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類的想象力?這其實是非常難回答的一個問題。在文學藝術領域,想象力就是這類精神創(chuàng)造物的基礎生命力,是一種對創(chuàng)作者、研究者、讀者而言都永遠充滿了魅力與召喚力的存在物。兒童文學是特別強調(diào)想象力的特殊文類,這是由其服務對象兒童的思維方式與童年精神特質(zhì)所決定的。作為成人的兒童文學作家,能否自覺認識、呼應、飛揚童年的想象力,是對其創(chuàng)作的一個基準的考驗,也是巨大的挑戰(zhàn)。
陳詩哥是我國當下青年童話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他不僅有豐富的、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實踐,更對童話本體有非常自覺的反思。他在本期推出的文章中所談的童話作家的想象力,既讓我們形象直觀地感悟到想象力的具體形態(tài),更深目的在追尋想象力的源頭、出處,以及想象與現(xiàn)實和諧與理性的關系的建構路徑等?!皟和膶W的想象力究竟是一種什么能力?”這是“新時代兒童文學觀念及變革”欄目提出的一個美學問題,期待更多專業(yè)人士參與討論深化。
——李利芳
“向上跌了一跤”
美學家朱光潛的名篇《朝抵抗力最大的途徑走》對我的童年產(chǎn)生過影響。朱先生在文章中說:“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言下之意,是不要偷懶,要有意志力。這是對的。問題在于:如何朝抵抗力最大的途徑走?
地球上最大的抵抗力,要數(shù)地心引力。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受其限制,這便是我們的生存處境。這種處境構成了現(xiàn)實主義的基礎。但有一種人是例外的,那就是童話作家。美國童話詩人謝爾·希爾弗斯坦在《向上跌了一跤》里說:“我給鞋帶絆倒,/向上跌了一跤──/向上跌過屋頂,/向上跌過了樹梢,/向上跌過了城市上面,/向上跌得比山還高,/向上跌到半空,/那兒聲音和顏色交融在一道?!边@就有趣了。在現(xiàn)實世界里,如果摔在地上,屁股肯定會很痛,但在童話世界里,詩人憑借杰出的想象力,輕輕地改變了重力的方向,原本向下跌跤,就變成向上跌跤了,可謂四兩撥千斤,妙不可言。
在童話世界里,憑借想象力改變地心引力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如古希臘神話里的飛鞋、《一千零一夜》里的飛毯和飛馬、中世紀巫師們的掃帚……上述這些神奇事物,憑借的還是某種神力、法術,或支付高額的金錢。不過到了現(xiàn)代,這些神奇事物開始變得日常了,如《餡餅里包了一塊天》里,老婆婆做蘋果餡餅,誰知天上掉下一角落在了餡餅上,餡餅就飛了起來,老太婆、老頭子、小貓、山羊等便有了一趟天空之旅。不過,到了成人文學作家的眼中,這些想象卻變得既輕盈又沉重,卡夫卡在名作《騎桶者》里述說了一個窮困的人,因為煤用完了,眼看熬不過冬天,便騎著木桶去向煤店老板借,他以為他騎桶的“壯觀”一幕會感動煤店老板,誰知被老板的婆娘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最后,他只好“升上冰山區(qū)域,永遠消失了”。在這篇作品中,首先吸引我注意的是“桶”這一形象,與飛鞋、飛毯、飛馬、掃帚這些相比,桶的形象有些奇特,它并非輕盈之物,有些沉重,可說是現(xiàn)代重負下的變異,這提醒了我們:無論想象如何輕盈,沉重的現(xiàn)實依然是我們首要的處境。
說到想象力,中國作家也不甘落后。在《水滸傳》里,號稱“神行太保”的戴宗,他把四片神行甲馬拴在腿上,念起神行術,也能日行八百里。不過,施耐庵畢竟是一位小說家,戴宗雖然笨拙一些,但終究是可愛的。中國最偉大的神話作家吳承恩則不同,在《西游記》里他只借助一片云,就讓孫悟空一個筋斗飛行十萬八千里,極盡瀟灑。
什么是想象力
通過上述例子,我們大概可以感知到想象力的概念。有些人在算數(shù)上算得很快,快得驚人——但這不是想象力,這是運算力;有些人一目十行,或過目不忘——但這不是想象力,這是記憶;有些人推理很強,理解能力叫人拜服——但這也不是想象力,這叫智力。想象力是一種嘗試改變地心引力、克服現(xiàn)實慣性的力量,可以說是一種創(chuàng)造力。千百年來,沉重的現(xiàn)實壓彎了多少人的腰,催落了多少人的眼淚,但同時又萌生了多少神奇的詩篇,這些詩篇正是詩人們試圖改變重力的見證。
想象力不是作家的專利,科學家、哲學家、經(jīng)濟學家、設計師、園丁等都有其獨特的想象力。遠古時期哲學家們的學說,固然得益于細致的觀察、縝密的思辨,但更多是受想象力的指引。如古希臘被認為哲學從其開始的泰勒斯認為:萬物是由水做的,大地是浮在水上的;又說磁鐵內(nèi)有靈魂,因為它可以使鐵移動。事實當然并非如此。不過,如果我們把這些觀點抽取出來,倒可以寫成一篇篇極富想象力的童話。
與其他作家相比,童話作家更天然地接近想象力,童話作家雖不是兒童,但保存著部分兒童式的思維,那便是原始思維。19世紀意大利哲學家維柯在《新科學》中提出,原始人對世界的反應是一種獨特的、富于詩意的、生來就有的詩性智慧,他把這種智慧稱為原始思維。在某種程度上,兒童也被稱為原始人,兒童有一種特殊的思考方式,主客不分,萬物有靈,天馬行空,蓬勃向上。這是一種詩性邏輯,涌動著兒童特有的天真、幻想、憧憬、靈性和自由,充滿了自由創(chuàng)造的精神和人性萌動的智慧。
這讓我想起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萊特兄弟受飛鞋、飛毯、飛鳥的啟發(fā),更重要的是憑借對機械的研究,發(fā)明了飛機。這是一種作為知識工具的想象力。但如果問飛機為什么能飛起來,我們成人固然有答案,兒童則可能會說是“因為有空氣和勇氣,它就能飛起來”(朱自強語)。飛機的起飛需要空氣我們都知道,但需要“勇氣”未必想到,而后者直抵問題的核心。這就是兒童的詩性思維,我認為是一種朝向世界靈魂的想象力,萬物有靈的觀念即來源于此。
童話作家秉持的正是后一種想象力,因此也可以說童話寫作是一種朝向世界靈魂的寫作。這時候,我想起古希臘神話里的赫爾墨斯,他正是上述飛鞋的主人,因此成為眾神的使者。據(jù)考究,他還是古埃及透特神的原型。透特是一位鳥頭人身的神,除了是智慧之神、月亮之神、數(shù)學之神、醫(yī)藥之神,他還是寫作的發(fā)明者,傳說《亡靈書》就是他的作品。一來,鳥是擺脫地心引力的象征(在古人看來),是飛鞋、飛馬、飛毯乃至飛機的原型;二來,從一開始,寫作就與神話(童話)產(chǎn)生了密切的關系:童話不僅是朝向最初源頭的寫作,還是朝向最終結局的寫作。
兒童的創(chuàng)世
我對最初的源頭充滿了強烈的興趣。關于最初的源頭,人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有宗教的、神話的、科學的……我認為最有想象力的答案是《圣經(jīng)·創(chuàng)世記》:“神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用語言創(chuàng)世,與盤古的開天辟地迥異,前者輕盈,后者沉重,前者簡潔卻又充滿魔力,后者輝煌又充滿意志力。至于上帝如何用語言創(chuàng)世,這是上帝的秘密,給我們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間。古人懂得語言的魔力,便發(fā)明了一個同樣簡潔的成語:“無中生有”。我以為,作家寫作是對上帝用語言創(chuàng)世的模仿。
我甚至認為,就其想象力而言,兒童不啻于一個小小的上帝,兒童天生對于宇宙的起源、“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去哪里等問題充滿興趣,并會給出自己的答案。美國心理學家奧托·蘭克說,神話中的創(chuàng)造“只有在兒童時代的活動以及無法制止的想象力的豐富中才能被發(fā)現(xiàn)”。與成人相比,兒童并沒有受到太多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因此易于釋放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兒童的想象力可能會天馬行空,但往往雁過無痕。童話作家不能停留在此層面,他需要從這些想象中發(fā)現(xiàn)邏輯,建立聯(lián)系,然后把自己的觀點隱藏在這些想象的背后。受兒童的啟發(fā),我開始了“兒童創(chuàng)世”系列寫作:在很久以前,有個小男孩在煮粥,咕嚕咕嚕煲了上萬年,小男孩打瞌睡,有一天粥爆炸了,于是,米粥到處飛濺, 一粒米膨脹成一顆星星,一鍋粥就連綴成滿天星斗,宇宙就是這樣創(chuàng)造出來的……關于這個,我是有證據(jù)的:一、滿天星斗看起來的確像一鍋粥;二、天上的北斗七星原是小男孩喝粥用的勺子;三、天上有個星座名叫天爐座,原是小男孩煮粥用的爐子;四、天上為何有一條銀河?它們原是被炸飛的粥水重新凝聚而成的;五、科學家們認為宇宙起源于一場大爆炸,但科學家們似乎不知道,這場大爆炸是因為一個小男孩煮粥而爆炸了。我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它們沒有脫離我們的日常印象,但說的又是宇宙中最讓人驚奇的事情。這正是我希望的事情:我希望書寫日常之奇和奇之日常。
與其他創(chuàng)世神話不同的是,這個故事的創(chuàng)世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測的鬼斧神工,而是誕生于一個小男孩的無心過錯。眾所周知,由于兒童文學的特性,兒童文學曾被賦予過多的教育性,容不得半點過錯。實際上,兒童尤其幼兒的想象并沒有附加多少道德判斷,這是成人的事,兒童的想象之所以能被釋放出來,一是因為天真無邪,二是因為樂趣。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宇宙,一個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宇宙。
想象與現(xiàn)實的三重關系
在最初源頭和最終結局之間,便是我們生活其中的漫漫歷史長河,是我們無法脫離的生存處境。因此,現(xiàn)實與想象始終是人類前行的兩大動力,同時也是寫作的兩大資源,童話也不例外。與其他文體相比,童話需要更加突出地處理想象與現(xiàn)實的關系。我認為想象與現(xiàn)實最少有以下三重關系:
一、現(xiàn)實世界與想象世界各自獨立,是并行的兩個世界,只依靠某些隱而不見的事物維持著聯(lián)系。
德國作家米切爾·恩德在《永遠講不完的故事》里探討了這個問題。幻想王國正在毀滅,因為我們把幻想視為謊言,天真女皇生命垂危,只有一個人間的小孩為她起一個新的名字,她和幻想王國方能得救。不過有趣的是,聽到天真女皇召喚的,是人間一個胖胖的、笨拙的、善良的小男孩,他被很多人嘲笑,不過他有蓬勃的想象力,會編很多故事,正是這一點拯救了幻想王國,從而保存了人類的想象力。《哈利·波特》也是類似的結構,現(xiàn)實世界和魔法世界是兩個并行的世界,依靠魔法部聯(lián)結兩者。不同的是,哈利·波特是一個英俊的、勇敢的、萬眾矚目的孩子。
出乎意料的是,小男孩在拯救完幻想王國之后,他還需要拯救自己,因為他被榮耀、權力誘惑了。在這里,米切爾·恩德至少向我們展示了想象力三個方面的危險性:不受約束的想象力會因失控而泛濫。而詭異的是,當所有的事情都能“如你所愿”時,人的愿望會越來越少,甚至愿望本身也會消失,這也意味著想象力的枯竭。不負責任的想象會釋放出內(nèi)心的惡念。小男孩巴斯蒂安嘗到權力的滋味,不久便開始迷戀自己(想象)的威力,漸漸地失去了節(jié)制,邪惡的東西開始在幻想王國彌漫。如果沉湎于幻想之中,可能會有不能回到現(xiàn)實的危險。
最后,是他的朋友阿特萊尤幫他說出他的名字,并替他保存了記憶,從而使他喝到生命之水。生命之水問阿特萊尤:“你有什么權利這樣做?”阿特萊尤的回答很簡單:“我是他的朋友。”這便是想象力歷經(jīng)種種輝煌和苦難后所找到的答案,如此簡單,但直抵世界的靈魂。
二、想象世界的日?;?。
羅爾德·達爾的《女巫》之所以讓萬千孩子既驚又愛,是因為他的女巫隱藏在現(xiàn)實的人群之中,她們“穿平平常常的衣服,就像平平常常的女人,住平平常常的房屋,做平平常常的工作”,跟鄰居或老師差不多,這種想象的日常性拉近了小讀者和女巫的距離,從而吸引了小讀者。至于如何識別女巫,就成了小讀者們渴望知道的事情。故事就從這里開始。
角野榮子的《魔女宅急便》則讓小讀者既愛又惜。誰會想到,一個懂魔法、會飛行術的魔女,居然做了一名快遞員,跟我們每天都遇到的快遞員一樣。這讓小讀者感到既陌生又熟悉,既熟悉又神奇。琪琪在工作中經(jīng)歷著成長的酸甜苦辣,樂此不疲??墒怯幸惶靺s突然失去了魔法,無法再飛行,連從小親密無間的黑貓的話也聽不懂了。是的,作者要琪琪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去面對生活,即使失去魔法,也要好好生活下去。懷著這樣的態(tài)度,琪琪終于真正成長了。對此,角野榮子說:“我覺得只有‘一種’魔法,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有人這樣無所不能,結果會怎樣呢?他肯定會變成一個無趣的人吧。琪琪想方設法,竭盡全力地用她唯一的魔法尋找著自己的人生之路,既然想方設法,就需要想象力。我認為,這種力量才是真正的魔法?!蔽疑钌钫J同角野榮子的觀點。面對沉重、堅硬的現(xiàn)實,如果說人類會一些魔法的話,那么,這種魔法就是想象力。
三、把幻想融入現(xiàn)實世界。
以現(xiàn)實為基調(diào)的小說家也可以從想象中汲取力量。巴西作家若澤·毛羅·德瓦斯康塞洛斯在《我親愛的甜橙樹》里講述小男孩澤澤的故事,澤澤生在一個巴西貧民家庭,生活窮困潦倒,時常挨揍受罰,還有各種令人難過的誤解和失望,作者并不回避這一艱難現(xiàn)實對澤澤造成的痛苦;可是,窘困中的澤澤總能發(fā)現(xiàn)屬于他自己的快樂,他擁有一棵可以和他對話、游戲的甜橙樹,一個隨時能夠變成動物園或野性亞馬遜叢林的后院。
實際上,澤澤通過孩子特有的蓬勃的想象力對現(xiàn)實進行內(nèi)在的轉(zhuǎn)化,讓這艱難的現(xiàn)實也充滿了童話色彩,從而賦予作品的敘事一種奇妙的韻味:沉重之輕,輕之沉重,既引人落淚,又令人微笑。在這輕重之間,世界靈魂清晰可見。
想象力來自何方,去往哪里
相信所有的作家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當他腦子里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或一個形象,他排除一切干擾,撥開迷霧,努力看清楚它,牢牢抓住它。他從這個想法生出另一個想法,從一個形象生出另一個形象,他把這些想法、形象組合起來,他實驗來實驗去,當中經(jīng)歷多次失敗,最后終于寫出一個自認滿意的作品。
可是,他知道這些想法從哪里來嗎?他只能模糊地知道。這些想法的源頭,就像一座冰山,我們只能看見露出海面的那部分,其余的都沉在我們看不見的水底。
對此,曹文軒認為,人類的想象力來自現(xiàn)實,“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那些故事,它們的神奇、出人意料以及其背后的復雜而豐富的含義,是遠遠超出‘虛構’‘想象’所能給予我們的”。意大利詩人但丁卻有另一個看法,他在《神曲·煉獄篇》第17章中寫道:“啊想象力,你有時候把我們/從外部世界偷走,使得哪怕/千號齊鳴,我們也聽不到,/誰推動你,如果感覺對你不起作用?/一種形成于天上的光推動你,它要么/自己形成,要么由一種意志力指引它下來?!钡≌J為,想象力是從天而降的。
不管想象力來自現(xiàn)實,還是來自某種我們無法確定的神秘源頭,有一點是確定的:哪怕是一位最優(yōu)秀的作家,他都渴望抓住那天馬行空、蓬勃向上的想象力。這讓我想起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12歲男孩柯希莫因和父親賭氣而爬上樹,父親威脅他說:“只要你下來,我就叫你好看!”父親的壓力反而成了柯希莫的動力,從此之后,柯希莫一直生活在樹上,遠離地面,直到臨終前,熱氣球從樹頂上飄過,奄奄一息的柯希莫“一躍而起,就像他年輕時經(jīng)常蹦跳的那個樣子”,抓住熱氣球的繩索,飄走了。
在探討想象力這個話題時,我的腦海里不斷閃出柯希莫一躍而起抓住熱氣球的繩索飄走的畫面。我覺得,柯希莫這一形象,也是一個童話作家的形象,他們同樣渴望沖破地心引力(現(xiàn)實)的限制,朝世界靈魂飛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