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fā)展的重要地區(qū)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西安建都。天水古稱上邽、秦州,是伏羲和女媧的誕生地,素有“羲皇故里”之稱,也是秦人和秦文化的發(fā)源地。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兩地獨特的歷史文化風(fēng)貌。
時間
2018年
6月13日—16日
主要
考察點
陜西歷史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麥積山石窟
天水市博物館
伏羲廟等
具體行程及考察地點以報名時通知為準。
文化考察接受18歲以上、70歲以下的公眾報名,費用為3650元?;顒?5人成行,限額30人,額滿即止。
報名日期:2018年5月11日-12日。具體報名方法請咨詢63723500轉(zhuǎn)643喬老師。
NO.
1
陜西歷史博物館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171.795萬件(組),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其中商周青銅器、歷代陶俑、漢唐金銀器和唐墓壁畫等展品無論是在國內(nèi)外博物館中都堪稱精品。跨越三個展館的常設(shè)展覽以時代為序,將陜西地區(qū)從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唐、宋元明清的發(fā)展歷程通過約2000件文物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
NO.
2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在具有 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基礎(chǔ)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筑群擴建而成的藝術(shù)博物館?,F(xiàn)有館藏文物11000余件,分為碑林、石刻藝術(shù)和其他文物展覽三部分陳列,被譽為“東方文化的寶庫”、“書法藝術(shù)的淵藪”、“漢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世界最古的石刻書庫”。
NO.
3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原為寶雞歷史文物陳列室,始建于1956年,現(xiàn)位于中華石鼓園內(nèi)的新館于2010年落成,是中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館。新館以青銅器出土的場景作為建筑造型,館藏文物12000余件(組),包括何尊、折觥、厲王胡簋、墻盤、秦公镈等禁止出境文物。
NO.
4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是小隴山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麥垛而得名。上有石窟,始建于后秦(384-417年),大興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時期(409-452年),其后歷朝歷代不斷發(fā)展擴大,成為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唐朝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發(fā)生地震而導(dǎo)致中部塌毀,形成東、西兩部分?,F(xiàn)存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畫,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shù)陳列館。
NO.
5
天水市博物館
天水市博物館成立于1979年,現(xiàn)搬遷至天水伏羲廟,形成館廟合一體制。擔(dān)負著天水地域內(nèi)歷史文物、民俗文物的征集,以及天水伏羲廟、天水民俗博物館的保護維修。同時還承擔(dān)了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太昊伏羲祭典”禮儀的保護與傳承。
NO.
6
伏羲廟
中國西北地區(qū)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始建于明朝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間(1483-1484年),前后歷經(jīng)九次翻修,形成如今的建筑群。伏羲廟坐北朝南,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進四院,宏闊幽深。廟內(nèi)古建筑包括戲樓、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鐘樓、鼓樓、來鶴廳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覽廳等6座。新舊建筑共計76間,沿縱軸線依次排列,沿橫軸線對稱分布,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shù)風(fēng)格。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