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執(zhí)著于道的統(tǒng)一,又困苦于道的開放?!肚f子·天下》:“天下大亂,道德不一。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莊子沉痛百家的“往而不返”,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只往不來。
莊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師,號南華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漢族,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諸子百家中道家學說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莊子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后因吳起變法楚國發(fā)生內(nèi)亂,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者。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shù)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品為《莊子》以及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
莊子的思想
莊子的物質(zhì)生活雖然貧困,但精神生活卻異常豐富,讀書、漫游、觀察、遐想,追求“至人無己”的自由境界。莊子的思想較為復雜:在政治上,他激烈而深刻地抨擊統(tǒng)治階級,贊同老子的“無為而治”,主張擯棄一切社會制度和文化知識;在生活態(tài)度上,他順應自然,追求絕對的自由。莊子一生隱默無聞,卻著述甚豐,作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國哲學史、文學史以及各藝術(shù)領域都有極大的影響。老、莊與孔、孟共同構(gòu)成了國民精神的源頭。后世道教繼承道家學說,經(jīng)魏晉南北朝的演變,老莊學說成為道家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
莊子的精神
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還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學。莊子曾做過漆園吏,生活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quán)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對于莊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后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被道教隱宗妙真道奉為開宗祖師,視其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肚f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jīng)》。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后世文學有深遠影響。
莊子的散文在先秦諸子中獨具風格,大量采用并虛構(gòu)寓言故事,想象奇特,形象生動。此外,還善于運用各種譬喻,活潑風趣,睿智深刻。文章隨意流出,汪洋恣肆,奇趣橫生。總體來說,莊子散文極具浪漫主義風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贏得無數(shù)文人學士的仰慕。
流沙河認為,莊子的為人主要有四點,“一曰立場,站在環(huán)中。二曰方法,信奉無為。三曰理想,追慕澤稚。四曰修養(yǎng),緊守心齋?!币坏靡皇?,一失一得。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百家蔽于人而不知天。知天而困于天,知人而困于人。既封閉又開放,這一雙重特點自始至終遍在于莊子哲學的各部分,成為貫穿莊子哲學體系的、與道論的主線相對稱的又一條重要線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