn)國策· 趙策一》
例句結(jié)構(gòu)分析: ?冬,晉文公卒。 ?晉侯秦伯圍鄭。
狀,主 謂 ?主(并列短語) 謂賓 ?狀,主 謂 補 ?初,鄭武公娶於申。 ?主 狀 謂 賓 ?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主 謂(雙賓語) ?公賜之食。
鄭人使我掌其北門 之管。 ?馬逸不能止。 ?虎求百獸而食之。
主 謂(兼語結(jié)構(gòu))
主 謂1 謂2 ?主 謂1 賓1 謂2 賓2
古今漢語敘述句的異同點
從上述例句可以看到: 相同之處:語序均為SVO ?差異表現(xiàn)在: 引進地點的狀語的位置,如“於申”。 另外,有差異的句式還有: 雙賓語句 賓語前置句 動量表達形式 被動式
雙賓句
定義
雙賓語由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組成。直接賓語是 謂語動詞的承受者,間接賓語表示謂語動作的方 向(對誰做)或動作的目標(為誰做),間接賓 語緊接在謂語動詞后,但它不能單獨存在。它和 直接賓語組成雙賓語。
古今漢語雙賓語的共同點
動詞: 告謂類動詞、給予類動詞帶雙賓語。 ?賓語所指: 直接賓語指物,間接賓語指人。 ?兩個賓語的位置:
間接賓語放在動詞和直接賓語之間。(方言中情況 不同)
古今漢語雙賓語的共同點· 舉例
公賜之食。《左傳·隱公元年》 多予之重器?!稇?zhàn)國策·趙策四》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蹲髠鳌る[公元年》
古今漢語雙賓語的不同點
主要表現(xiàn)在動詞方面: 1、古代漢語不僅告謂類動詞、給予類動詞帶雙賓 語,普通及物動詞也可以帶雙賓語。 2、有經(jīng)常帶雙賓語的動詞“為”。
普通及物動詞的雙賓語句式
欲見賢人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 《孟子·萬章下》
紾兄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不紾,則不得食; 則將紾之乎?《孟子·告子下》 ?天生民而立之君。《左傳·襄公十四年》
動詞“為”的雙賓語句式
不如早為之所?!蹲髠鳌る[公元年》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蹲髠鳌べ夜辍?br> 而為之簞食與肉,寘諸橐以與之?!蹲髠鳌ば?二年》 ?重為之禮而歸之?!蹲髠鳌こ晒辍??吾不忍為之民也?!稇?zhàn)國策·趙策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論語·季氏》
古代漢語雙賓語句式的翻譯(一)
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古代漢語雙賓語句式,翻譯時 句式、語序不需要改變。
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古代漢語雙賓語句式,翻譯時 句式、語序要作變化。
古代漢語雙賓語句式的翻譯(二)
變化方式: ★普通及物動詞的雙賓語句式翻譯時,通常會 借助介賓短語,句式變化為“介賓·動詞”這樣 的狀中結(jié)構(gòu)。 ★動詞“為”的雙賓語結(jié)構(gòu)翻譯時,“為”的 意義要隨上下文而定,同時要么在直接賓語前面 添加合適的動詞,句式變化為兼語結(jié)構(gòu);要么句 式變化為“介賓·動詞”這樣的狀中結(jié)構(gòu)。
古代漢語動量表達形式
現(xiàn)代漢語動量表達的形式
動詞 數(shù)詞 量詞
古代漢語動量表達的形式(一)
基本形式:數(shù)詞 動詞 “數(shù)詞”做狀語 三進及溜,而后視之?!蹲髠鳌ば辍?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墩?語·憲問》 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睹献印る墓?上》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荀子·勸學》
古代漢語動量表達的形式(二)
強調(diào)形式:動詞· 者,數(shù)詞 數(shù)詞作謂語
於是平原君欲封魯仲連,魯仲連辭讓者三,終不 肯受?!稇?zhàn)國策· 趙策三》 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妒?記· 項羽本紀》
古今漢語動量表達形式的不同
1、動量詞的有無 ? 2、數(shù)(量)詞與動詞的位置不同 ? 3、強調(diào)形式不同 ? 古代漢語動量的強調(diào):V者,Num ? 現(xiàn)代漢語動量的強調(diào):提問? ? 注意: ? 量詞產(chǎn)生的比較晚;名量詞的產(chǎn)生比動量詞早;量詞泛化 使用的情況古今都有。
賓語前置
界定
古今漢語動賓結(jié)構(gòu)(介賓結(jié)構(gòu))的基本語序都是 動詞(介詞)在前,賓語在后,但是在某些條件 下賓語前置位于動詞(介詞)之前。這是古代漢 語語法的特點之一。
這不屬于起強調(diào)作用的臨時倒裝,而是要受到一 定的條件制約。
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的條件
教材271-272頁。 其一:必須是疑問句, 其二:賓語必須是疑問代詞, 二者缺一不可。這種句式的規(guī)則比較嚴格,例外很 少。
疑問代詞作動詞賓語前置(一)·疑問 代詞 動詞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人稱) ? 鄉(xiāng)人長於伯兄一歲,則誰敬?曰:敬兄。(《孟子·告子 上》)(人稱) ? 於予與何誅?(《論語·公冶長》)(事物) ? 既富矣,又何加焉? (《論語·子路》)(事物) ? 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論語·子路》) (事物) ? 梁客辛垣衍安在?(《戰(zhàn)國策·趙策三》)(地點)
疑問代詞作動詞賓語前置(二)·疑問代詞 能愿動 詞 動詞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三年》)(人物) ? 二國有好,臣不與及,又誰敢德?(《左傳·成公三年》 ? )(人物)
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一般也置于介詞前。例如: ?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 語·顏淵》)(人物) ? 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zhàn)國策·趙策三》) (原因) ?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方式) ?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方式) ? 子歸,何以報我? 《左傳·成公三年》(方式) ? 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戰(zhàn)國策·齊 策四》)(方式)
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的消亡
王力《漢語語法史》:到了漢代,疑問代詞賓語后置的結(jié)構(gòu)逐 漸發(fā)展出來了;到了南北朝以后,這種疑問代詞賓語??后置 的發(fā)展已經(jīng)在口語中完成了。 ? 李海燕《先秦漢語常見賓語前置研究》: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在先秦時期是比較嚴格的,從戰(zhàn)國中后期開始演變,演變過程 非常緩慢,東漢時期“誰”向后置的演變基本結(jié)束,漢以后 “何”的演變速度加快,直至唐五代時期完成。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的條件
教材263-264頁。 ? 其一:句子是否定句; ? 其二:代詞作賓語。 ? 這里的否定句是指含有否定副詞“不、未、毋(無)”或 無定指代詞“莫”的句子。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一)·正例
居則曰:“不吾知也?!保ā墩撜Z·先進》)(人稱) ?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論語·先進》)(人稱) ?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人稱) ? 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禮記·禮運》)(指示) ?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左傳·宣公二年》)(指 示)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二)·反例
否定句,賓語不是代詞,不能前置: ? 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論語·雍也》) ? 雖不得魚,無后災。(《孟子·梁惠王上》) ? 未絕鼓音。(《左傳·成公二年》) ? 若不許君,將焉用之?(《左傳·昭公四年》) ? 吾不能早用子。(《左傳·僖公三十年》)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三)·反例的說明
“君”、“子”、“臣”、“小人”、“仆”等尊稱與謙 稱不是人稱代詞。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的規(guī)律不很嚴格
先秦時期,即有不少否定句代詞賓語不前置的例子。例如: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王 風·黍離》 ? 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 圣人不愛己。 《荀子·正名》
否定句的一點說明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須有否定詞。古 代漢語常見的否定詞有“不”、“弗”、“毋”、“勿”、 “未”、“否”、“非”、“無”、“莫”等。 “非”用于判斷句否定,沒有賓語; “否”常用于單詞句,作應答之詞“然”字的對立詞; “無”是“有”的反面,否定的是名詞或名詞性詞組; “弗”、“勿”否定的是不帶賓語的及物動詞。 ? 含有這些否定詞的否定句沒有代詞作前置賓語的條件。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消亡的時間
王力《漢語語法史》:到了南北朝以后??否定句中代詞 賓語后置的發(fā)展已經(jīng)在口語中完成了。 ? 李海燕《先秦漢語常見賓語前置研究》:否定句中的賓語 前置產(chǎn)生于殷商時期,向后置的演變萌芽于西周時期,戰(zhàn) 國時期處于過渡階段,兩漢時期演變基本完成。
賓語在代詞復指的條件下前置
教材253-254頁。 ? 語用效果:強調(diào)賓語 ? 手段:將賓語置于動詞謂語之前,在賓語之后用 “之”、 “是”、“實”等代詞進行復指。
基本句式:O(NP)+是/之/實+V
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左傳·僖公四年》) ? 將虢是滅,何愛于虞?(《左傳·僖公五年》) ? 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左傳·僖公五年》) ? 姜氏何厭之有?(《左傳·隱公元年》) ? 商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謂矣。(《左 傳·襄公三年》)
變式一:唯(惟)+O+是/之+V
語用效果:強調(diào)動作的單一性和排它性。 ? 手段:范圍副詞“唯(惟)”。 ? 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左傳·僖公五 年》 ? 率師以來,唯敵是求。 《左傳·宣公十二年》 ?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 政》 ? 不務張其義,齊其信,唯利之求。(《荀子·王霸》)
變式二:O(Pron)+之+V
“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ā蹲髠鳌ば?二年》) ?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ㄗ髠鳌る[ 公元年》) ? 《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 此之謂也。(《孟子·公孫丑上》) ? 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敝芄角意咧?,子是 之學,亦為不善變矣。(《孟子·滕文公上》)
消亡時間
李海燕《先秦漢語常見賓語前置研究》: ? 戰(zhàn)國中期以后,“(唯)O是/之V”式的用例大幅度下降, 基本上衰落了。 ? 這類句式的發(fā)展演變也非???,在先秦經(jīng)歷了產(chǎn)生、發(fā)展、 衰亡三個階段。 ? 但它在文獻中完全絕跡幾乎是不可能的,往往成為熟語、 套語留在語言中。這是因為長期以來作為漢語書面語代表 的文言文是以先秦漢語為典范的,所以它在后世文人口語 和白話文獻中不可避免地會留有較多痕跡。
“是”無條件前置
教材361頁。 ?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 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左傳·僖公四年》) ? 維葉莫莫,是刈是濩(huò)。 《詩經(jīng)·周南·葛覃 (tán)》 ? 君子是則是效。(《詩經(jīng)·小雅·鹿鳴》)
介詞“以”的賓語前置
教材455頁。 ? 語用效果:強調(diào)賓語。 ? 手段:賓語前置。
基本句式:O(N) 以
吾道一以貫十。(《論語·里仁》) ?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文·為政》) ? 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左傳·僖公四年》) ?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ā睹?子·滕文公上》)
變式:是 以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 ?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 。(《孟子·梁惠王 上》) ?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 。(《莊子·養(yǎng)生主》)
賓語前置消失原因探討
參考文獻: ? 李海燕《先秦漢語常見賓語前置研究》,鄭州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 文 ? 于萍《漢語代詞賓語后置的演變過程及其動因》,北京語言大學2003 年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