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淇縣的云夢山,戰(zhàn)國時期鬼谷子,唐代甄濟,明代水木氏曾在此隱居多年??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地下黨組織和解放軍戰(zhàn)士也曾在這里留下足跡,故聞名遐邇。
孫臏下山圖 (清代)
云夢山保存有元明清等年代摩崖題記、碑刻250多塊。其中,元代衛(wèi)輝路總管府判官、新授同知鎮(zhèn)江路總管府事開德常、明代御史孫征蘭等名人撰書的石刻,保存完好。2006年,云夢山摩崖石刻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夢山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云夢山谷的崖壁、水簾洞口、孫臏洞兩側(cè)、毛遂洞、舍身臺、上圣廟、小峰門等處,有元、明、清各代的摩崖題記和摩崖碑刻大小共計220品,碑刻33塊,另有孫臏洞、毛遂洞、玉帝廟石牌坊、將軍廟、五里井石窟等。
“威靈顯應(yīng)”是明代萬歷年間洛陽通判竇文所題
云夢山水簾洞口就保留了元代以來摩崖碑刻29塊,有元代大文學(xué)家王惲撰寫的“重修道院記”摩崖碑,明代御史孫征蘭的狂草碑和通判竇文的“詣水簾洞有感”行草碑。孫臏洞中淺浮雕線刻的41副八仙、戲曲人物故事,造型生動,布局合理,可謂上乘之作。
“重修道院記”碑刻于元大德三年(1299),此碑就山而鑿,通高3.54米,寬1.20米。王惲用精辟的文字,描述了水簾洞的自然美景,追述唐代甄濟隱居此山的情況和元代全真學(xué)者李志和修復(fù)云夢山道院的情景。
孫徵蘭題寫的“仙洞偶筆”題記刻于水簾洞口右壁,這方題記用狂草書寫,如行云流水,飛鴻戲海,可謂草書之精品。詩文把佛教、道教兩種思維觀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來陳述自己的心志,同時贊美水簾洞。
水簾洞口上方鐫刻著明萬歷十一年龍門通判(是兼行政與監(jiān)察于一身的官吏)竇文的摩崖題記“水簾洞,鬼谷先生隱處”。 書體魏碑,字大醒目。證實鬼谷子隱居云夢山辦學(xué)。
竇文撰寫的“詣水簾洞有感”行草碑,立于水簾洞口,碑文為七絕一首:“天開玄竅授名賢,地涌靈泉在里邊。萬古水甘簾不卷,有誰讀易絕半編?!痹娢母叨雀艣r了當(dāng)年鬼谷子辦學(xué)的盛況,
另外,舍身臺摩崖題記,高6.9米,寬3.77米,是河南省迄今發(fā)現(xiàn)最大的摩崖題記;道教石塔,創(chuàng)建于明代正德八年,呈正方形,密檐尖頂,塔身正中嵌有碑銘,是全真派李志和之徒孫為其師丁尚立所建仙塔,是河南省僅有的道教石塔;孫臏洞為清代所建,洞中淺浮雕線刻的41副八仙、戲曲人物故事,可謂上乘之作。其中41幅戲曲人物圖已載入《中國戲曲志》和《中國戲曲大辭典》。
聯(lián)系客服