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專業(yè)的吐槽
意見和感情的相似
比之接觸,它更能將兩個人結(jié)合在一起
擁有相同的意見
兩個人盡管相隔很遠,卻也很近
——柴可夫斯基
作為樂評人,我經(jīng)常要看看別人的樂評,特別是行家的樂評。
據(jù)說,好的樂評人往往都不是職業(yè)音樂家。為什么呢——因為讓音樂家評論音樂家經(jīng)常會變得刻薄沖動。同行相輕嗎?特別是那些有成就的大師們,評價起同行來往往不留情面。你不可能因為德彪西討厭瓦格納,就決定再也不聽瓦格納吧;貝多芬不敬老師海頓,就認為海頓的音樂一無是處;或者柴可夫斯基不愛巴赫,就把巴赫偉大的音樂杰作扔進廢紙簍吧!
然而,我還是很喜歡以一個吃瓜人的心態(tài),看音樂家評論音樂家,看大師和大師們一言不合就隔空開撕。為什么呢——因為同行說同行,往往刀刀見血,直指對手的痛處。因為在毒舌的同時,你也有機會從更刁鉆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音樂的秘密。
此刻已是炎炎夏日,有毒的太陽正炙烤著大地,昏昏欲睡的我們,需要一點提神醒腦的話題,現(xiàn)在就讓我們把切好的西瓜從冰箱里取出來,看一看俄國最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是如何舌戰(zhàn)群雄的。
柴可夫斯基與勃拉姆斯
可以同日生,不可同日語
1887年12月24日平安夜,功成名就的柴可夫斯基攜著自己的得意之作《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前往歐洲巡演。其中重要的一站就是巴赫、門德爾松曾經(jīng)駐立過的、德國文化名城萊比錫,在車站迎接大師的是當(dāng)時在德國樂界很有人緣的小提琴演奏家布羅茨基。說來有緣,當(dāng)時勃拉姆斯剛完成重要的鋼琴三重奏《C小調(diào)第3鋼琴三重奏,OP.101》,平安夜之后,勃拉姆斯親自自與大提琴演奏家克倫格爾來到布羅茨基萊比錫的家中排練新作。1888年元旦,柴可夫斯基與互不對眼的勃拉姆斯,以及北歐音樂大師格里格,在布羅茨基家中,進行了一次歷史性“餐桌會面”,布羅茨基的夫人安娜后來記下了這段有趣的會面:
1888年的元旦,柴可夫斯基應(yīng)邀前來用晚餐,其時阿道夫·布羅茨基和勃拉姆斯,以及大提琴演奏家克倫格爾,正在家里為次日的勃拉姆斯的三重奏演出排練?!拔矣写驍_你們嗎?”柴可夫斯基一進門就禮貌地問到。
“一點也沒有,可是你為什么要聽這樣的音樂呢?對你一點意思都沒有?!辈恢O禮節(jié)的勃拉姆斯用典型的大嗓門回應(yīng)。晚餐時作曲家格里格夫婦也加入了,漂亮的格里格夫人尼娜被安排坐在柴可夫斯基和勃拉姆斯之間,席間格里格夫人突然抱怨:“我可不能坐這兒,太讓人緊張了”,知情識趣的格里格站了起來說:“那讓我來,我有這個勇氣”。他們?nèi)讼嗾勆鯕g,歡樂地如同孩子們的聚會。
勃拉姆斯《C小調(diào)第3號鋼琴三重奏》
旋律明快動人的柴可夫斯基與音樂復(fù)雜含蓄的勃拉姆斯是樂史上的一對老冤家。然而奇葩的是,倆人卻都是5月7日出生的金牛。樂史上同日生的大師可不多,況且兩人還是同時代各領(lǐng)風(fēng)騷的英杰,照理應(yīng)該英雄惜英雄才是,然而,這對大胡子似乎天生冰與火不相容。雖然,餐桌上互致敬意,然而一轉(zhuǎn)身回去,柴可夫斯基就在《1888年國外旅行自述》中,毫不客氣地評論勃拉姆斯說:
我從來未能,現(xiàn)在也不能喜愛他的音樂……從我們俄羅斯人的觀點來看,勃拉姆斯根本沒有旋律,樂思從來沒有說到點子上:你剛聽到一個曲調(diào)露了頭,它又滑落進無意義的和聲演進和轉(zhuǎn)調(diào)的漩渦中,仿佛作曲家抱定宗旨,要讓摸不著頭腦……
聽他的音樂時,你會問自己:勃拉姆斯是深沉呢,還是故作深沉以掩蓋其想象力的貧乏,這個問題從來未能明確解決……一切都很嚴肅、很高尚,甚至顯得精美別致——但在這一切當(dāng)中,沒有最主要的東西,沒有美!
——《1888年國外旅行自述》
此時的老柴和勃拉姆斯,都已是功成名就的大師,兩人的不對眼更重要的是源自藝術(shù)趣味的分歧。其實讓我真正覺得有意思的并不是老柴如何毒舌了勃拉姆斯,而是老柴的樂評,正好切中了勃氏音樂的某些基本特征:勃拉姆斯的音樂趣味從來不在旋律,任何優(yōu)美的樂句還沒有完全展開,就會在和聲行進與快速的轉(zhuǎn)調(diào)中,消失得無影無蹤,這的確令人迷惑。勃拉姆斯熱衷于對核心的音樂主題,進行深度加工——拆解、變形、拉伸和減縮,以探索其潛在的可能與意蘊,而忽視了音樂的抒情,讓音樂變得晦澀。在老柴這種以直白抒情為特征的俄羅斯藝術(shù)家看來,勃氏的音樂早已失去音樂最質(zhì)樸的美——旋律之美。
柴可夫斯基《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
說白了,就是不好聽。
音樂主題并非旋律,但主題自然平滑地發(fā)展,才能構(gòu)成旋律的線條。勃拉姆斯顯然有點發(fā)展過渡,經(jīng)常性地讓音樂失去旋律的線條美,這一點正好和老柴成了對立面。反過來,老柴總是能將簡單的音樂主題,鋪衍成動人的旋律線條,充分展示音樂的抒情性。這種抒情性幾乎壓倒了一切。
從我個人的感受上看,老柴的音樂是線性的、旋律性的,二維的,和聲相對簡單抒情充沛,主題發(fā)展沒有太多的轉(zhuǎn)折。那些優(yōu)美的旋律如此動人,但聽多了也很容易聽膩味,缺少音樂的縱深感。相反,勃拉姆斯的音樂尤如立體的迷宮,和聲與轉(zhuǎn)調(diào)太多,以至于失去了抒情的意味。然而,多聽之后,你會慢慢發(fā)現(xiàn)深藏在其中的趣味與意韻。
漫畫:漢斯力克向勃拉姆斯進香,1890年
看上文雅內(nèi)向的老柴,批評別人可謂不留情面。而看上去有點粗野、直帥、不修邊幅的勃拉姆斯,卻很少直接去攻擊自己的對手。倒是和勃拉姆斯同一條戰(zhàn)線上的摯友、維也納著名的樂評人漢斯力克,跑出來替勃拉姆斯反戈一擊。他刻薄地評論了老柴帶來的得意之作《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
有那么一陣子這首協(xié)奏曲還算是音樂,比例恰當(dāng),而且不無才華。但很快地,野蠻占了上風(fēng)并支配一切。小提琴不再是演奏出來的,它被硬生生地拉扯,撕裂粉碎,被擊打的傷痕累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使我們第一次產(chǎn)生了這樣可怕的想法,就是音樂也可能玷污人的耳朵。
柴科夫斯基這人一向很關(guān)注自己作品的社會反響,我們無從知道他讀了漢斯立克的評論心情如何。但有一個事實是,他把這篇針對他的毒舌樂評一直保留在身邊很長時間。并且終生再也沒有碰過小提琴協(xié)奏曲。
柴可夫斯基毒舌樂評
比我深沉的都沒我抒情
比我抒情的都沒我深沉
像老柴這樣天生內(nèi)向、靦腆,但又敏感甚至神經(jīng)質(zhì)的人,顯然不適合到處演講,但非常適合干音樂評論,因為敏感內(nèi)向的人對一切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要么不說話,一說話嚇你一跳。而且老柴還真的干過樂評人這一行當(dāng),1871年至1876年他曾經(jīng)在莫斯科的《俄羅斯新聞報》擔(dān)任過5年的首席音樂評論員,寫過大量的評論文章。而19世紀的俄國樂評界可不是吃素的,比起要文斗不要武斗的西歐樂評圈,這里的風(fēng)氣就是,戰(zhàn)斗精神。一寫樂評,不是把被評論的作品與人捧上天,就是打進十八層地獄。代表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動不動就用愛國的大捧到處打人的、著名的俄國'強力五人團',在如此環(huán)境中寫樂評的老柴,當(dāng)然也不會是個鴨脖柿子。老柴的樂評,最大特色就是——精確打擊。
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觀點,但他的評論往往命中要害,一刀見血。
李斯特與舒曼
你們可以互補一下嗎?
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練習(xí)曲之三:鐘》
前天我參加了一場為70歲的李斯特舉辦的特別音樂會。所有曲目都是從他的作品中挑選的.....李斯特本人出席了這次音樂會??匆娺@位老人在熱情的意大利人的歡呼下感動不已的場面,你不可能不受到觸動。然而他的作品總讓我不住地寒顫:它所顯示的更多的是抒情意圖,而不是真正的創(chuàng)新。色彩多于形式,外表的光輝多于內(nèi)在的內(nèi)容,和舒曼正好相反——簡單來說,李斯特音樂中所有的一切都被精心地包裹了起來,但這些音樂無一例外地被其內(nèi)在內(nèi)容的空虛損害。舒曼則是李斯特完完全全的反面,與舒曼驚人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所不匹配的,是其音樂灰暗無色的音樂呈現(xiàn)
實際上,不僅俄國樂派都深受李斯特的影響,老柴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也有李斯特的影子,他幾首著名的交響詩,顯然有著李斯特的印跡。同時,李斯特也是歐洲音樂界最早推廣俄國音樂家的先驅(qū),作為名動歐洲的前輩,他甚至改編過老柴的曲子。老柴在歐洲,甚至被不喜歡激進的李斯特的樂評人稱之為“李斯特的門徒”。然而,在老柴看來,音樂不僅要有美好的形式,也要有真實的情感(內(nèi)涵),而李斯特音樂徒有其表,老柴甚至在和朋友的私下聊天中稱李斯特為——“那個演員”。
李斯特的作品形式大于內(nèi)容的這大約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就象他的為人一樣,多少有些輕浮。公子多情,他早期的鋼琴創(chuàng)作就一種很明顯的輕浮美感。中年之后李斯特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為了提升自己的音樂內(nèi)涵,惡補了大量的哲學(xué)、宗教和文學(xué),但反映在音樂中的效果不僅不理想,反而喪失了他早期鋼琴創(chuàng)作的那種清澈而閃耀的靈動。那些晚期的交響詩,動不動就是宗教哲學(xué),為詩而詩,即不好聽,又沒法觸動心靈。音樂,畢竟是音樂。
李斯特式抒情的確有點做作,不過聽音樂,并不全是為了感動,更不是為了徹悟人生宇宙,那閃爍流動的樂章,如夢似幻,有時更能帶走你的憂愁。我很喜歡循環(huán)播放李斯特著名的帕格尼尼大練習(xí)曲,那種快速流動閃耀的樂句,能讓你的心情也變得透亮透亮的,相比之下,老柴感人的《天鵝湖》,多聽兩遍,反倒有點抒情過度,讓人胸悶。至于,老柴所說的“李斯特的反面”——舒曼,因為是半路出家,音樂技巧,的確缺少打磨。舒曼的音樂有著直指人心的激情,但經(jīng)常會流于滯澀和灰暗。老柴的樂評的確命中要害。
沒有完美的人
自然也沒有完美的音樂家
法國作曲家古諾
(1818-1893)
巴赫-古諾《圣母頌》
比如古諾,“古諾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對我一直是個謎。他的《浮士德》無疑是一部大師之作,雖然不很天才,但卻顯示了個性。然而,所有在《浮士德》之后產(chǎn)生的作品卻很薄弱,沒有才氣。這是音樂史中絕無僅有的事例。”
老柴的評論很到位。古諾屬于那種年紀輕輕就寫出代表作,然后平庸一生的典范。除了老柴提到的《浮士德》其中的名段《珠定之歌》,你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圣母頌》,但那是古諾在前人巴赫的版本上的改編版。
俄國作曲家鮑羅丁
(1833-1887)
鮑羅丁交響詩《在中亞細亞的草原上》
說到自己的俄國的同行,老柴更是絕不留情,特別是俄國民族樂派的旗手組織“強力五人團”,更是積怨已久。所謂“強力五人團”,是 19 世紀六七十年代俄國出現(xiàn)的一個作曲家小組,核心是沒有任何杰作的三流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和俄國音樂評論家斯塔索夫。他們多數(shù)不是專門從事音樂的作曲家,而是在業(yè)余時間里從事創(chuàng)作,集體研討作品,交流藝術(shù)思想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其核心觀點就是要發(fā)展民族音樂,絕對地排斥任何西方音樂的影響。自古狹隘的民族主義都很有號召力,巴拉基列夫和斯塔索夫動不動就在俄國音樂圈,討伐這個,批判那個。
對此,老柴早有不滿。1877年,他忍無可忍地評論巴拉基列夫:“盡管他天賦很高,但卻做了很多壞事。比如說他對里姆斯基-科薩科夫說學(xué)習(xí)西方音樂是有害的,結(jié)果把他毀了。他是這個怪圈理論的始祖,怪圈中聚集了那么多原始的、糊涂的和過早毀滅的天才……”
但是在強力五人團也有出色的音樂家,比如鮑羅丁,老柴其實很看中鮑羅丁的天資,但相比作曲,鮑氏更喜歡化學(xué)實驗。老柴多次為此嘆息,他寫道:
他的天才由于缺乏理論知識而無法得到發(fā)展,因為不公的命運把他帶進了化學(xué)而不是音樂。他音樂的品味比居伊(五人團的另一位作曲家)低,技巧又很薄弱,所以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他幾乎寫不出一行象樣的東西
巴赫、貝多芬與瓦格納
漠視、欽佩與鄙視
老柴對古典音樂之父的巴赫并不象我們這樣充滿敬意,他曾對朋友說,“我可以說,我很樂意演奏巴赫的作品,因為演奏一首好的賦格曲很有趣,但我不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天才。”其實,想想巴赫的風(fēng)格冷靜,富有立體感,很少大段抒情,顯然這并不合老柴的胃口。
至于貝多芬,老柴的觀點是:“我不傾向于宣告貝多芬不犯錯誤的理論,盡管我毫不懷疑他的偉大的歷史意義,但仍然認為,對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表示無條件的和理所當(dāng)然的贊嘆是不恰當(dāng)?shù)?。不可否認的是,貝多芬在他的幾部交響曲中確實達到了一個沒有或幾乎沒有其他作曲家達到的水平。”
貝多芬并不是神,他也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好,然而在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中,貝多芬?guī)捉昝?,難以超越,卻是一個老柴自己也無法否定的事實。在老柴看來,貝多芬的很多作品里面顯示出的偉大氣魄和力量是讓人驚嘆和敬畏的,但是卻又是難以實現(xiàn)的,那僅僅是心靈在現(xiàn)實中沒有出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一種主觀上的努力,營造了一個脫離現(xiàn)實的夢幻的世界,那世界在一瞬間是人的心靈脫離現(xiàn)實,得到某種解脫,但是最后當(dāng)它再次回到現(xiàn)實的時候,就更加苦悶和沒有出路了。正是基于這種意見,老柴認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歡樂頌》一點也不歡樂,甚至是大師“絕望的哀嚎”。
你可能覺得老柴的觀點很奇怪,但如果你真正了解貝多芬的一生,你就會發(fā)現(xiàn),貝多芬的歡樂頌,更多的體現(xiàn)了貝多芬逃離苦悶現(xiàn)實的渴望。歡樂之鳥飛得越高,距離現(xiàn)實生活就越遠。從某種意義上,我個人相當(dāng)認同老柴的見解。創(chuàng)作《歡樂頌》時的貝多芬,正是他深陷生活泥潭的最后時光。他連自己最心痛的侄子都拯救不了,又如何會再去幻想——拯救全世界?!
老柴對瓦格納的評價也屬于一刀見血:“《尼伯龍根指環(huán)》可能確實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但同時也可以肯定的是,還從未有過這樣無休止和這樣無聊的胡說八道。最復(fù)雜最怪異的和聲的堆積;舞臺上沒完沒了的獨白和對話,唱段平淡無味;觀眾席的黑暗;任何詩意的缺乏;情節(jié)不精彩——這一切都使我的神經(jīng)疲憊至極。原來這就是瓦格納的改革所追求的東西!過去,音樂給人們帶來歡愉——而今天則是用它去折磨人?!?/strong>
對此,和老柴不對眼的勃拉姆斯大約會會心一笑。
瓦格納和勃拉姆斯代表了19世紀末德奧古典音樂兩大對立門派,瓦格納宏大的音樂敘事,將音樂變成了哲學(xué)與政治的說教。他的歌?。ㄋ苑Q——樂?。┨焐先碎g唯我獨尊,音樂讓位于臺詞,情節(jié)充滿了各種虛無的神話與高大上的拯救。動不動就十幾個小時,如今就算是瓦格納的忠粉,也很難真的把瓦格納的所謂樂劇看完??吹阶詈?,你一首曲子都記不住,讓人心好累,頭好痛。這點連瓦格納的好友——哲學(xué)家尼采都受不了。
除了毒舌,其實老柴也有由衷的贊美
比才《卡門》選段
老柴最愛欣賞歌劇,他最喜歡的作品是法國作曲家比才的《卡門》,他對它的評價遠高過一般的評論:“這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大師之作,也就是那種在極大程度上反映整個時代音樂追求的稀世作品……比才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藝術(shù)家,《卡門》貫穿著真正的靈感與激情。”
比才算是一位不幸的天才,他的曠世杰作《卡門》在首演時被罵得體無完膚,以至這位年青的音樂天才在潦倒失意中一病而死。但在他死后,歌劇《卡門》卻無可爭議得成為人類史上,上演次數(shù)最多的歌劇。華美熱情的音樂,激動人心的情節(jié),有著一種熾熱的、永恒的音樂魔力。
柴可夫斯基《第四管弦樂組曲:莫扎特主題》
在所有音樂大師中,老柴真正敬仰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莫扎特。他這么寫道:
莫扎特的音樂既不讓我悲傷,也不讓我震撼,它讓我陶醉。聆聽他的音樂給我?guī)砑儍舻目鞓?,激起我?nèi)心的溫暖,使我產(chǎn)生的感覺仿佛我跟一件非常美好的東西在一起……我活得越久,就越能深入到莫扎特的音樂中去;我越深入莫扎特的音樂,就越發(fā)地愛它
莫扎特的音樂有著明顯的抒情氣質(zhì),但莫扎特的抒情極為克制,這讓莫扎特的音樂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優(yōu)雅、明亮與清澈。在經(jīng)歷了那么多不公與苦難之后,莫扎特卻決心給你快樂。相比之下,同樣擁有抒情氣質(zhì)的老柴,他的音樂總是缺少那種難以模仿的莫扎特式的清澈,經(jīng)常顯得過度濃郁,就象羅宋湯。對老柴而言,莫扎特的音樂是一束無法企及的光線,照亮這個黑暗的世界。
為了表達自己對莫扎特的敬意,老柴寫過一組《第四管弦樂組曲》,其中的所有音樂主題,都是他從莫扎特一些不經(jīng)常被演奏的作品中提取的。老柴當(dāng)然無法到過莫扎特的境界,但在他的內(nèi)心,的確有著一種清澈的夢,在這個夢中,莫扎特是他生命中的小王子。
老柴對同行、對音樂,一向有一說一,所有的喜好、愛憎他都會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而且,很明顯他的評價是有他自己標(biāo)準(zhǔn)的,在寫樂評前,他考慮的只是這個他認可的音樂之美的標(biāo)準(zhǔn),從不考慮這個作品的作者名氣大或者小,這是樂評最重要的真誠。好文章,好樂評,重要的其實不是觀點的對錯,而是你是否真誠地面對作品與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