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Michael Simmons,通過分析像馬斯克、巴菲特、貝佐斯等企業(yè)家,提出了他們看待世界的獨特視角:四維視角,也就是長線思維。譯文有部分刪減,原標題:Bezos, Musk, & Buffett See The World Differently, Because They See Time Differently
在過去的5年里,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企業(yè)家,如杰夫 · 貝佐斯、比爾 · 蓋茨、沃倫 · 巴菲特、雷 · 達利奧和伊隆 · 馬斯克。和歷史上成功的少數人一樣,他們也創(chuàng)造了歷史。他們累計捐贈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幫助創(chuàng)造了改變世界的產品。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他們的話,我們生活的地球將會大不相同。
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看待問題的方式驚人的一致,他們基于四維視角來看待世界,而我們大部分人都停留在一維視角:
這幾個維度不同的地方在于:
一維視角:專注于某一個領域(專業(yè)化)
二維視角:跨學科學習,應用于某個特定領域(通才)
三維視角:從技巧到原則(思維模型)
四維視角:從過去到未來跨越幾百年的思考(時間)
查理·芒格強調基于思維模型來進行思考,也就是三維視角。在這里,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時間維度。很悲觀的是,我們大部分人連第一個維度都做不好。
長線思維的力量
長線思考者重新定義了長線思考的含義。比方說杰夫 · 貝索斯,在一次關于他的航天公司 Blue Origin 的采訪中,他是這樣思考的:
我相信,在最長的時間范圍內(實際上我想的是幾百年的時間范圍),每過一年,我都越來越相信,航天公司 Blue Origin 是我正在從事的最重要的工作。
在解釋為什么他的太空公司在未來會比亞馬遜更重要時,他是這樣說的:
我之所以要做 Blue Origin,是因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的話,我們的文明最終將停滯不前,我覺得這令人非常沮喪,我不希望我曾孫的曾孫生活在一個停滯的文明中。
而這里的停滯,貝佐斯的意思是即將到來的能源危機。這和馬斯克確實非常相像,馬斯克創(chuàng)立特斯拉,其實是為了解決未來的能源危機,而不是造一部電動汽車,這在他的兩個宏圖計劃里描述的非常詳細。而創(chuàng)立 SpaceX,則同樣是基于人類的未來考慮。
如果你以目前全球能源的使用量為基礎,并以每年百分之幾的速度復合增長,那么只需要幾百年的時間,就必須用太陽能面板覆蓋整個地球表面才能滿足需求。這是真正的能源危機。而且這一切很快就會發(fā)生,我說的很快,是指幾百年。所以我們實際上沒有那么多時間。
在這里,貝佐斯所說的“很快”是幾百年,而對大多數人來說,很快可能意味著幾天時間。在貝佐斯思考的時間尺度里,數百年只是宇宙中的一個瞬間。最后,貝佐斯解釋了他的太空公司 Blue Origin 將在解決方案中扮演的角色:
現(xiàn)在,我們不妨考慮另一種方式,搬出地球到太陽系里去。太陽系可以輕而易舉地養(yǎng)活一萬億人。如果我們有一萬億人,我們就會有一千個愛因斯坦和一千個莫扎特。而且,無論想實現(xiàn)什么目標,太陽能資源可以說取之不竭。
讀到這里,你會發(fā)現(xiàn)貝佐斯的思考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而這些話似乎只觸及表面,事實上,貝佐斯這些年一直在這么做:
盡管亞馬遜已經有近 30 年的歷史,但他一直認為一切才剛剛開始。他把這種思維方式叫做“Day One 哲學”,并將其融入到了亞馬遜公司的文化里。
為了一些可能失敗或者需要 7 年以上時間才有回報的實驗,貝佐斯愿意持續(xù)的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貝佐斯每天關注的焦點,永遠是三年以后的事情。所以當下所取得的成就,幾乎都是他三年前思考決策的。
貝佐斯為一個萬年鐘慈善項目投資了數千萬美金,在解釋這次投資時,他認為建立一個長線的象征很重要:“如果人類基于長遠來思考,就可以完成一些本來無法完成的事情,我們的技術越來越復雜,而且可能會給我們自己帶來巨大威脅,作為一個物種,我們必須去思考更長遠的事情。”
為什么貝佐斯會做這些看起來比較古怪的事情。事實上,正是這種長線思維模式,使得亞馬遜多年來與眾不同的策略變得有意義。如果沒有這種長線思維,亞馬遜永遠也不會:
從全球最大的書店發(fā)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
刻意將前 20 年的利潤推遲變現(xiàn)進行投資
專注于在客戶體驗(如兩天送達免費),盡管在短期內會有重大損失
在前兩個實驗(拍賣和 Zshops)失敗后,繼續(xù)嘗試第三方賣家計劃
推出結構化的員工薪酬計劃,將重點放在長線激勵上
這條道路上,貝佐斯并不孤單。
YC 前總裁 Sam Altman,就曾將長線思維定義為“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套利機會之一”,他補充說,“當你準備創(chuàng)業(yè)時,考慮一些你愿意做出長線承諾的事情是非常值得的,因為這是目前市場空白的所在。”
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 Ray Dalio 為了了解經濟,通常會去研究數百年前的經濟周期,并因此而聞名。
巴菲特以只投資于他認為自己可以投資幾十年的公司和個人而聞名。他的整個職業(yè)生涯都建立在復利和復合學習的力量之上。他把生活開支控制在較低的水平,這樣他的錢就可以賺得更多。此外,在他的整個職業(yè)生涯中,他80% 的時間都在閱讀和思考。
在一次 TED 采訪中,馬斯克表示,他對時間的看法與幾乎所有人都不一樣。
我從概率的角度看待未來。未來就像概率這條河流的一個分支,我們可以采取一些行動讓某個概率實現(xiàn),也可以讓某件事的進展加速或者放慢,或者給這條河引入新的東西。
他的意思是:
(個人和人類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
這些未來發(fā)生的概率各不相同
通過改變概率的流向來塑造未來是可能的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閱讀了大量的學術研究和書籍,這些書籍都是關于如何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影響力,并且是通過科學驗證的方法,我發(fā)現(xiàn)很多因素都與成功有關:
延遲滿足
激情和好奇心
刻意練習
韌性
高效工作
豐富的人際關系
雖然這些習慣中都有助于增加一個人的影響力,但是長線思維是一切的基礎,而這三大原因揭示了長線思維創(chuàng)造奇跡。
第一條: 長線思維會給你帶來“套利”優(yōu)勢,因為幾乎沒有其他人會考慮
如果你所做的事情是可以在三年內完成的,那么你就是在和許多人競爭。但是,如果你愿意考慮一個 7 年時間的投資,那么你的競爭對手就只是一小部分,因為愿意這么做的公司很少。只要把時間的范圍拉長,你就可以去追求一些看起來沒辦法做的事情。----Jeff Bezos
最大的創(chuàng)新機會一般都需要很多年才能得到回報,而且成功的幾率很低。傳統(tǒng)的 CEO 并不追求這些目標。這意味著貝佐斯、馬斯克和其他人在超高質量的投資方面遇到的競爭較少。這種方法使得亞馬遜、特斯拉和 SpaceX 公司在數年時間里大大領先于其他公司。
這里有幾個原因:
商業(yè)市場中,有短期參與者,也有長線參與者
短期行為者只追求在短期內獲得回報的機會。長線參與者追求最好的機會,無論是短期的還是長線的
因此,長線參與者有更多的機會可供選擇
長線機會幾乎總是最大的機會
在長線機會方面幾乎沒有什么競爭
第二條:擁有一個長線的時間范圍,有助于你做出更好的決策
長線思維可以讓你在創(chuàng)新過程中承受失敗和經歷迭代,它讓我們在探索的過程中得到了解放。如果是尋求即時的滿足,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前面有一群人。----Jeff Bezos
斯坦福大學教授,著名的心理學家 Philip Zimbardo,在他的《時間悖論》這本書中有一個結論,說的是,我們對時間的態(tài)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我們卻很少意識到。時間對于我們來說,就像水之于魚一樣,如此的重要卻又看不見,但是我們如何做決定以及我們能有多成功,都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這位教授通過他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對時間的態(tài)度可以分為五類:
對過去持積極態(tài)度的人總是關注“過去那些美好的時光”
對過去持消極態(tài)度的人總是關注過去出問題的事情
對當下持享樂主義的人活在當下,尋求快樂,并且避免痛苦
對當下持宿命論的人認為所有決定都沒有意義,因為“將來會發(fā)生的事總會發(fā)生?!?/span>
面向未來的人們永遠在為未來做準備,并且相信自己的決定會成功的
不同的態(tài)度自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而哪種心態(tài)會產生最好的結果,應該可以很簡單就猜出來了。
第三條: 長線思考可以利用復利的力量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 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巴菲特也曾表示,復利是他成功的三大因素之一。
如果我們長線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我們想要的未來就會變得越來越變成一種必然,因為我們的行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復利效應。
就像滾雪球一樣,一個滾下山的小雪球每次旋轉都會慢慢積雪,變成一個巨大的雪球:
同樣,如果你給到足夠的時間利用復利效應,一塊小的多米諾骨牌也可以推倒一塊大骨牌:
無論是雪球還是多米諾骨牌,最終結局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剛開始賺取復利的時候,你看不到它的好處。一開始你的成果與你的努力緊密相關,但到最后,復利效應產生的利息為你做了所有的工作。
當我們了解到復利在金融領域的驚人力量時,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學會了復利的力量,但它適用于任何長線出現(xiàn)正反饋循環(huán)的領域,例如:
學習
人際關系
商業(yè)策略
健康
復利效應的最好例子之一是這張圖表,它顯示了亞馬遜自 1997 年上市以來的市值走勢:
在過去的幾年里,亞馬遜的市值增長了一倍多。換句話說,在過去的幾年里,亞馬遜增長的市值是過去 20 年之和。
總而言之,長線策略給你帶來了三個核心好處:
給你一個“套利”的優(yōu)勢
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
可以利用復利的力量
這三個好處表明,長線思維模型可能是創(chuàng)造成功、健康、自我實現(xiàn)以及有影響力生活的阿基米德杠桿。如果沒有它,想讓其中任何一個發(fā)生,其可能性都會大大降低。
但是要真正理解長線思維的力量,理解短線思維的危害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習慣于短線思考,這會在短期內幫助我們,在長期則會摧毀我們
在一次 TED 演講中,已故著名的哈佛大學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n 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當他從哈佛商學院畢業(yè)時,他所有的同學都有雄心勃勃的計劃,想要產生影響并取得成功。在他們早期的同學會上,一切都似乎如大家所愿。大家分享各自所取得的成功。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注意到了一些令人驚訝的事情,大家的生活在許多層面上變得越來越糟糕:
他們離婚了
他們和孩子們疏遠了
有些人甚至因為欺詐而陷入麻煩
他們的健康狀況很差
Christensen 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這里的每個人都渴望獲得成就。當你有額外的精力或者時間時,你會本能且不自覺地把它分配給你生活中能給你帶來最直接成就的活動。
換句話說,他的同學們都陷入了短線思維。
Christensen 的第二句話讓他享譽全球,他解釋了那些在銀行具有巨額資金,并且雇傭了世界上最聰明的腦袋的最成功的公司,為什么經常會被創(chuàng)業(yè)公司顛覆——因為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情況永遠不應該發(fā)生:
成功的公司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的投資對象,往往是那些能帶來最直接、最具體成就的東西。它們之所以犯這種短線思維,是因為他們是由像你我這樣的人管理的,而我們都是一些專注于成就的人。
我曾在自己的一本書中分享過自己因為短線思維而跌入谷底的經歷。
到某個年齡時,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獲取成功上。結果,我犧牲了我的健康,我的活力,甚至婚姻也差點沒了。經歷了這些苦難后,我擁抱了一種新的人生哲學,就是更多地關注在那些長期可以獲得復利的小收獲上,而不是那種頻繁的短跑沖刺和精力消耗。
當我們思考的時間維度是短線方式時,我們所做的活動會獲得類似下面的獎勵:
比方說,在飲食上的短視,可能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
而當我們思考的維度是長線思維時,它看起來是這樣的:
剛開始會有一點痛苦,但隨后的回報會因為福利效應增加很多。
短線思維帶來的影響,可以通過對數學中的“貪婪算法”進行可視化來呈現(xiàn),它通過把握當前最好的短期機會來進行優(yōu)化,該算法能夠很好地實現(xiàn)所謂的“局部最大值” ,但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全局最大值。它可以幫助你獲得小的勝利,但沒法實現(xiàn)大勝。
為了在長期的未來獲得最大的影響,我們必須在短期內放慢速度。與直覺相反,很多時候退一步,往往海闊天空。
利用 5 小時規(guī)則來玩長線游戲
認識到長線思維的力量是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則是把它變成一種習慣。
在這方面,我建議遵循著名的 5 小時原則(每周至少學習 5 小時)。工作日每天至少花一個小時學習,不能有例外。
把你的時間投資到學習活動上,比如:
閱讀優(yōu)質的書籍,學習心智模型
反思你所吸取的教訓
嘗試新的公司、習慣、想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習慣的價值會以指數形式產生復利效應并改變你的生活。
巴菲特、貝佐斯、馬斯克和比爾 · 蓋茨這些人之所以不同,并不是因為他們成功了才開始學習。而是在他們成名之前,就開始不計回報的自學。
歸根結底,“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一夜成名”這句話是正確的。我們必須現(xiàn)在愿意在黑暗中摸索,這樣才能在以后閃耀發(fā)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